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27日 星期五

《空橋上的少年》試讀


《空橋上的少年》試讀

    其實我真的無法一次把蔡伯鑫《空橋上的少年》這本書看完,因為這是由精神科真人真事改編還有旅遊交織而成的小說,所以當我讀到某些段落時,我的腦海裡就會有清晰的畫面,無論是關於家庭的暴力、感情的糾紛或是關於職場上的風風雨雨。而在我閱讀的過程中,一直想到書中的這些孩子所面臨的困境,也一直在反省自己的工作過程中是否太武斷的對待需要愛心和耐心關照的青年?這本書不只讓人反省自己的生活,也在看見壯遊的經歷時新生嚮往。

    其實在生活中我們都有害怕的事情,我們也會害怕上班、節日以及鄰居的閒言閒語。然而,我們總是用強大的精神力和責任感告訴自己要撐住,也期許自己能夠在危難中淬煉出堅強的靈魂。然而,過得去的就是磨練,過不去的關卡就是創傷。我看到書中的拒學少年時,內心充滿了無限的心疼。

    因為我們都習慣把每個孩子丟到一個有人管教的空間──學校、安親班、補習班、營隊──然後我們就能心安理得的放下教養和陪伴的責任,然後我們會告訴自己因為工作和生活已經讓我們無力去管孩子,所以,整個社會都在鼓勵乖巧聽話的好寶寶,認為上學的義務教育是必須要徹底落實的。當然,我們肯定了政府的美意,可是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夠符合程人所構築出來的框架的。

    當孩子不聽話的時候,成人的情緒也跟著焦躁、暴怒,最後甚至變成暴力相向,然而我們都知道,問題始終沒有解決,只是留下更多的問題和困境,也讓原本已經不容易放鬆的心靈再次的封閉。

    家庭中的情緒勒索,或是長對們的「為你好」、「聽我的」,最後只會讓人處在緊繃的狀態。傳統的社會總是讚揚溫良恭儉讓,青春期的過程的叛逆或反思,最後都會被所謂的「成長」、「長大」壓抑。沒有真正解決心裡問題的人,無論到了幾歲,其實也只是被年歲吹脹的嬰兒。

    我們都希望有人可以接住下墜的自己,也都渴望能夠被理解,不是高高在上的包容,而是真的感同身受的知曉事件發生時的痛楚或無奈。我在青少年時期也經歷過很掙扎的階段,不是不幸福,也不是感情問題,就純粹是和自己「過不去」,對自我價值產生懷疑。到了工作後,每一天也都在起床瞬間時充滿了無力,其實也不是不想工作,只是不想要面對每天都需要升級的挑戰。對於還在努力接決的婚姻問題,也覺得社會犯法律相當的不公平。看到電視上的亂象心煩,覺得這根本是對於下一代的反教育……可是,我已經不再是少年了,我也忘記自己當時是怎麼從橋的一端到另外一端,我只知道如果讓我重新選擇,回到過去,我會擁抱年幼的自己、青年的自己,然後告訴她:妳可以不要那麼辛苦的!

    十幾二十歲時,我最喜歡的交通工具是火車,因為在在旅行的過程中,我可以從窗外看到不同的的地景,也能夠在突然想停下來到一個全新的點的時候就勇敢的下車冒險。可是到了三十幾歲後,我習慣自己開著車漫遊,我不追求去很多景點和國家打卡,我只是想要安靜的呼吸和冥想。偶爾想起了自己能做的、偶爾想到了自己缺失的,有時候買個伴手禮,有時候停在路邊喝杯飲料,有時候帶著媽媽和女兒同行,有很多時候我都感謝身邊還有人為我加油,或還願意和我鬧脾氣。

    其實我也和書中主角們一樣有自己的執念,也有很解不開的結。可是當我發現有很多的麻煩時,我不想把自己綁的那麼緊,我渴望能夠放鬆一點,讓時間和空間給自己一些選擇的機會。所以,我並不覺得十幾歲的青年就應該要老成,讓每個年紀的人都能夠有自己的任性,也讓每個個體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發聲。社會的眼光太可怕,所以我希望自己不要用批判的視角去看待和我不一樣的人,然後也希望別人看像我的時候可以溫柔而溫暖。

    這是一本能夠給人力量的小說,希望更多人能夠因為這本書得到啟發。

 

 

 

 

2019年12月21日 星期六

週六補課雜感


    今天因為補課的關係,所以縱然是星期六也要上班。因為週六上班本來就讓人煩躁,還必須解決一大堆成績、選課、備課、考卷……等等瑣事,更讓人覺得一整天的時間相當漫長。
    學生的感情出了問題,而且不只一個。我能理解在青少年階段面臨的困擾,一方面是想要得到關愛,另一方面又害怕束縛和責任。其實,大家都是從懵懂的時期走過來的,也都在跌跌撞撞中嘗試。雖然我能夠站在旁觀者的角度給予意見,但是,我自己也不是能夠把情感關係處理好的榜樣。
    現在的教育告訴學生們要學很多知識,也把課程弄得非常多元,但是在情感教育上面仍然有很大的留白。縱然能夠考第一名,還是無法解決自己的交友困境,即使已經考上名校,還是會遇到找不到對象的窘境。假使已經有伴侶了,仍然還要面臨許多現實的磨難,有時候不是情人間相處的問題,而是在情感背後龐大的世俗壓力!
    下班後,偶然看到某家店面掛著什麼堅定守護真愛之類的橫幅!那樣的指點和批判的視角讓人覺得不舒服和噁心。「別人結婚,關你屁事!」別人的感情事,又關別人什麼事情?與其說那些團體在堅定守護些什麼,不如說那是以守護為名的霸凌。讓別人用自己覺得幸福的方式生活,這樣才是最溫柔的守護。
    我不覺得自己能夠給予後輩什麼方向!現代人會越活越長,所以在那麼漫長的人生中,如果只能依靠前十幾二十年的經驗來決定自己的一生,那真的非常淒涼啊!既得利益者(老屁股)不斷批判年輕人不懂事,世風日下,但是如果這是一個讓年輕人沒有希望的社會,買不起房子、存不到錢、養不起孩子、看不起病……那麼活在當下、及時行樂的享受美食和旅遊,不也是豐富生命的好方式嗎?
    如果我們讚嘆《古詩十九首》裡的詩人,如果我們同情魏晉時期的文人,如果我們羨慕大唐盛世的百姓,為何不能理解那些流行歌、非主流樂團的吶喊呢?
    學生的問題還沒解決,我也不想那麼簡單粗暴的就勸離不勸和,也不想把他們的糾結弄清。因為那是自己的人生啊!無論最後選擇分手、不相往來或是冷處理,那段過程都必須自己走過。很艱難,但是也只能自己堅強的面對。我們都能夠勇敢的走,只要沒有太多旁人引導我們把失敗看得太重!
    明天還有一天假期,覺得很幸福!因為和女兒一起逛夜市、聊天、玩耍!等女兒到了睡覺時間,我再繼續和我的學術資料搏鬥!愛情不是唯一,還有親情、責任和夢想!希望有一天學生們也能體會到!



2019年12月13日 星期五

《半邊藍天1》試讀

    被稱為日本戀愛之神、金牌編劇的北川悅吏,最新代表作《半邊藍天》讓人感受到溫馨又美好的成長歷程。閱讀後我相當喜歡這個故事,並不只是因為這是一個激勵人心的故事,而是因為這是一個平凡人在生活中不斷的追尋自己想要的幸福的事。所以,我可以在這個故事裡找到親情、愛情、友情的樣貌,也能夠從別人的幸福和不幸當中找到自己的借鑑。

    故事的男女主角剛好是兩種對立:性別(男女)、性格(理性與感性)、階級(富裕與小康),所以我們能夠在小說的敘述中看到至少兩種不同的聲音激盪,也能夠感受不同背景的人在面對生活中的挑戰時,是以什麼樣的面貌應對。更能夠讓我們在生活順遂的時候,感同身受磨難突然降臨的崩潰感,進而能夠給予自己未來選擇的南鍼。因為我們都可望天朗氣清,但是如果生命裡注定有一場又一場的大雨,我們必須接受一次又一次的雨季,我們都應該要學習在雨中等待彩虹。

    「就算失去一邊的聽力,我也能聽見你心中的聲音。」我其實是被這句話給打動的。因為人總是都習慣用完美的狀態處理史情,可惜的是我們都有許多缺陷,我們也持續很多拖延。然而,我們如果能夠學著在生命裡多一些積極、樂觀、光明,我們能夠更喜悅的度過很多的逆境。故事中的青梅竹馬也許在生活中已經是彼此重要的一部分,只是習慣讓他們忘記了心動的感受。不過就是那種確定和相信,能夠讓兩個人超越時間、空間、性格、性趣、理想而給予對方鼓勵,成為生命中最重要的支柱。

