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30日 星期三

《不服來戰》

今天利用時間快速的看了國立台灣文學館企劃策展「憤青作家百年筆戰實錄」的文字成果《不服來戰》,現在只是想記錄一下自己的心情,沒有嚴肅的知識考證的意謂。

所謂的論戰就是不同觀點的碰撞,在戰語言、戰身分、戰西化、戰鄉土、戰課綱的時候,必定是有至少兩群人在進行「鬥爭」。現在雖然能夠用比較理性的方式看待過往,但是想到當時那些人各自為了理念而不段的奮鬥,就讓人感到無比的激勵。因為有立場總比隨波逐流好,有想法總比沒有思維的強,有爭執才能夠到自己觀點的不足。

所以我很喜歡在研討會當中的氛圍,因為那是當下就能夠感受到的學問擦撞。雖然在這本書當中是用很簡單的方式來說明從時間脈絡上所定位的事件,但是對於想要了解當時情形的人來說,應該可以初步的理解到底雙方在戰什麼!兩個陣營的價值觀到底有多大的差異。其實很多的不滿都是因為對於看待事情的視野不同,也是因為彼此已經有自己的中心思想。

無論從日治時期到新課綱,總是有高下之分。這裡說的高指的是地位還有身分,因為如果服膺了官派,勢必會從權力的角度來見證一切。然而因為日本殖民、戰後國民黨來到台灣的緣故,還有和對岸的文化難以切割的狀態,所以要強硬的區分誰是誰非,其實非常困難。

在不同年代的兩個陣營當中,其實我都有自己的思維位置。但是,我發現我也逐漸有了轉變,從以前到現在我想我多的那些想法,不只是因為年紀增長的關係,而是因為實際在工作時候有的心得。我喜歡這本書的方式,也很喜歡這本書的設計感和年表的呈現。雖然我不做台灣文學的研究,但是我覺得從這本書中可以了解每個時代的「憤青」思維。我跟上了幾個有意義、有意思的探討,但是,戰爭仍在繼續當中,我只能也跟著書本一樣說著:不服!來戰!

因為真理不一定越辯越明,但是,能夠把自己的說法講清楚,就是一種價值的展現。


2020年12月29日 星期二

快與慢之間:《消失的情人節》

 這是一部後勁很強的影片,不只是因為影片是用戲謔的喜劇方式包裝愛情和時間的命題,同時也在故事中製造了懸念,讓觀眾在一邊猜想的同時也期待著最後這個消失的節日。有些東西、時間、人消失了,但是有一些東西遺留下來了,不只是因為感情,更重要的是因為緣分和改變。改變了時間感,似乎也讓生活的一切都跟著不同。

消失或是遺忘是影片中想要告訴觀眾的:女主角小時候父親突然消失,就這樣讓家庭的角色缺了一塊,但是有一個熱心的員警以協助辦案的關懷和這家人有溫馨的互動,雖然最後沒有能夠成為家人,但是卻讓曉淇對於人仍然抱持著善良和熱情,而不是崩壞的開始質疑生命。

剛認識、有好感的情人和曉淇之間有很多的火花,那是一種刻意營造出來的合拍,還有一種又帥又體貼又溫柔的「中頭獎」感。然而,這樣一個人竟然不再出現,不是情人節就這樣消失的詭異,而是這樣一份愛情到底是不是真的存在,還是只是白日夢?

之後,生命中總有一些遺失的東西,但是藉由奇幻的「壁虎」爺爺來開啟魔幻的衣櫃空間,也因為發現了鑰匙而開始了尋寶之旅。從女主角的快世界跨接到男主角的慢世界是非常有趣的連結。當兩個時間感不同的人相處,到底是會拖慢彼此,會是會讓時間加速,或者是在相處的過程中漸漸找到中庸的感覺,那是十分有趣的辯證,當然導演給出了答案,可是對於觀眾來說,我們看到的不只是靜止的世界、時間的暫停,還有我們可以在這個時間做些什麼!

男主角是很可愛的、靦腆的大男孩,對於珍惜的女孩,他沒有褻瀆,而是很珍惜地想留下一些回憶和紀錄,而是希望能夠帶著女孩一起到秘密基地。平常沒有辦法拍出來的照片,在時間靜止的時候都能夠顯像。但那樣的溫柔擺弄,還有抓到的最美的角度,如果不是因為默默地觀察、等待和愛,絕對沒有辦法達成的。

女主角在知道秘密之後,利用了「電台」,這真的是一個非常棒的伏筆,因為有一個廣播的窗口讓人說真話,所以能夠知道女孩真正的想法,也才能讓最後失而復得。(雖然覺得結尾收的有點太快,但是我還是很喜歡)廣播的確是一個非常好的傳愛方式,它把愛傳出去,在公車上、在單人的家中,在寂寞的人耳邊,都是美好的陪伴。

雖然有些橋段有點刻意,例如開著公車跟蹤,或者是最後的「豆花」,不過也讓人覺得很有趣。因為這些小細節,讓影片很完整的又哭又笑,又好玩又感動。雖然點醒男主角的中年男子那邊有點詭異,不過,既然都能接受魔幻寫實了,那麼還有什麼是不可能發生的呢?

女主角選擇成為一個慢下來的人,選擇溫柔一點隊的幫助別人,選擇不再針鋒相對,對比之前的狂躁,最後的女孩邊哭邊笑的要把我的心融化了。我很喜歡這部影片,希望能夠有時間再看個一兩次,因為我太喜歡壁虎爺爺了!希望家中的壁虎也能夠好好守護我的家,然後保存我的秘密。


2020年12月28日 星期一

血腥的平靜:評《白色巨塔》

陳寬說:「因為他莫名其妙的掉到別人的戰爭裡了」(114)

關欣說:「我不相信這個世界沒有真理與正義~除非我們自己心裡先把它拋棄了」(142)

蘇怡華:「每天在這裡做牛做馬,有誰落得什麼好下場過?~~說是要救人,誰來救我們?」(408)

在我還很年輕的時候,因為白色巨塔的世界而惆悵許久。不是因為被醫院的種種潛規則嚇到,而是我知道那些情景有多麼的真實。把人吃人的背景放到救死扶傷的醫院裡,或是放到教育界,放到各行各業,都會有不同的血淚。然而我們期待這只是一個故事,卻深深的理解這並不只是一個故事而已。

我從來沒有喜歡過蘇怡華這個人,因為他只是包裝著溫柔和體貼的樣子,實際上他一開始就在這場權位的爭奪中擁有重要的籌碼,儘管他裝的無害、無知,但是他無法掩藏的獸性和野心在小說中不斷的浮現。所以到了最後他彷彿是在控訴自己不得已被推到這個位置,但是一路上都是他自己的選擇。他可以不要參與這場戰爭,也可以不要成為別人的刀,可是他始終以一種「不得不」的方式上位,接受了位置、接收了婚姻、接收了權力的果實,然後還大聲呼救!

關欣似乎很努力地在麻醉病人和自己,也做了自己能做的公平的選擇,但是她的決定是因為她在曾經的生命中有過一段悲傷的遺憾。然而很多的無奈都在於人會因為走不過那些痛苦而有著自毀的狀態。雖然關欣認真的想要為自己走出一條路,也好好的過自己的生活,但是她知道自己不適合觸碰權力,她應該要找尋真理、真相。

而這本小說中我覺得篇幅不多但是影響到很多人的生命的就是陳寬。不是說其他人不重要,而是這個人原本也能翻雲覆雨,他也掌握了許多的籌碼,然而造化弄人,他的計畫最後趕不上天的安排,因此也只能懸崖勒馬。試想如果不是這場無法挽回的病,醫院裡的權力鬥爭又將是永不止息的腥風血雨。

而其他人的出現,無論是外科主任、醫院院長、麻醉科醫生、外科代理主任、總統,這些人都因緣際會地在舞台上展演自己的能力,然後也在退出後讓人看到他們的無能為力。我不討厭這些人,因為這些人很真實。真實的表現自己的慾望,真正的拿出能夠展現的手段。一個醫院的位置不只是位置而已,那代表的是許多人夢寐以求的巔峰。但是很多時候,當我們花半生的力氣爬到高位,我們的生活也更著崩毀。

失去了朋友、家人如果還不重要,最可怕的就是丟失了自己的良心和良知。我不願意成為那樣的人,所以我可能這一輩子都會庸碌無能的當一個平凡人,然後在自己的小天地裡玩耍。我不想進到巨塔內,因為那個地方不會讓人保持純潔,而是會讓自己的手沾滿了血腥和汙穢。所以與其和別人爭那個大位,不如好好的吃一個會讓人開懷的小蛋糕。

賢的是他,愚的是我,爭什麼!



2020年12月26日 星期六

刻在我心底的名字

很多人都說喜歡《刻在心裡的名字》這部影片,但是,我最喜歡的是主題曲,而且還是田馥甄和Jolin的版本(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H-NscgYsKA)。不是說原唱或是電影的詮釋不好,只是我被感動的那一刻就是悠揚的女聲。

電影的內容很單純的就是同志的身分和情慾的選擇,但是在過程中兩位主角人物的爆衝都讓我覺得很煩燥。我能理解那個時代的壓抑,也知道那個年代的恐怖,但是就是有一種很容易出戲的感覺。包括霸凌的場景、打架的場景面、和教官嗆聲的過程、回到家和父母幾乎出櫃的情況、浴室情慾戲的呈現、最後中年的主角再見的尷尬感,都有些干擾了我對人物的理解。

我知道這是一部很用心的片子,但是我一直沒辦法走進故事裡面。記得之前看過的《愛在暹羅》讓我哭到不行,而這部片的壓抑和情緒處理讓我覺得「演」的成分很高,演出了很多的感情,但是演員和主角和觀眾卻有著隔離。

看完了影片,我心裡的名字隱隱作痛。然而我知道不是不愛,只是我們都不是適合對方的人。




刻在我心底的名字  Your Name Engraved Herein
作詞:許媛婷、佳旺、陳文華  作曲:許媛婷、佳旺、陳文華  編曲:黃雨勳

Oublie-le 好幾次我告訴我自己
越想努力趕上光的影
越無法抽離 而已

Je t'aimais 刻骨銘心只有我自己
好不容易交出真心的勇氣
你沉默的回應 是善意

刻在我心底的名字
忘記了時間這回事
於是謊言說了一次就一輩子
曾頑固跟世界對峙
覺得連呼吸都是奢侈
如果有下次 我會再愛一次

刻在我心底的名字
你藏在塵封的位置
要不是這樣我怎麼過一輩子
我住在霓虹的城市
握著飛向天堂的地址
你可以翱翔 可是我只能停滯

尋找你 茫茫人海卻又想起你
更多更詳盡歌詞 在 ※ Mojim.com 魔鏡歌詞網
好不容易離開思念的軌跡
回憶將我連繫 到過去

刻在我心底的名字
忘記了時間這回事
既然決定愛上一次就一輩子
希望讓這世界靜止
想念才不會變得奢侈
如果有下次 我會再愛一次

刻在我心底的名字
你藏在塵封的位置
要不是這樣我怎麼過一輩子
我住在想你的城市
握著飛向天空的鑰匙
你繼續翱翔 還有我為你堅持

刻在我心底的名字
忘記了時間這回事
既然決定愛上一次就一輩子
希望讓這世界靜止
想念才不會變得奢侈
如果有下次 我會再愛一次

好評:不只是開始──《愛自己,只是一個開始》

無意間讀到這本書,雖然是關於靈媒和通靈間驗的分享,但是,在這樣誠實的敘述中,我深深感覺到整個宇宙自然的奧妙。而且這本書不會讓讀者有怪力亂神的感覺,而是盡量地用尊重和裡繳的方式來說明自己的生活方式,也認真地、謙遜的帶給讀者光明的力量。閱讀完這本書之後,我覺得非常疲累,但那是因為我開始反思了自己的生活和生命。

作者自己說明了靈媒和通靈人的的不同。靈媒是看得到那些平常人看不到的東西的人,然而通靈人則是在兩個世界裡翻譯。因為靈魂的本質是一樣的,所以不論宗教、膚色、喜好、血型、星座、生活背景,我們其實都在追求著別人和自己的認同,也在渴望著幸福。所以只要我們真的理解了生命,尊重我們了解的和不了解的,那就是很美的溝通。

書中有許多非常特別的經驗分享,但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提到她有一次到了墨西哥的遺址,誤闖了當時祭司的儀式,結果嚴重的不舒服的狀態。這讓我十分驚訝於術數的強大,而且作者也提醒大家不要亂撿一些遺址的東西回家做紀念,否則會受到詛咒。我感覺到高靈和法力的強大,也覺得世界上有太多我們不懂的事情。

任何受傷的東西都沒有辦法恢復原狀,就連靈魂也是。所以我們的靈魂常會有前世的記憶,然後那些說不出來的神秘能力真的讓人覺得匪夷所思。所以當真理隱藏在我們所看的到的包裝背後,那麼就只能用我們當時的智慧盡力去理解,假使沒有辦法理解,就只能不斷的學習,持續的努力,然後等待時間能夠打通一些關卡。就算懂了些什麼之後,也不能有「靈性傲慢」,因為我們都是獨立的靈魂個體,但是我們無法了解每一個不同的個體。

「人性一旦開始傲慢就會停止學習」,不要過度的以為自己如此的不可一世,但是也要關照自己的內在小孩,要真正的愛自己,不要把別人的失誤算在自己的頭上。要慶幸事情是現在發生,而不是未來發生。當自己遇到了困難,也要好好的思考解決的方法,感謝生命的造化,不要怨天尤人,也不要被魔和邪惡操控了自己的肉體。

感激生命中的一切,成為真正的自己,了解自己此生的功課是什麼。「阿爾法女性」的說法讓我覺得很新鮮,因為作者用現代的方式說解了兩性關係,也讓我感覺到溫柔的撫慰,原來我所適合的不是去找另一半,而是能把自己過好,然後用我的能量去讓更多的人看到一點光的可能。

我很喜歡這一本書,因為只要開始就不會太晚,只要願意改變,就能夠讓自己感受到新生。與其在一個地方深陷,不如破釜沉舟的離開,縱然過程相當難以忍受,但是為了不讓自己一生、或好幾世都在後悔當中,為了自己的改變是必須的。那些傷害我們的人都無足輕重,不需要為了他們而背負著罪咎和苦痛,而是要讓自己走到更高的地方,也許有天那些人會知道他們在生命中錯過了什麼。而我們能也能從過往中釋懷。

希望我能夠認真的愛自己,因為我值得!


2020年12月24日 星期四

對於「墮胎」的反思

最近吵得很熱的議題是:墮胎。到底人有沒有辦法決定還沒有出生的生命的生存權?由誰來決定是否要把孩子生下來?是誰能夠阻止一個生命的誕生?若早已知道那是一個不健康的胚胎,能不能不要讓她來到這個世界?

其實,很多人都覺得孩子是幸福的結晶,是生命的延續,也是讓人類得以傳承文化的下一步。然而,從來沒有人問過孩子是否願意來到這個世界,最殘忍的是就算想問也無從問起。我們只能夠猜測著自己的孩子應該是幸福的吧!因為我們都犧牲、奉獻了那麼多,沒有理由還無病呻吟的說自己不快樂!

孩子是媽媽的嗎?孩子的決定權是爸爸的嗎?一定要由兩個人來做決定嗎?如果另外一個人不想要孩子怎麼辦?如果兩個人都想要孩子但是無法把孩子養大怎麼辦?真的有太多的問題了。而且這個社會其實一直都把女性當作培養場,一直鼓吹大家生孩子,一直希望能夠建立幸福家庭樣板!但是,生活不會只有快樂,更多時候多了一個孩子不只是改變自己的生活模式,也是改變未來幾十年的人生。

我支持女性有權利自己決定是否墮胎,不是因為什麼性自主,不是因為什麼女權,而是因為那個胚胎在自己的體內,而是因為不快點解決這個小傢伙之後的麻煩會更大,而是因為當小孩子越來越大,感情和羈絆越來越深,就會越捨不得。也許有女性是非自願的懷孕,那麼又有什麼資格要她生下她不願意面對的生命。憑什麼要把高道德標準扣在女性身上!

很多人都說墮胎會有嬰靈纏身,母親要負責,因為嬰靈沒去找父親,因此不能隨意的殺害生命。聽到這種垃圾話都無言了,我只想說這更應證了孩子只認媽媽,爸爸是誰?可能只是某個種子!但是媽媽的子宮是土地,根從土地裡發芽。伴侶說穿了,也只是陪伴一個過程而已。真正的挑戰在懷孕後的長長的一生!

不要去評價別人為什麼不願意生孩子,也不要去想為什麼孩子那麼可愛為什麼不想生。因為,生下來太簡單了(姑且不論那些在醫學上的案例和傷亡),如何把小孩子養大,讓他們能夠健康安全的成長,才是最困難的事情。不要把少子化的帽子扣到女性身上,要先思考這個不友善的社會在女性成為母親之後到底給了多少的枷鎖和壓抑!

