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23日 星期一

《喬治安娜街33號》的閱讀心得

《喬治安娜街33號》的閱讀心得 天一生水

每個人都想要幸福,也都努力的用自己的方式追求幸福,如果能夠平凡的生活,偶爾來一點冒險,那麼每一天都是愉快的挑戰。我們似乎很容易就陷入自己的小宇宙,所以都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可是如果從不同的面相看待人生,也許原來的悲喜劇會瞬間逆轉。

對於空間結構和人文地景,不同的背景會有不一樣的認知,地球上的空間很多,可是有太多人依然覺得寂寞。我們都是非常非常平凡的人,我們也都希望能夠擁有能懂我們的人,在叛逃之後,我們其實最渴望一個溫暖的擁抱和絕對的相信。其實,婚姻不幸福又能怎樣?考試考不好又會怎樣?感情不順利又能如何左右我們的人生?生命不順遂又怎麼影響到我們的選擇?只要還帶著希望,峰迴路轉,柳暗花明。

擁有自己的房間或空間是獨立的第一要素,也是能夠讓自己快速成長的契機,我記得自己第一次離家獨居,雖然帶著一些不捨,但卻也充滿了好奇,那種成長的意義遠遠大於搬家本身。《喬治安娜街33號》的空間相當有趣,雖然只是一個空間,卻是很多人力量的來源。不是桃花源,卻又是自己逃避或有力量的補給站。

在相同的空間裡,關上門之後,有不同的心情,我之前看過大陸的連續劇,《田教授的二十八個保母》,田教授的二十八個房客》,約略有著這樣的感覺,孩子會長大,大人會變老,如果空間有著自己的感覺,也會喜悅或滄桑吧!我喜歡這種多角度的敘事,也喜歡故事走向有光的所在,希望每個人都能幸福,找到屬於自己的月牙泉。

《逃離敘利亞》的閱讀心得

《逃離敘利亞》的閱讀心得
這本《逃離敘利亞》是讓人憤怒的書,我從來沒有在任何試讀大動肝火,而且嘗試想通篇罵髒話詛咒那自私邪惡恐怖無恥的穆斯林敗類,以及沒有在第一時間作為任由其事情變得糟糕的尸位素餐官僚,這種人倫的慘痛遭遇真讓人痛心,希望未來不要有回教世界的惡魔法律來傷害無辜的人。
看完這本書,我不得不向這個堅強偉大的母親致上最高的敬意,也希望這個歷劫歸來的女孩兒能夠忘卻可怕的綁架經驗,更希望類似的父權穆斯林混球能夠付出代價得到報應。為母則強,身為深愛著女兒的母親,我完全能夠體會與心愛的女兒分別的痛苦,也完全能夠了解寧可自己受傷也不願意孩子有絲毫不適的心情,利用孩子來勒索母親的男人既下賤又可恨,應該讓這種人渣從地球上消失。
這一路上的旅程是痛苦的試煉,也是永恆的惡夢,幸好一路上還有一些人性的溫暖,否則敘利亞會被我認定是人間魔獄,我也會告訴我的女兒親人絕對要遠離那個鬼地方,不過,如果可以的話,我希望宗教信仰都是能與人為善,而不是讓多數人痛不欲生。
雖然這本書因應環保,沒有提供書面資料,只有電子檔,但是用平版電腦看這本書有種同仇敵愾的憤怒,人之所以為人就是因為善端和良知,如果沒有辦法對這個世界有益,至少活著的時候不要糟蹋別人,不要成為恥辱,如果一種宗教只是製造對立和痛苦,其實那只是帶著死心的邪惡組織,不值得尊重。
希望有更多人看到這本書,能夠珍惜台灣的自由和人性,能夠唾棄某些地方的無恥和自我,或許,只有破壞才有建設,只有徹底的遠離才能得到幸福。



《在我離開之前》心得

《在我離開之前》心得 天一生水

在我年輕的時候看金庸的小說,其實最讓我印象深刻卻又難以理解的不是優柔寡斷的張無忌,也不是神秘難解的金蛇郎君,更不是一見就終身誤的楊過,而是到了老年才終於像個人樣的周伯通。周伯通是一個老頑童,天真沒有心機,不懂愛又怕愛,闖了許多禍卻無法教人真正憤怒。《在我離開之前》這本書的男主角也是如此,他瀟灑任性自我,卻在心裡的某個地方有個讓人疼惜又不忍苛責的特質。

