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20日 星期四

《仙靈傳奇2詞靈》試讀


《仙靈傳奇2詞靈》試讀

    閱讀陳郁如仙靈傳奇系列的小說有種漸入佳境、迷霧漸開的感受,在第一集的時候看到宗元和儀萱勇闖詩境冒險,覺得青春的英雄之旅十分的青澀。然而在接受了這個世界的設定之後,就能夠理解主角們其實很努力的在用自己的能力拯救世界,同時清純的、曖昧的「友達以上,戀人未滿」。

    對於詩或詞的認識理解或許因為是中文本科的關係,會有一種親切感。雖然故事剛開始所引用的詩或詞,例如:〈江雪〉、〈虞美人〉、〈滿江紅〉……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作品,但在尋覓的過程中會帶著讀者認識更多比較深澀或冷門的作品,這也讓人意外的和新作品在偶然中相遇。這讓人感覺到很有學習性,而且在解謎的過程中每一次蒐集的寶物都讓讀者跟著著急。

    而且作者鋪陳整個系列的野心讓故事充滿懸念,或許從詩境、詞境的破壞和叛亂之後,還會有曲境、文境、小說境的毀滅,如果能讓更多人因而理解傳統的韻文或非韻文,這也是一種非常厲害的貢獻了!或許不只是在詩詞的文本中解構整個做聘,其中尋寶的物件解構也讓人有種蒐集翻閱類書的樂趣。

    作品中提到文字遊戲中的:「離合詩」也代表作者不斷腸是讓整個追尋的顧城更具有知性的意義,加上原本青春愛戀的、友情萬歲、親情無敵的感性敘述,整個小說的世界有一種非常溫情的夢幻感。甚至就連書中的反派角色也好像沒那麼壞的行為,或許是因為這是定位給青少年看的小說,所以整個氛圍都充滿著愛與和平。

    希望整個系列可以趕快的完成,讓讀者能夠一口氣就看完整個架構。

 

 

2017年4月17日 星期一

《最好別想起》試讀



   
老實說閱讀溫蒂‧沃克(Wendy Walker)這本小說實在不是很愉快的經驗,不是因為敘述的不好,而是因為作者描述得太仔細了,讓人有種身歷其境的痛苦。敘事中給予讀者如影隨形恐怖,甚至揭露事實的千迴百轉,都讓人不免為那些有過遭遇的受害者一掬同情之淚。書名最好別想起恰如其分的說明了性侵事件當事人的心情,然而有些事情不是不想起就能夠雨過天青,在某個意義上,只有面對傷害才能夠擊敗傷痕。  

    十七歲的珍妮‧克拉瑪在林中遭人強暴致傷,在身心皆嚴重受損的狀況下,家長要求她接受一種特殊療法,因為要抹去可怕的記憶。然而沒有了珍妮的證詞,警方根本無從查起,甚至連嫌疑犯都找不到,只有一台藍色的。然而假裝看不見,假裝已經痊癒,假裝一切都會變好,並不能徹底解決問題。因為傷口就算結痂,但是如果沒有處理那些化膿發炎,還是無法讓身心回歸正軌。尤其當真相刻意被隱瞞,那樣等於是默許罪惡,或者是縱容「惡靈」在心靈深處生根,縱然當下也許痛徹心扉,但被迫遺忘(整組記憶被覆蓋)並不是最好的處理方式。啊



    在許多的新聞事件中,罪犯用性暴力來讓人受傷死亡,只為了自己的獸慾或是滿足變態的癖好。也有不只是一個人的輪暴或凌虐,讓人感覺這些畜生忝為人類。在許多落後的國度,連知名的影星也會在返家路程中遭受非人對待,更不要說落單或是瘦弱的婦女小孩。強者將拳頭伸向更強者挑戰,只有弱者才會去壓迫比自己更弱小的人。然而,正是這些弱者人渣毀了別人的一生,也正是這種不太嚴重的刑罰或法令讓人覺得有些地方是性犯罪的天堂!然而,活在地獄的人永遠無法相信上帝的存在!