去看看多少家庭的職業婦女已經辛苦工作了一整天,回家繼續安頓一家老小,被社會要求要做一個賢妻良母孝媳。如果能夠選擇麼話,自由才是最可貴的!墮胎並不是罪惡,也不是什麼蛇蠍心腸。把小孩生下來,然後發現自己沒有辦法照顧,讓小孩自生自滅或造成社會問題,才是真正的惡!


2020年12月21日 星期一

假面

在工作中讓人不舒服的有很多,可是會讓人像是吞了蒼蠅或是一拳打在棉花裡的悶氣更是鬱悶。遇到那種莊清純、裝好人的綠茶,只能夠更天真無邪的眼光、不落痕跡的來傻傻地反擊,因為要迎擊這種貨色的最好方式不是硬槓,而是讓他自然的滾開。

純真不只是一種方式,也是最好的武器。而且在職場多年後,實在難以相信還有什麼傻大姊、大而化之的真性情,有的只是人設,只是他人表現在別人面前的一種形象。

有的人很直接,那是因為他不想浪費時間在無意義的社交上,與其要當人人都喜歡的善人,(孔子罵過這些鄉愿是德之賊),不如有被討厭的勇氣。做自己並不是很難的事情,難的是如何在做自己的前提之下而不傷害別人。我曾經希望滿足每個人的喜好,不過後來我還是覺得直接吼出來才叫做痛快。

別再帶著假笑和面具生活了,那不只是心累,而且還很媚俗。假面讓人厭惡不是因為假,而是因為假的不夠真。假到真時也許就分不清楚誰是誰非,可是在那樣的境界裡,自然就不需要在自我懷疑了。可是我依然討厭那些裝好人、挑撥離間的小人。

希望這些人活的真實一點,醜沒有錯,但把醜掩蓋起來假裝天然,那是對於美的褻瀆。

2020年12月19日 星期六

紅色炸彈

我最討厭的就是不熟的人硬塞的紅色炸彈,因為那不只沒品也很缺德。其實在職場中有許多人根本不熟,就只是同事的關係,或者是那種只聽過名字的點頭之交。但是,在職場的文化中,凡是遇到有人婚喪喜慶,就要用錢表示祝賀。甚至還直接用公務email群發信件,告訴大家要包多少錢、再三的提醒要趕快把紅包交到誰那邊。最近最無理的就是明明都收了紅包,但是連一盒公餅都沒有。讓人感覺到相當具有「斂財」、「賺錢」成分的不適!

不管是不是同一個辦公室的,交情不夠的我都不會去參加,也不會因為有人起鬨而帶小孩去活動。我會把自己的家庭狀況保護得很好,不喜歡和同事分享家庭的狀況,也不想要在假日和同事見面。看起來非常的孤僻,可是我認為如果工作和生活沒有界線,那麼就會讓自己陷入沒有自主空間和隱私的狀態。我非常不滿現在工作的狀況,其中一個原因是因為人情大於一切,而且三姑六婆嘴碎的人令人反感。有些人真的滿口仁義道德,但是就只是唱高調而已,實際上還是貪小便宜的敗類。

我並不願意去祝福那些不熟的人的任何狀態,也不想知道他們過的有多幸福,但是我很希望大家可以把工作做好就好。我選擇了孤單的狀態,但是我會和朋友們持續的聯繫,然後會和朋友們討論著教學,會和知己們分享著生活。那些不熟的人,與我無關。

因為我是這麼厭惡這樣的風氣,所以我自己主動跟同事說我要低調而且不收禮,不需要花時間心力去照顧那些不熟的人,因為沒有收禮金,也不用顧及那些人的感受。而我的至交好友也沒幾個,所以我很願意直接禮盒、蛋糕、禮物之類的心意和開心就直接傳達給對方。我的朋友們也都很認同我的理念,所以我們秉持著這樣的觀念才能持續的當朋友。

我希望如果真的祝福別人的話,就不需要用錢來衡量,也不要說什麼回不回本的話。真正的朋友不會因為有沒有舉辦派對、儀式或是得到禮物而憤怒。真正的友情是即使在不同的城市還是願意一起聊個幾句,也會為彼此的狀況擔憂或是真心的祝願。

紅色炸彈為什麼被稱為炸彈,就是因為踩到了、炸開了就讓人不舒服。可是,如果是我心甘情願接受的喜帖,我會細細的珍藏,然後等同學會或聚會時再拿出來回味。有些錢不想花不只是因為捨不得,而是因為心情上不願意。我遵守了錢的潛規則,但是,我會看不起使用這些規則的人。


2020年12月18日 星期五

差距

後來我不曾相信這個世界是公平的。因為不只是在生活上、職場上永遠都會有雙重標準。很遺憾的我並不是特權階級,也沒有辦法寄生上流,因此只能夠帶著一點欣羨和忌妒的苟延殘喘著。

同事間難免會有角力,但是所謂的法規只是給那些基層的框架,真正有後台的可以遲到、不到課、不開會、罵學生、鬥同事、任意的請假,但是沒有辦法的小螺絲釘只能夠勤勤懇懇的遵守規則。知道這就是差距,但是無能為力。

早年退休的前輩每個月可以領比在職的人還要多的退休金,出國、收房租、享受人生,倚老賣老的說以前的學生很好帶。然而我的薪水無法讓我買一間讓自己和女兒、媽媽住的房子,我不是要什麼蛋黃區,我只想要一間有電梯的2房公寓,工作了十多年還是奢望。我還是無法存到頭期款、自備款,也無法把每個月的薪水都拿去付房貸。而那些身體硬朗的退休前輩,已經擁有了好幾間能夠收租的房子,然後把子女送出國,大放厥詞的說台灣的教育靠不住。

只能怪自己生不逢時嗎?還是放棄今生準備來生了呢?這是一個無法回答的問題。我還在台灣,可能也會一直在現在的階層,女兒也會複製我的人生,然後持續她的人生。然而,無法流動的階層並不是只有我而已,還有很多的人都過著更慘烈而黑暗的生活。

也許,知足是最好的安慰劑。看看自己所擁有的,不要妄想那些達不到的位置。這樣就好!

2020年12月15日 星期二

笑中帶淚的《極道主夫》

如果要我挑一部近期喜歡的日劇,我會挑極道主夫,而不是30歲魔法師。與性別性向的接受程度無關,而是我真的好喜歡《極道主夫》當中有人情味,有家庭溫馨關係,有兄弟之情,還有鄰居之間的互相幫助。

其中每一個角色都有著自己的故事,而且也有著自己的價值,可是在每一個人的互相尊重中顯示出對於他者的關懷。也許有時候因為個體不同的性格而有著衝突,也因為很多的「誤會」造成了笑點,但是,這就是互相關心吐槽試探還有很多的誇張造成的有趣反差萌。

對於黑道的義理聚集中沒有刻意的放大,或者是要營造一種只有黑道才有正義的感覺,而是也寫出他們的荒謬,在打鬥的呈現上並沒有讓人彷效的可能,而是讓觀眾知道那是一種戲劇效果。不需要學習,但是可以從中看到這些人都是真實的在過生活。

其中有早期警察和黑道的對立,然後化解誤會後的和樂相處。有是否要放棄江湖路金盆洗手的掙扎。還有家庭關係中父親、母親、女兒血緣關係的必要性。鄰居間雖然還是會有衝突和爭端,不過在遇到大事情的時候卻能夠互相鼓勵的一起解決成長。對於家人之間的相似程度,還有兄弟之間的緊緊相依,點到為止到青春愛戀。

其實我最喜歡的是黑道大哥和大姊大之間的互動,看似凶狠和霸氣的大哥,完全是個寵妻狂魔。看似糊塗的生存之道,其實都在阿龍的人生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推進器。如果沒有黑道這個家,就沒有阿龍對於家的眷戀和責任。也因為阿龍的家,又給了沒有子女的黑道夫妻更多的慰藉。

超市、咖啡廳、八合會,就這樣小小的區域卻承載了許多人的愛和夢想。最終話中阿龍打了向日葵,然後說著:你是我心愛的女兒。真的讓人忍不住飆淚。而雅最後因為阿龍一句:你也是我的家人而爆哭,更讓人感覺到情感的飽滿。甚至是虎二郎一開始和阿龍相愛相殺的衝突到最後願意承接雅作為兄弟,那都不是演出,而是真的接納了生命中的這些存在。

我給這部劇95分,哦!雖然很大的原因是因為玉木宏飾演的阿龍太可愛了,漫畫角色還原度和聲音表情實在太棒了。還有美久這個糊塗大姊真的也太美麗了!我超喜歡這部劇的,希望還有第二部。


2020年12月10日 星期四

《梵谷兄弟》心得

   這個世界有只有一個文生和一個西奧,但是世人只知道瘋狂的梵谷和他絢爛的星空,而鮮少關注支持他走向藝術的推手。記得多年前閱讀《梵谷傳》的時候,我當時驚訝於從宗教的苦行到藝術的苦心孤詣,最後當梵谷走向孤絕時也覺得那是屬於一個曠世奇才的絕美ending。然而在看完黛博拉‧海莉曼 Deborah Heiligman《梵谷兄弟》後,讀者會更清楚的知道梵谷的家庭還有他家內始終無法止息的衝突,以及索「愛」不得的癲狂。

    國家不幸詩家幸,賦到滄桑句便工。對於創作來說,在生命中發生的所有事情在經過提煉後都會幻化成為作品的血肉,所以能夠從作品中看到創作者在每個時期的轉變。詩人、作家用文字來譜自己的年表,而畫家在那個沒有即時攝影技術的年代,留下來的畫像和畫面都讓人感受到不同的情緒轉換。



    書籍的介紹上說:「經過人生的起伏,他們仍舊緊緊相繫。超越了兄弟,超越了朋友。他們是命運的伴侶。」從這本書豐富的資料中讀者能夠看到原來梵谷的家庭中還有一個和他同名卻無法長大的兄長,原來還有許多血肉飽滿的弟妹,還有高壓的父親,還有曾經相濡以沫的情人,還有兄弟因價值觀不同的爭吵。梵谷先是一個人,才是一個畫家。但是,我們記得他曾經掙扎在生活的困窘中,卻忘了梵谷在家庭中長子的身分也是他的壓力源之一。

    而梵谷家族中精神問題的遺傳也是讓他走向極端的原因。所以,當我們不把這個曠世奇才當成藝術家,只是把他當作西奧的哥哥,我們才知道這一對兄弟相愛相殺、互相扶持、患難以共的難能可貴。西奧在情感和經濟上的援助成就了梵谷,如果沒有這個弟弟,梵谷也許沒辦法走到這麼遠的地方。然而,西奧也努力的在忍耐兄長的焦躁不安,忍受那些情緒的勒索,還有隱藏那些不應該被知道的祕密。當無話不談的兄弟變成各自有隱瞞的猜測,那是相當難以忍受的隱痛。

    在閱讀梵谷故事的時候,我一直想刻意忽略他和高更的情誼,以及他最後割耳的狂躁。或許在我的心中對於希望人能夠平安順遂一生的祝願大於成就事業的蓋棺論定。畢竟,生命中是由無數的小事累積而成,生活也在無限的事物中成就了現在的樣子。然而,無論是什麼樣子都不會完全是自己經歷的那個樣子。因為,在別人的眼中,我們會是某個身分、職業,然後是某個人的誰。可是,如果能夠成為某個人的背後支援力量,我也會很開心的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因為想起了蘇東坡和他溫柔的弟弟蘇徹,和哥哥一起同登進士,一路宦海浮沉,在哥哥遭遇危難之時願意放棄官職保全兄長,在哥哥被政敵貶謫時也一起隔著海峽相望,哥哥殞世後,家人也由這個深情而溫暖的弟弟來照顧,毫無怨尤的!

    什麼是兄弟?不是純粹的意氣,也不是有今生沒來世的當下,更不是一起去冒險犯難。兄弟和家人是在生命中的不同時刻都陪伴著,縱然生活是苦,生命有憂,只要一起經過那些歷程,就是最貴重的禮物。

 

2020年12月9日 星期三

好雷:〈住戶公約第一條〉

〈住戶公約第一條〉

 

警告:心情不好的時候不要看影片!

            心情不好的時候不要看影片!

            心情不好的時候不要看影片!

 



    「你能幫我分擔一點痛嗎?」

    當畫面上為了生活奔波、疼痛的媽媽,問了體貼懂事的女兒這個問題時,我的心也跟著痛了起來。因為生活艱難啊!因為這個世界沒有誰是真的可以幫誰的!在這個個影片中的底層家庭,只是世界上微小的悲哀之一。

    這個影片的色調並不是從頭到尾都呈現著灰暗的狀態,而是在陽光、笑容、人與人的互動中勾勒出癮才在其間的悲慘。陽光照進了公寓,但是世界還是黑暗。笑容掛在嘴上,但是,那都是曾經的回憶。生活太難了,只有存在手機裡的笑臉才有辦法回憶起那些曾經有過的幸福。而痛,是因為無法負擔最愛的人的生活。

    影片中的媽媽是愛孩子的,但是在少數清醒的時間能夠表現的善意讓人覺得很哀傷,只是一根小小的棒棒糖,只是和女兒一起自拍的影像,只是記得著已經有個這麼大的孩子了,只是希望你而不要和自己一樣被嘲笑!但是,生活折磨了人,讓人最後只能衝口說出:後悔生下女兒的話語!而女兒受傷但捨不得媽媽的眼神,讓這個底層的悲歌更顯得聖潔。

    當這個公寓的空間隔絕了貧富,也阻隔了人與人的交流,似乎只有「正常家庭」才是這個世界的公民,其餘的傷,殘,破,族群,只能夠勉強在加蓋的空間中苟延殘喘。最後,當女兒為了掩蓋死亡的媽媽屍體散發出的臭味和屍水而將貓砂買來遮掩,那一袋一袋的貓砂,那一點一滴地埋葬,還有閃神當中透露出來的純真和掙扎,那是讓人無法不動容的片段。

    影片中的小男孩牽連著兩個不同的世界,但是也從小男孩的善良中看到了善良並無法解決事情。媽媽的屍體還是被發現,孩子還是無法繼續圓媽媽只是睡著了的謊。可惜的是讓女兒和媽媽分開的不是死亡,而是這個世界的公權力。我們都覺得女兒可憐都覺得她需要幫助,然而這個世界的不公平絕對不只是因為這麼簡單粗暴的隔絕。

    我們都以為世界應該要有秩序,然而這些公約的制定本來就是霸權的象徵。等到我們都長大了之後,我們終究會發現,只有當自己成為那個管理公寓的人,才能夠享受寧靜、自由和陽光,也只有當我們不再相信貼在牆壁上的約定,才是真正的成長了。

   

2020年11月30日 星期一

如果30歲還是處男,似乎就能成為魔法師

〈如果30歲還是處男,似乎就能成為魔法師!〉這名字實在是太長了!但是,在看劇的過程中十足美好的幸福實在讓人覺得每一集都太短了!雖然是BL的劇情,可是卻讓人充滿了少女心、姨母笑,還有對愛情美好的嚮往。這樣的魔法是讓人羨慕的,也是讓人想再三回味的。

辦公室的戀情很難,暗戀一個對自己沒有自信的人很難,要假裝不經意的把自己喜歡的人和自己拉近更是困難。然而,又因為這個美妙的魔法,能夠讀懂人心的魔法,讓自己看世界的方式不同,也看到了別人的溫柔。

這部劇是漫畫改編,但是我還是喜歡日劇的拍攝手法,還有兩位演員的精采演出讓我相信這就是我能看到得最美的畫面。雖然生活有很多的麻煩、職場有很多的騷擾、世界有很多的惡意,但是,只要努力的生活著,可能總有一天也會找到能夠守護的人,也能夠感受到真正的幸福。

我一直都懂那種暗戀的感覺,也很清楚那種不小心就喜歡上別人的心情。雖然目前自己也還是在療傷的階段,但是看到別人的幸福和交往,自己遺憾的某個部分也被安慰了。我希望可以趕快看到下一集,又很希望部要那麼快完結篇。雖然我自己沒有愛情,但是很希望陷在愛裡的人都能夠幸福的相守。

正如黑澤在公車上突然的詩:

《僕の恋人》 -黒沢優一 
横を見れば君がいる     轉頭一看便是你 
恥ずかしがり屋の僕のエンジェル   我那害羞的小天使
お預けデート    暫緩的約會 
それでもハート    愛你癡心絕對 
刻むぜビート    跟隨著節奏 
安達とずっと...    我要與安達攜手... 
幸せ一生    幸福常相守

那麼美好的心動,和性別無關,只和愛上的愛情有關!