    鈴愛決心離家到東京奮鬥,實現成為漫畫家的夢想。律展開了大學新生活,交了女朋友。看起來應該會事不再交集的平行線,但是命運讓兩個人始終連結一起。我喜歡這種細水長流的感情,我也相信很多感情都是從朋友、家人的情愫開始,因此也許大家在不同的地方打拼,但是彼此的存在卻能給對方活著的力量。縱然之後會遇到許多波折,也許彼此都過盡千帆,但是只有在經歷過許多的不順之後,才能夠真正的感受到更多的真實心跳。

    我很期待藉由文字看到整個說的故事,也很期待最追夢的過程中每一次的收穫和改變。雖然生活中有許多痛苦,我也搞砸了許多事情,不過,我相信我能夠看到屬於自己的藍天。但如果有一天我看不到世界的顏色,聽不到世界的聲音,我還是會心存感謝,感恩整個宇宙包容我微小的存在,感謝星球裡的秩序與生命。願更多人能夠找到自己的藍天,然後也找到和自己一同看天談天的知己。

 

 

2019年12月12日 星期四

《憤世媽媽 》心得

讀林蔚昀的《憤世媽媽》有一種感同身受的痛快,因為這些過程是只有親身經歷過,被折磨過,或是還在磨合中的母親才能夠體會的幽默。其實我以前以為母親偉大,只是因為世人都在歌頌母親無盡的付出,在讚嘆母親對於家庭的犧牲。然而在自己有了小孩之後,才終於體會到別人說:「多想幾秒鐘,你的人生會不一樣!」的語重心長。

開始當媽媽之後,裁示了解自己的開始,也因為有了小孩,才打開了自己某些開關。以前總是很在意自己的形象,然而,照顧小孩的時候是沒有辦法優雅的,因為孩子總會出其不意地給予各種極限挑戰。隨便吃飯、隨便洗澡、隨便打扮一下,就必須和小孩搏鬥,並且還要將自己的作息調整到能適應自己照顧小孩。

所以很多人都在當了媽媽之後才猛然發現,原來自己有美術、體育、美勞、烹飪的專長,學校老師出的作業會讓自己在疲於奔命之餘,認真的為小孩的第一次童年、自己第二次的童年留下美好回憶。也許也有很多媽媽終於在另外一半的無所作為中發現,其實這個家庭不需要有另一件無用的大型垃圾,因而下定決心解決婚姻關係。可能也有許多人在熬過一個孩子的成長其後,又接著重複輪迴幾次,然而,那真的是非常恐怖的噩夢。

我在和女兒相處的過程中,雖然一直感覺疲累,但是更多時候是覺得幸福。不是因為什麼傳宗接代的狗屁理由,而是因為感謝上天讓自己有一個機會去保護、守護另一個和自己那麼密切聯繫的生命。從女兒出生後,我幾乎沒有睡飽過,而且也中斷了我的學術研究。但是也因為我的寶貝女兒,讓我終於下定決心清理生活,為了孩子而勇敢拒絕被準前夫家壓榨(分居多年,對方遲遲不願答應離婚)。

很多人覺得生完孩子之後的情緒不佳只是產後憂鬱的表徵,但是,我想說的是:媽媽會因為感受到愛和幸福而溫柔,媽媽的憤怒不只是因為生活的艱難,而是在這個苦難中沒有人理解,但是當媽媽自己已經成長到足以應付生活的折磨,那麼就不需要有豬隊友扯住後腿。有一段時間我很自卑,因為覺得自己沒有把生活顧好。但是,我後來發現自己必須先有力氣站起來,才能夠牽著女兒的手一起跑。

因此,憤怒和憤世都是我的力量,也是我的生活方式。我不相信一生一世,我也不局限的肯定一夫一妻。不過,我希望每個人都能過自己的幸福生活,然後少被不相干的人過度關心。希望想要當家長的人可以深思熟慮,不需要顧慮什麼少子化、沒人捧斗。但是如果決定生孩子了,請先愛自己,然後把自己的孩子管好,讓世界多更多的自在與溫柔。

2019年12月1日 星期日

《紅樓心機:我的騷動,渴望你懂》心得

原本很期待蔡詩萍的新作,因為我很期待從不同於學院派的角度來看待的紅樓夢會是什麼模樣!尤其是在我看到目錄中很生活化的用語,我很希望這是一本能夠讓人從現代的角度體會舊時代男女情緣的介紹。

然而,在我實際看完這本書之後,其實很難過。或許是因為期望越大,失望就越大,也或許是從現今的角度,真的很難理解貴族世家的教養和氣度。所以感覺上整本書所引用的都是紅樓的原文,但是卻像是現代言情小說中的痞子們、混蛋們隨意談情說愛的隨興。

或許因為我是真真切切聽過歐麗娟老師的課,也實實在在的看過紅樓系列的期刊論文,聽過白先勇、蔣勳說過紅樓,甚至也在對岸的吧爬過文。所以實在是無法接受我的寶玉變成輕浮的浪子、我的黛玉變成愛鬧脾氣的婊子、我的寶釵變成心機girl、我的熙鳳、劉姥姥、晴雯被扁平化。我能理解用這樣的方式解讀可以吸引更多人踏進紅樓的世界,但是,我真的想說紅樓的門檻「非誠勿擾」,畢竟那是一個離我們都很遙遠的貴族生活,人性都一樣,只是格局不同。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自己的紅樓夢!也許我不是那麼高貴,魯迅曾說過不同的人讀紅樓夢會有不同感受:「經學家看見《易》,道學家看見淫,才子看見纏綿,革命家看見排滿,流言家看見宮闈秘事。」也許我只是個普通人,但是我看到的是其中情愛的掙扎,生活的複雜,還有不被了解的寂寞。所以眾多女兒們的悲劇成為我心中非常深切的痛,不是同情而是痛,白茫茫大地中,總有幾處的故事被掩蓋也被記得。

所以,我會希望想看紅樓的人千萬不要從這本書開始,因為那些紅樓的主角、配角、小人物、微塵眾都有自己已然成形的靈氣,不需要被簡單化,也不能夠被劣化。縱然前幾回交代背景的很難入手,但是跨過那個障礙後就有著無盡的寶藏值得挖掘。不然請試著從蔣勳的介紹開始吧!那些溫柔的講解下,還是有文化的存在!

紅樓夢說的絕不是心機和騷動!而是應該要被體悟的人心!



2019年11月25日 星期一

妖怪臺灣地圖:環島搜妖探奇錄 心得

從《妖怪台灣》後,已經很久沒有完整的看何敬堯的書了!但是因為學生急著要和我討論《妖怪臺灣地圖》,所以趕快利用零碎時間翻完。

其實從這本書的結構來說,因為是實地考察的紀錄,所以有照片、簡單的地名、妖怪介紹,也有很精美的漫畫插圖,算的上是很精心地要把妖怪「形象化」,也讓讀者可以清楚的理解這些妖怪曾經存在的證據。

書中將台灣的妖怪分成北中南和離島,其中很多的路名和地標,以及宮廟、古井、翁仲、植物的照片都讓人感覺妖怪就在自己的身邊。但是書中的編排有點雜亂,就是有一種跳來跳去的感覺,如果能夠依照路線來規劃,我覺得應該會更完善一點。這樣可以讓人拿著書「按圖索驥」,也能夠更清楚的明白整個台灣都被妖怪包圍的事實!(咦~~)

書中說了很多的妖怪傳說和「奇景」,所以我也是以獵奇的心態來看待,小部分提到神明在收服妖怪時的出力,還有作者實際民俗考察的經驗。但我很希望書中的體力可以維持一致,例如:地點、傳說、文獻、照片、考察紀錄,這樣會讓書籍除了娛樂功能之外還有學術性。大概因為這是很重要的台灣民俗紀錄,既然要做就做到更好,所以我有比較多的要求吧!

所以這本書是能夠當成簡單的休閒來看,但是如果要深究其中的故事,一定要在更清楚的查閱文獻和資料,甚至可以直接從篇名中找關鍵字自己先尋找故事,這樣才可以更快的進入狀況。

看著這本書,讓我想起大學時和同學們一起到各地拍景點、做報告的過往,只是可惜我們那時候沒有能力畫插圖,也沒有把所有的紀錄集結起來!希望民間的傳說不要在科學中被否定和消失,希望多一些人能照看台灣的鄉土和生活。


2019年11月20日 星期三

《地震鳥》試讀


《地震鳥》試讀

    什麼是認同?什麼叫做同類?什麼樣的身分才能夠確定自己的存在?在我看完蘇珊娜.瓊斯Susanna Jones的《地震鳥》時,我的腦海裡一直迴盪著這幾個問題。假如我們真的能夠選擇的話,我們會怎麼裝扮自己?我們又會怎麼讓世界看著我們決定的樣子?

