2008年5月13日 星期二

《奇想之年》讀後

《奇想之年》讀後
2007-06-22 15:53:48 | 人氣(37)

《奇想之年》

打開瓊‧蒂蒂安的《奇想之年》,一種灰色的悽慘呈現在我的眼前:病理名詞、死亡、手術、回憶,一波波的向我湧來,冗長的文字配合著悲涼的心情,失去摯愛的打擊,面對重病的親人,作為妻子與母親,都是不能言說與接受的痛。作者一再希望事情會變好,可是希望沒有站在她的身旁,送走了丈夫的眼,緊接著目送女兒離開。生死兩茫茫,世界還是運轉,只是少了一些人。

閱讀,就是在讀自己的生命。從描述中的點滴瓶與灰濛濛的淚眼中,我看到了剛走不久的外公,也看到了自己當時後的無助。翻閱這本書的時候,外公病危的面容、死亡、靈堂以及神主,一再的浮現。我也記得自己是如何從害怕避諱死亡,走到迎接死亡,從接受死亡,爬到習慣空缺,「接受與習慣」其實需要很長的時間,也需要很大的勇氣,文學的發洩是一種治療,看著文學的人發洩的眼淚又是另外一種治療。

在文章中,作者越把每一件煩瑣的小事記的如此巨細靡遺,越顯出「死亡危機」帶給她自己的傷痛,也越顯出自己無法接受這個打擊。悲傷是慢速的電影,也是可以倒帶播放的特寫,流過淚的人特別喜歡流淚,被悲傷感動的人更是習慣陰沉的氣氛。傷痛,傷痕,都是劃過生命的痕跡,因為真切的存在,所以更難釋放,放下是需要力量的,人啊!何其渺小!如何迎接排山倒海的重擊?

作者這樣形容哀慟:「哀慟沒有距離。哀慟會一波波襲來,突然發作,頓時驚懼憂心,讓人膝蓋發軟,眼睛發黑,日常生活無以為繼。」經歷了生離死別之後,才知道呼吸是多麼美麗的事情。少了一口空氣,就無法將過去和未來接軌。我們難過的同時,不管自己承不承認,或許或多或少也恨著半路離開的同伴,以為,會一輩子,結果匆匆之後只是過客。

整本書裡面,寫的最好的應該是「譯後序」的部份,很吊詭的,人的生命也是如此,最精采的一部份往往不是自己認定的功業,而是不起眼的插曲與花邊。裡面有兩段文字我非常喜歡:
「生命的脆弱,不在於遭逢死亡襲擊時的無力反抗,而在於經歷死生別離之後,再也難以重新接續原本的人生。摯愛的人永遠離去,生命的一部份永遠消失,未來的一切也將永遠改觀。比之形諸於外的悲痛苦傷,這種藏之於內的恐懼、擔憂、孤寂,才更叫人惶然不安。」
「死亡,混淆了理智與情感的意義,泯滅了清明與瘋狂的界線。因為,在我們所認知的一切盡皆改變之際,還有任何客觀的事物、任何主觀的作為能無所動、無所變嗎?而這一切的變動,在在挑戰著我們向來所認識的「正常」與「不正常」的定義,更讓人驚懼失措。」
因為這兩段話,回頭再想這本書,才感覺到畫龍點睛的效果。我曾經想過自己的墓誌銘上面應該出現什麼東西,也想過自己的葬禮,可是,那都是一種美化過後的思考。看過醫院的一些事例之後才發現,原來當一個人死亡之後,並不是解脫,而是活的人紛爭的開始。

有時候活著的人比死神還狠,讓人提前品嚐了地獄的滋味。外公身後沒留下什麼,因為生前就被不成材的兒子揮霍殆盡:自私的在外公可以治療的時候停藥,自私的不讓外公外出,自私的決定了一切。長子又如何?我用外孫的身份看到了最殘忍的鬧劇,對我來說是殘忍,對生命來說是鬧劇。可是,我無能為也矣!我只能在外公祭奠的時候,買一點他生前喜歡的東西。

我還沒有整理好情緒,想到外公的時候還是想哭,不過,我知道,外公會看著我長大,長得更大。這或許是我的一種「奇想」,一種可以讓自己比較好過的念頭。
愛別離,怨憎會,流年偷換中,總能想通一些事情的。每個人的心中,都會為離席的人留個位置,只是,這個位置會隨著時間渺小。思念是我的初衷,我希望我能夠記得走過的路,看過的風景,沉醉過的感動。美,會留下來,留著的就是力量。這本《奇想之年》,給了我支持的力量,讓我知道痛,並不孤獨。

一路好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