2020年11月29日 星期日

樂觀的喜劇:《最幸福的季節》

《最幸福的季節》(或翻譯為《求婚好意外》)這部影片講述了一個失去父母的女子準備在女友家一年一度的假日聚會上向女友求婚,結果發現女友還未向保守的父母出櫃,只能以閨密的身分參與別人的家庭活動。然而在女友的家庭中,她卻發現了女友和家庭的關係緊繃,而女友的姊妹們也都各自在父母的高壓統治下而有不同的心病。

人們對於整個主流的世界總是維持著又近又遠的關係,希望自己能夠在大眾中安全的成長,卻又希望自己是那個很特別、出眾能讓人看見的對象。然而若是有很多人關注自己的與眾不同,又會害怕因為鶴立雞群成為眾矢之的。在電影中的這個看似完美的家庭:成功的父母,各有所「長」的三個女兒,吸引了許多名流的目光。然而,在光環之下卻是黑暗的存在,因為在家庭關係的假裝下,讓人們始終無法得到自在的喘息。

所以這一部影片不是指純然的探討出櫃的關係,而是讓人思考幸福的定義。我最被打動的不是女女的感情,而是女主角的GAY蜜和女主角分享出櫃過程時的心痛:他被家人趕出去,而且長期不再說話。但是,也因為如此,他安慰女主角不要因為女友的隱瞞就這樣否定了彼此的感情,而是要知道這個世界有很多不同的生活方式。

其實這一對女女CP沒有讓我有感,我比較喜歡女主角和她女友的高中同學一起在酒吧的片段。可是,我知道感情與他人無關,只要兩個人願意在一起,就算別人不看好也沒有關係。但是讓人心痛的是在什麼都沒有準備好的時候,女主角就這樣被丟在一個陌生的地方,接受了不友善的對待,遭受了不白之冤,然後還一度被女友嫌棄「太黏」(但如果我知道對方和前男友深夜出門,大概會抓狂吧!)「什麼都不是」的過了一個悲慘的假期,毀掉了原本要求婚的計畫,也許我真的會審視和女友的相處。

因為電影總是為了圓滿而收尾的,所以在最後很輕易的就大團圓了。然後所有問題攤開後,所有的人都成長了:父親接受了一切、母親變得善解人意、妹妹成為暢銷作家、家庭問題都有圓滿的收束‧‧‧‧‧‧可是真實的人生不會是這樣的。因為看過太多慘烈的狀況,所以覺得這部電影果然是聖誕節才會存在的美夢。所有的人都不是真的想傷害對方,縱然已經傷害了,也都很快的懺悔而回歸到美好的幸福當中。

而真正的生活也許會是崩壞、分手和心痛,也會有猜疑、不解和毀滅。可是,說好了最幸福的季節,就讓幸福持續著整個季節吧!我也寧可相信許多人在經歷了痛苦衝擊後,能夠很快地就接受和自己不一樣的對象。畢竟,愛不是最偉大的,但是我們都希望因為愛,我們都願意成就彼此的偉大。


與我們所不同的:評張貴興《猴杯》

 張貴興的《猴杯》是關於殖民和暴力的書寫,然而在閱讀的時候,卻讓人有種很超然的「異化」感。因為那是熱帶、秘密、神奇而危險的叢林,也是語言不同、種族複雜、背景神秘的國度,不管發生什麼,都是「他國事務」,當讀者以一種獵奇的心態來看待,那樣的隔閡就是最好的安全距離。

其實無論作者想要書寫些什麼,評論家總是會以隱喻來說明每一種意象出現的象徵,這就是接受美學當中的讀者接受理論。作者已死,當作者在書寫完創作時就已經和這個故事脫鉤了,只有讀者能夠賦予作品新的意義。而這本讓人讀了也不舒服的小說,讓人不適的部分不在於暴力和性,而是在於一種「理所當然」的敘述。

關於胎兒的遺棄、關於生命的蔑視、關於性別的尊卑、關於被虐的自然、關於越界的平淡‧‧‧‧‧‧那些看起來像是平靜無波的敘事,還有狂躁難馴的總督,一再出現的豬籠草和死亡,都是在故事中讓人覺得不寒而慄的恐怖。

那是一個很遙遠的世界,但是和鍾怡雯、陳大為、李永平的書寫不同,那個世界更遙遠,而更讓人想要遠離。所謂的「馬華」都只是分類,作家們真正的認同都只是那個屬於自己心中的國度。當小說閱讀完畢時,發現我自己還在書房,四周只有牆壁和陪我的也只有桌上的論文,沒有獸。我覺得很安全,很自在,沒有那些冒險和危險,很好,希望一直都能夠如此。


2020年11月28日 星期六

恐怖的真實:《看人臉色》

凌明玉的文字非常「狠戾」,這不是意義上的暴力,而是感覺上要將一些掩藏的族群都挖掘出來,然後把這些人狠狠地剝光,讓他們都攤在陽光底下。《看人臉色》這本短篇小說裡將減肥族、啃老書、妄想症、單親族、寵物族、無殼蝸牛‧‧‧‧‧‧等受主流社會與媒體標籤化的族群都一一羅列,而這些被點名的族群,就這樣以文字的模式再被「傷害」一次。

很多時候我們都無法避免社會的暴力,也沒有能力拒絕主流的框架,雖然佔在平均值以上的那群都會高高在上而「謙虛」的說著要尊重每個人不同的選擇,但那就是另外一種的歧視。我們人類很害怕和別人不同,所以很希望能夠找到方法將自己安放在安全的位置。因此,仔細地審視人我的不同,然後給那些看起來相似的族裔命名,在這樣的歸類或不歸屬當中,能夠得到一種安全感。

其實這些族類都只是世界上眾多種類中的某幾種生存方式,但是因為這些模式都有「病」,所以才能成為談資。這些病症的主要根源就是貧窮,因為在社會底層,所以沒有人躲得過指指點點,那些富豪名人就算奇行怪異的點,人們也只會說那是一種個性。但是小人物的小幸福就是一種必須被看見和關懷的現象。

我一直都還無法擁有自己想要的房子,病不是因為我不夠努力,也不是我妄想要城堡,而是我無法用現有的薪水負擔頭期款和房貸,然而我不過是想在工作地點周圍買一間二房的小公寓讓我和女兒、媽媽能夠一起居住,不用每天開將近兩小時的車上班。我一直都上網衝浪,因為我必須要藉由網路來看看這個我跨不出的世界,然後將那些他者的經驗變成自己的想法,可是我打從心裡不願意和同事加好友,因為下班時看到那些頭像和名字依然會讓人不適。

在某個意義上,我也在啃老。住著媽媽的房子,拜託媽媽幫我帶孩子,家中的事情也是媽媽幫我處理。而我只是去工作賺錢,然後把少少的生活費和孝親費交給媽媽。每天超時工作,每天筋疲力盡,每天都希望能夠發狠把工作辭掉,卻因為現實的打擊而繼續的忍耐著。只能祈求今年能夠成功介聘到離家近一點的學校教書,至少可以不用浪費體力和油錢。

而校園生活中,學生對於教師的臉蛋、身材之嚴苛,都不能稱作霸凌,因為老師「不是人」,被家長和學生欺負剛好而已。因此我一直都很焦慮的穿著每天的衣服,羨慕學生能夠穿著制服上課,畢竟就連穿什麼品牌的衣服和鞋子都會被品頭論足。看人臉色,是的不管到什麼時候都必須看人臉色。

作家實在太可怕了!那些被點名的族群都活靈活現地呈現著自己的不足和空虛,卻又無力地為自己辯白。只能夠持續的在作家書寫的空間中輾轉的被讀者評論或同情。是的,同情並不是一個好的字眼,當我們同情任何人的時候代表我們自以為自己過得比那些人還要成功。比上不足,但對下更狠一點,就是人的劣根性吧!不過,等我們到了不同的階層,我們也許就能學會看更多不同人的臉色,然後有更多不同的煩憂。

期待有一天能夠自己好好活著,不用再聽別人的碎語。


2020年11月24日 星期二

評:《 為什麼我們製造出玻璃心世代》

玻璃心或是堅強的心其實都只是一種概念上的分別,但是,當我們特意的強調我們欠缺的能力,也許到最後那就變成一種生活中的藉口。本書提到三種謬誤:

1.脆弱的謬誤:殺不死你的,讓你更脆弱

2.情緒推理的謬誤:永遠信任你的感覺

3.「我們」VS「他們」的謬誤:人生是好人與壞人的戰爭

然後利用目前美國的現況還有資訊來說明在日常中的看見,其中的一些想法值得參考。例如:「為孩子做好上路準備,而非準備好路給孩子。」因為人生中有許多挑戰,都必須由自己親去經歷,也只有自己理解那樣的過程,才能讓生命更佳的寬廣,也更清楚知道自己的極限。

也許,人都是脆弱的,但因為理解或感知就壓縮了自己未來的方向,那是相當可惜的事情。因而不要有玻璃心,而是要有接受各種可能的寬容及試探。最芝加哥言論自由原則聲明就是不讓自身陷於自我保護之中,「安全主義至上」已經是一種傷害了,所以,能夠多元承受不同價值觀碰撞的人,才有更強大的可能。我希望自己有能力判斷言論的正確性,然後可以理性的和別人討論,可是遇到酸民時,也期許自己有強大的能量可以反擊或是無視。

但是對於小孩的教養我不同意他的看法,畢竟對於身為父母的我來說,我不可能讓小孩在那麼小的時候就獨自行動,但是我會陪著小孩理解依些社會案例,然後讓孩子多去思考和判斷生活中的危機。而且我會告訴孩子世界是危險的,所以我們必須要更有智慧地去讓自己堅強的活著,還有遇到事情的時候不要慌亂、鑽牛角尖,但是也不要輕易地相信人。

或許不是我們去製造了玻璃心的世代,而是我們越來越害怕那些被扣上的帽子。如果將來的世界變得越來越讓人害怕,我希望自己也能夠有勇氣去保護自己、守護生命。我是被上一代稱為草莓族的一群,但我希望自己不要那麼容易就


2020年11月23日 星期一

郎平和她的排球小夥伴:奪冠(中國女排)

其實看完這部影片的當下挺"感動"的,雖然我是分成好幾次在網路上看完的!在我之前看預告片時,內心的期待和感動是非常飽滿的,所以也很期待我心中期許的熱血排球。但是在上映之後,網路上一直都說這部電影可以可以直接拍成《郎平傳》,讓我非常好奇,所以我忍不住就在網路上看完了這部片。

果然,看完之後我內心只有一個感覺!可以改名叫做《郎平和她的排球小夥伴》,整個故事的時間線幾乎都是用文字敘述,然後描繪郎平的成長歷程最讓人感動的是黃渤和鞏俐還沒有演出的青年時期。尤其是老教練在訓練球員時和球員一起努力的架高網子,訓練到肢體受傷,意志一直被摧毀然後重建。因為,那幾個片段可以看到青年的不屈和鬥志,這是整部電影當中讓人回味的地方。然而在鞏俐演出的中年郎平出場之後,我內心只有:

哇!郎導好厲害!

郎導好霸氣!

啊!真的可以這樣嗎!

喂!你怎麼那麼容易就感動!

說真的,整個感動的幅度大為降低,知道郎導很厲害,很會帶球隊,戰術運用很強,老戰友真的非常挺她!所有人都會因為郎導而感動。但是,我不要看這個啊!我要看的是像其他正常的運動電影一樣,描繪人物的動作、性格、成長和糾結。但是,郎導好像很容易說了些什麼,或是在球場上走一走,問題就迎刃而解了。到底是在裝什麼啊!

我是要看熱血運動員在球場上揮灑汗水,不是要看郎導裝B的好嗎!整個故事雖然試圖營造過去和現在的對比和選手對排球不變的熱情和激情。但是在新一代選手說想成為郎平時,我就猜到電影一定會說什麼:不要成為我,你要成為你自己!

果然到最後,郎導傳訊息給接班人鼓舞她奮鬥,很煽情狗血的拿了純愛的劇本嗎!然後在典禮上打電話給老戰友!表示始終沒有忘記一生的情誼。嗯!但是整個剪接和畫面真的很亂,有種不能靠著畫面把事情說清楚的粗糙感。還有一種:啊!贏了!成功了!郎導好棒!

可是我關心的是那些莫名的離開國家隊的球員,還有整個故事說成這樣,青春的女孩真的只有一直在畫面中成為工具人!我寧可看10分鐘選手訓練,也不要看郎平逛美國超市還有做復健!所以,還是看預告就好!這樣或許還有更多的感情和記憶!

郎平傳!差評!我想這次網友是對的!都怪我自己鐵齒啊!


2020年11月22日 星期日

現實比小說殘忍:評《房思琪的初戀樂園》

其實我一直試圖不要看這本小說,尤其知道這本小說的真實性,還有作家最後的結局。但是,就算我不刻意的去閱讀,關於房思琪的事件也早就讓沒看過小說的讀者都知道了那些細節。在讀這本書之前對於房思琪有心疼有憐惜,也對於狼師集團、家暴男有許多的責難。可是文字的力量太可怕了,當我斷斷續續看完這本這麼真實的小說之後,我更厭惡那些現實中的原型,也痛恨法律對於這些加害者竟然沒有任何的辦法。

小說真的寫了太殘忍的細節,由於研究的關係,其實這並不是我看過最令人不適的色情文字,也不是我不知道這樣的人物經歷,而是當故事中的13歲女孩遭受到這樣的待遇時,她的周遭竟然沒有任何人可以求助,沒有任何的浮木,因為故事中唯一稍微能觸及到主角的姊姊也在經歷不同的苦難。想像和被迫的「愛」,真的好「猥褻」!而這樣的房思琪還會有成千上萬個。

如果想要客觀的評價這本小說,把作品和創作者分開。(實在很不忍提及作家的名字)這本小說的故事線很清楚:一條是熱愛文學和懵懂的青春少女在失身後被迫成為性奴的血腥故事,另一條是愛上家暴男後長期忍受不堪對待,為了婚姻放棄學位最後被家暴到流產而心死的無奈情事。這兩個忘年交有著共通的嚮往,但也隱藏著各自的秘密,那些被迫藏起來骯髒污穢,都是生命中無法輕易帶過的傷痛。雖然結局的房思琪用瘋狂來逃離苦難,但是那些倖存者卻因為沒有在當時成功救援而活在地獄。

故事中的反派人物是那麼的虛偽,作家寫出了猥瑣的中年利用各種機會的誘騙,還寫出了他們的下流和無恥,這樣的真實讓讀者恨不得讓這些惡人粉身碎骨,也讓人在看到他們表面的光鮮亮麗時感到噁心想吐。而那個喝醉就打人的貴公子家暴男不配擁有任何的幸福,因為他已經不只一次的糟蹋過許多女子的生命和生活。惡人是那麼的暢快、跳脫又自在,能夠擁有屬於自己的幸福生活。而女孩們的樂園就在自家的後院,但在活著的時候已經不可能找到通往後院的路。

所以書名的諷刺性真的異常的強烈,初戀如果發乎情止乎禮,那才是一種唯美。然而,被強迫的性關係讓女孩自尊的覺得自己「髒了」,被侷限的視野讓少婦覺得為了愛情可以「忍了」,最後都沒能夠跳脫出悲慘的結局。那些鄰居們茶餘飯後的談資,那些同情者永遠無法感同身受的劫難,那些批評者始終自以為義的高傲,最終的悲劇,其實都是整個社會所賦予的二次傷害。

太痛苦了!這本書讓人太痛苦了!然而,我慶幸自己仍有良知,也害怕著這個世界給下一代的惡意。如果沒能給予孩子安全的環境,寧願不要讓下一代降生。這世界沒有樂園,但希望這世界相信有樂園的女孩們能夠幸福快樂。


2020年11月19日 星期四

警世好書:《媽媽的悔過書:我是最成功的老師,卻是最失敗的母親,一位校長媽媽沉痛的真實自白。》

 其實這本書的書名已經讓讀者感受到了身為母親的懺悔,而且也在書名中展示了自己的脆弱和愧疚。的確在我還沒有看這本書之前,我以為那只是又一本在檢討自己教育歷程的作品,然後自吹自擂的說自己的教育方式讓孩子起死回生,或者讓曾經有的裂痕消弭。

然而,這本書的作者 李柳南遇到的是更棘手的事情,她引以為傲的兩個孩子都因為承受不住長期的高壓而休學,讓身為教育者的自己崩潰無力又丟臉。能夠把別人的孩子教好,但是卻對自己小孩的反抗毫無招架之力。而且看到孩子在家裡的耍廢人生,加上丈夫生意失敗,更是狠狠的把自己推到地獄。

然而在每個絕望的時刻,想死的時候,希望自己乾脆心臟麻痺就解脫的時候,偏偏還堅強的活著。因此,為了繼續之後的人生,所以才要回頭來看自己一路上的錯誤。並且試著改變,而且要和孩子和解。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當作者開始反思自己沒有讚美孩子,只會用壓迫的方式逼小孩背誦和爭取榮譽,最後孩子拒學、懼學,對人群恐慌,身為媽媽的心裡一邊痛苦的反問為什麼會是自己,但是仍然積極的找方法去解決。

不是每個大人都有面對失敗和錯誤的勇氣,尤其是面對自己的後輩和孩子。想要當一個讓孩子尊敬的媽媽真的好難,可是,如果能夠多給孩子一些鼓舞,然後不要過度的干涉孩子的人生,我想孩子縱然成就並沒有很傑出,至少還願意和親人在同一個空間。可是當彼此尖銳的武裝,然後狠狠的把對方劃傷,那麼只能夠鮮隔開適當的距離,然後等待時間的療育。

當作者願意放低身段,回憶和小孩相處的點滴,然後願意支持他們的決定。縱然那些決定並不一定是最好的、最對的或是最便捷的,可是沒有自己走過,怎麼會知道自己這一生中欠缺什麼、需要什麼呢?