    當故事發展到女孩展開治療,希望還回自己丟失的記憶時,卻又引發案中案,製造許多的懸念和波瀾,這讓讀者覺得十分的驚奇,不只是因為故事引發了許多的想像,而是藉由這些案件告訴我們傷害存在於生活的各個角落,痛苦存在於日常的每個階層。過去的事件如果沒有善了,將是另外一個悲劇的開端。輕則禍延親人,重則傷及無辜之人。

    傷害這件事情或許不單只是對受害者來說而已,還有自己心愛的家人、朋友受到了傷害,對於自己內心的打劫也非常巨大。那種自責或內疚:覺得自己可能因為該多做些什麼就能扭轉乾坤的聲浪,會吞噬著脆弱的心智。甚至許多受害者的家人表現的PTSD遠甚於受害者本身。「追求真相沒有錯,但得到真相後,你打算用它來做什麼?……」真相是什麼?真相能夠如何?或許得知為什麼並不能夠讓事件解決,也無法讓生命回頭。然而,我們需要知道緣由,才能夠理解、寬恕、放下。

   
每個人應該要為自己的過錯贖罪,為自己的決定負責。其實醫學科技某個層面上也是在操弄我們的記憶和靈魂,這和宗教民俗的某些療法非常接近,只是我們選擇相信科學能夠幫助我們更有效的處理我們心靈的渣梓。故事中隊記憶的操弄讓人不寒而慄,當我們處於弱勢或是資訊不全的時候,我們的心靈就是沒有防火牆的系統,歡迎著駭客隨時入侵!縱然得到了所謂的真相,但那真的是我們的記憶嗎?還是我們把自己鎖在更深的地方?

    想起之前鬧得沸沸揚揚的輔大性侵事件,對於受害女學生「女巫」、「情緒流動」的指控,更覺得如果心理治療只是利用職權或專業來誤導或重傷受害者,那是比罪惡還要殘忍邪惡的罪行。

    受害者和加害者雖然只是定義上的劃分,但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地獄!所以,如果我們願意在今生結善緣、斷惡緣,我們就應該要收斂自己的行為,調整自己的狀態,用智慧化解衝突!或許有些事情終究過去了,那就在做完該做的事情之後放下,不該想起的,就最好別想起!

2017年4月15日 星期六

《動物靈媒1 鴉語者崛起》試讀

  記得在小時候,我聽大人說過關於孔子的學生公冶長的故事,具體的內容只是公冶長是個懂鳥語的人,但是他因為懂得禽類的語言而身陷囹圄。那時候的我就在想,為什麼人類中只有少數的人能夠和動物溝通呢?是不是只有特殊鳥類能夠和某些人對話呢?想要和動我對話是不是必須要學習他們的叫聲呢?直到現在我已經有了一個6歲的女兒,常常要和她一起做夢幻想,我還是沒有回答想出這個問題的答案。

    對於人類來說,我們太習慣高高在上,也總是用人的觀點來思維一切。其實我相信動物們自有一套傳遞感情的方式,不一定是用語言。或者那一種「心電感應」就是能夠理解異類或同類的最佳媒介。所以當我看到了《動物靈媒》這個很玄幻但又有點意思的書名,我就覺得這應該又是一本很能打動青少年的小說。畢竟,每個十幾歲的孩子(或者是永遠帶著斥子之心的成人)都覺得自己有些潛藏的能力,可能乎會在某個危急時刻甦醒。因此,類似於哈利波特冒險的動物世界,依該是我們可以想像的奇幻空間。
 
 

    在雅各‧格雷(Jacob Grey)描述的故事裡面,帶著孤傲和聰慧的孤兒,生來具有操控烏鴉、和牠們溝通的能力,他相信這些陪他成長的鴉群,也在經過繼承和戰鬥後成為鴉群之首,為了解救朋友,以及替父母復仇,無懼地向惡勢力代表蛇、蜘蛛展開一場生死決鬥。這樣的氛圍有著成長小說的線索,出發、試煉、回歸。少年的冒險是很迷人的征途,因為他們純良青澀,也因為他們不懂得愛卻又直覺的喜歡某個對象,更因為在他們身邊的身世之謎,繼承者有著不平凡的能力。日本傳說中桃太郎身邊有著猴子、雉雞和狗,一路奮鬥著打到魔鬼島。而這個故事裡的少年,也將在漫長的旅程中,勇敢堅強、失去掙扎、痛苦堅決的向邪惡的勢力討回公道。

