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31日 星期日

讀《天橋上的魔術師》


黃宗潔認為:「透過空間與時間雙重線索的結合,《天橋上的魔術師》讓我們看見自然是如何以超現實的形式在中華商場重生。」然而因為對於中華商場沒有印象,所以作家所描述的中華商場就形塑了我對這個地方的認知。

        但對於已經有既定經驗的人來說,中華商場本身的地標性與歷史感,就能召喚了許多讀者有關六、七零年代的集體記憶。老城市「原初生活經驗」的濃厚懷舊氛圍,其實是因為在城市發展過程中的角落,人與人之間有共通的感情,因而魔術師才能夠藉由幻術顯影來讓記憶中的模型現形。

    我認為魔術師的存在是「巫」的角色。旣操縱時間和空間的神秘元素,又將人置入一個超越現實的介質中。那些癮微的角落成為進行儀式的舞台,讓人能夠在模術或幻術的展演中得到心靈的慰藉。讓想逃家的孩子能夠有個躲避的空間,讓想安靜的人能夠暫時的噤聲,讓孩子能夠看到奇幻的景象,因而感覺到世界的一些詭異和溫柔……

    Svetlana Boym認為「懷舊」(nostalgia)一詞,「來自兩個希臘語詞,nostos(返鄉)和algia(懷想),是對於某個不再存在或者從來就沒有過的家園的嚮往」所以當建築存在的時候,生活在其中的人只視它為物質,只有當建築消逝時,它才真正的成為永恆而存在。

    「如果沒有東西逝去,則不會有過去的時間;如果沒有東西到來,則不會有將來的時間;如果沒有東西存在,則不會有現在的時間。」(奧古斯丁,《懺悔錄》,卷十一)《天橋上的魔術師》書寫一個又一個,關於死亡與失落的敘事,關於親情、友情,或者關於悲傷和遺憾。就是這樣的情感連結,彌補了城市中人與自然、生物、建築的斷裂。

    吳明益從早期的蝴蝶生態書寫一路走來,都關注於如何開啟讀者對人及其身處的環境關係之思考。我認為環境不只是實際看到的自然,還應該包含那些看不見的超自然。雖然說起來很神祕主義,但是看見台灣和看不見的台灣一樣都包含在整個世界當中。

    吳明益認為:「台灣當代自然書寫者,因為強化了追求非文學知識的熱情,才得以產生出有別於傳統自然文學的新美學表現、新倫理觀點。」環境需要被看見和發現,才會被人類解讀,發生意義。科學家的知識層面和文學家的美學層面在某種意義上是不會衝突的,當科學敘事隱涵著文學性的敘事,就能夠加深加廣讀者的看見。所以閱讀吳明益不只是考驗生物、文化和歷史的背景知識,同時也需要理解民間信仰中的神秘。因為吳明益堅持「現代自然寫作,而不是古典田園文學」,所以他的自然和陳冠學不同,和徐仁修不同,也和劉克襄不同。

             (個人喜好程度:徐仁修>>>>>吳明益>>>>>>>>劉克襄>>>>>>>陳冠學)

     讀吳明益的小說總讓人期待可以看到關於「神秘」的描述。能夠將自然、超自然結合在一起,並且讓讀者接受這樣的生存空間,也許就是讀者重整自己生活空間的知識歷程。

2020年5月26日 星期二

此情可待


詩謎的詩難讀,詩中的本事也難解,然而就是因為這樣,給予許多詮釋的空間。有人以為是愛情,也有人說是悼亡,還可以牽強的說那是藉情喻己,然而那麼多的猜測都不重要。因為重要的只有讀詩的人怎麼看待這首詩的情景。

時間總是無端流逝,而在那些美好當中,注定都是留不住的過往,但是也因為無法停留,而那那麼多的記憶有了存在的必要。夢蝶的人注定是想太多的人,啼血鳴叫的已然也成為後悔的代名詞。只是那些流過的淚和經過的時光,就在許多的夢境中出現。然後,猛然驚醒,只有那些無法抓住的殘影,只是才知道曾經真實的痛過。