所以當我看這本書的時候,真的是膽戰心驚。我害怕自己會不會過度的管教自己的孩子,會不會給她的心靈造成傷害,會不會太兇?會不會用錯的方法?但是,在我開始思考自己和女兒的相處模式,我很慶幸女兒到現在還願意讓我牽著手,也會在我去學校接她時愉快的跑向我。希望這樣的時間能夠維持的長一點。

我怕自己容易、輕易就忘掉了自己的感動,所以,我要讓自己時時地記著:孩子很重要,但是我的孩子不只是我的孩子。


2020年11月18日 星期三

《金都》:除了自由最大,還有錢

 其實看完電影《金都》已經一兩個禮拜了,但是一直找不到時間和心情來說一說當下的感覺,所以一直放到了現在,很多人在這部影片中看到了自由,看到了女主角最後終於勇敢的拋棄了那個還是事事依賴老母金援的男友,從那種被監控和緊迫盯人的狀態下解脫。然後勇敢的走向自己未來的路,在婚姻當中的確必須要有很多的妥協,而且還會有很多犧牲,可是,不結婚就真的自由了嗎?

重要的不是結不結婚,而是有沒有錢。因為沒錢,才會在年輕時用假結婚的方式來度過生命中的苦日子。因為沒錢,才必須一直降低標準的看自己不是那麼喜歡的房子,然後穿自己不是那麼開心的舊式嫁衣。因為沒錢,所以不能夠有底氣的做自己喜歡的事,養自己心愛的烏龜。因為沒錢,所以很多時候都選擇了忍耐。

和女主角對比的假結婚對象,他知道自己想要香港身分,他用力的存錢和工作,也試圖要打掉和女朋友的孩子。然而,最後他選擇不要到城市冒險,回歸到家庭中養育孩子,放棄了理想和夢想。雖然很可惜,不過,也許那就是一種對生活的妥協。很誠實的在沒辦法出人頭地之後用孩子來當作一個合理的藉口。

而那個媽寶易怒的男朋友,並不是全然的壞人,只是他還是沒長大的巨嬰,在工作上或許能獨當一面,但是在生活中都是依賴著別人給予他的照顧,而且有很多粗心而討厭的生活惡習,例如亂放指甲剪,例如把女朋友當作私有物,例如很沒有安全感。

結婚不代表什麼,只是一種法律上的承諾。但是,結婚卻又表示著我們願意被另一個人、另一個家庭綑綁,然後放棄自己的大部分。在實際的生活中,誰賺的錢多就有多的話語權,可是,當不愛的時候,錢似乎不在是最嚴重的問題。而是能不能夠在兩個人和兩個家庭中呼吸。

所以,這部影片的結局還是很夢幻和童話。關機和離開只是暫時的,但是,總是要面對自己的決定,還有未來的路。可是我贊成女主角想清楚之後再結婚,把婚姻當成一種選擇,那麼可以做決定的時候就是一種幸福。

自由誠可貴,愛誠可貴,不過,責任也很可貴,錢也很可貴。因此在那麼多重要的事情當中,最後的選擇,就決定了後半生的價值了。






2020年11月16日 星期一

《恣意橫行》試讀

    《恣意橫行》是一本很狂放的書,不只是書名讓讀者感受到傳主的霸氣,還有一間公司能夠為所欲為的橫著走,那必定是有著他人所不知道的底氣。《紐約時報》記者麥克.伊薩克從2014年開始關注Uber,採訪上百名現任與離職員工,試圖揭露這家公司的秘辛和內幕。因為這個快速崛起的商業奇蹟,其實靠著欺騙、灌水和衝撞制度來爭取立足的權力。然而當他們越來越食髓知味,正暴露了這家公司的邪惡本質。

    所以在我看著這本書的時候,就特別期待看到Uber從一無所有到群山之巔,也特別想知道在雲端的巨獸是如何不斷的在挑戰法律、試探道德的底限下粉身碎骨。雖然試讀本沒有提供完整的篇章,在第三部第十六章的蘋果事件後就嘎然而止,但是這是一個很好的斷點。因為正如史記裡寫著西楚霸王的年少輕狂,寫他的勝利在望後,也在鴻門宴之後寫人的性格引發的失誤和衰敗,然後成就一個崩壞但引人入勝的形象。所以,這本書不只是商業類的勵志故事,而是讓讀者看到欺騙、謊言、背叛和超速的成功所帶來的質變。

    之前看《鯨吞億萬》、《華爾街之狼》的時候,我就對這些商業的鋸子感到好奇,因為在他們的生活中充滿了數字、派對和欺騙,可是要欺騙身邊的蠢蛋很簡單,但是讓無數的聰明人都甘願被網羅到狂躁的博弈中,那不只是需要頭腦,更需要天時地利人和的配合,才能夠讓人在無數的謊言中營造和善、真誠而值得信賴的形象。說穿了,每個人都在「賭」,只是有的人更是拿著投資人的錢都做籌碼,把別人玩弄於股掌之間,營造出屬於自己的企業王國,然後徹底的過上位高權重、醉紙金迷的生活。「竊鉤者誅,竊國者侯」!只有敢於玩得夠徹底的人,才能夠真正的把別人也把自己催眠於成功的情境當中。

    挾「共享經濟」之勢,Uber大舉進攻世界各國,試圖要獨吞整個市場,甚至硬性的衝撞當地計程車生態與政府的法規制度。無奸不商,也無商不奸,在公司裡,高層希望每個人都全心奉獻,盡情投入在工作中,就連員工的供餐也從晚上八點十五分才開始。試圖讓所有的員工都以一種不認輸、向前衝,就算手段骯髒、黑暗一點也沒關係的灰色地帶來爭取勝利。

    其實大家都是為了錢在努力,沒有人會想和錢過不去。奇貨可居的呂不韋、億則屢中的子貢、富可敵國的陶朱公……甚至到了清代的紅頂商人胡雪巖,都呈現出貨殖的典範。而西方的連鎖企業和成功炒股的滲透,更讓人渴望也尋求成功的法則,然後也能夠一擲千金,為所欲為。錢雖然不是萬能,但是沒有錢萬萬不能。貧賤夫妻百事哀,即使上流社會酒池肉林的殘渣也能讓人忻羨。這些公子哥兒享受了人生的聲色極致,而uber的主導者卡蘭尼克帶領著一群狼和他一起贏,縱然過程像是流氓,但那卻也吸引許多人拼命的想要擠進那個核心當中。

    贏就是除掉任何對手、羞辱失敗者,因為不成長便成仁,只要能綁架整個市場,就算無賴一些又何妨?那些熱血、執著的信條核心,就是永遠要贏,為了贏必須拚到底。用錢滾錢,再用錢去滾更多的錢,那是多麼美好的事情啊!我實在無法責難關於金錢夢想的追求,只是令人驚訝的是在那些追尋之下有太多的不正義。孔子說:不義之富且貴,於我如浮雲。意思是說只要手段正當,有錢並不是罪惡,會賺錢也沒有道德問題。如果因為錢能夠幫助更多的人,那麼被善用的金錢一點也不邪惡。然而,人往往在享受到甜美果實之後變質,忘記了從前的初衷,而且遺忘了自己的出身,最後不幸的走向一條衰敗的道路。正如《恣意橫行》中的許多人都在金錢的迷陣中喪失了自我。

    這是一本很精采的書,文字淺顯但是引人入勝,希望可以完整的看完整本書的內容。或許到那個時候,會讓人有更多關於金錢的體悟。

 

 

2020年11月14日 星期六

《什麼都沒有》心得

《什麼都沒有》心得

    卡門‧拉弗雷特在1944年就以《什麼都沒有》得到文學獎,成為西班牙戰後小說的先驅,也被譽為西班牙版的麥田捕手。然後她一路創作,讓文字帶給新一代的青年不同的力量來源,從生活的觀者、體驗者到文字的創作者,因為文字的力量,讓人們能夠在荒謬的現世中得到自己並不孤單的救贖感。

    而這部女性的成長小說雖然以狂暴的發展帶給讀者不平靜的感覺,其實書中並沒有詳細敘述「我」的細節,不過卻從「我」的眼光來觀察這個初來乍到的新世界。雖說那並非林黛玉初進賈府的謹慎微小,卻有著比大觀園裡更複雜的人性衝突。「我」在寄人籬下的同時,不只是找不到歸屬感,甚至還讓自己產生了自我懷疑。「我用眼角餘光,在鏡子裡看見我那十八年的貧脊模樣,被困在一個修長的軀殼裡……」(99)幸福的時候不會讓人思考存在的意義,只有在遭遇苦難時,我們才會努力的尋找未來的可能。但長大本來就需要代價的,只是有的人比較容易就過了那個門檻,而有的人卻必須是在經歷過毀滅之後才重新的睜開眼睛看這個真實的世界。

    有的時候我們因為被保護得很好,所以我們不理解人生和人性,何不食肉糜的探問不只是純然因為無知,而是因為不同階層和生活環境原本就擁有不同看待世界的方式。小說中以女性的視角來看待整個外婆家的混亂和衝突,每一天所見的「精彩」是主角在一開始始料未及的。她看見的壓抑,還有整個不正常的詭異氣氛是無法改變的,而且在那樣的瘋狂狗血環境下,能夠維持本來的樣貌已經算是難能可貴。我不會把「我」經歷的狂暴當成文學的誇飾,我知道在社會的底層,有太多弱者欺負弱者的可能。而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或許就只是生殖的工具、家務的機器還有出氣的對象。縱然寄宿家庭中無所不在的暴力雖然不是發生在自己的身上,但是看著另外的家人遭受到威脅,也是一種巨大的精神折磨。

    「不需要和家裡的伙食綁在一起,我就開心多了。」(119)三餐的重要不在於只是把肚子填飽,然後讓自己有能量運作該做的事情。在餐桌上因為飲食的習慣、食物的口味還有家人的互動都會讓人有大快朵頤或是消化不良的差異。而「我」終於能夠好好的吃幾頓自己會開心的飯,那不只是一種小確幸,而是只有在這個時候才能夠感受到自己還是那個曾經的自己。畢竟如果接受了、被同化了,那麼某一個部分就已經死了。

    整個作品到後面的篇章越來越詭異而有壓力,那種暴風雨前的寧靜,或者說一直都沒有靜止過的風暴都讓人難以招架。最後死亡陰影的籠罩讓人無法喘息,可是那也是一個打破恐怖平衡的契機。也許每個人都必須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也都做了自己認為最對的選擇,不過,只有還活著的人會利用死者來情緒勒索,也只有那種無法在改變的死結會讓人更想離開那樣的壓迫。

    能夠離開是一種幸福,那並不是很無情殘忍的說法,而是人必須求生,也必須好好的走向遠方,而不是在原地哭泣。最後是誰接住了主角呢?或許遠方來的工作是讓她合理逃逸的蜘蛛之絲。或許經歷過生活的磨難,什麼都沒有改變,但是並非什麼都沒有改變!

2020年11月9日 星期一

我的同學好精彩:《厭世國文教室》

 厭世國文老師出版《厭世國文教室》,這真是讓人感到興奮的事情啊!因為我很喜歡風趣幽默的現代詮釋,而且也很重視內容的深度。對於教學現場的老師們來說,那些古人的風采時在是讓人感到無比的欣羨,而那些人物走過的、說過的、經歷過的生活,更值得我們重新用現代的眼光來看。

在這本書當中,作者用有趣的方式來寫古人的輔導紀錄,也恰如其分地展現了人物的性格和生平。加上厭世國文老師用很淺顯但是「剛剛好」的現代語彙來說明這些人物的生命情調,讓人感受到作者對於這些人物的嫻熟,以及真的思考過這些人物可能的發展。

不過,想到要和這些人在同一班,就覺得壓力山大!因為前排坐了哲學掛的魯迅、司馬光、黃宗羲、顧炎武,後面有曹丕、陳伯之,還有林黛玉、潘金蓮、杜麗娘(性別比例嚴重失衡),富二代張岱、文天祥也在,賴和、王冕、龔自珍、王羲之也占據了班上的角落‧‧‧‧‧‧隨便說一個都是響叮噹的人物啊!

可是,想像歸想像,我最喜歡的一篇是關於顧炎武的敘述,從聽媽媽的話來看待清初遺民的悲痛和無奈,從一種課本外的角度來詮釋,又能讓讀者為這個老人心疼。還有最後一篇寫袁枚的兄妹情,讓我紅了眼眶。因為我們都看到了這些人的偉大,但是我們不知道他們的脆弱心靈。可是細細體會著字裡行間,突然就覺得那是一個凡人,是一個和我們一樣有血有肉的存在。

我的同學好精彩,不只是因為他們的事功,而是因為他們的獨特,還有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有一些遺憾。不管事真實的人物,還是虛構的小說,當他們成為一種典型,也許那就是成功的永恆的活著。

書裡面還附贈我就廢的人生倒退嚕的遊戲,真的讓人很想要拋開羞恥的和三五知己一起玩。希望更多人可以看到這本書,可以不要把這些作家當成洪水猛獸。因為他們都認真的活過了,而我們不一定要學習他們的方式,但是要和他們一樣有走出自己路線的氣魄。

總有一天,我也會是班上的一個人物,或許存在感低,可是終究也有一個位置了!


看原文比較好: 評《老子與我:搞笑版老子教你生命哲學》

不知道為什麼,看著這本書的時候完全笑不出來。雖然書名標題是搞笑,但是刻意的用現代的語言製造氣氛,很多時候看得我尷尬不已。而且一方面是現代,一方面又是古典,呈現出來的錯置和不協調,讓人感覺到十分的突兀。雖然將現代的語彙化入文章中是很好的超譯,但是,可以更加有深度一點,而不是純粹為了貼近網友而搞笑。

因為作者對於老子還是有很多的領會,也有很多個人的心得想要和大眾分享,可是作者選擇了用過於淺顯的語言,在某個程度上也傷害了原本的文意。雖然「不笑不足以為道」,但如果只是笑,那也只是刻意為了讓整本書顯得很幽默,不過卻真的不怎麼有趣。其實我看到三分之一時就已經想放棄了,但是基於想再看看怎麼用現代的方式來搞笑,還是把整本書都看完了!

對於某些讀者來說,這樣的詮釋應該是能夠幫助對於老子的入門。但是,對於已經有基本的先備知識,或是認真的看過一些老子的解釋,哪怕只是一兩篇期刊,可能都會覺得很難進入狀況。我最不喜歡的地方就是作者和老子的虛擬對話,但是我能接受作者的建議閱讀部分。不過,了解老子還是應該要從原文來看,因為那才不會被別人的心得誤導。

每一年我都會翻一翻大學時買的老子註解,也會花時間看過一次。已經在大學和研究所聽過很精采的老子論述,因此對於太「媚俗」的解釋,無法進入狀況啊!我看老子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為工作需要,另一方面則是從這些體會中看到自己每一年的變化。對於道、自然、柔弱、無的概念,我還在起步當中,不過已經不再是新手村的雜魚了,已經該邁向新的境界了。

所以,我才敢大膽的說這本書不適合我,適合的是沒有看過老子,也不在意老子真的說些什麼,但是想了解老子可能很有現代意義的讀者吧!(好像繞口令)看了書總歸是緣分,那是從反面中看到了自己體會的價值了!