    覺醒之後,不單單只是能力的獲得,更重要的是用自己的能力守護重要的價值。我們也許都經過許多挫折,所以對人性懷疑,然而,我們都必須要堅定的相向未來會有向有光的所在。巴別塔讓人類開始陷入語言不同的混亂,在巴別塔之前,其實我們早就失去了和異族溝通的能力。在遠古時期,我們習關於獵殺或被獵殺,因而阻斷了人和萬物的善緣,在科技的時代我們更習慣忽視動物的本能,進而用機器取代。然而,我們還是能狗受到原始的呼喚和奇異,也必須尊重每一種生物的生存和智慧,所以在這本書裡關於烏鴉、狐群、昆蟲的描述,都讓人有鮮明的畫面感,無怪乎可能會有影視版本的可能。

    這只是第一步,也只是少年開戰的第一部曲,希望能夠繼續看到續集,讓少年少女動物們成長、茁壯,一起重建光明的世界。

 

2017年4月13日 星期四

《背叛的幽靈》試讀


《背叛的幽靈》試讀

    約金‧桑德 Joakim Zander的犯罪小說新作《背叛的幽靈》帶給讀者關於中東世界的驚悚變化,或許因為讀者早已習慣歐美犯罪小說的敘述模式,所以也很容易在思維上有著先入為主的觀念,對主角的行為描述遠大於心靈的書寫,也比較少談到關於家庭關係的影響,或者很扁平化的說明主角人物的悲慘和苟且偷生,因此為了生存在會淪落。然而在這部小說中,這個逃跑的敘利亞女孩讓整個世界有一種女性柔情的包覆。

    正是書籍介紹的這段話打動了我:「她跟費狄的人生從來都不夠好,所以逃離是他們的唯一出路。而她之所以會哭,主要還是因為她拋下了他,背叛了他。她沒有帶著他一起走,遠離這一切。」人生有時候是很荒謬的,有時候我們以為可以永遠的一切,卻只是我們生活中的過去。而我們所背負的愧疚,卻讓我們的未來因而走向不同的道路。對於自己所重視的對象價值,應該要用盡心力生命的保護,尤其是手足這種難斷的血緣,更是需要仔細的保護。

    可是,手足畢竟不是自己的一切,為了兩個只能活一個的選擇,答案顯而易見。或許在理性的層面,我們能夠理解那種決絕,然而被拋棄的一方,是否在深夜裡如流浪動物般地發抖?是否開始否定人性的良善?是否不再相信上帝?太多的疑問存在於分離之後。然而在負面的自我否定纏繞的同時,那樣的愧疚也在另一個空間滋長。所以與其說是誰辜負了誰,不如說一開始就不應該輕易許諾。

    離開之後的空白,既是一種猜測,也是一種加入主觀意識的想像。故事的精彩就在於那樣的心理細節描寫,抽絲剝繭的還原對那些日子的疑問。一日不見,如隔三秋!在犯罪不安的環境下生活,縱然只是一刻鐘,都能恍如隔世。所以回到過去並不能解決問題,知道真相也無法改變結局。唯一能做的就是接受現在我們所見到的一切,然後勇敢的繼續活下去,以兩顆心的方式呼吸,走向1+1大於二的補償。

    美國中情局、伊斯蘭國、敘利亞、聖戰、街區幫派……這些恐怖的元素加在一起,就足以毀滅多數人的生活。與其說這是政治的都爭,不如說是價值觀的拉扯。在一個只有強者才能活著的世界,很多事情都可以被犧牲。親情、愛情、友情或許就只是一種很教科書的敘述,為了生存,許多人活的只有輸贏和自己。所以,這部犯罪小說,其實讓我感覺有點悲傷,是一種很無可奈何的心情,不是因為誰的死亡,而是因為那些活著的人,似乎早已沒了靈魂。

    也許我們都需要救贖,然而在沒有上帝、佛祖、阿拉的世界,樹叢裡的微風就是活著的意義!