經過了幾天的調整,覺得好了一些。或許又能夠一如往常的相處,或許還可以打打鬧鬧的度過美好的時光。但是,我也清楚地經過了那種逃避而枉然,痛得無法呼吸的歷程,只是我知道自己有什麼地方不同了。

人生就是如此,不只是感情。很多的遺憾都是漂亮的玻璃碎片,踩在這些裂片上,心中淌著停不了的血。然而,血總是會流乾,人總是應該向前看。此情就只是追憶,重要的不是想像的空靈虛妄,而是身邊的溫暖。



李商隱《錦瑟》:
「錦瑟無端五十絃,一絃一柱思華年;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

2020年5月23日 星期六

《成為星星的少女》試讀

《成為星星的少女》試讀

    高山一實的作品充滿了樂觀和勇氣,讀著這些星星們奮鬥的歷程,心中彷彿也有一種想要持續追夢的熱血。

    在生命歷程中有時候總會懷疑自己是不是那麼優秀,也會擔心自己設定的目標是緣木求魚,更會在有一些失落時就質疑自己的方向是否正確。但是,如果我們真的那麼在意自己最終的歸宿,我們就能夠在滿身傷痕的狀態下還是堅持往那個絕對的里程碑前進。

    生命中最美好的過程也許不是已經站在頂顛俯瞰眾生的成功,而是當我們終於靜下來回首過去時,我們感受到生命中那些經過的人事物。我很喜歡成為星星的少女也像是星星的意象,因為那是在黑暗之中閃閃發光的美好。



    在我們都疲累時看著星空,或許會給我們一些鼓舞,然而很多時候我們不知道,其實我們也是彼此眼中的星光。在耀眼的舞台上也許散發的是光鮮亮麗的一面,但是偶像們在日復一日的練習中,不斷的讓自己的體力和意志力達到極限,並且忍受疼痛的將完美的一面呈現出來,那就是生命的爆發力。

    高中女生為了其夢想在這十年間付出一切或許會讓很多成人覺得很傻,因為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夠成功地成為自己要的那個美好的形象,有時候甚至因為急於求成而忘記初心的殞落。然而,在這本小說中,我看到的是將眼淚往心裡吞的堅毅,只有忍受非人的苦痛,也許才能夠在台上讓人崇敬吧!
   
東方西方南方北方的星都具有不同的特質,而在不同的質感中互相磨合而能形成一種和諧的美感,就是團隊所呈現的力量。也許生命中種有些事情是傻瓜才願意做的,而我真的很慶幸自己還能因為那種傻傻的心而感動。畢竟,當我們還在乎生命中的某些事情時,就代表著我們仍然沒有老去,還有能夠真實的追尋的感受。
   
我希望自己即使到老還是能夠成為星星,不只是自己散發光芒,而且還能給人引路。雖然我不是偶像,但是我特別希望自己能夠做好自己的本分,在自己能夠掌握的場域上發光。

 

 


〈偽裝〉推薦文

〈偽裝〉推薦文

    松井玲奈的小說真是讓人驚艷啊!身為歌手、演員、前SKE48王牌偶像跨,果然在解剖人性方面有其獨到的面向。一翻開小說就停不下來,特別想知道每一個故事最後會以什麼樣的形勢發展。
   
「每個人都有虛假的一面,我想描寫這層偽裝被剝掉的樣子 ───」當這些人間百態被赤裸呈現的時候,我也感受到一種接近窒息的悶痛。我們都是如此辛苦的生活著,用很用力的方式才得到我們想要得到的一切,然而,在生命中的某些時刻,我們其實很清楚自己根本不是那樣的人,不喜歡現在的工作,不願意承擔家庭的責任,很渴望背德的愛情。可是,當我們把自己躲在面具之下時,我們還是露出了招牌無害的微笑,然後等著無人的時候吐出一個又一個的怨憤。