    在東京定居十年,從事翻譯工作的露西一直都很正常的生活著,有穩定的工作、交往的對象、相處的同事,還有對日本文化的投入和喜悅。然而在她被捲入謀殺案的時候,也是她真正面對自己過往的時候。所以從疑犯露西、失蹤男友貞治、死者莉莉的糾葛之中,讀者能夠感受到「我」是如何站在超然的角度看待自己的生活,以及她如何「解讀」過去發生在她身上的事件。

    在生活中,也許我們都已經嚐過辛酸寂寞,但是如果生命的一開始就不被期待,成長的過程又遭受漠視,最後也只能走到一個沒有回憶的地方,然後勇敢的和過去劃清界線、重新開始。很多人以為自己是天煞孤星,然後在自苦的氛圍中確定自己痛並存在著。但是,在那些讓人遺憾的事件背後,也許只是很多巧合地暗示。逃避不是最好的方式,但是讓自己走到遠一點的地方呼吸新鮮空氣,也許才能夠讓人繼續漫長的人生下半場。

    以前我很喜歡這首詩:「客舍并州已十霜,歸心日夜憶咸陽。無端更渡桑乾水,卻望并州是故鄉。」在我求學時到了異鄉打拼,然後在到另一個地方找工作時,我還是會想起校園附近某家店的味道,想起趕捷運時那種迫切的積極,想起宿舍裡難爬的樓梯……只是,我清楚地知道我回想起那些地方的暫時面貌,也熟悉那個地方的點點滴滴,可是那不是我最後想待的家。所以後來我還是回到故鄉,沒有把回憶中的并州當成自己的歸屬。那麼「日本」對於露西的感覺是什麼呢?
   
地震令人恐慌,但是地震鳥的名字很美,那不只是因為避免害怕而修飾過的細碎聲響和形象,同時也是低沉的呢喃和呼喚。生命中也有一些震盪,那是無法預期的災難,也是無法解釋的遺憾。生命裡有太多天崩地裂的毀滅,但是也有胼手胝足地重建。如果有一天我們能夠笑看過去的那些震撼教育,也許我們就能夠隨著周圍不斷的聲響起舞。因此我們必須給自己一些防震的意識,在磨練來臨時才能夠堅強面對。在事件發生後,才能夠為自己和別人溫柔。

    我並不想把這本小說當成犯罪系列來看,因為我發現了主角內心的孤獨和罪疚讓人心疼。有些人從來都沒有做錯什麼事情,只是運氣不好,只是剛好遇上了許多的劫難。可是我很希望每個人都能對於未來多抱持著希望,讓自己可以超脫而成為惡之華!

 

2019年9月21日 星期六

《惡母》試讀



    對於家中有一個正當學齡的母親說,春口裕子這本《惡母》是相當真實、恐怖又充滿「惡意」的小說。不是因為故事中所發生的那些事件,或是對於孩子或家長團體的群眾暴力,而是那些看似成熟的「大人們」用盡心機的毀滅無辜之人的幸福。詭異的母親們、隱身的父親們、無知的孩子們、息事寧人的校方們……構築了一個看似充滿愛與和平,實際上卻千瘡百孔、步步泥淖的恐怖屋,母親們的心機、偽善、忌妒、憎恨、邪惡……都在作者呈現的世界裡「撒野」!
    其實對每個家庭來說孩子的未來都是重要的目標和努力的方向,贏在起跑點,就可以一路順遂的認識贏家、成為贏家,最後在頂顛睥睨群眾。縱然自己不一定是上流階級的一員,我們都渴望下一代可以圓自己的夢想。然而,在幼稚園、國小的生活中的確比成人想的還要艱辛,孩子沒有能力保護自己,也不擅長在第一時間反映問題,等到事情終於爆發後,孩子只能被動的回憶或遺忘那些已然成為事實的真相。
    所以在這本小說中,讀者可以深刻地感受到滿滿的惡意,「母愛」或是「友情」實在非常恐怖,那些都是殘酷的情緒勒索,也讓人不寒而慄,感同身受。我實在無法想像如果自己的孩子成為黑函的主角、孩子受到傷害、孩子要背負別人的人生、孩子必須活在罪疚的陰影下會如何?我只知道為了讓自己的孩子能夠順利地活下去,也許我也會變成惡魔吧!

    所以,故事中的這些母親們不全然都是善的一方,而是站在自己的孤島肆意攻擊他人的戰艦。原來用以聯絡的群組成為攻擊的平台,用來溝通資訊的網路最後變成傳播假相的騙局,原來那些通訊軟體、app的使用就只是拿來竊聽、傷害和八卦,那麼在這種環境下成長的孩子,又怎能期待他們不耳濡目染的提前知曉世界的惡意呢?
    與其說這些母親是惡母,不如說因為他們的本質是惡人,所以才會成為加強版的惡魔。善良是可以選擇的,不是必然的。但如果人們選擇成為惡人,無論是因為什麼原因,都只能說明不是環境改變了初衷,而是本質就是那麼恐怖的存在。為了孩子而變壞的邏輯就跟「我的孩子很乖都是別人帶壞的」一樣荒謬,然而,當這些鬼扯的理由成為堅定不移的鎧甲,我們都知道那只是因為我們已經墮落和沉淪。
    讀著這本小說,會有一種焦躁、不耐煩和憤怒的感受,那是作者刻意營造出來的氣氛,因為有太多類似的場景在生活中發生,所以很容易讓讀者想到了自己真實的現實。不過,希望我們能夠努力的抵抗世界的惡意,盡力的散發自身的美善,畢竟只有少一些惡母,多一些正常人,世界才能平安順利的運作。



2019年9月8日 星期日

《擺渡人》試讀


《擺渡人》試讀
    克萊兒.麥克福爾(Claire McFall)的擺渡人系列是作者關於「人死後會發生什麼事」的想像和敘述,也是關於冒險、愛情、親情的小說,雖然台灣才剛剛引進她的創作,但我覺得這是很值得繼續閱讀追蹤的創作。
   
希臘神話中的冥府渡船人也許和中國的地府、孟婆、牛頭馬面、十殿閻王不同,但是都是人類對於死後歸向何處的詰問,也是寄託著審判和報應的存在。然而在作者的擺渡人系列中,擺渡人卻是帶領亡者面對真實自我的導師,具體形象則依照亡者信任或吸引的樣貌呈現。這樣的設定很能說服讀者,因為在脆弱的時候需要一種信任和信仰的力量,只能全心交付的浪漫有種少年奇幻的命定或宿命的架構。
    15歲的少女荻倫,與母親總是無話可說,在學校受同學霸凌,唯一的好友也轉學離開了,所以看望久未謀面的父親成為她的救命稻草,然而禍不單行遇上交通事故的她成為「倖存者」,在荒原中的荻倫只能和一個男孩(擺渡人)一起闖關,試圖在眾多的危難和魔獸中艱險求生。可是誰也無法遇到這看似偶然的夥伴關係,其實深刻的改變許多人的未來……
    看著他們一路闖關的過程,讓人想起韓國影片《與神同行》的場景。雖然影片強調的是審判,但是在一路回顧自己生命的歷程中血淚交織,也是剜心剮肉的痛。然而《擺渡人》強調的是和自己的恐懼和解,和自己的弱點妥協,和生命的狂暴講價。荻倫在荒原困境中掙扎的時候,其實可以看出她對於現實環境的接受程度相當高,她善良、純潔但是會有自己的脾氣和鑽牛角尖,不過對於15歲的少女來說,她已經有著出乎同輩的成熟。
    荻倫偶爾回想起過去的生活──平凡但糟糕的日子,現在的處境──奇異又詭異的荒原中交錯。在荒原中的相濡以沫,讓人忘卻校園生活的不如意、家庭生活不和諧,在這個信任擺渡人、愛上擺渡人、尋找擺渡人的歷程中,都讓讀者願意再繼續陪著她一起尋找生命中最重要的價值。
    作者運用許多文字的敘述來強調荒原的考驗,也活靈活現的將「大逃殺」的場景呈現給讀者。冒險的英雄旅途成為考驗,但是最後能否回到現實,彌補遺憾,就不是那麼重要的結果。然而作者構築的系列第一部已經敲響戰士出征的序曲,接下來的衝突和成長才是更讓人期待的角色轉變。所以與其說這是一部冒險小說,不如說是一種現世的隱喻,在成長中的種種妖魔和心魔,還有那些無法隱藏的情愫和掙扎,都會讓人感到驚喜和感同身受。只是,下一步該如何選擇,端看自己是否有足夠強大的心理素質了。希望能夠盡快讀到荻倫新生活的描述。
   