 

2017年4月12日 星期三

《不安之書:《惶然錄》全譯本》試讀


《不安之書:《惶然錄》全譯本》

    這是我第一次讀萄牙國寶作家,費爾南多‧佩索亞的作品,也才理解為什麼他能夠和聶魯達並列「最能代表20世紀的詩人」。這本化身為無數名「異名者」的作品《不安之書》,讓我在不斷蒐集的小短篇中看到一個知識分子的價和期許,也看到了許多對生活生命的嘲弄。

 

    誠實很困難,尤其當我們在這個假多於真的世界裡存活過,我們都知道什麼是該說的話,不輕易表露真實的想法。或許很多時候我們痛恨自己的偽裝,但是更多時候我們習慣於欺騙之後的安全感。所以,我們在網路上用各種虛擬的代號表達內在的醜惡或真實。所以「異名者」其實不只是一種化身,而是稜鏡不同的折射角度,也是面對不同的讀者或對象的說服方式。我們習慣於假裝,所以順代的忘記了自己,因此失落的靈魂如何被安慰,就必須依靠藝術或宗教。

 

    或許這些不斷變換立場的敘述會讓人覺得怪異,然而正是這種事不關己的冷調,或者全心投入的文字變裝讓人更能夠理解面對生命的哲學。對文學、對愛、對生活、對生命、對世界、對上帝……我們想說得太多,因而選擇沉默。在眾聲喧嘩的爆裂裡,有些人只是靜靜的執筆,然後淡淡的評價。不只是抽離似的看待自己,同時也很犀利的剖析整個有點病態的社會。

 

    其實我一開始就跳過周芬伶的序,因為我渴望用自己真實的心去接觸費爾南多‧佩索亞的靈魂。在我讀過試讀的部分篇章之後,我才回頭來看譯者所敘述的認知。只有文字和讀者的碰撞,能夠有《先知》的醒腦。也只有親自的磨合,才能夠知曉作者冷靜的背後,蘊含在火山灰裡的熱力。很期待能夠閱讀完整的篇章,也很希望拿到成書後,看到費爾南多‧佩索亞睥睨一切的側臉。

 

 

《美麗性世界》試讀


    看完這本書後,我一直思考一個問題:如果我如主角一般,面臨當下糟透了的生活,我是否願意放棄自由和過去,進入一個有秩序、被安排管控的世界?是會第一時間義無反顧的放棄曾經擁有的美好回憶?還是在掙扎之後選擇拋棄從前的自己?或者寧願在每天惶惶不可終日的冒險中苟延殘喘?其實我想了很久都沒有答案,因為我沒有經歷過那麼糟糕的生活,我擁有乾淨的毛巾、舒適的房間、看似穩定的工作,所以我沒有辦法真正的帶入那種剃刀邊緣的情境,然而,鎮本書不只是談選擇的問題,而是選擇之後如何面對。


    新世界真的很美好!聽起來不就是那種理想中流著奶與蜜的國度嗎?然而,當我們越進入理解這個充滿著夢幻泡泡的世界,我們就發現原來那些秩序是一種消磨人的武器,那些規則其實是給有權力的人玩弄的手段,那些所謂的乾淨和潔白只是肅清異己的反射,那些溫暖和真純只是包裹著糖衣的毒藥!這和歐威爾的政治寓言世界不同,這個世界在禁慾的框架下充滿著無法隱藏的情慾,所以應該是一種人性或者惡性的隱喻。然而,這些人並不那麼壞,但是也沒有那麼好,讓人無法真的拿起石頭投擲,可是我們都清楚的知道,那些出軌或刺激的選擇或許也是身在其中的那些人合理的出口。


    平凡小人物應該適合被擺佈,因為我們並沒有所謂的主角威能。所以合理的發展是小人物發現了自己低賤無能的事實,然後接受、墮落,以《駱駝祥子》的方式沉淪。然而,小說的意外就在於這些平凡的小人物被賦予嘲弄新世界的任務,所以當他們執行任務成為棋子的時候,剛巧的在整個軌道中偏離。而操弄這一切的不是東哲、西哲所說的那套人性本善、超人理論,而是來自於身體本能的慾。或許在安穩的環境下,我們可以區分需要和想要,但如果我們沒有明天和期待,爽就好的刺激就是逼著世界前進的空氣。

    書中那些被操弄的情節讓人覺得不寒而慄,那不是《楚門的世界》,卻比楚門還要無奈。而書中描述從白領到社會邊緣人的情境,也讓人有種兔死狐悲的恐慌感,我們都習慣安逸,可是如果有一天突然連生存都是難題,那麼我們如何自保?或者怎麼守護自己心愛的價值而不變異?所以,我喜歡這本書的敘述方式,有點冷有點遠,卻又彷彿身歷其境。希望我們有生之年,都能自尊自由,不需要世界那麼「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