在本書中,一場失敗的婚姻,一個未婚懷孕的少女,一個即將走入新生活的女人,一個默默做著別人後盾的醫生,幾個自己也充滿問題的損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關卡要過,卻又在自己的遊戲裡卡關,其實解決問題沒那麼容易,只是我們都以為如果怎樣就能如何。可惜到了最後,我們常常能夠理解,我們所期望的一切都在我們預期之外。

面對生死似乎沒有人能真的那麼百分百的坦承面對,或許我們很需要重要的人給我們力量,偶爾更希望能夠有人直接幫忙指引方向,然後就能兩手一拍的「打蛇隨棍上」,人不定到哪個年紀才學會負責,有時候要真的愛過恨過在乎過放棄過才算真的想通,遊戲人間很快樂,但在燈火闌珊處的人很是憔悴。

我其實很嫩,在一堆歷經滄桑的人面前不過是個毛頭小子,但是,我也有自己非常在乎難以忘懷割捨的眷戀,我常常在想如果可以重新來過,我一定會更勇敢更不顧一切的一往直前,後悔是那麼的痛,我寧願失敗也不願什麼都不做的退縮。

所以我看到這本書的結局其實非常開心,因為每個人好像都比較清楚自己到底能捨棄些什麼,知道絕對無法放棄些什麼,我也問了自己如果在離開前應該完成清單上的多少任務,應該要多努力的告訴這個世界有個人曾經來過,我有著答案,也有一些疑惑,可是我會讓自己慶幸有些事情做到了做對了。

我喜歡這本書沒有英雄的書,這是平凡人的平凡,也是反思自己的考題,希望能讓我們都知道握緊在手裡的幸福。

2013年9月17日 星期二

《未見鍾情/虛擬》心得

《未見鍾情/虛擬》心得 天一 生水 我不是一個相信愛情的人,所以,我不相信所謂的一見鍾情。我並不相信網路,所以,我也不相信可以所謂的網戀。或許我就是太實際了,所以在看這本書之前早就已經嘲弄了真愛千百回。然而,在這本書的引領之下,我終於比較願意理解,也許愛情是可以發生在任何地方。如果兩個人真的能夠克服身分、地位、閱歷、區域的差距。

這是一個充滿地理實察和考古的故事,我以為會看到時下流行的穿越,幸好,這本書的男女主角都還留在現代,還好沒有出現古物、前世今生的糾葛,不然我會覺得庸俗。這本書對我胃口的原因是書中的「實際」,沒有天荒地老,沒有過多的風花雪月,甚至還有網路毒蟲、人間敗類的穿插。男女主角沒有開外掛,沒有太多威能,只有很平凡的奮鬥和努力的追求。雖然他們的愛情並不圓滿,他們在很多的時間點錯過。不過我覺得這樣的心動是美好的,這樣的結局也開放的很合理。

我們能夠相信如果順利的話,可以另外一個城市相遇。如果沒有的話,也能夠各自的保留最初的悸動。人和人之間有著其妙的緣分,也有著讓人難以說明的愛戀,其實如果再對的時間對的地點相遇,那會是一生的幸福。可是如果在不對的時間和地點相見,那會是一生的遺憾。相遇的太早是很可惜的,我想男女主角在那個時間點是不適合。雖然兩個人有過一些「故事」,但是,他們從來沒有真正的在對方的生活圈裡感受過,所以,與其說是愛上某個人,或者說應該是愛上某依種愛情的感覺。

一眼萬年?或者是不如不見?這讓人想到倉央嘉措的〈十戒詩〉:「第一最好不相見,如此便可不相戀。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憶。第五最好不相愛,如此便可不相棄。第六最好不相對,如此便可不相會。第七最好不相誤,如此便可不相負。第八最好不相許,如此便可不相續。第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但曾相見便相知,相見何如不見時。安得與君相訣絕,免教生死作相思。」如果我們在最美的時候,沒辦法遇到最愛的人,這件事的本身就是一種折麼。願天下有情人皆能勇敢的追愛。

2013年9月13日 星期五

好書:《天賦不是奇蹟》

《天賦不是奇蹟》        

    從我得之有這本書的試讀就非常期待,因為,光是書名就讓人感受到後天教育的可貴。我們常常認為天才是天生的,是萬中選一的生而知之者。然而,我們身為教育工作者,更應該相信我們能像蘇格拉底的產婆法所說的,引導學生發展他們個人的天賦。