    我從〈自製便當〉裡看到了善良的女孩在面對感情時的甜蜜和掙扎,然後一邊在情慾界線中沉淪。在〈果醬〉中,我看到的是家庭中、工作中、學校裡每個人面對不甘願事情的吞忍還有無力,那些似曾相似的情緒讓我閱讀著文字的時候能夠共情。〈伊藤妹〉的遭遇是很諷刺的「幸運」,在每個顧客都有自己期待的心情下,什麼才是真正合格的女僕就成為必須放大檢視的壓抑,然而還好有溫柔的人能夠給予指引,讓她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位置。
   
〈完熟〉中的夫妻相處是充滿性慾與滿足、祕密的交融,也許我們都不如自己的身體那麼誠實的了悟心靈的需求,但是在兩個人的生活中,那些沒有說出來的小事,也許才真正維繫了彼此的關係。〈Real-time intention〉中寫了好友三人組,在吐露真心話的「真心話高湯鍋」試吃企劃直播時發洩了自己真正的渴求,也因為真正具有殺傷力的坦承反而讓人能更自由的面對,與其說那是擦槍走火的失誤,不如說是一個關係的紓解。而看到〈擦了又擦,擦了又擦〉中三十歲女性由里與媽寶強迫症渣男的扭曲關係終於結束時,我深深為了這個心靈敏感而自由的女孩鬆了一口氣。

    我最喜歡的是〈果醬〉這個故事,當我在看著文字時,那種壓抑而驚悚的悶痛那我感同身受。我很能理解那種背負著責任、無法逃脫又必須堅強的扛起一切的鬱悶,很多人都會安慰著別人要撐下去,但是當情緒已經滿到無法負荷時,只能夠將那些負面的難受吐出來。

    我們都活得辛苦,都在想要讓自己能夠好好的生活著的壓力下呼吸,可是,我真心的希望人們能夠活得自在一些。套句張曼娟所說的世界上只有兩種事:一種是關我屁事,一種是關你屁事。假如我們能夠把自己的內在照顧好,然後不要過多關注別人的生活,也許整個世界會美好很多。在看了這本小說後,突然覺得自己可以更輕鬆的面對自己的人生。我們都不需要別人來框架我們的生命,能夠讓自己陷在牢籠的也只有自己。希望我們都能順利的脫下面具和偽裝,讓生命充滿再生的力量。

 

 


2020年5月22日 星期五

已涼

從以前就喜歡這首詩,不只是因為詩人細膩的書寫視野中的景象,而是因為在那麼多的美當中,有一個存在寂寞和孤獨的人。她等不到自己心愛的人,然而那種無望又無法和任何人傾訴,只能夠在獨立的小院裡品嘗辛酸的滋味,感受無盡的寒涼和淒清。
 
很多人都說這首詩很好,然而,所有的好都在「已涼」當中。很多事情也是如此,當我們終於以為自己能夠勇敢地跨出那一步,至少在給自己的許多嘗試當中,我們已經費盡心力地跨出那一步。然而,當對方不接受任何善意時,就連曾經付出的感情都只是在美好世界當中的嗤笑。
 
我愛你,只與自己有關!所以我不會再奢求些什麼,把自己的位置顧好,那或許是最安全的作法。誰的一生中沒有幾次的傷心?如果能夠得到明確的拒絕,我想我會知道應該要退回很後面的位置。讓自己只是受傷,但不至於萬劫不復的定位。
 
天涼了!所以總是多愁善感了點。幻想能夠有個彼此心悅的情愫,至少在那樣的溫柔中是很美好的承載著。然而,當對方不著痕跡的拉開距離時,還是感覺到心隱隱的抽痛。不難過、不想哭,就只是悶悶的惆悵。畢竟,我無法承諾些什麼,畢竟,也早已習慣失落的情緒。
 
或許就只要正直的相處就好了,不要談感情,就沒有感情所帶來的煩憂!情關難過,而最難過的是還沒有開始就出局的哀傷。天已涼,下著雨,而我連為你遮風擋雨的資格都沒有。天已涼,下著大雨,而我卻連衝到雨中的霸氣都沒有。沒有人知道的痛,也不能讓人知道。
 
小心自己的心啊!可是當它寒了,就讓它凍著吧!凍著冷著也就醒了!
 