2019年8月23日 星期五

《妖怪客棧1:姑獲鳥的紛爭》試讀


《妖怪客棧1:姑獲鳥的紛爭》試讀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許多的群體總是用自己的小人之心,惡意揣摩他人的心思,然後將世界徹底地化為黑白兩種類型,再以降妖伏魔、高高在上的姿態懲奸除惡。小時候的我們總也急於在各種作品中判斷誰是好人?誰是壞人?可是經歷過許多事情之後,我們終將會知道所謂的「妖怪」不是種族的差異,而是面對事情的選擇方式!
    在楊翠《妖怪客棧》的世界裡有著人和妖的衝突和和解,也有許多誤會和鬥爭,若沒有「種族」這個設定,或許眾多的事件只是能形成普通的童書和成長小說,但是因為有了奇幻、懸疑、冒險的主線和《山海經》內的妖物加持,整間客棧就成為找尋自我、面對自身的寓言。這本小說令人感動的也許不只是作者說了一個讓孩子可以懂得的故事,而是作者試圖讓孩子懂得屬於東方的神異宇宙。姑獲鳥、螭吻、嘲風、饕餮、蛟人、狐仙、貓妖、鼠精、蝴蝶妖……等等族類在人類的世界裡找尋生存方式,甚至比人適應的還要好,這讓人感受到「族群融合」的尊重和理解差異的體貼。
    當我們看著客棧小老闆李知宵和妖怪客棧的房客們之間的鬥嘴、關懷互動,當我們讀到柳真真用不成熟的術法捉弄人,當我們看到少年老成的沈碧波努力的追求「族人」認同,當我們看到螭吻展現祂的吼聲和霸氣,當我們看到羽佑鄉裡和人類世界一樣的困境……其實我們就已經一起進入那些令人拍案叫絕的場景裡,一起和這些孩子們一同追尋他們嚮往的世界。
    其實我們成長過程中經驗的伊索寓言、迪士尼童話、皮克斯、日本動漫、水果奶奶……早已形成了我們對世界的看法,等到少年時期公主開始向前走、王子開始踏上追尋的旅程後,我們著迷於哈利波特、馴龍高手和冰與火之歌,再大一些之後來的我們會想要看京極夏彥的描寫,但是我們對於寶可夢、庫洛牌的理解遠遠超過聊齋和山海經。因為我們都已經習慣這些已經成為經典的角色和創造,也因為我們從這些原型中找到力量。所以我無意去比較東方和西方孰優孰劣,但是我認同作者讓孩子理解傳統的心情。
    我喜歡的seba蝴蝶《禁咒師》、《妖異奇談抄》系列是利用非常龐大的東西方妖異神靈譜系所創作的小說,讓讀者能夠在其中讀到「溫柔」的力量。所以我希望作者能夠繼續創作,因為《姑獲鳥的紛爭》或許只是開端,然而《龍女的假期》、《傷魂鳥之歌》是否能夠繼續開創東方宇宙才是真的讓人期待的後續。我想看到李知宵的改變,看到沈碧波的成熟,看到妖怪客棧的房客們都得到幸福,看到大家在打打鬧鬧中超越人族和異族的分野,進而讓彼此圓滿。
    天地者,萬物之逆旅!願有情人在這間至大無邊的客舍中,賓至如歸!


2019年8月1日 星期四

《陸天遙事件簿1+2》推薦文


《陸天遙事件簿1+2》推薦文

    每個故事背後總有一些被遺漏的細節,每件「惡」的背後也總是許多瑣碎的累積。當我看著尾巴的《陸天遙事件簿》這套書的時候,我的心中充滿了「恐懼」,不是因為小說裡的鬼怪或是生靈有多可怕,而是因為人才是最邪惡而殘忍的生物。我們都很正常,所以無法知道那些藏在血液中和靈魂裡的偏執和邪惡有多麼讓人不忍卒睹,所以當那些以愛為名的傷害發生時,我們會發自內心的唾棄。

    這些故事裡沒有主角,圖書館的擁有人、每一任管理者,說故事的人都不是主角,這些存在的眾生都只是因為某個契機而存在,未來同時也會因為這些關鍵的消亡而解體。沒有最慘,只有更慘。徐家的故事《消失的那一天》和呂家的《沒有名字的故事》讓人感受到痛苦、悲涼和憤怒,因為我們無法承受故事裡的那些事件,也對這些可能發生在社會角落的眾多世間無能為力。

    進入到圖書館後必須說故事才能離開,有些事情可以是談八卦或是說別人壞話的輕鬆,但是有些難以啟齒的傷痛和怨恨卻不是那麼容易傾訴。最可惡、可怕、可憐的不是脆弱的人,而是操弄著這些想法的念頭,因為有那些被催眠、暗示的狀態,所以人會成為更糟糕的人。然而在這兩個故事中,「師父」和「師姐們」到底起了什麼作用?為什麼他們像幽靈一般卻又在關鍵時期推波助瀾?這應該能夠在下一本書裡解謎,所以那些惡念的化身讓人迫不及待的想要「替天行道」。

    在小說裡作者其實已經淡化了性場景的描寫,但是就是因為點到為止的書寫讓讀者更有想像空間,但是那樣的遐想完全不快樂,因為那都是讓人噁心反胃的「異數」。耽溺在性愛中的男女,如果只是基於身體的需要還能算是個人選擇,如果是讓來忘卻煩憂的手段就有些悲哀,但是仁果雙方的身分是親屬,只能說那是天地不容的亂倫。愛並不是最大的,尊重才是。所以使用愛當幌子的性索取,只是比禽獸還不如的發洩。

    幸福家中看似乖巧、清純的女孩們無所不用其極的想擁有大人的關注,看似成熟、理性的大人在面臨選擇時卻又那麼怯懦、卑劣。以為自己聰明又懂事的男孩竟然能夠毫不遲疑地偷竊,毫無自保能力的小貓竟然被殘忍的殺害。家庭結構的解構,不是因為旁人的三言兩語。而是在局中的人都用自己的方式解讀或是超譯其他人的感受,並且忽略了弱者的求助。這兩本小說裡的大人只是年齡的膨脹,孩子則是罪惡的培養皿,讀者只能期待這些受害者能夠在死亡之後解脫,活著實在太痛苦了!所以,因為愛而殺人的第二個故事,何其沉重又何其悲涼!

    雙生子或許在久遠的時代是一種邪惡的化身,因為那是很詭異而令人恐懼的「鏡像」。對稱在藝術上或許是一種和諧的美,但是如果是兩個活生生的相似的人,就可能衍生許多問題。因此在這個故事當中作者巧妙的利用書寫者的特殊性形成空間的隔離,但又藉由門的連接讓兩者能夠有限制的交流。白色的門、黑色的門與「遙遙無期」的故事到底為何?神秘的女子又會有什麼樣的遭遇?黑貓的神異性、來圖書館借閱的眾生的霸道和無形都讓人忍不住猜測。能夠解決的只又依靠作者之後的完善。

    這是一本很本土又很精緻的書,並不是看鄉土傳奇才會有的詭異,而是一種在中產階級裡從幸福美好墜落到的底層的淪落史。幸福何其脆弱?而身邊人的心靈又何其難測?不過,我相信作者的本意不是要控訴社會的墮落或是人生的不幸,而是要讓讀者知道「他者」的境遇,進而反思自我的處世方式。我願意推薦這本書給更多人看,因為這個圖書館不能只有我知道!

