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25日 星期一

讀〈細微又巨大,愛的超感應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張曼娟的文章有一種特別的魅力,關於感情,在殘破中,還有一種讓人感到惆悵遺憾的溫馨。這幾個詞湊在一起或許很奇怪,但是,在每一份無法在一起的情感中,總還有一些甜蜜的成分存在。就像《此物最相思》當中的這篇〈細微又巨大,愛的超感應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還記得W在場的時候,我總會感到手足無措。不是同手同腳,就是語無倫次。越想要好好表現,就越不正常。就連基本的運轉都有問題,拿考卷的時候會算錯張數,翻書的時候會被紙張割破手,走操場的時候會走歪,喝水的時候會嗆到,要等W跟我說:「別緊張,慢慢來!」我才有辦法慢慢暖機,變成一個有點呆的「正常人」。

和W參加同一場研習的時候,我一定無法注意演講者的妙語如珠,只會剩下空殼子撐場面,心都飛到W身邊繞阿繞的幸福。我特別喜歡她經過我身邊的時候,因為,我可以感覺到全身的毛孔都張大的吸納W的分子,我也可以偷偷的看著W臉上的小細紋。即使已經過了這麼多年,我還是非常想念被電到的感覺,那是我第一次知道原來什麼叫作「觸電」。

直到現在,我仍然深深的喜歡著W,很期待W能夠幸福。我只要偶爾知道W的消息,只要偶爾聽到W的聲音,只要偶爾接收W給我的回應,只要我還在W曾經走過的地方學習,我也跟著圓滿起來。我已經想好我論文的謝辭要寫些什麼了!我要謝謝W,把我帶進了真善美的世界,讓我知道人可以活的那麼的溫柔敦厚!就算我無法時常在W的身邊,我也甘之如飴。



細微又巨大,愛的超感應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我的朋友阿哲近來陷入了熱戀,不幸的是,這對象是他表哥的女朋友,更不幸的是,那個女孩並不知道阿哲的狂熱。

表哥和女友是在美國留學時相識相戀的,阿哲曾在網路上看過他們的甜蜜遊記,也看過女孩的照片,當時並沒什麼特別的印象,只覺得看起來清秀恬靜,卻不是吸引他的類型。

表哥回台灣,還是阿哲去接機的,看見女孩,原來比照片更清瘦,眼睛很明亮,他從沒見過把牛仔褲穿得那麼好看的女人。她似乎很愛笑,笑聲脆亮,嘴角點綴著小小的梨渦,原來不是恬靜,而是甜美。

回到台灣之後,表哥順利找到工作,工作量很重,常常加班。女孩在安親班教英文,工作挺輕鬆,喜歡逛花市、夜市、魚鳥市場,把租賃的公寓頂樓,整頓得像個香草花園。表哥喜歡在花園裡烤肉喝啤酒,女孩卻喜歡煮花草茶,吃烘焙點心。因為他們認識的朋友不多,阿哲便成了座上客。他也陪著女孩去逛花市、夜市、魚鳥市場。

表哥有一次邀阿哲去喝酒,卻不是在家裡喝,他有心事,想說給阿哲聽。表哥說他和女友漸行漸遠;說他們倆本來在美國就談過分手的事;他說個性不合的兩個人,勉強在一起並不會幸福。他請阿哲幫忙,辦幾個活動,邀請女孩參加,好讓她「分分心」。

阿哲沒辦法分析自己的心情,他喜歡和女孩在一起,如果她是表哥的女友,一切都是和諧的,如果她不再是表哥的女友,阿哲覺得自己的世界似乎有些失衡了。他對表哥的感覺很複雜,一方面諒解;一方面又嫌惡,這件事為什麼要告訴他呢?現在他成了遺棄的共犯。

在夢中,他看見女孩打開鳥籠,放出所有的鳥雀,那些色彩繽紛的鳥兒飛上天,化作顏料,天空下起七彩雨,女孩孤單的哭泣。

醒來時他仍有心痛的感覺,在心中對女孩說:「沒關係的,我會保護妳,給妳幸福!」這話雖只是在心中說的,卻那麼銳利的提醒他,已經發生的事──他不只是喜歡她,他已經愛上她了。

他陷入一種有幻覺的熱病中,既痛苦又甜蜜。表哥遲遲不下決定,他好想揍他一頓,或者痛罵他一場。「既然要分手,幹嘛拖拖拉拉的?」表哥後來告訴阿哲,女孩對他而言還是很重要,沒辦法分手。阿哲感覺自己被置於冰原上,所有的反應和言語都凍結了。