    在這本書裡第一個讓我震撼的是這句話:「大人哦!都犯了一個大錯,他們老想把所有東西弄得一模一樣!」(p.20)在我們還是孩子的時候,往往都覺得大人不懂我的心,或者大人總是把事情複雜化,暗自發誓如果自己長大之後絕對不要成為那樣的人。然而,很可悲的等到我們成長了,看世界的高度不同了,從被壓迫者到壓迫者,我們不意外的成為當時最討厭的那種人。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小小希望,也都有「斯可忍,孰不可忍」的堅持。只是,我們在成長的過程中,被洗腦成為別人希望的個體,忘記自己「想成為」什麼樣的人,默默的變成「該成為」的人。在我青春期的時候,我曾經想要念化工、當眼科醫生、開一間書店、成為作家,然而後來的我念了中文,當了老師,很腳踏實地的過每天的生活。 如果讓我重新選擇,或許我沒有勇氣真的背離我的軌道,但是,我會花更多的時間問自己快不快樂,或者繼續做研究工作,而不是在大學畢業後,就投入現在的工作當中。

    很多人勇敢的做「自己認為重要的事」而不是「別人期待他們做的事」,縱然並不是每個故事都有完美的結局,然而曾經嘗試過就無悔了。我的一個朋友大學畢業後做過很多的工作,到過很多的地方旅遊,念了很多年的碩士,雖然每個月入不敷出,但那是生命中很可貴的經歷。相對來說,我的平順是一種習慣,早就被訓練成站在主流的一邊,然後乖乖的按表操課。所以,當我在課堂上看到一些曾經在我眼裡出現的光芒時,我都自私的縱容,希望他們真的能夠找到自己的幸福。


    而這本書裡讓我重新思考習已為常的觀念,也讓我思考要如何對待自己的孩子。我是個非常忙碌的教師,早上六點半出門,要到晚上六點才回家。生活中大半時間都在學校工作。可是,再忙再累,回家一定會陪我的寶貝女兒畫圖,睡前一定會說說童話故事,唱唱她喜歡的歌。我很希望給她足夠的愛和關懷,也能讓她了解我的疼惜。希望她最後能夠成為一個能做自己、能幸福的人,我也會認真的教她應該要學會的禮儀和體貼。所以在陪女兒長大的過程中,我也學會了不要讓自己陷入固執的境地。這是一本好書,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夠學會給別人自由,發展屬於自己的天空。

2013年9月11日 星期三

《瓶中美人》

《瓶中美人》試讀              

    讀這本書《瓶中美人》讓我想到海子的一首詩〈面朝大海春暖花開〉,讓我想到生命被逼到絕境的時候,反而會產生一種絕美的詩意:

「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 /餵馬,劈柴,周遊世界/從明天起,關心糧食和蔬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從明天起,和每一個親人通信/告訴他們我的幸福/那幸福的閃電告訴我的/我將
  告訴每一個人/給每一條河每一座山取一個溫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為你祝福/願你有一個燦爛的前程/願你有情人終成眷屬/願你在塵
  世裡獲得幸福/而我只願面朝大海 ,春暖花開」

    在海子的作品中,他從「明天起」決定做一個幸福的人,決定和這個世界保持聯繫,決定爲陌生人祝福,但其實內心早已不在這個世界安頓。《瓶中美人》的主角雖然擁有許多過人的天賦,但是她就是無法過自己的那一關,就是沒辦法從自己的生活模式當中得到成就感。那是一種生命的失重狀態,也是一種很無奈的「活著」。

    我必須誠實的說,現在的自己早已過了那種爲賦新詞強說愁的年紀,也早已忘掉年少時刻意在與中漫步的浪漫。現在的自己很務實,在開始工作之後,在當了母親之後,在越來越多的學生叫自己老師之後,我已經沒辦法回到那種「飄浮」在半空中的狀態。以前可以縱容自己飛翔,現在的自己像是風箏,飛的再高再遠,我還是理解自己始終有一條線拉著,或者,是我緊緊的拉住那條叫做責任的線。

   或許想的多的人注定要承受許多不被理解的孤寂,甚至要面對排山倒海的誤解。又聰明又憤世嫉俗的人注定不符合多數人的遊戲規範,也註定沒有辦法好好的和別人跳同樣的舞步。曾經滄海難為水,既然都已經走到了不同的高度,就很難下山看沒那麼精采的風景。既然都已經走到很遙遠的旅程,就越來越難想像過去的初心。我無意批判主角或作者的選擇,因為每個人的基準點不同,必須承受的壓力也因人而異,然而,我贊同卡謬所說的:「幸福不是一切,人還有責任。」如果只是限溺在自己的情緒裡無法開展,或者是以為自己受到委曲,那麼將難以感受到生命中的其他快樂。

    希望每個人都能夠感受到生命所賦予自己的責任,然後盡力的完成自我的工作,呈現深而為人的價值。或許在那個時候,我們都將打破將我們困住的一切些自由的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