 

 

2019年7月29日 星期一

楊棣亞《女子漢》簡評


楊棣亞《女子漢》簡評
    讀著女子漢的文字讓人痛快,不是因為書中的許多用語讓人有痛快淋漓的超越性別感受,更重要的是一種發自內心的價值和真誠。因為許多文藝創作者其實內心仍然非常傳統,但是還是為了符合時代潮流而書寫所謂政治正確的文字,但是在楊棣亞的作品中,讀者能感受到許多血淋淋的經驗,然後從這些苦難中提煉出屬於自己的觀點。
    很多時候,過得去的是磨練,但過不去的就是創傷。在作者的敘述中,許多家族中的秘辛被吐露,但那並不是自揭瘡疤的展現或表演,而是體悟到人生中不順遂世情的包容理解和試圖尋找「平衡點」、「停損點」的智慧。整個家族也許承載了許多詛咒,但那也從被認定的強迫症、性別認同、婚姻失敗、不婚不生的主流看法中找到另一條人煙稀少但是「舒服」的路線。
     書中說:「《X戰警》裡教授戴上頭盔,全世界的變種人在地圖上亮了起來,每一個發亮的小點都是同類的召喚。」對於少數人、同類或是氣味相投的人來說,被看見或是被迫被看見的意義是不同的。我們都帶著秘密,偷偷的藏起一些不願言說的溫柔,但如果能夠被接納,能夠得知自己並不孤獨,我相信那對很多人來說都是一種救贖。所以,我認為能夠寫出這樣句子的人,也必定找到了自己的樹洞和月牙泉。
    作者對於電影和音樂也有很多著墨,也藉由歌詞和影像的意境來說出她所認知的世界。因此閱讀著這本書不只是看待一個女子的成長史,不只談婚戀、感情和友情,而是屬於不同時期歷程的「人的成長」。沒有思考,也許生活就只是隨著時間度過(或過渡),但是加上了不同思維的面向,簡單的〈小蘋果〉、〈鼓聲若響〉、〈貝加爾湖〉、〈富士山下〉、〈拒絕再玩〉這些屬於我們這個時代的回憶殺,幾乎讓人跟著哼唱,然後想起屬於自己的那些點點滴滴。王菲、陳奕迅、張國榮、梁朝偉……有時候還有草蜢……
    在書中顧城也存在著許多篇幅,不管是說明他的事蹟,或是藉由電影來陳述他的傳奇,或是引用詩句來勾引讀者的詩情,都恰到好處的點出那種不容於世卻又精彩轟轟烈烈的足跡。〈結婚座〉、〈少男系女孩〉、〈成為文青的十種方法〉、〈技安妹的戀愛本事〉都是讓我非常喜歡的篇章。用戲謔的方式帶讀者思考文藝青年這種憂鬱又「假掰」的生物到底怎麼鍊成的?或是很「驚悚」的說明愛情的不確定,果然是女子漢啊!我真喜歡這樣的直白和偶然流瀉的「柔情」!
    讓更多人成為女子漢吧!女人,你的名字不需要是被架構的弱者!自己快樂最重要!別人的意見就讓那些別人自己痛苦吧!


2019年7月26日 星期五

《河川.火林.烏雲光》推薦文


《河川.火林.烏雲光》
    這是我第一次看作者郭瀞婷的書,但是因為這本書的奇思妙想,讓我對於她之後的作品有更多的期待。因為這是一本讓人「心碎」又「心疼」的小說,是非典型的友情、愛情、親情故事,也是讓人一掬同情之淚的療癒小說。在生死之間,我們始終無力說些什麼,只能夠接受命運挑戰,或是被拖曳著到另一個不同的處境。
    河川、火林、和烏雲光三位性格迥異的守護者,為26歲的宋宥安帶來三次重返人間的機會,讓他重新面對之前的遺憾,並且知道自己應該要關照的重點。雖然這是因為車禍所帶來的奇幻旅程,也是無法逆轉現實的試煉,但因為這樣的「重複」讓一個封閉心靈的演員重新在自己的人生舞台上找到自己。在閱讀的過程中一直出現的許多故事的畫面:三個人的秘密基地、眾星雲集的頒獎典禮、闖關失敗的石化畫面、車禍現場的驚險碰撞、躲在衣櫃的男主角突然現身的恐怖……所以與其說這是小說,不如說是能夠映象化的偶像劇。

    囉嗦固執但是愛著自己家人的媽媽、木訥溫暖卻又守護家人的爸爸、陽光開朗高大帥氣的鍋蓋王、靈氣智慧兼具的制服女主、憂鬱深情卻始終讓心流血的男主角、功利忙碌的女角主爸媽、細心體貼的經紀人、狂躁霸氣但熱心的導演……這是一本很有畫面的小說,雖然角色會有點扁平,但那正好是全是整個架構的基準。因為如此才應找出不同守護神多變、靈巧、帶著智慧、慈悲的多面性,也讓人界和神界有清楚的差異。
    很多時候,我們都只看到自己看到的面向,也只聽自己想聽的理由,最後成為偏執的人,固守自己的堡壘。如果有機會讓我們重新選擇的時候,我們也許還是會做同樣「犯傻」的決定,但是縱然我們做了相同的選擇,那種心境已然不同了。
    其實故事中的主角能否做出正確的選擇及時闖關成功並不是我在意的重點,我想看到的是那些曾經發生過的傷心事,想知道的是什麼樣的狀況讓溫暖的男孩變成越來越漫不經心、沒有方向、沒有責任的人,想知道女主角如何從聰明的小女孩到優秀的少女到成熟的紀錄片導演?想知道配角們經歷過什麼事情然後如何和命運妥協?因為我們都知道「我們的決定,決定了我們!」最後我們呈現的樣子,成為這樣的人,並不是偶然的。
    我很喜歡故事中青梅竹馬的設定,從朋友的跟屁蟲妹妹到此生摯愛,其中的情感是不斷的累積、試探、升溫,所以離開的張力才會讓人跡近崩潰。我也感動於男主角和父親的相處,因為那短暫的時光就說明了一個家庭中的溫柔支柱如何讓全家都溫暖幸福。我喜歡鍋蓋王的見義勇為和努力找出生命意義的掙扎,喜歡母親執著地找答案但最後還是接受了事實。然後我也能理解上流社會中對於子女的要求有多大的壓力,知道平凡家庭裡微小而切實的幸福,理解很多人為了得獎而忽略許多事情,知道這個世界對於在生活中掙扎的底層滿滿的惡意。
    我一直在想自己怎麼變成現在的樣子?為什麼當時沒有直接讀碩士、博士而先出社會工作?為什麼當時要那麼可惡的和家人、愛人吵架?為什麼要那麼衝動的結婚然後後悔?為什麼我一直在抱怨工作卻始終遞不出辭呈?為什麼我的脾氣總是無法控制?為什麼我每天都要給自己那麼多的壓力?……也許當我有一天可以NG重來的時候,我會告訴當時候的自己應該要做的「正確」選擇,但是我知道每一個選擇都是當時的我所能夠做的最好的決定。所以,我從這本書當中學會了「原諒」和「放下」。
    我很感動於在奇幻的神界闖關遊戲中的機會,也很欣賞每個人的努力。所以,如果有一天真的能夠扭轉乾坤、回到過去,我也會很努力地從守護神的提示中學到我此生的秘密。所以,希望更多人能看到這本書,並且溫柔的對待別人和自己。

《如果天空知道》試讀



   
如果我們能夠預知未來的事情,也許在某個層面上我們就能更珍惜當下的時光,也許我們就能夠不把時間浪費在沒有意義的爭吵和對峙上。路克‧艾諾特的《如果天空知道》讓讀者再次感受到父子之間的親情還有遺憾。
    其實故事的發展很簡單,就是一對個性、價值觀都不同的男女進入到婚姻之後的故事。愛情也許是生命中絢爛的一頁,但是進入到家庭生活後有許多事情都必須要妥協,羅伯和安娜在經歷幾次流產後終於迎來了唯一的孩子傑克,也在照顧的過程中留下許多美好回憶。然而當傑克確診為「星狀細胞瘤」之後,父母兩人對於癌症的事實卻有著南轅北轍的差異:父親不願放棄任何機會,以至於相信網路上的騙局,耗費大量的金錢跨國想搶救孩子的生命;母親卻理性的想把時間和金錢投入於最後一哩路的照護,希望能夠讓孩子安穩地離開。兩個人的出發點都沒有錯,但「放手」是非常難以做出的決定。