但,他還是愛著女孩,並且,像是忽然擁有了超能力一樣,可以感知女孩的需求與行蹤。有一次他在夜書店閒逛,忽然覺得周遭的氣流都改變了,一種細微但是龐大的力量席捲而至,鑽入每個毛細孔中,帶著清甜的、特殊的香氣,他原本已經怠懶的精神振奮起來,想要高歌或者奔跑。抬起頭,他看見女孩在人群中,遠遠地,安靜地閱讀。

原來如此,他怔怔地注視著,像看見了神蹟。

「我沒辦法忘記她。」阿哲對我說:「她攪動了整個宇宙啊!」我點點頭,沒有說話。女孩攪動的只是阿哲的心,然而,每個人的心,都是一個宇宙。阿哲將宇宙的中心,留給了那個女孩。

非常想念一個人,距離卻很遙遠,我便在夢裡見到他。我們坐在堤防邊,看著溪畔已經變黃的蘆草,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著天,喜悅而寧靜。像是擁有超能力一樣,突破時間與空間,造一場相逢的夢,微笑甦醒。醒來之後,我明白了這兩句詩:「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2009年5月11日 星期一

負評:為妳默哀一分鐘

把這本書定位為「當代絕版的抒情派」的鍾文音認為:「這小說,輕易好看,我想,也必能輕易擄獲每個青春的心。」看來,我已經不算青春的那一邊了。

浪漫有餘,敘述的張力不足。但是,她說對了一些:「八十二歲的藍茨書寫十八歲男生愛上女老師的故事,其筆調竟是如此淡然、清雅,甚至毫無激情可言,和女作家關注面向大相逕庭,絕然迥異。」處理禁忌和愛戀竟能夠如此隨性,我只能說那位18的男學生未免太像過盡千帆的老年人了。

如果沒有把握就不要寫!這樣的半自傳青春小說不適合用來文學,這麼內心化的小說,不適合閱讀。看完之後,我感受到的不是什麼純潔、情色、愛情、成長,而是一種不知所云、自以為深情的敘述。

怒!


文案:
2008 年德國備受讚譽的熱門暢銷書! 《 為妳默哀一分鐘 》 是大文豪齊格飛‧藍茨的第一本情愛小說,敘述十八歲的高中生愛上了女老師。當他下定決心想和女老師廝守終生時,她卻在船難中過世,於是故事的一開場,就是女老師的追悼會……。

這本小說於 2008 年 5 月在德國上市,兩週即銷售十萬本,並登上 《 明鏡週刊 》 暢銷書排行榜第二。書中描繪了少年克里斯蒂安的徬徨與成長,令人動容。文學評論者與讀者一致認為,這是一本充滿詩意,如此純潔、又如此情色的小說,是當代德國文學最美的愛情故事之。

2009年5月5日 星期二

《模仿犯》、《樂園》心得:悲傷,是難免的!

看宮部美幸的書讓人很難過,在每一件兇殺案的背後,都有讓人心疼的故事。雖然,那些悲傷不能購成殺人的理由,但是,那些讓人傷心的背景卻構成了這些故事的主線。只是小說,卻比現實的人生還要悲慘,每一個人都是帶著遺憾和失落的,成就自己完整的,竟然是別人的死亡,這樣的發現讓我覺得好無力。也許悲慘的苦痛帶著瑰麗的寬容,但是,已經有人受傷!

看《模仿犯》的時候,我一直替那些陷入膠著的人緊張,明明兇手就在旁邊,為什麼沒有人發現,然後讓更多的人繼續受傷?巨大的悲傷和冤屈都是美,美的讓人心碎!奪取別人的性命是很殘忍的事情,但是,有些人卻把那種剝奪當成是表演的方式,孰令致之?人為什麼要這樣傷害別人?

看《樂園》的時候,我根本沒有感覺到太多的救贖,對於整個故事的架構延續著《模仿犯》而來,我更覺得痛心!原來,事情過去了,悲傷卻沒有結束。原來,有那麼多讓人忿怒的哀傷存在著,原來,看到那些痛苦和哀傷的竟然是一個已經死去的人。活著的人總是後知後覺的製造更多的痛苦,然後,生存。

這兩本書都讓我感覺到一種血淋淋的灰色席捲而來,與其說這是推理小說,不如說是寫「人性」的小說。當然,有些人物有著殘存的溫暖,但是,那些暖暖的光韻又能怎麼抵擋排山倒海的苦難?小說家創造一個人的死亡,卻讓那個人在讀者的記憶裡再次的經歷苦痛,也許,那就是死的價值,也是大和民族「菊花與劍」的衝突呈現出來的張力。

寫作,是傷口上開出來的花朵!悲傷,是難免的!也許,只有悲傷能夠永恆!在文學之內,文學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