2020年11月8日 星期日

《國子監來了個女弟子(上)》心得文

《國子監來了個女弟子(上)》心得文

    「女子無才便是德!」、「女人怎麼能夠上朝堂!」、「拋頭露面、不守婦道!」……也許當女子不自意的闖入男人們立足的世界,就會引來許多撻伐,而且在眾多的反彈聲浪中,攻擊的最激烈的或許更是遵守三從四德的女子,最想置優秀女子於死地的,也正是這些被限制的女子。因為不滿別人活得自在,因此非得把別人的人生一起毀滅。當堂堂大司馬聲淚俱下,為獨女桑祈爭取進入國子監的機會,隨之而來的鄙視、惡意在意料之中發生。然而,生命的奇蹟就在於讓原本不相干的平行線有了交集。

    桑祈立志成為女將軍,但是還欠缺一個師父和歷練。而晏雲之在司業的職務下,卻又默默的守護著他的志向。在許多衝突之中兩個人不只因荷包的攻防而交戰,也在彼此的認識之後交心。然而,當兩個人身後還牽扯著家族的利益和皇家的猜忌,單純的感情線就會變成政治的糾葛和權衡。所以在這本小說的敘述下,讓人不得不期待最後下棋的手會如何擺弄這些角色。



    在花千辭設定的世界裡配角人物的性格都很「單純」:制衡天下的皇帝、寡言沉默的桑父、居心叵測的卓文遠、默默等待的顧平川、紈絝寵妹的宋落天、跋扈善妒的宋佳音……然而,男女主角在這麼多複雜的事件中,能夠從賭約中昇華為愛情的誓約,其中的峰迴路轉、暗潮洶湧讓人感受到作者的巧思。

    或許不管是誰都必須面對「成長」的壓力,也必定得從純真的眼光中看到更多真實的醜惡。在上半部的敘述之下,我最想要得到的「解答」其實是卓文遠到底隱藏了什麼秘密?還有顧平川在遠方能否成為中流砥柱?每個人都在變化,也因為旁人的改變,身分的轉換而有了更多的選擇或是被選擇的機會。倘若我們無法決定自己最後要成為怎樣的工具,是否只能夠依靠家族的安排去過被決定好的人生?而當我們能夠有選擇的時候,是否還能夠保留一點善良,不至於讓自己整個人生都崩毀?

    對於男女主角的愛情雖然看得會心一笑,但是我更想看到其他人在自己的人生選擇中的掙扎,當然包括桑家長姊入宮後的抑鬱而終、蘇解語曾經的勇敢、宋佳音婚後的悲涼。這些女人和男子比起來更顯無助,但是我相信她們都只是那個時代的縮影,也只是能夠發出聲音的少數。因此國子監來了個女弟子之後才真正轉動了命運之輪,所有的恩怨在此才有收尾的可能。

    我喜歡作者用輕鬆的語言,明亮的人物設定來推動故事的發展,很希望能夠知道最終的結局,也很希望國子監裡能夠有更多玲瓏剔透的人兒啊!畢竟那應該是一個適合讀書也適合搗亂的多事之地,就讓更多人都在這個地方找到真正的歸屬吧!

 

2020年11月7日 星期六

七年級的《小城市》

當陳栢青還是葉覆鹿的時候,小說說的是一個時代的「偽」,然而這個虛假的空間和記憶,卻又那麼真實地存在著。對於讀者來說,或許整個帶著科幻和懸疑的安排,都不是那樣的真實,然而那些童謠、市景、都市傳說和生活的印象,卻都是真正發生過的樣子。

那一天正在發生,那一天已經發生,那一天是記憶和偽裝的衝突,是母親對於愛子的執念,也是真真假假的碰撞。也許很多時候我們都沒能夠清楚的知道自己是怎麼樣的人,或者不清楚自己的孩子有多麼的「垃圾」,我們固執的以為受害者的腳色才是我們應有的立場。然而,當我們真正的理解受害者的無助,才會知道原來說謊的自己只感動了自己。

我是七年級生,也是一路被罵的草莓族,然後當我長大之後,才發現原來有比草莓更爛的世代,也曾羨慕那些已然退休卻又不休的老屁股。我的時代裡被玫瑰之夜荼毒過,也經歷了紅衣小女孩的恐慌,還有那童年噩夢的綁架案,更有著聯考的壓力。可是我感謝自己就這樣長大了,一路跌跌撞撞的成長了,有點傷痛的感覺卻又沒有那麼戲劇性。我的時代有一些歌,直到現在我仍然堅持唱著,而沒能學會的,仍然是對於現實的無法妥協。

在這本小說的世界裡,我看到了許多謊言,也看到謊言崩塌後的失衡,然而,我也看到許多的混亂,那些混亂就是成長和成熟的代價。小說的真實和虛構到底在哪裡切割?整個被綁架的人生還是被消滅的時代是否真的能夠從記憶中剜除?

我的城市沒有那麼多的冒險,但是我的青春曾有許多的懷疑。不過,那都過去了,屬於七年級的輝煌早就不存在了。所以這樣的懷舊也沒有什麼回憶的力道,看到後來只剩下那些回不去的過往。小城市的小,或許就在於記憶的微不足道吧!但那些沒被些滅的思念依然在靈魂中擺盪,隨時等著被未來招喚。


2020年11月1日 星期日

那些令人不適的:評平路《黑水》

當小說中的案件和事實太相似的時候,並不識一種愉快的閱讀經驗。因為那不是純然的報導文學,也不是完全的虛構小說,而是在現實和小說之間玩弄、踩線和試探。然而,我們都不是當事人,包括作者也不是當事人,所以真實的理解也在虛和實之間,永遠得不到真相。

當作者承認作品題材是來自於現實中引發軒然大波的刑案,當作者借鑑的痕跡實在已經接近真實的大半,讀者很難不把小說中已經改名換姓的那些虛構主角配角和真實的罪犯、被害人連接一起。而且在閱讀小說時,可以明顯的感受到作者對於真實犯罪者的同情和憐憫,而那個被殺掉的亡者,在閱讀時竟讓人有種「死有餘辜」的不適感覺。然而,我們都不是法官和鑑識人員,我們也都不是當事人,因此很難很清楚理解背後的恩怨。

如得其情,哀矜勿喜!但是憤怒呢?但是如果作家能夠運用寫作權力,用全知的視角來構築小說人物的細微感受,那麼絕對的是非和清晰的價值判斷就會在字裡行間中被顯影。

我一直不願意提到新圍媒體對這個案件的代稱,也不想提到那家咖啡店和犯罪。不是因為我不清楚,而是因為我不想在評論時又一步地落入「真實」。如果這個故事是一個沒有那麼高參考程度的作品,我會認為其中的人物描寫十分細膩動人。而且在每個篇章之前,利用少數篇幅來寫不同角度的人對這件事情的看法,是一種看似客觀的巧思。但是,一旦將現實放到小說裡,只能說這是一本讓人不舒服的作品。

政治歸政治、文學歸文學、刑案歸刑案‧‧‧‧‧‧不可能的!所以讓人不適的,就是不適,沒有特別歸向哪一邊。


2020年10月31日 星期六

個案會議之後

我沒有逼迫自己應該要怎麼樣處理生活中的大小事,但是,我知道自己該往哪個方向走。所以,在開完個案會議,和高層溝通過後,和家長交流過後,也理解當事人想法後,我選擇和這些事件告別,因為那都不是我的課題,而是別人家庭中的風暴,然後變成當下所呈現的狀態。

這個個案並沒有讓人特別厭惡,因為我理解他其實沒有那麼惡意。然而,我最氣憤的那位學生並沒有被排入議程。青少年的頑皮不是錯,但是如果不糾正錯誤的行為就是失職。因此我總是選擇抗顏為師,選擇做我認為對的事情,然後理性的解決。然而,我真正覺得傷心的是,班上有一位學生開始惡意的不尊重生命。

她會說:為什麼糖尿病、心臟病的這些人不去死一死啊!

為什麼有病的還要活下去啊!死一死比較快!

老師都很爛!上課很痛苦!

老師很衰!還要工作!‧‧‧‧‧‧

是的,這些讓人既生氣又無奈的聲音不斷的迴盪在教室,還有惡意的眼神和行為,然而,老師們受傷了卻無法反擊!因為偉大的教育部只有要求尊重學生的受教權和學生的人權,還只能適度的規勸和輔導學生。然而,當學生對老師惡意滿滿的時候,包括開黃腔、人身攻擊,老師只能用滿滿的教育愛來包容這一切!

聽到不只一個同事被學生氣到在辦公室和家裏哭,然後抑鬱、憂鬱症。聽到高層想辦法要遮蓋性平的事件。聽到很多同事對待別人的惡意!聽到怎麼找媒體來寫一些可堪報導但是敗絮其中的事件‧‧‧‧‧‧這就是教育現場!

鬼扯!教育專家會告訴老師這一定是學生的家庭背景和心理狀態出了問題,要去找出背後的原因,然後輔導。然而,這些偉大的教育專家從來沒有真正一整個學期面對那些妖魔鬼怪,只會說老師們心靈脆弱。所以與其聽專家的,不如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好就好!

在教育現場多年,在多次的吃虧受傷經驗中,我學到的就是先保護自己。下週、下下週、下下下週,依然都會有這些事情。但,無所謂了!與其花時間在沒救的事情上,不如先關注自己的人生。

因為我不夠堅強,只能讓自己先強壯。個案會議後,深深感覺到不如歸去!


2020年10月24日 星期六

懷舊的滋味:六弄咖啡館

 距離年輕時候看的《六弄咖啡館》已經非常久遠了,當時我在看完結局時是錯愕、不解還有傷心難過,以至於我有好長的一段時間不願意看藤井樹的作品。當時我是深深地受到了震撼,不只是因為愛情的不圓滿,而是我無法理解小說中的人物為什麼沒有顧及到家人,為了一份感情而拋卻了其他值得珍惜的,那是相當讓人遺憾的事情。

而今再次看《六弄咖啡館》已經沒有那麼多的憤慨,也沒有那麼無法理解,而是我願意尊重每個人不同的選擇,包括對生命的選擇。我知道每個人都會有過不去的坎,在那個當下只有自己和被自己拒絕的世界,只有鋪天蓋地的傷痕和背叛。其實只有活著才能改變那些現狀,也只有繼續的活著才能看到未來的世界和不同。那些沒有得到的不是世界對自己的拒絕,只是用一個不同的方式告訴自己應該要走向另外一條路。

所以在這個小說的主題中,這家咖啡館是關於友情和承諾的證明。活著的人才能夠去圓自己和別人的遺憾,也只有在乎自己的人才會看到自己的好。老實說,「男女主角」的性格都讓我相當厭惡,一個可以說是得不到就自毀的情緒勒索者,另一個是需要陪伴和照顧的小公主。兩個人的性格和對待感情的方式不同,後來的分開,或許是不用再彼此折磨的好結束。

遠距離會分手並沒有錯誤,因為遠距離本來就不容易維繫情感,不管之前愛的多濃烈,在自己身邊需要的溫度遠遠大於電話中的我想你。把所有的一切都賭在對方身上的重量,那是很恐怖的包袱。也許很多人認為那是炙熱的愛,但是,那是一種沉重的壓迫。所以,我喜歡的咖啡店老闆和他的太太,兩個人之間冷淡但是互有來往的交集,讓我感受到鮮活的動能。

第二次的閱讀,最後關於六弄的解釋還是沒能讓我感動。因為我只是想著:生命不需要因為唯一的愛情而天崩地裂,走出了巷弄,才有機會看到原野、天空,才能夠感受到生活的開闊。


2020年10月10日 星期六

大推:《懂得藏起厭惡,也能掏出真心:30堂蹺不掉的社會課》

看著郝慧川《懂得藏起厭惡,也能掏出真心:30堂蹺不掉的社會課》覺得有種被安慰到的感覺,不是因為書名本身就是一條箴言,而是因為作者懂得用溫柔的方式來和讀者說一個殘忍殘酷的社會真相,但是同時又沒有悲觀的抹煞生活的美好和值得。

在書中有很多讓人受用的心法,作者要我們搞懂自己的「人設」,才能不費力氣的讓自己在社會中立足。一定要先開箱自己,知道如何使用自己,才能夠避免在錯誤的地方故障。而且,在這個不斷的尋找和探究的過程中,要接受自己,不是否定自我,才能夠好好的生活下去。

不要怕「把手弄髒」,因為才是真正會烙印在身上的記憶,走出舒適圈去理解不同的工作,會讓自己的眼界更開闊。而等到我們真正成熟的時候,才能夠成為既能藏起厭惡,也能掏出真心的成熟大人,不會因為自己的耀眼光芒刺傷別人,也不再憤世嫉俗的痛恨這個本來就不那麼完美的世界。不要什麼都不做就想要水到渠成,付出才會有收穫,有存到水才會有河流,懂得世界的規則和潛規則才能夠游刃有餘。

然後不要過度放大一一些小事,不要自己一直以受害者的身分演悲情小劇場,還有遠離那些會以負面情緒渲染人的朋友和情人,因為我們都沒有那麼強大到可以解救對方,但是很容易讓人跟著一起黑暗。也不要濫用自己的好心,那會讓自己成為工具人,生活本來就不容易,「不容易」是生活中最公平的事情。知道這麼公平的道理後,就會知道自己應該要接受這樣的條件設定。

把自己的外表打理好,不是依靠顏值生存,但至少讓人感覺沒有那麼不舒服和噁心。這樣內和外都不斷進步之下,對於時間的掌控也會更加的清晰。把時間切的很瑣碎的是現代人自己,所以盡可能地去安排自己開心和重要的事情,對自己好一點,找一些開心又廢的事情做,為自己爭取一個頭腦清醒的「選擇權」,那樣才是活著的使命。

我從書中得到很多的正能量,也慢慢打開心裡的結。雖然我一直都還因為感情的事情而受傷,也對於自己的前程感到迷茫,但是我知道我會變好,我也會改變,更不會讓自己一直消沉下去。所以,我會繼續成長成溫柔的大人,然後用溫柔的力量外這個世界多一點的和善。我很喜歡這本書,希望很多人能夠看看這樣實際又深刻的社會課的指引。


2020年10月9日 星期五

《乩童警探:雙重謀殺》心得

 張國立的乩童警探》來到了第二集,和第一集不一樣的地方在於更進入探案的核心。雖然依然在乩童的路上有著若有似無的牽連,還是一直在尋找和過去和解的機會,可是,已經從作者的字裡行間中感受到靈異、玄幻的成分。例如看到飄動的煙霧?或是閃動的燈,還有書中寫的「活人放不下死的,死得又何嘗放得下活的。」試圖將陰陽的界線模糊化,然後讓彼此在因緣中共存。

比起第一集,我其實更喜歡這一集的懸疑和說故事的方式。因為作者不但越來越會埋梗,而且在這一集中加入了性別認同的議題。其實在現代的社會中還是有很多歧視,而且成人對於小孩還是有很在身體界線上不明確的地方,因此很容易讓小孩誤解那些觸碰是正常的,然後漸漸弄不懂自己的主控權。還有當一個人和別人不同的時候,心理的掙扎和壓抑會讓許多的痛苦在不斷累積後內爆,那是核彈級的危險,不只傷害自己也傷害許多受到牽連的人。

在小說的敘事中,小蟲似乎還是以一個不斷自苦的形象出現,也還是困在和弟弟過去的互動中。但是相對於親情的無解,對於案件的推測卻是更加的大膽和有衝勁。不是因為這次的敵人來自內部,而是因為在互看不順眼、性別不同、處事態度不同的死敵中,很容易碰撞出火花。雖然這樣的閃現情愫很有趣,但是卻讓讀者一路猜測作者到底會不會給小蟲一個官配?

而且在作者的描述中,小說的場景越來越貼近在地的生活,也提到了年輕人的「未來」!年輕人對未來其實沒有希望的,但是又不能完全依靠老年人。老年人辛苦了大半輩子,但是最後還是需要幫孩子繼續扛著未來。這樣的敘述是真實的,所以,在書中被描述出來的時候,那些空間的敘述,就讓人非常清楚的感受到作者對當下的悲憫。

作者引用加拿大詩人柯翰寫的:「每一件事情都有裂縫,陽光才能照射進去。」這句話不只是對兇手的形容,也是對每個生命有殘缺的人的鼓舞。雖然在當下我們都會因為傷痕而痛不欲生,但是經歷過挫折和毀滅後還能夠呼吸,就表示我們都還依然存在著信念。那些信念幫助我們更成熟,世界上的每段感情都是千瘡百孔的,不是嗎?