 
已涼   韓翎
碧闌干外繡簾垂,猩色屏風畫折枝。八尺龍鬚方錦褥,已涼天氣未寒時。

2020年5月2日 星期六

讀《危險心靈》有感

我是看侯文詠的書、聽侯文詠的有聲書長大的(《愛情免疫學》、《在生命轉彎的地方》、《一生玩不夠》、《做個健康快樂的智慧人》),在還很天真的時候就已經理解《大醫院小醫生》、《白色巨塔》、《危險心靈》、《淘氣故事集》、《頑皮故事集》的世界。侯文詠的作品是我兒童和少年時期的啟蒙。
 

調皮的孩子成長後,如果成為《危險心靈》的「謝政傑」,就必須承擔長大後的壓力。那些似曾相似的場景讓我很難客觀的評述當中的對錯。詹老師不是壞人,他只是一個和「很多老師」都做一樣的事情的「名師」(課後補習、成績導向、嚴格帶班、奉獻教育……),但是他處罰過重,致使社會觀感不好,在媒體和有心人的炒作下成為眾矢之的。站在小傑這邊的讀者,可能看到了主角的委屈和勇敢,但這不只是關於一個人的成長事件,而是關於教育體制、考試制度、升學壓力、社會期待、主流價值的衝撞。

 

      在教育現場處理事情時,感性是沒有用的,只有拿得出來的證據和法理才能保障自己不受到傷害。教育界的難為在於現實和理想的距離,也在於希望和能力的衝突。在《危險心靈》中對於教育體制的抗爭或許結束了,可是學習的壓力、家長的期待、自我的定位還是在不同的世代發生。即使到了2020的當下,素養導向的大考模式、帶得走的知識、快樂學習、學習歷程檔案、多元選修、翻轉教室……新的教育政策帶來了新的衡量方式。但試問評價課綱成功與否不仍然還是台清交成的人數嗎?國家政策不是依然要前進世界百大嗎?(殘酷的是:一個熱愛英文,但是能不不好,學測只能考5級分的孩子被認為是無用的;一個目標就是當卡車司機的孩子,其實不需要知道歐洲史的發展。)老師們都知道適性揚才、因材施教,可是當高層和地方家長需要有人為榜單負責的時候,只有抗顏為師才不會被認為是薪水小偷。

 

    身在教育現場,看見許多職場上的不公不義,也在很多的壓力中妥協、吃過很多長官同事給的虧。慢慢學習怎麼樣保護自己,慢慢體會和家長講電話要錄音,慢慢學著記重要信件和資料給長官的時候要備份和截圖,慢慢學會不要被學生激怒、不要衝動下結論,也學會和同事打好關係,不要只會教書不會做人。不過,十多年的經驗告訴我,師生之間其實很講求緣分:「磁場」對了,連轉頭寫黑板學生都覺得可愛!頻道不同,連上課的聲調都會被投訴。

 

    我能理解《危險心靈》的時代,因為我曾經歷過下課後就到老師家補習的歲月,有時候都搞不清楚什麼時候才算放學。《危險心靈》讓我回想起小一時就被老師打耳光、趕出教室罰站、用藤條打傷右手大拇指,只是因為我在大家都安靜時轉頭拿書包裡的墊板……

 

    曾經我也是頑皮的孩子,但是教育的過程讓我變成好孩子。可是我的年代不流行抗爭,所以沒有變成「謝政傑」。而我努力的在自己長大後的職涯中,認真地避免自己成為傷害學生的「詹老師」。身為老師,我非常清楚當一個適任的老師比當個好老師重要,但是身為學生的時候,我還是很渴望在生活中有一個值得學習和依靠的典範。我希望自己能夠記得自己想當老師的起心動念,也記得自己曾經頑皮時的雀躍心情,這樣對於淘氣的孩子和不按牌理出牌的學生,會有更多的同理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