    遇到事情的時候,我們都會埋怨上天,為什麼偏要給平凡的自己試煉,當自己只想做個普通的幸福的人,為何要讓自己的心志和筋骨勞苦如斯?只是活著為何如此困難?只是渴望和愛的人相處相守為何連這樣的機運都要剝奪?親人的離開令人心碎,沒有經歷過這種痛的人很難理解「只是地球上少了一個人」卻像世界末日的感受。失戀能夠再找下一個對象、朋友鬧翻了能再找新的一群好友、同學和同事每個階段都在改變、家人也許不一定合拍,但是如果其中有人在我們付出感情之後消失了,我們其實沒辦法那麼堅強。
    在這個故事中作者藉由許多網路論壇和email的形式來說明自己的感受,也利用了攝影來傳達自己對於孩子的思念。網路的使用是相當有意思的方式,因為我們在網路上能夠假裝不同的身分、性別、口氣,也許在網路上成為戰神的自己能夠彌補實際生活的失敗,所以當網路「隱藏」的個人資訊帶來安全感後,開始能夠用自己喜歡的狀態和網友相處,因此也成就了這個故事裡不確定但是讓人感動的結尾。
    在我讀這本書的時候正好和女兒吵架,可是當我一邊看著故事的發展,一邊覺得自己實在太無聊,為何要因為無關緊要的事情而毀掉和女兒的美好時光。讀著讀著,原本僵硬的心和僵化的思維都被瓦解,剩下的只是想要改掉自己脾氣的反思,然後帶著歉意的親吻睡著女兒的小臉。當女兒有一點小病痛時我都心疼得很,還會聽長輩的建議求神問卜、民間療法,所以我真的能體會故事中的很多病患家屬為何要把希望放在一個「騙局」上。
    我喜歡這個故事,因為它簡單但深刻。雖然故事中還是有人離開,生活還是有很多不圓滿,但是我從主角的改變看到了未來的可能和幸福。也許當我們失去一些人的時候卻在另一個方面學到更多的哲學思維,走出了不同的生命情調。希望更多人能看到這本溫柔的書,當愛用不同的方式出現時,我們都能夠珍惜,也能有智慧解決困境,讓自己的周圍因為善意和體貼而更柔軟。


2019年7月12日 星期五

《厭世女兒:你難道會不愛媽媽?》推薦文


《厭世女兒:你難道會不愛媽媽?》推薦文
    從以前就很喜歡厭世姬,不只是因為她的敢作敢為,也不只是因為她的誠實率真,更因為她有著一種讓人「認同」的能量。我喜歡之前line貼圖的風格,也非常喜歡「別人結婚關你屁事」的嗆聲,所以當我知道這本書的出版就格外開心,但是因為工作場所和博士班的課程夾擊,所以直到今天才真正的讀完這本書。
    以前我們總是認為天下無不是的父母,尤其在傳統倫理下,倘若敢指責長輩的不對,一定會被更多的親友團攻擊到體無完膚。我們以前總認為父母都是有苦衷的,所以要努力的調適自己的心情,遇到父母有「問題」的時候要「幾諫」(委婉地勸誡),絕對不能義正嚴詞的跟給予我們身體髮膚的父母對立。但是,幸福的家庭很相似,但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問題。後來在我自己接觸到校園中許多的個案,我終於學到不要隨意評價別人的決定和生活方式。
    對於厭世姬來說,或許成長的歷程衝滿了壓力和壓抑。對我來說,我也經歷過被推薦《永遠的小貝殼》、《英文小魔女》的時代,也經歷過和親友、鄰居們明爭暗鬥的時代,也有叛逆和想要徹底崩壞的時代。但是在知道厭世姬的母親罹癌憂鬱、父親自殺的歷程,還有一路走來厭世姬媽媽的威壓(我不敢評價這算不算親情勒索),我真的很佩服厭世姬的堅強。也許我從字裡行間當中看到了一個女孩的無助:比不上鄰居的孩子的無助、作文差四分地檢討、不如一袋衣服的卑微、被爸爸擺在第三位的遺憾、被拋在世界上的錯愕……如果是我,我也許無法這麼正常的度過。所以當我看到作者藉由各種方式去尋求內心的平靜,我很心疼也很難過,因為我覺得一個孩子不應該承受這麼多!
    厭世姬的媽媽就是在傳統的家庭中想要力求表現但是就是無法順利得到公婆歡心的「阿信」,對自己在公婆家的地位有期待,所以當融不進那個地方時會更加反彈。沒有經歷過婆媳問題的人,或是新時代的女性也許很難理解那樣的順從和委曲求全。但是,我似乎能看到一個女人在她自己的天地裡掙扎的錯誤呼救方式,也看到嫁雞隨雞的傳統婚姻中女性被「閹割」的自我和情感需求。婚姻不是兩個人的事情,現在是,在以前更是。可是婚姻以外的世界再大,都已經與自己無關了!
    「你難道會不愛媽媽?」的反問讓人覺得很沉重,不是因為這是個問句,而是問的人已經不敢確定的質疑自己的孩子。母性被無限放大,當女人在成為母親之後,被社會要求為母則強,馬上拋棄少女心進入狀態,卻又在習慣自己的角色後被要求要放手、放下,不要過多干涉孩子!那太難了!那真的太難了!感覺就是「工具人」。我曾經在小孩三個多月時就被哭鬧的女兒搞到捶著床鋪說:「妳就不能安靜個一分鐘嗎?」可是,當我吼完之後,我知道我還是深愛自己的骨血!我也會無聊的問女兒愛不愛我!「噁心的」凝視著睡著的小可愛模樣!所以我想當我如果問出:「你難道會不愛媽媽?」那一定是我非常挫折、挫敗的無力掙扎。
    其實看完這本書之後,我的內心只有對自己父母的感謝──謝謝你們都還在,雖然我都已經超過而立了,還是每天被父母「盯」沒有做好的地方,還有一直被問博士班什麼時候畢業?(嗯!其實我今年才剛要升博二,但親友團覺得我已經念很久了……)我無法想像沒有這些嘮叨會是什麼情況?我也許會自暴自棄,也許會放飛自我,也許,我真的還不敢想那樣的一天來到!
    人生很長,或許前半場是辛苦萬分的,但是厭世姬已經有了家庭的羈絆,我想之後的路應該會慢慢變好。也許之前習慣了受折磨,但是當走過那些路程後,請努力的習慣幸福。女人當自強,女兒和母親都一樣!




2019年7月11日 星期四

《厭世廢文觀止》讀後


其實我並不喜歡這個書名!
因為身在教育的第一線,我實在是討厭各種XX觀止的東西。廢文是我常常看到的無病呻吟、沒有主題的考試作文。試問在108課綱、還有不知道未來會如何的考招制度、社會對於國文的厭棄,厭世已經不需要再被強調了!所以我深深感受到整本書散發出一種負能量,但是基於跟職業相關的敏感度,我還是快速的看了!
屈原、柳宗元、袁宏道、蒲松齡、韓愈、柳宗元、魏徵……等人都在作者驗是國文老師陳洋洋的筆下變得很「廢」。因為如果不把這些作者拉下神壇,讀者是不會願意細看他們的「神聖人生」,也只會把他們都成考試的名詞,在不需要用到後立刻丟到垃圾桶!然而,在這樣幽默或是想要轉化成現代性的為文下,我常常「出戲」。並不是說這樣不好,我喜歡看一些新的觀點,但是我心中的那些作者還是和作者構築的不同。
或許是因為我覺得古人們已經在他們的時代做出了他們能夠做的最好選擇!所以我不會去責怪、嘲笑或是貶抑他們的行為,我能夠理解以及同理他們的處境。所以正是這個「時代」的差異,讓我覺得沒有太多的帶入感!
我喜歡作者所下的那些標題和金句,如:
屈原:我一個人排擠全世界
諸葛亮:在家裡乖乖等我回來
連橫:歡迎來到廢柴社
魏徵:不是為妳好,是只有為你好
柳宗元:黑暗,帶我走到更黑暗的地方
對於我來說,這是我能認同的地方,也是讓我心靈感動的文字。然而,因為書寫的普羅大眾化或是刻意的現代化,我覺得輕鬆有餘但深度稍嫌不足。縱然作者補充說明了一些知識和文言,但還是有著隔靴搔癢的不痛快。
所以,我一開始的感覺也許是對的!厭世一定有風險!古文介紹淺,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