所以,在經過一二集的架構後,我比較好奇作者怎麼為三部曲收尾。畢竟已經越寫越嫻熟了,如果真的要解決掉那麼多年的苦痛,是否需要更多的鋪陳?我會繼續期待著下一本書的推出。然後,希望乩童的部分可以更深入一些,也希望神明可以出場來指點迷路的眾生。


2020年10月8日 星期四

做工的人

這個社會還是辦公室白領引領潮流的,所以無論書中再怎麼多的描寫,還是無法改變現狀,正如官僚依然睥睨底層的小老百姓,而法條還是無法保護真正需要被保護的人。可是,在這樣的現實書寫中,很值得被看見的是每個認真掙扎的對象,也很感謝作者林立青願意在第一線真的不帶驕傲的寫出工人的喜怒哀樂和無力無助,為這個世代的工人留下文字和影像的紀錄。

這是社會學的考察,無論是關於8+9的工人特質、機車改車的細膩觀察、小吃部的真實情況、按摩修指甲腳皮的平淡享受、信用破產的苟延殘喘、職業傷害的實際摧殘、異國妻子落跑的非少數個案‧‧‧‧‧‧我還看到了人們相濡以沫的溫暖。

工人本來就和士農商不同,因為依靠著體力和技術而成就自己的職涯,可是台灣不是那種會尊重專業的地方,往往在看到工人時會有根深柢固的輕賤,甚至有家長會教育小孩要認真讀書,才不會淪落到做工的景況,彷彿看不到對「職人」的理解和尊重,而是把工人當工具,拋棄式的運用。

可是,我無意去同情工人的處境,因為這是每個人的選擇,或者應該說是被選擇的狀況。我們只能夠在和工人相處時,更尊重他們的技術,給予足夠的信任,理解他們的脾氣和嗓門,甚至可以體諒他們的疼痛和不耐煩。因為這應該是一個分工的社會,如果能夠互相理解,才能夠發自內心的感謝他們在技術上相應的付出。而不是覺得那些需要長期磨練才出師的技藝只是可有可無可取代的垃圾事。

在書中有許多關於外勞、外配、殘疾人士的描述,還有工人的職災讓人相當難過。雖然各行各業都有風險,然而這些人是不被保障的一群,那些所謂的福利和援助都只是少數人可以申請的東西。而檳榔西施的處境、旅店大嬸的熱情、小吃部阿姨的服務,不是獵奇的描述,而是生活的真相。

所以,我真的很希望所謂的勞動部官員應該要親自長期的深入民間,而不是吹著冷氣來決定基本工資。我也很期待人與人之間能夠互相尊重,而不是「狗眼看人低」的蔑視應該要尊重的所有對象。這世界真正該被鄙棄的不是做工的人,而是那些自命清高的有司。


2020年10月6日 星期二

BL《不夜城》心得

 因為學妹的推薦,看了配菜太鹹的《不夜城》,這部號稱是必看的BL小說,對我來說似乎正如作者說的平淡、清水,沒有給我特別深刻的感受。但是,這不是說小說寫得不好,而是因為我看過太多耽美、百合的重口味,這樣的緩慢節奏,其實真的就是一種「練筆」的作品。

對於人物的分合,雖然故事中愛的死去活來、分分合合,然而我就是很想直接翻到最後,畢竟為愛而療傷的旅程沒有給我太多的感動,前男友、前女友的傷害也都是在愛情小說的套路中,兩人各自成長之後成為彼此的救贖,好像也是很喜劇的元素。

而在台北無法遇見,卻在異域相逢的緣分,然後又在一起的幸福,是人生也是夢幻的小說。人生中有許多的人經過,也和很多人錯過,很多人適合當情人但是不適合一起生活,很多人可以在一起工作但是不能夠一起享受,很多人可以像兄弟姊妹一樣卻無法談感情,很多人在錯過之後,也許才真正知道自己失去的是什麼。

我無意去評論小說中的主角、配角的選擇,也不想談他們之間的情史,只是我感受到許多故事中的人在面對自己的課題時,先是逃避,再是崩潰,最後死心。從死心踏地到心死之間,也許不只是一場風暴式的眼淚,可是如果沒能夠徹底的痛過,就無法真正的新生、重生。

我記得從前剛陷入感情的時候,也是讓自己處在自苦的狀態,後來經歷過徹底的失敗,對於感情已經不是那麼飛蛾撲火,總是保留的、收斂著自己的熱情,然後盡量讓自己少受一點傷。如果真的沒辦法躲過情劫,就只能勇敢的面對和接受。在海上遇到風浪,只能正面迎擊,但是,再經歷過許多風暴後,那種準備的慌張感會逐漸地消散。

如果和人的緣分淺薄,那麼就保持著淡淡的交流,因為淺薄不代表不愛和自私,而是知道自己的極限和底線,然後做出的界限和應對。如果沒有那樣的自覺,其實對任何人來說都是傷害。因此,再看完這本小說時,我喜歡主角的敢愛敢恨,雖然我無法得知他到底有多痛,但是我知道他的世界再愛情之外還完滿豐盛。

不夜城,不是沒有光,只是看不見太陽。但是,當不夜的城步入黎明,就失去了夜的獨特。所以,光明是一種選擇,一種只屬於自己的選擇。


2020年10月5日 星期一

心的治療簿:讀《大武山下》

 看完《大武山下》已經好幾天了,但是,一直沒有找到一個好的時間點紀錄自己的心情。其實我必須承認一開始我並不會很想看這本書,一方面是因為這是龍應台第一本長篇小說,另一方面是因為我不想只看到關於地方的書寫。然而,在我自己聽了一些廣播節目的介紹,還有看過試閱章節後,我才下定決心要買來看。因為,我想知道我想像的這個世界和小說有沒有什麼不同。

這是一本追尋和療傷的書,不是只有小說中的作家在療傷,也不是只有書中的女孩在追尋。在閱讀的過程中,其實我一直在揣想那些被困住的人到底擁有怎麼樣的時間感?我也曾經被某件事情困住,現在也還卡在某個框架之下,但是,在看了書中的內容後,我突然覺得自己也被釋放了。

在小說中有許多關於動物植物的知識,對我來說,一點也不重要。但是關於哲學的反思,還有對於人性的理解,我一直在讀的時候有想哭的衝動。因為我太清楚的知道有一個老師的引領是多麼的幸福,而失去方向又有多慌張。我也知道愛情有多美好,但是被迫放棄實有有多心痛。我知道怎麼去馴服別人,但是我又害怕漢人建立關係。我想要多為這個世界做點事情,但是我不如員外般的豁達‧‧‧‧‧‧

從一開始閱讀時,那只是一個打發時間的書目,但是到了最後,我覺得自己的冷硬得到了治療,也更清楚的知道我和這個世界的牽連。書中有很多關於哲學的思考,也讓我深深的反省。我真的好想也跟著那些書中的人物,好好地走過一次大武山。大武山不是實際的大武山,而是我心中最溫柔而夢幻的大武山。不是地方書寫又如何,作家沒有義務要為了什麼地方、什麼事情書寫,而當作品呈現出來之後,那就是讀者自己的事情了。

一千個人有一千座大武山,也有一千個難受而無解的生命課題,可是當我們走過一座森林,然後深深的哭過、笑過,也許那些經歷過的疼痛都能成為非常美好的養分。也許在文學性來說,這是一本很平易近人的小說,但是在哲學的意義來說,書中所說的時間、空間都是很重要的座標,會讓人更清楚自己的定位。

我沒去過大武山,但是《大武山下》讓我找到年輕的自己,希望我能夠持續這麼的勇敢,無愧於成為別人的老師。

2020年10月3日 星期六

淡出

已經習慣對方沒有聯繫,也已經習慣不再分享生活點滴,更習慣不會在第一時間點開訊息。

習慣被冷待後的鬱悶,還有覺得自己低賤的傷感。

習慣了對方總是心血來潮,卻又突然消失。

習慣自己療傷止痛,然後找不同的忙碌來麻痺自己。

習慣是可以養成的,包括愛,也包括不愛。然而,無論怎麼樣黯然神傷,都一定要想辦法讓自己快樂起來。因為愛不是生命的所有,也因為除了那個人之外,還有更寬廣的天空。

想起對方的時候如果並不愉快,那麼就回到原點就好。讓彼此都在生活中淡出,只留下禮貌和社交就好。讓對方一直為所欲為的傷害自己,其實要怪自己沒有智慧。縱然這是生命的劫難,也要漸漸的學會改變看事情的角度。

或許轉身後才能發覺,會讓自己微笑的人始終都在旁邊。從陰影中走出後,才能夠走向陽光下的幸福。


2020年10月2日 星期五

思考大於事實:評《暫停抄寫》

 在假日時看《暫停抄寫──高中國文課的哲學》激發了我一些想法,不只是純粹在教學現場的共鳴,而是一種思維的方式。我很開心地看到很多的老師都用不同的方式來呈現自己的看見,但是,我更愉快的是在經過了博士班的課程洗禮後,對於那些教人們怎麼教的教材和所謂的名師以及到處演講的種子,我不再像年輕時很快地被說服然後投入,而是有自己的思辨能力。

打動我的心的不是文章的內容,因為我有自己的看見,也有很清晰的中哲背景。我喜歡書中的標題:「都到眼前來」、「我們朝向夢境,而非完成夢境」、「心勿忘,勿助長」,因為那些解說著自己心得的想法都是值得被肯定的。最後的教師絮語真實而殘酷的呈現目前教育現場的通病,但是,基層教師的苦永遠都不會被高層看見。

雖然我不見得同意,但是我會尊重每一種不同的論述。例如:我不同意作者對范進中舉的詮釋,因為把范進放在傅柯「瘋狂」的理路下是過度解讀,因為儒林外史中的人不是因為瘋狂而做出這些違反人性的選擇,而是因為科舉的壓力讓人們不得不失去自我。而〈訓儉示康〉中的將道德和經濟放在一起談論,也許並不適合用馬克思的經濟理論來說明。談柳宗元時引用康德的思維,其實忽略了傳統文人官僚的文化背景。說了這麼多並不是我不喜歡這本書,相反的我很喜歡書中的說法。只是喜歡和接不接受是兩回事,正如我不需要同意所有的主流價值判斷。

這本書的理念很好,介紹了許多西方的哲學,但是最大的「致命傷」就是把西方哲學的架構套到東方的傳統之中。重視西方而輕視東方一直都是現代學術界的通病,似乎只有西方的哲思才是真的可以稱得上是科學的論述。然後,在每一篇論文中,試圖找尋一個方法來套用。研究者徹底地被理論所用,然後焦急的想要讓文本能夠完全密合在理論中。這是非常悲哀的現象,卻也是真實的現況。

所以,我覺得談論文章可以有各種方式,因為思維是最重要的。但是,要不要把這套思維當成金科玉律,就要看讀者怎麼回到文本和時代,使用第一手資料和作者對話了。


2020年10月1日 星期四

強推:日劇《妖怪合租屋》

 如果要問我這一年來最喜歡的日劇,我一定會回答《妖怪合租屋》,因為在我看完這部日劇後,我不只感覺到被治癒,也感受到更有走自己道路的力量。和以往的日劇不同,沒有一直強推溫馨而不知所云的溫情,沒有俗套的男女主角大團圓的人生目標,也沒有好與壞的絕對分野,更沒有批判別人決定的道德綁架,而是對於世間情感有更多的包容。

而且,看著這一部戲,我真正懂得了聊齋所說的人鬼可怕到底是什麼意思!在妖怪的世界裡,有著自己永生的固執和執念,但是因為對生命的通透而有著更驚人的純真。在妖怪的世界裡,曾經也有被背叛的傷痛,無論是阿岩、滑瓢、酒吞童子、座敷童子都有必須要面對的課題,但是他們在人類的世界裡努力地找到了適應的方式,然後給予經歷人生低谷的女主角溫柔的呵護和幫助。如果這不算家人,什麼才是家人?如果這不是溫暖,什麼才是溫暖?

這部劇重新定義了傳統的概念,對於家庭,謊言,預言,出軌和真實都有了更符合現代意義和人性的詮釋。

而在和女主角一起成長的歷程中,還有許多串場的妖怪、生魂,最後甚至連天狗大人都出現了,真的讓人感到無比的驚喜。一起融入在人類社會裡而且都有所成的妖怪們,始終對於不同類的物種都帶著憐憫和親切。對於婚姻、友情、愛情、工作都有著獨到的見解。

而且陰陽師沒有什麼要把妖物消滅的正義感,整個世界充滿了平衡,反而是人類的所作所為讓人不齒,很自然的讓人感受到物種之間的不同不是因為DNA或是種族,而是有沒有純潔的靈魂。

我最喜歡的是最後的結局,女主角在面臨兩位不同類型男子的求婚時,一個負責穩重,一個溫柔守護,並沒有非得走向家庭。而是緊記9月26日是一個重要的日子,然後選擇成為自己,而不是依附在別人身旁的人。看到最後,我真的非常的幸福,因為這就是我們都必須要找到的勇敢啊!

我們是如此與眾不同,然而在生活中我們都試圖把自己藏起來,然後逐漸忘卻夢想而變得平庸。可是,我們不應該就這樣向世界妥協,如果我們會長出尖尖的角,那麼就讓自己在幸福或生氣時都露出自己本來的面貌,可以做自己,可以為了理想而改變,為了自己的路線而吃苦。看著女主角轉身的背影時,我不只是看到了她的轉變,而是感受到了她開始飛翔的能量。希望我也能像她一樣,堅持走我自己像要的路。

這是一部非常美好的影集!很適合一看再看!

《乩童警探:偏心的死刑犯》試讀

     科學與玄學似乎都被世人認為是兩個信仰的端點,然而硬是要將宇宙分類、歸類的方式原本就是武斷的選擇。所以,在我還沒有看這本小說之前,對於將乩童和警察組合而成的類別我是帶著好奇而期待的心情來看待,因為我知道只有張國立能夠超越張國立,他筆下世界讓讀者可以看到不同的「越界」。我喜歡台灣本土風味的詮釋,也在作者的文字中感受到在地的親切感,因為警察和宮廟都是台灣當地的風景。

    警界在某個意義上來說代表著正義和法治,雖然現今的狀況不一定讓人對於司法會有十足的信心,但是對於基層拼命的員警,社會大眾還是有許多的期待。小說的主角被設定成一個「有故事的人」,離家多年的羅蟄,必須先學會面對自己,才能接近自己的心願,了結他接觸到的懸案。小說的時間線從死刑犯的執行開始,然後讓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體會、判斷和反省所謂的真相和價值。



    滅門血案的兇手應該是罪大惡極、死有餘辜,然而和兇手比起來,被害者似乎也有著不乾淨的過往。要如何對待傷害自己的人?對於依附在林家的女人來說,那種終生逃不了的陰影和心理壓力,其實會消磨人性。假使人真的有生魂詛咒仇敵,那樣的怨怒應該遠比下毒傷害林家人更強烈。假使人能夠為自己討回公道,林家人遭受的折磨應該是難以計數。這也許不能只用因果報應來解釋,而是天道用另一種方式讓人警醒。

    「當場被打死的屍體,可是屍體沒當成屍體。」所以死刑犯已經伏法了?或者應該讓他死去活來後再死一次?如果死亡是一種救贖,活著不死是不是才算真正的懲罰?小說的野心很大,作者試圖要在這個故事中訴說關於警察過去身為乩身的經歷,還有埋下為何會被神明拋棄的謎團,加上警察和弟弟的親親糾葛,是不是單純因為兄弟間的妒忌?還有警察離家之後到底經歷了什麼會讓他再次重行?死刑犯所帶出來的人物,又似乎牽連著更大的局?所以從小說的敘述性來說是非常豐富的,而且作者駕馭文字的功力讓人能夠清楚的知道人物的心情和決斷,也能夠在細節性的描述中看見人的掙扎和苦痛。

    我很希望能夠續把三部曲看完,因為嚴格來說,警探和乩童才剛剛開始準備融合為一,只有真正接受了自己的一切,才有真正勇敢而堅定的力量。我期待羅蟄的成長,更期待他更成熟的解決懸疑的案件。

 

 

 

2020年9月26日 星期六

推薦《青春微素養:36個通往更理想自己的基本功》

   如果我在更早的時候就看到蔡淇華的這本書,我的人生一定不會走那麼多的冤枉路,而且我可以更順利地走到我要的位置。但是,現在看也不晚,因為我從書中的許多方法和經驗中得到更多的能量,而且我也很願意把這一套的系統放在自己的孩子身上。

    其實坊間有很多書目教人們如何成為成功的人,但是都只有唱高調,還有拿一些已經過時的例子來鼓舞人心,實際上那根本不痛不癢,甚至會讓人感受到老生常談的厭煩。然而本書是用很實際的例子,尤其是和我們發生在同一個時代的人讓人感受到真實和真誠。

    在申請一份工作的時候,要強調內在的動機,也要有清晰的目標和計畫,選定一個楷模然後向自己的偶像靠近。然後,累積自己的生命經驗、參與活動、注意細節,建立自己的品牌。我覺得無論是高中生,或是要找工作的人都能夠從這本書當中得到非常多的啟發,也會很清楚的知道自己曾經的錯誤在哪裡!只有知道自己應該怎麼修整,才能夠讓自己更清楚的知道自己下一步該怎麼做!

    從自己的專長出發,思考自己的人生中的量化數據,感受自己對於所喜歡事情的熱情,然後義無反顧地前進。不要為他人而活,應該要認真的在短暫的生命中為自己發光,也要不斷的學習,不要浪費每一天的時間,盡情的學習想要學習的東西,因為我們不會知道將來到底什麼時候會用到這樣的能力。當機會來臨的時候,不要害怕自己無法做到,讓自己去試試看挑戰極限,這樣才是我們成長的意義。

    而且在書中真的非常實際的介紹一些工具:包含自傳、讀書計畫、面試的建議、企畫書、升學考試的作文心法、社會參與的攻略……無論想要看哪一種資料,都能夠盡可能的找到類似的模範,真的非常實際實用實在。實在非常值得家長、學生和老師閱讀,因為那都是別人成功的經驗,而我們也能夠藉由他山之石而功成名就。

    我很期待自己的未來,尤其將來如果要申請工作的時候勢必會需要展現自己的強項。所以希望自己能夠認真的學習和改變,因為我值得更好的地方。

 

 

2020年9月23日 星期三

末殺者(上)試讀推薦

    什麼是末世?什麼是歿世?也許不只是因為從小說中想像的變異和科技的失控,最讓人難以壓制的其實是「人心」!在小說家的想像下,很多超乎意料的毀滅發生了:對生命的無視、對記憶的懷疑、對生活的恐慌、對未知的迷惑……還有一種不知道為誰而戰的慌亂,以及縱然找到了元凶又如何的無力!

    香港驚慄小說代表名家畢名藉由警方來呈現死亡的詭異,似乎也只有從警方的角度來追查真相和毀滅正義的信念才是能吸引讀者的賣點。面對恐怖的未知,也許那才是最讓人驚訝的!如果有一天我們的世界變成小說中的樣態,也許我們沒有辦法和主角們依樣還堅持著要朝著某個方向前進。

    在作家的敘述當中,一種陰鬱而迷茫的感覺一直充斥在讀者心中,那種在迷局裡的壓迫和帶著靈異感受的失魂落魄讓人不寒而慄。也許末世的血淚、殘肢、崩壞、扭曲和模糊不是最可怕的敘述,讓人難以接受的是我們習慣的正常在瞬間就被奪走,而我們身邊的人隨時會成為攻擊的對象,我們還記得的感情在被某種力量操控下蕩然無存。我們還活著嗎?我們還是原來的自己嗎?




    「它」出現的痕跡讓人想遺忘都難,「它」帶來的腐化氣味讓人難以忍受,「它」也有著自己的意識和目標。對於一個明確知道自己方向的邪惡,正義或善良又如何能夠靠著微薄的力量抗衡?再強悍的人都有著自己的極限,無論是身體或心靈都只能被摧毀到一定的地步。可是邪靈卻擁有無限的能量和縝密的布局,在這場詭異的試煉當中,無論最後的結果如何,都已經注定了悲劇的開展。

    我很喜歡小說中的格局和上下求索,因為在不斷的抽絲剝繭中只是讓事情更加複雜,而正因為這樣的無能為力,才讓主角能夠繼續的挖掘更多癮才許久的真相。那樣的敘述是通過事件和對話,還有恐怖的狀聲詞!想著在暗夜裡突如其來的恐怖,那真的讓讀者「後悔」在睡前打開小說。希望下集也能趕快上市,因為主角們已然踏上了征途,有想要守護的對象。當我們願意為了一個人而求「道」的時候,也許才是真的踏上紅塵的修行之路!

    這不是武道的切磋,但是卻用生命來做籌碼。也許,有一天真的來到那個世界,我會知道自己想要保護著誰。

 

 


2020年9月22日 星期二

《生而為GAY,我很抱歉》試讀

《生而為GAY,我很抱歉》試讀

    莫奇吉是個「勇敢」而「美好」的人!就只是因為他認真的生活,努力的改變自己遇到的困境,並且還保留對世界的善意和真誠。成為一個美好的人和性向無關,和自己的性格有關。雖然書本的副標題是:我的性決定我的人生!但是我真的非常希望在文明進步的社會裡,大家能夠把眼光看到性向以外的事情。

    作者從小因為父親自殺,媽媽將怒氣發洩在孩子身上,成為所謂的「毒親」,用情緒的勒索和幼稚的謾罵責打來證明自己對子女的支配力量。還好作者不因為年紀小就逆來順受,緩慢但堅強的尋找自己的生命出口。後來因為被媽媽看到援交紀錄而離家,開始在同志風俗店展開新的人生,並且存錢上大學。這些經歷或許對許多人來說都難以啟齒,光是家庭的傷害就已經足以毀掉人的一生,加上風俗店遇到形形色色的人,足以讓人陷溺在聲色犬馬當中。然而,他沒有在性和錢的世界迷失,正如前輩指引他的要找到「歸屬」。所以這本書在某個意義上來說,也是寫給正在迷惑慌亂的人們心靈的指引。




    我從書中得知了日本風俗店的術語和潛規則,這讓人覺得長知識,我並不是帶著獵奇的心情看待,而是我順著作者的田野調查看到了另一個從來不曾涉獵的世界。所謂的BOY0號、1號、0.5號……看多了之後,就只是把那些當成是一種取悅自己身體的方式。在情愛和性愛的關係裡,最重要的從來都不是政治正確,而是「愛」。

    作者展現出了許多不同BOY和客人的煩惱,有時候看來低沉或是消極的應對是陷入絕望的人所做出來的抵抗,那些我們不熟悉的職場和人際都是磨練自己的修練場。在職場中被新人告白的愕然,還有分辨愛慕和思慕不同的哲學思維。對來風俗店尋求協助的女性說出相愛不是只有上床而已。對於是否公開性向的掙扎。在正常的上班環境被歧視而離職的辛酸和無奈。為了微不足道的固執而念大學的心意……

    還有讓我很感動的是作者和老師之間的溫暖互動。其實在生命中我們遇到太多爛事情無法解決,甚至連至親都是造成當下不幸的主因時,我們很容易拒絕別人的好意,也很難相信自己值得更好的。然而在求學的過程中,老師給予作者一些啟發,讓作者試著去相信和依靠大人,等到長大之後再給予年輕的人力量。這看似平淡的敘述讓我非常敬佩,因為有著對世界的信任和抵抗惡意的力量,才能夠相信善的存在。雖然看到很多的噁心嘴臉,遭受到許多的白眼和背叛,可是還是在生命中有些溫暖的風輕輕的拂著我們受傷的臉龐。

    實在是難以對那些攻擊別人性向,甚至是讓人被迫出櫃的人和顏悅色。因為當自己惡意暴露別人的隱密時,就已經失去了當人的資格。也許許多人認為那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不過對當事人來說,是否願意主動承認自己的狀態就是基本的人權。

    我很希望有更多人能夠理解這個和自己不同的世界是怎麼運作的,因為只有理解才能夠尊重。也希望自己能夠保持友善的態度,因為我們不需要讓別人抱歉。愛沒有對錯,生而為GAY,無須抱歉。

 

關係

其實在下班開車要離開時,我從車窗內看到了你,然而,那種感覺卻如此陌生,彷彿從來沒有交過心一樣。我知道你大概也看到了我,然後我就快速的朝離開的方向奔馳。

距離不是問題,最大的隔閡在於處理事情的方法。我習慣把重要的人放在身邊,習慣關照自己的圈子,習慣讓我覺得重要的人隨時能夠找到我,也習慣待在原地讓人安心。

但是,如果連在網路上都無法聯繫,當下的訊息傳遞後卻已然是明天後天的失溫,那麼就沒有必要再交往了。

因為,這就是不對等的關係。再忙,我都會讓我在意的人知道我的去向,也會讓自己的家人了解我的目標和作息。忙,只是藉口,核心是因為不在乎。

爭論誰先改變已經沒有意義了?重點是我已然決定向前走。保存期限還沒過就變質的,或許都參雜著深入內部的崩壞。其實這樣也好,讓我慢慢的淡出這個讓我不快樂和痛苦的場所,也漸漸適應未來自己一個人的孤寂。

研究的路很寂寞,但是滿路都是風景。現實的路很淒涼,滿是真實刺骨的寒意。而我選擇了想走的路,所以無懼。

2020年9月20日 星期日

慢慢的和解: 海德薇《山神》

不是第一次閱讀 海德薇的書,卻在每一次的閱讀中找到作家不同的溫柔。記得當時看《禁獵童話》時深深的為書中的人物捏一把冷汗,也不停的猜測到底誰才是藏鏡人。然而這一本《山神》卻是一本沒有太多刺激、沒有過多愛戀、沒有許多暴力的小說。以巡山員的眼睛看待山林發生的事情,解決當下所遇到的難題,和自己的親人和解,那樣低調、緩慢、平和又安靜的書,其實讓忙著看世界的我都跟著慢了下來。

書中很多的植物和只有專業的職人才會知道的種植、巡查、爬山、搜查的經驗,都讓人覺得十分的好奇。不只是因為對那些樹種的好奇、對山老鼠的厭惡、對願意在山林中付出青春的人的致敬,還有那些對巡山員很普通的日常都隱藏著許多危機。雖然我沒有體力和耐力去做這樣的工作,但是我很希望能夠在作者的書寫中看到職人的「道」!也許主角還一直在學習的路上,長輩們、學長們、同事們也都一起在環境中改變,那麼只要有多一些的歷練,人們終將會更懂得不貪圖眼前小利、不濫墾山林並不是口號,而應該是信念和原則。

書名叫做《山神》,然而這部是一個神話故事,頂多只有在主角踏上成長之路時與過去和解的夢境有些神秘的意味。否則,在整個故事中,最讓人心動的就是一種未知的但順應天到循環的力量。我們必須學著理解植物的屬性,才能讓他們好好生長。我們必須拋開許多的驕傲,才學會在瞬息萬變的山中謙卑。我們必須理解無論過去有怎麼樣的心傷,只要肯向前走,就會在自然中和性靈溝通。我們都有自癒的能力,在山林的保護或試煉下,我們會成為不一樣的樣子。

主角放棄了醫生男友的感情來到山林中,面對母親的不諒解,承接同事的質疑,接受廠商的輕視,但是主角還是努力的想要成為一個更「內行」的人,走過和父親一同經歷過的路線,找到當時被呵護的感覺,解決對於父親意外死亡的疑團。假設把這個職涯當成是人生的使命,如果沒有重新地踏上「歸途」,人生只能在渾渾噩噩中度過。

我很喜歡這本書,雖然對於植物還是一竅不通,但是看著書中介紹的山林中的物種、還有可疑的臘肉???我都覺得十分的好奇。在我腦海裡也逐漸構築了屬於台灣的山林樣貌。和陳列的山不同,和三浦紫苑《 ~ 》不同,那就是屬於作者的青年尋夢的山,是安安靜靜中但有動能的一團火。

希望作者能夠繼續努力,寫出更多不同的職業面貌!這麼細膩而會說故事的人,一定要好好的體會生活持續發表新作啊!


2020年9月19日 星期六

《有時烏雲密布有時萬里無雲》

 文/愛麗絲.布希耶-阿給(Alice Brière-Haquet)以動人的筆觸畫出了在情緒低潮時的狀態,雖然不是走可愛的風格,但是那憂鬱的輕熟女形象,還有淡淡的哀傷,其實很適合剛好在悶悶的狀態,無人可以傾訴,但是又期待可以被懂得的人閱讀。

常常聽別人說要放寬心胸,不要想太多,也常有人告訴我,想開一點,事情沒那麼嚴重。或者有些人還會以高高在上的批判來證明自己現在其實只是小小的麻煩,和年輕時他們比起來微不足道。然而,在情緒發作的當下,那些勸戒或是忠告,老實說和噪音沒什麼不同。

我們都會遇到那種特別難過又說不上來的時候,然後也會在某個瞬間又開懷大笑。不過,我很期待的是當自己現在那樣的情緒時不要有心靈雞湯來澆灌,因為雞湯越補,心情會越差,而且還會讓人感覺到不如歸去。

所以,在生活烏雲密布的時候,也不要忘記給自己撐傘,不要刻意地自虐而感冒。不開心的時候就應該要說出口,不需要為了那些假仙、假掰的場面而讓自己萬劫不復。因為我們都太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才會害怕淋濕的時候不好看。如果風雨只是自己生命當中的一個進程,那麼沒有雨衣、在哪躲雨、要不要撐傘或是放飛自我的踏浪而行,都與別人毫不相干。

烏雲也許會散去,陽光會照進來。可是當沒有陽光的時候,也不要逼著自己發光,在黑暗中也是一種學習,也能有不同的看見。

2020年9月17日 星期四

《蛇行之月》推薦文

  要能理解櫻木紫乃除了直接從小說入手,我覺得更好的方式是先閱讀陳蕙慧的導讀〈削肉見骨,聚光燈下的表演者──櫻木紫乃的文學核心與特色〉,只有在理解作者的生活背景後,才更清晰的知道她如何能為底層的女性代言,也才可以理解櫻木紫乃堅持:「只會寫身邊看的見的五公尺距離內的世界」所呈現出來的力道。更重要的是,讀者會懂得小說中的「性」不是寫作手法,不是刻意為之的獵奇,而是在那個時代的女人能夠或不能夠掌握自己身體的方式。

因為每個人對幸福有不同的想像,所以幸福才會有各式各樣的模樣;因為幸福有各式各樣的面貌,所以人們才願意飛蛾撲火。我們都想要在生活中找到一個避風港,但是我們後來才會發現原來當大家當想避風的時候,原來生活卡在不上不下地方的時候,原來用盡了全力拼命地奔跑,卻發現還是卡在原地,寸步難行的時候,最終我們只能勇敢的成為自己的港灣。在小說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課題,也為了自己的決定付出代價。然而,既然每個人都是自己選擇,自己做決定的,就沒有必要再有任何的後悔和遺憾。



幸福是很抽象的感覺,但是卻展現在很具體的事情:也許是和家人的擁抱,也許是終於被稱讚,也許是逃離一場禁忌的戀愛,也許是終於結束多言的情感糾纏,也許只是沒有被客人吃豆腐,也許是得知自己深愛的人也愛著自己……但當時只道是尋常,察覺自己的幸福有時候是建立在別人比自己不幸福的優越感上。我們都知道自己不是聖人,所以寧願讓幸福的陽光和美夢在自己身上發生。只有自己幸福了,才能夠真的沒有芥蒂的祝福。

小說由非常細膩的短篇連環拼湊起生命的不同生存方式,也在不同的章節中補充了過去或其他人的訊息。一方面讀者藉由單一篇章的視角看到了人物的轉變,同時也驚訝於蝴蝶效應帶來的發展。小說中最先離開的順子打算跟年長二十歲的男人私奔,而這個男人卻牽引了另一個女人的生命。愛著等著那個女人的男人又在癡心的守護。在每個章節裡,經過的時間不斷的流動,在這樣既緩慢又急切的速度感中,雖然沒有描述多年來的細節,但是卻更能夠看到大流年的梗概。

19842009年之間,原來,已經成長到能夠放下了!可以離開渣男了!可以做自己喜歡的選擇了!可以好好的呼吸了!可以勇敢的接受自己的缺點而和平相處了。同為圖書社社員的幾個女孩,一路變成能獨當一面女人,縱然各自懷抱著孤獨、傷痛、遲疑、無奈,但是大家都努力地想要在無情的人間尋找到美好的愛人、工作和生活。這就是平凡的力量,就是在日常當中構築每個人獨一無二的城堡。也和過去的自己和解,和曾經有誤會的家人和解,和天地中的遺憾和解。人的一生求的不就是心安理得嗎!

    小說最後藉著對直子的描述說出「出乎意料地,人的內心想法與外在舉止往往是背道而馳。」我因為這句話而感動。因為我們內心有許多秘密的渴求,也有很多執著的願望,但是因為害怕和不自信,所以我們總是告訴自己要安於現狀。然而,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我們會知道自己的羽衣依然收在自己唾手可得的地方,我們會嘗試撫摸那些讓我們心動的羽毛,然後,給自己一點信念再次飛行。因為我們值得讓自己更好!在美好的月色下,我們走著走著,我們知道自己並不害怕,因為月光下的那條路,是我們最終的歸途!