2019年7月5日 星期五

《她最後的呼吸》試讀


《她最後的呼吸》試讀
    「心理病態犯罪,無藥可醫,回天乏術,只有漫漫的牢獄生活是他們最後的歸宿」當羅伯‧杜格尼在書中引用臨床創傷治療師的經驗談,並且放在小說的開端時,我就開始猜想到底是什麼樣的「犯罪」能夠被認定為無可救藥?然後我跟著作者一步一步的走向危機,被跟蹤、被陷害、被傷害,然後也在作品中的細節裡感受到一種窒息的恐慌,感覺女主角崔西‧克羅斯懷特似乎隨時都會殉職所以這部小說的文字功力是相當精彩的,值得讀者細心品味被威脅的驚嚇感受。但是在讀完小說之後,卻又有著很深的悲哀和思考,那是關於人性和正常與否的辯證。
    因為我們無法確定自己到底是否是完全正常的狀態,有可能在某一個特殊的時間點就觸發了內在的恐怖、暴力、血腥或是變態的開端,然後犯下不可饒恕的大罪。或許對於正常的人來說,人和人的交往中是有分際和分寸的,但是對於偏離正常的病患來說,所有的一切都是折磨和痛苦,只因為無法確知什麼才是界限?也無法清楚的認知自己為什麼要隱藏內心的情緒?
    因為好喜歡那個人啊!喜歡到想要將她一塊一塊的收藏起來!
    因為對方和別人說話了!那真的是情感上的水性楊花和背叛!
    因為好想要整個世界安靜下來,所以把發出噪音的人「關掉」!
    因為好渴望被愛的感覺,所以想要把喜歡的人永遠美美的留在身邊!
    因為想要徹底的和對方融為一體,所以決心把對方燒成灰之後吃掉!
嗜血的慾望,一種想要表演的衝動,一種為什麼不被理解的憤怒,或是德步道認同的遺憾,最後都匯聚成邪惡的能量。也許運氣好的時候能夠逍遙法外,但是傷害和罪刑是會上癮的,尤其當籍籍無名的自己成為他人談論的焦點時,那樣的痛快和飄飄然的感覺多麼的精彩。
    我們都可能在道貌岸然的同時也是衣冠禽獸。我們都可以一邊說著偉大的理想一邊奴役身邊的工具。我們大可以宣揚愛與和平然後在私下虐待動物……正常和病態要如何劃分?我們與病的距離為何?相信就連專業的治療師也必須花很多時間來看待個案的狀態,然後事後諸葛的點出某個曾經被遺忘的童年創傷經驗引發了一連串的悲劇。
    例如最近因為票務問題引發的殺警案罪犯,已經不能夠用正常的思維來看待。社會大眾普遍認為罪犯病了,必須要接受矯治(尤其是在他輕易地毀掉一個前程大好的青年之後)但他更應該要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而不是因為他的精神病而逃脫刑責。可是站在廢死人權的角度來看,就算是惡人也有權利表達自己聲音的機會。可是誰來給無辜的人機會?那些受害者又做錯了什麼?只有用國家賦予的權力給予嚴厲的懲罰,才能遏制更多惡或保護更多的人。當警察無法執行公權力,而必須龜縮在怕被罪犯家屬告傷害的恐懼中,如何能夠伸張正義呢?受害者最後的呼吸是那麼的痛苦?如果真的感同身受的一起體會那幾秒的煎熬,法律是否會在強硬一點的宣告犯錯的代價!而不是只考慮「精神異常」的「無辜」?
    想起白睿文的《痛史》以歷史上的事件形成的創傷和文學、影像的交互作用來分析研究,但是其中最讓我感到「不適」的事情是那些能夠在後來被輕易讀過的傷害種類(包含身心靈的摧殘和毀滅),都是真實發生過的狀態。只有人才能如此殘忍的對待同類或異類,也只有人才能比畜生還要下賤。不管是霧社事件、228事件、64天安門、南京大屠殺、文化大革命……許多人都在莫名的狀態「被消失」,甚至承受了無法形容的折磨,那些無名的死者也有著自己最後的時光,也承受著無法言喻的暴虐。然而,希望能夠在那些數字中學到的不只是如何避免傷害,而是我們如何面對那些傷痕。
    平凡人也許會有想殺人的衝動,但是我們不是罪人,所以只有把憤怒同留在腦海裡。請給自己幾秒鐘,想想那些衝動的後果。請給自己一些提醒,當心靈生病的時候記得吃藥。也許這個世界還是會有錯誤,但是會錯的比較少一些。





2019年6月30日 星期日

《青澀的傷痛與脆弱》試讀


《青澀的傷痛與脆弱》試讀
    閱讀住野夜《我想吃掉你的胰臟》是一種又悲傷又惆悵的感受,因為我們能夠從那些發生的青春記事裡找到屬於自己的遺憾。然而在這本《青澀的傷痛與脆弱》當中,讀者可以看到另一種青春的樣態:迷茫,書名直白的寫出了脆弱與傷痛,就是在迷霧森林中掙扎的過程,也是難以面對自身的缺陷的懺悔,在閱讀的時候,總讓我想起了學生時代的自己,也不斷的思考自己是怎麼從過去的樣子變成現在的自己。
    我們都曾經走過那一段青春的迷茫,曾經對這個世界和社會充滿理想,也曾經被信任的人背叛而遍體麟傷,然後我們就在這些事件發生之後開始有某些不同。也許是我們的妝越來越濃,面具越戴越久,對未來越來越沒有期待,還有對自己越來越無能為力。小說的內容安排在大學階段,正是人格養成的關鍵時刻,因為開始面對更多來自四面八方的挑戰,也必須和工作實際照面,思考如何將所學用在現實的生活中,或者乾脆地承認自己讀錯科、入錯行!


    小說中的「我」被在大一那年的春天遇見了白目、熱情又純真的秋好壽乃,和她一起創立了「摩艾」。但是當社團壯大的同時,也是兩人漸行漸遠的鴻溝。到底誰才是說謊的人?到底要不要守著過往的承諾?到底怎麼做才是實現夢想的方式?摧毀「摩艾」不過只是一個象徵,是捨不得又做不到的決定,繞了一大圈之後再回望從前的選擇,也許真正看到的是關於懵懂愛戀的忌妒和守護。小說的內容不能說是矯情,與其說是她欺騙了「我」,不如說偽草食的「我」一直用錯誤的方式來爭取女孩的注目。雖然我不喜歡這樣的男孩,但是我能夠理解在青春的時光裡那種燈下黑的處境。
    看完小說後,其實我想問過去的自己,是否能夠認同現在的我?找到穩定工作了、有了女兒了、開始走進學術圈了、努力的考英檢日檢了、想辦法存錢了、一個禮拜喝一次可樂吃一次麥當勞、每天努力做復健拉筋、在網路上發表自己的意見了、勇敢地刪掉臉書和line上面不會再聯繫的朋友了、不再唯唯諾諾的討好長官了……我已經學會承認自己的極限和無能,盡快的找到事情的停損點,我面對自己的失敗(包括感情和脾氣也包括自制力和行動力),我坦承自己的脆弱,也願意真實的發脾氣而不是再三忍耐。活成這樣的自己,我很感謝!但是某個程面上,活成現在這個樣子,我也很抱歉。
    也許當人的壽命延長之後,青春期也跟著延長。以前來不及叛逆就結束的青年時期,在我真正能夠在經濟和生活上獨立之後才開始反叛。也許這本書不是寫給青春的,而是寫給還帶著一絲脆弱和敏感的「輕成人」的。我們已經忽視自己的傷口太久,所以當意識到傷痕還沒有痊癒的時候,所有的感官都開始隱隱作痛。但是,我們都會好好的走過這個歷程,因為承認自已的軟弱會讓人更堅強。希望這本書能夠讓讀者找出心中那個還沒有被安撫的孩子,然後告訴他:一切都會變好!


2019年6月13日 星期四

《末日前,我把惡魔少女誘拐回家了!1》試讀


《末日前,我把惡魔少女誘拐回家了!1》試讀

    我們都習慣站在世界的光明面,也習慣閱讀敘述正義之士對抗邪惡力量的小說。但作者黑貓C(有翅膀的黑貓)這個1980年代出生的香港人,用一種亦邪亦正的筆調來描述關於末日之前人、神、妖、獸的試探和抗衡。尤其小說人物蘇梓我這個「非典型」的少年、被「算計」而簽訂契約的惡魔少女娜瑪、以及謎樣聖女利雅言代表了人神魔之間的危險平衡。

    在敘述過程中,人類並非毫無還手之力的存在,惡魔不是只會以色誘人的邪惡,充滿宗教使命的聖女更是「心機」最多的敘述。雖然故事中主要角色還是傳統中文的名字,但是卻在我們習慣的土地上加入了西方宗教、歷史的背景,在各地冒險的少年和他們背後的力量都成為燦爛炫目的風景。

    天魔之間的戰爭實已持續了二千年,只是無覺知的眾生還是普通而平凡的活著。但是無論東方或西方都有對於無法解釋現象的一套說法,只是把那些可疑的資訊留在文字紀錄當中,例如東方的《山海經》就是重要的奇幻大典。而作者將他所想像的追逐和逃殺的過程變成正邪的對抗,可以讓讀者從另一個面向來思考是否純然的白就代表著絕對的善?是否身為黑色的一方就沾染了汙穢的力量?

    宗教是信仰的集合組織,但是當眾人的信念產生力量的時候,就容不下不同的聲音。因此在我們的生活中,很多時候都會被限制。可是宗教應該是能夠包容更多元的修行,而不是藉著正道的名聲壓迫異教,那只是另外一種暴力,正如法海為了收妖而破壞了別人的家庭幸福,他所謂的人妖殊途只是合理化自己的「正義」行為。

    拐完惡魔少女後,如何相處是更重要的事情,期待第二集的解惑。

   

2019年6月8日 星期六

《女巫的男孩》推薦文


《女巫的男孩》推薦文
    這是一本充滿「魔法」的書!不只是因為故事的內容敘述的是魔法和人性的戰鬥,更是因為這本小說讓人愛不釋手。甚至能說是我在這幾個月裡看到的最精彩、刺激、懸疑、動人、溫暖……的創作,甚至為了一口氣看完而熬夜。這就是作者的魔力,也是一本讓讀者閱讀後願意再相信、再去愛的好書。雖然結局的樂觀是很符合大眾化的口味,但我寧可不要悲劇的期待所有的事情都有最好的安排。
    魔法以什麼樣的形式出現?也許是點石成金的術法,可能是飛升成仙的修練,也應該會是實現願望的能力。但是在 凱莉.龐希爾 《女巫的男孩》當中,魔法是以文字的方式現形。閱讀文字不只是一種能力,而且也是一種魔力。我非常喜歡這種隱喻和設定,一直以來我算是個依靠文字維生的人,從中文系畢業後選擇當國文老師目前還壓榨時間的讀博士班,所以我懂那種被文字打中的衝擊,也願意奮不顧身的走向評論和創作的世界。當我讀到故事裡關於魔法在身體裡的流竄、匯集、定格,我甚至感覺到自己身體裡血脈僨張的力量。
    當女巫姊妹自私的使用魔法挽救自己雙生子當中的一個,卻帶來許多的後遺症。除了身為母親的愧疚,父親因為救不到自己孩子的羞愧和自責,強行將靈魂縫合的痛楚卻使活著的人無法自主,也讓死亡的人無法離開。「錯誤的男孩」沒有做錯些什麼,也沒有貪求些什麼。但是從此他被排斥、取笑和欺侮的活著。他也思念自己的兄弟,在夢境裡也能夠感知自己的血緣羈絆,但他卻無法正為「正常人」,因為他從此無法閱讀辨字。這樣的代價太沉重,倖存者總是思考如果當初活著的是另一個,也許結局會不一樣。然而,魔法一直存在,只是等著合適的時間甦醒。
    「僅以純正之心,本人謙卑懇求您的協助。」真正的魔力不是為了享受和滿足,而是為了拯救和改變。這種守護魔法的「女力」從很久遠的外婆、母親和女兒三代一直延續到後來的代表善的女巫家族以及國度。但故事中也安排了利益薰心的盜匪和弄權者在這個宇宙中破壞秩序和平衡。好大喜功的男性年輕國王,他帶領龐大的軍隊侵略樸實仁慈年長的女王領土無疑是一種對比。縱然這個世界很複雜:人群裡有著善意和忠心也有邪惡和無恥,然而並不是正義之士就能夠永遠占上風,很多時候人們被黑暗的勢力操控,因而做出了錯誤的決斷。不過,人性的光明面或是小小的善讓一切有了轉圜,正如女王的睿智不在於她的年紀,而是因為她是一個努力愛著自己所在乎的仁君,她知道生活周邊的惡意,但她用權力保護了她的客人,也為自己留下一線生機。
    這本小說的文字及翻譯流暢,作者展現場景的功能也十分精彩,活靈活現的突出鄉村中展現的古樸、森林中的詭異、女王皇宮的爾虞我詐、強盜窟的唯利是圖還有最後「決戰」時步步進逼的刺激,這讓讀者不只是看到了視覺的圖像,同時也感受到了真實而絕對的緊張感。
    為了上一代的錯誤贖罪,為了錯誤而付出代價,因為「一無所有」而從操舊業的海盜卻有著善良機靈而是非分明的女兒。小說中女孩母親死前的預言:「錯誤的男孩將拯救你的生命,而你將拯救他的。還有狼」後來的一切就像是命中註定的,相遇、攜手冒險、誤會重重卻又信任彼此,整個過程充滿了惺惺相惜的情愫,也是長久以來衝突雙方的和解及進化。
    原諒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尤其是原諒自己曾經做過的錯事:原諒自己對孩子的忽視和強迫,原諒自己血緣裡的邪惡,原諒自己犯過的愚蠢,原諒自己沒有說過的後悔,原諒自己曾經失敗的毀滅……罪惡會讓人陷溺,就像石頭被固定束縛了,但當石群化成巨人開始移動,就代表著我們願意重新的審視新的生活和自己。這是充滿了鼓舞力量的描述,也是讀者渴望看到的幸福。
    最後「大海」代表的意義對於女主角阿靈來說也許是冒險和開闊眼界,也可能是帶著母性遺傳的漁村力量來挑戰自我和未知的茫然。然而,對男主角奈德來說海洋無止境的一切和寬容,還有邀請他加入旅程的女孩都是他最後願意選擇挑戰的可能。當我們說再見是因為渴望能夠再見,而當我們只留下了「暗號」就離開是因為知道我們終將會帶著更好的自己回來,而這整路的思念,都是因為愛!所以在啟航前我想說聲:「大海」!
    「大海!」


2019年6月6日 星期四

《貓派》試讀:〈貓派〉


《貓派》試讀:〈貓派〉

    克莉絲汀.魯潘妮安Kristen Roupenian的《貓派》呈現真實又殘酷的生活,同時也是荒謬又真誠的表白。文案上說:「每段愛情,都是劫後餘生」生活亦然!因為我們無法確定那些看起來美好的當下,會不會在事後:越想越不對勁!或者當時愛得死去活來的對象,會不會在某個時刻成為明日黃花!

    我們都期待被愛,也渴望有個人為自己不計代價的瘋狂,但我們更希望能夠得到群體的認同或憐惜,就像故事中的瑪歌。我們期待夢幻的愛情,也期盼有個人不管自己的無能、愚蠢和缺點,但是當我們被輕易地拋棄,就像丟開垃圾一般,我們也會從失望到失控,正如羅伯特最後的爆發。

    所以誰先撩誰都不重要,因為最後他們並沒有在一起,也沒有什麼值得永恆回憶的珍藏。就像看一部影片,散場之後就要從電影院離開,買下一張票,或者回家!人和人的試探,也就只有這麼長了!

 

2019年5月17日 星期五

《失戀巴士都是謎》試讀


《失戀巴士都是謎》試讀

    雖然已經過了會為愛情而臉紅心跳的、衝動奮不顧身的年紀,但是看到療育的戀愛小說還是會為那些想要幸福的有情人感到開心。森澤明夫的失戀巴士讓人感覺到有重新再愛的力量。縱然生活充滿了許多的不順,包括工作、家庭、親情還有莫名其妙的倒楣,然而在我們這種平凡人的身上,還是會期待有一個機會能夠展現屬於自己的能量。

    這本溫柔的小說裡有許多的幸福,縱使在過程中有許多的曲折,然而這趟療傷之旅卻讓人滿載而歸。只有在生命的幽谷中相逢才知道光影有多美好,也只有真正的失敗過,才會知道生活中的小確幸是很值得期待的。一間瀕臨破產的旅行社在「失戀巴士」旅行團中安排讓人們走出悲傷,尋覓生活中被遺忘的圖像,然而最後一趟的旅程卻有些特別:三十七歲的領隊天草龍太郎和隨行的心理師小雪剛剛分手,卻又有著剪不斷理還亂的糾纏;生病的老爺爺在最後想要抓緊一些回憶的花火。還有充滿神祕氣息的靈媒男、柔弱的傷情系女孩,似乎在旅程中湊齊了不安定的因子,然而只有這種奇怪的組合才能釋放彼此最柔軟的部分,然後在彼此的身邊找到合適的位置。

    所以當我看著這本語言流暢、故事情節簡單的小說時,其實我心裡想的是:這些人真的好幸福啊!雖然在當下有很多的無奈、誤會,在過去也有很多自己無法說出來的祕密和痛苦,但是在未來的生活中會因為這些曾經而更加堅強。所以在最後每個人雖然有不同的幸福,但是選擇不是最重要的,承擔自己的責任繼續認真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戀愛巴士裡面都是值得被愛的人,每個人都很認真的享受自己的生命,也很努力的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好,在這趟療傷的旅程中,最需要關照的不是外在景點而是內心的風景。我們都必須好好地向不成熟的過去告別,然後用力的享受每一天所感知的幸福。家庭的定義不在於婚姻,而是在於家人們是否願意共同攜手前進。勇敢的定義不在於暴虎馮河,而在於我們是否願意為自己親愛的人挺身而出。所以,當我們終於肯承受自己和別人的人生時,我們就會知道原來在某個時間點上,我們是獨一無二的英雄。

    這是一趟美好的旅程,治療的不只是失戀和無病呻吟,而是我們終於都知道自己的弱點,然後我們都願意在軟弱中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