 

 

2020年9月16日 星期三

我愛你,與你無關

也許,這是最後一次陪你在網上聊天,花了一些時間,延遲延宕了我原本預計的工作進度。

然而,我沒有後悔,也沒有遺憾,因為我知道那是我自己的選擇,而我也無從選擇。正如我無法決定怎麼不對你動心。

然而,我也知道你與我並不會有任何可能,所以我寧可站在一個安全的位置和距離上交流。我知道,我真的知道。

從許多小細節裡我都能發現也許自己沒那麼重要,從很多畫面中我也能勾勒出我們的方向和價值觀有很大的歧異。我是顧家的狗,你是孤僻的貓,無法像極的愛情,終究是靈魂的破碎。

為了你,我能夠委屈的選擇隱藏自己的光芒。然而,我參天的羽翼卻已無法繼續收攏。我愛你,與你無關。與你無關的我,愛你。痛著痛著就醒了,醒來的痛是因為來日方長。

所以,讓我先從愛中自由,在還能愛的時候奮力的拼搏,這樣等我累極的時候,我就能夠順理成章的放手。我愛你,是真的心疼心碎的愛你,而你也是毫無所知的消耗我的情分。

我想你不會後悔,因為你是那麼驕傲而自主的人,怎麼會知道我那微微的心意?所以,今晚我陪你聊最後一次,是這段感情的最後一次。願你幸福,祝你快樂,縱然我還是疼痛著,也與你無關。

最後一次,我愛你,與你無關。你知道了我的愛,也請當作與你無關。



東山彰良《越境》試讀

 

東山彰良《越境》試讀

    第一次看到《流》的時候我驚艷於那些場景得活靈活現,再深入理解作家東山彰良的書寫背景之後,我深深的感動於他對於文字的操控,還有他願意書寫台灣的故事。因為對我來說「筆名」就是一種定位,將自己放在日文的系統中,卻寫出異域的事件,那不是獵奇、回憶或是想像,而是真的發自心靈吶喊的創作。那些虛實交替的場景,或許呈現的就是一種讓人心醉的文學空間。

    越境,也許在某個意義上不只是跨越了國境,而是跨越了文化,更重要的是自己的自我意識。台灣文學史上因為戰爭,有著跨越語言的一代。而現實的生活中有很多人的多元混種是因為工作和家族。「認同」只有兩個字,但是卻必須用個體或群體的一生或是更漫長的歷程來定義。當我們認定自己是台灣人的時候,會有對於本土的驕傲和喜悅,因為我們不是熱情的歐美人,不是勇敢的香港人,不是隨性的東南亞,也不是集權的共產國家。認同自己是屬於哪一種族群的時候,是那麼的政治正確。但是,對一個作家來說,書寫的同時是可以跨越國界的。




    東山彰良也曾陷於「香蕉人的悲哀」當中,其實,如果一個開放的文化體系,不一定要逼著別人選擇自己的族裔,然而,我們都活在選邊的時代,所以必須要給予「他者」一個交代。或許在讀者的界定中:台籍作家、華語語系、華夷風書寫、旅外創作者只是一個可替換的標籤,但是對於作家來說,書寫的初衷遠遠凌駕於身分的認同。談完嚴肅的認同後,讀者才能夠真的知道作家這一路走來的心境。

    我喜歡東山彰良在書中對於自己家庭的描述,雖然不多,但是足以讓人感覺到溫度。外婆是秉性暴躁的女性,但是對孫子有著全然的愛。母親也盡可能地給予孩子溫柔和滿足,讓他能夠自在生活、旅行,完成自己的圓滿。我也喜歡作者對於早餐的執念:豆漿配燒餅油條的選擇,就是一種刻入靈魂的台味記憶。

    書中有許多的章節是關於社會、生活、情愛的看法,也提到東山彰良對於自己書寫的認知。從一開始東山彰良承認自己沒有細看過傅柯,但是對於權力結構的展演又能夠在作品中展現。提到他看到一些靈魂裡蘊藏暴力的人是怎麼破壞世界的寧靜。他說出對性、同志的看法。對「女人是聽從心的生物,男人則是聽從靈魂的生物」的概念有自己的認知。但我最喜歡的卻是他「談論自由與擁有自由」的辯證,還有一職貫徹在作品中「仇恨是單純的,愛卻是複雜的」的信念。

    看完這本書,還有看到書本後面附的李維英雄×東山彰良作家對談,讀者會更認識這個有趣的作家。希望他能夠繼續保持書寫的熱度,然後堅持不輟的書寫想要寫的題材,因為只有保有熱情才能夠不斷的展現不同時期的成長。

    越境之後,也許會望見平原,也許還要攀爬另一座高山。但是當我們都還在行走,天涯海角都只是旅程中的一站。

 

2020年9月13日 星期日

有空再說

所謂的有空再說,其實代表的是永遠都不會處理了!

包括事情包括人,只要真正在乎的話,永遠會是排開萬難,第一順位的解決和處理,也會站在對方的情感上感同身受。

一旦說了有空再說,大概緣分就是到了盡頭,只剩下表面的聯繫了。位置的改變會讓人也改變,也會讓人受傷,也許這就是世俗所說的漸行漸遠,實際距離拉開心的距離。很遺憾,但是這就是生活啊!

是該多為自己想想了,沒有比較沒有傷害。無論每個人的性格如何,但是在事情發生的時候,有些人總是會讓人徹底的失望和看清的。

對於我所在意的,我會馬上去做。一旦我真的不要了,或許,那個人真的要走出我的生命了。




2020年9月10日 星期四

劉克襄《豆鼠回家》

    從某個意義上來說,我是個沒有童心的人,直到生了女兒之後才學習和女兒共讀她的年紀可接受的圖書,試著說一些動物的故事,看動物圖鑑、動物影片。在將動物擬人的過程中,發現到孩子身上屬於希望的亮光存在著。但我發現孩子對於插圖的美醜決定了她對書本的接受程度。(劉克襄書上的豆鼠「像『熊』 ,或乾脆說是中年發福的醜人」)

    所以劉克襄在〈動物小說是一座森林〉裡提到:「我在書寫動物故事時,其實很少定位於孩童閱讀的想像,毋寧是期待更多擁有純稚心靈的成人,一起享受動物世界的奧妙。進而珍愛和尊重,這個地球上,不同於人類文化,或者更為重要的自然文化。」以及「現代動物的故事,何妨越過兒童世界的層次……它一方面是對大自然的禮讚、哀歌,或關懷動物的論述,一方面更可能是人格成長的小說,心靈冒險的故事,兼而反省人類文化的發展。」果然,《豆鼠回家》是給成人看的。畢竟「用豆鼠來象徵中國,利用自然生態故事發展想要講的話和文學。大的架構在於影射強勢族群可以為了生存毀掉另一個族群。」這樣的格局是必須要對於文化和歷史有一定程度的認知才會知道的深意。但是我在閱讀時,一直覺的豆鼠是人(應該也是受到插圖的影響),尤其是關於開疆闢土的戰爭和打鬥,或者是書中描述的儀式,完全能夠直接帶入人類的生存狀態。

    許建崑〈尋找X 點或者孤獨向前〉:豆鼠們的吟詩、唱歌、跳舞、雕刻,接近音樂或文學,或許也可以給個人或族群一個思索「生命」的機會。(74)森林裡的豆鼠像人一樣生活,有分工合作的精神,因居住的大森林面臨森林即將消失的問題團結起來一起保護大森林。也因為有些動物經驗是無法透過報導文學表現出來的,所以借用文學的擬人能夠表達作家要傳遞的意思。

    劉克襄給動物小說的定義:「擬人化、虛構性,有寓言特性,透過動物在明志。基本上它可能接近某一類的科幻小說。」(97)但是如果在小說的過程中,將動物寫得太像人,那麼直接寫人類就可以,不需要刻意的用動物明志。因此動物小說應該還是要加入動物的特徵、特性才能讓作品呈現藝術和真實的價值。而劉克襄以為自然觀察最終的目的,還是要回到「人」的主體性。所以從人的角度看動物,然後從動物反思人類的處境,或許是最終的人文關懷吧!

    自然的書寫和觀察,其實都應該逐漸由遠方的觀察回到身邊的環境。劉克襄曾借《野狗之丘》反思:「野狗算不算一個城市文明的一份子,還是過時的廢棄物?」如果固定的資源只能由少數的族群使用,正如在城市的大部分都是人類佔據,周邊只有人類用不道的或不方便的地方可以用野貓、野狗……等生存。那麼誠實呈現這些真實的狀態也是書寫的真誠。

    其實人是書寫者,而動植物是被觀看的對象。無論如何客觀,都無法做到平等的狀態。然而就算無法百分百呈現,還是要有人代言,因為除了真實之外,自然觀察或是動物小說的意義是在告訴人們我們擁有的環境是需要被保護的,我們所在的環境是需要很多不同的生物一起共生。

 

2020年9月8日 星期二

笑著笑著就哭了:讀《櫃檯沒大人》

    當楊諹(Kelly Yang)寫出這個故事的時候,挽救了很多在異鄉奮鬥的寂寞靈魂,也帶給許多在黑夜深處的人微弱的希冀。一個超齡早熟的女孩、一個溫和堅定的父親、一個固執但愛孩子的母親,還有許許多多不同種族、背景、膚色的底層,在一間廉價旅館中試圖找到活著的希望。關於美國夢的酸甜苦辣都在真誠的文字中流淌出來。

    對於移民到新大陸發展的歷史其實非常引人注意,而且那呈現出來的是積極奮鬥與天爭、與人爭、與命爭的故事,然而,結局往往不是那麼的幸福,似乎只有在好萊塢的喜劇中才能夠勉強的看到團圓、成功的可能。很多情節看似不經意,尤其像孩子幻想著自己的居住環境、把櫃檯的鑰匙當成探索的實驗玩具,被喝醉的酒客騷擾,似乎那都是平常的日常,但是那些都是後來才能一笑置之的眼淚。



    可是當我們都活在現實中,真正的生活只會遇到白種人對於移民的種族歧視,只會遇到被汙名化的黑人,只會遇到沒有醫療系統支持的弱勢,只會看到為了一塊錢而打破出窗的犯罪,只會遇到資本家對於勞工的剝削,只會遇到老師對於階級貧富的差別待遇,只會遇到夢想破碎的心痛,只會遇到仗勢欺人的黑警……這很殘酷,但是卻很真實。當故事中的主角因為語言的問題、文法的問題還有家長期待和自身選擇的衝突時(母親希望主角學數學而不是英語),最終妥協的始終是那麼讓人心碎的意外。然而,我們都知道櫃檯的生活不是遊戲,而是全然需要靠頭腦和心力周旋的冒險。

    對於很多人來說,成長只是戀愛和憂鬱,但是對於世界上更多人來說,成長是那麼一瞬間的事情:當被迫離開熟悉的地方時,當自己的價值被摧毀時,當生活的節奏被毀壞時,還有當自己意識到必須向自己討厭的人低頭時。這個故事的背景不是幸福快樂的移民夢,也還好不是墮落到更黑暗和低階的黑幫地獄遊記。因為主角身邊的人都還有著善良,在少年小說中讓情節發展的「陌生人的善意」藉由鼓勵的紙條、多一些的小費、退還的金錢而有了每次突破的改變。而在主角身邊同齡或年長的朋友,帶給人的不只是陪伴,而是相濡以沫的同病相憐。

    但其實作為反派的那些趾高氣昂的少爺和小姐、唯利是圖的老闆們,也並不那麼討厭,因為在某個程度上,他們都只是做了在那個地位和年紀應該會做的事情。也許在我們站在主角的立場責怪那些壞人時,我們都必須反思現實中也許還有更糟糕的事情。

    我在這本小說中除了看到了主角對生活的拚搏之外,更感受到了「自由」的可貴。為什麼人願意忍受痛苦和卑微離鄉背井來到異域,如果不是絕對的失落和絕對的追求,絕對不可能讓人毅然決然的放棄自己的舒適圈,所以,如果只是把這本小說當成是少女的成長或許小看了這本書的價值。它其實告訴讀者縱然生活再艱辛,但是首先成為一個自由的人,才能夠理解尊嚴。

    書腰上說:「大人有大人的堅持,小孩有小孩的哲理。」用小孩似懂非懂的眼睛看待這個世界也許呈現出來的是成人不會有的絕對和誠實。正如國王的新衣中孩子看到了裸露的王,新移民也藉由回憶的筆觸挖掘出了成長的悲喜。異地再美都不是文化的母國,但是異地就算再不美都還是能夠苟活的。我喜歡這本小說,喜歡作者的思維,也喜歡這本書流暢的敘述。希望更多讀者能夠看到這本書,然後感謝和享受我們都還能擁有的自由。

 

 

2020年9月5日 星期六

世界就是繞著貓打轉

 今天和女兒一起看了一本很可愛的書,書名叫做《世界就是繞著貓打轉》。或許之前我是沒辦法理解貓這種生物的,因為我之前認為貓太自我也太神秘了,感覺難以親近,而且還會有尖尖的爪子和詭異的眼睛,我不是很願意和難以捉摸的生物相處,所以一直以來都沒有動力去喜歡貓。再加上以前小時候最好的玩伴就是狗,很自然的也讓我站在狗派這邊。而工作場所裡對我最好的,給我關懷的,不吝惜讓我感受到溫暖的也是一隻狗。我從來不知道貓會有多大的吸引力。

沒想到在表妹養了一隻貓以後就開始我的吸貓生活。原本我很害怕貓的陰晴不定,但是由於表妹的貓是自己跑來家裡的,也是幼貓。所以從小看著她長大,一路觀察、拍照、摸摸、抱抱,這隻貓很輕易的就和我們都產生了感情。忍不住想要買一些零食,忍不住想要在手機和電腦裡開一個貓的照片資料夾。看到別人家養貓,也會去觀察貓跳台、紙箱還有一些逗貓棒的使用狀況。

對一個愛貓的人來說,貓就是主人,卑微的鏟屎官就是奴才,但是這樣不平等的關係讓人甘之如飴。(像極了愛情XD)或許我只是一個禮拜去看貓一次,然後帶著興奮的心情狂玩,可是偶爾拿著手機看貓照片的時候,不知不覺的也想起貓咪可愛但是有個性的樣子。我的世界還沒有讓著貓打轉,因為我願意和貓互動,和貓玩耍,但是我對於貓毛還是有點過敏。所以在適當的距離催化下,我和貓的關係是和諧和樂的。

然而,說道真正的親密也還是只有狗了!我生命中最重要但是早已往生的狗朋友,目前撐著老弱身體陪伴我的狗弟兄,他們可愛的、忠實的、頑皮的、霸道的樣子都讓我非常觸動。我的世界依然繞著狗打轉,只是在這個間隙當中,我願意讓貓有一點點「楔子」的作用,填補了沒有狗的日子,或許開啟我認識另一種生物的樂趣。

我喜歡和動物相處,但是我不願意再養動物了,因為我如此的忙碌有時候連自己和家人都顧不好,我實在沒有勇氣再去負擔這麼寶貴的生命。但是,我很感謝好好對待寵物的人,把寵物當成家人的人,因為在對待自己心愛的寵物時,眼神是溫柔的、心是柔軟的、生活是美好的,所以世界也跟著多了一點善意。

我希望無論是什麼樣的生物都能夠有幸福的片刻,祈求一生無虞太勉強了,不過如果在生命的某一個時刻會感覺到滿滿的幸福,也許那就夠了!










2020年9月3日 星期四

《接棒家族》試讀

《接棒家族》試讀

    「如果血緣是一場慢慢傳下去的接力賽,毫無親緣關係的棒次也能延續幸福嗎?」當我看到這句話時,我就很希望故事的最後會是一個好的結局,因為我一直認為比家族血親更重要的是能夠互相依靠的家人,與其用無法逆轉的血緣來給予彼此束縛,不如讓不同關係的家人能夠幸福的走向最後。瀨尾麻衣子的《接棒家族》把人生比喻成賽跑,把照顧的責任敘述成傳承和交接,其中所要傳達的意義就是一種打破界線的連續體概念。

    整本書的故事內容充滿了溫馨的氛圍,一個開朗而成熟的少女和許多不成熟但是「負責」的大人在生命中相遇,然後讓自己的不圓滿從此沒有缺憾。女主角剛出生時是以水戶優子登記,然而又因為母親去世、父親再婚出國工作而和養母有了交集,因而曾經是田中優子、泉之原優子,最後又以森宮優子完成下半生的命運。擁有三個爸爸、兩個媽媽、四個姓氏的她卻沒有任何的不幸感,反而堅強的面對生活中每一次的改變,接受日常中的人給予的善意,勇敢地迎戰同學的挑釁,找到自己的路線。
    我在閱讀小說的時候一直覺得這樣的故事非常夢幻,因為這樣複雜的身世很可能會被操作成惡俗的鄉土劇,並且牽扯上下幾代的糾葛。然而在這本小說中出現的人雖然各有特色,但是共同的美好素質是「善良」,他們不是把婚姻當兒戲,也不是很隨便的決定和誰一起,只是因為每個人都有相追求的幸福,所以才會選擇相聚或分離。我們沒有資格評斷別人的選擇,但是我們可以看到這些大人們在做了選擇之後,就一路認真的將自己的角色扮演好,然後成就了幸福。

    什麼是家人?並不是只有戶籍在一起或是住在一起才是家人,並不是因為結婚或是命運才在一起,並不是因為勉強才讓彼此相遇。家人是在自己痛苦的時候會給予一個臂彎,家人是偶爾會拌嘴單是還是深愛著彼此,家人是生活中有任何困難時一想到就會有力氣的存在,家人是會把自己放在心中的定位,家人是縱然在很遠的地方也會牽掛的溫柔,家人是無法相見也不會忘記的深情。家人啊!家人的羈絆,就是在閉上眼睛時,嘴角就會上揚的幸福感!

    雖然有的時候我們會遇到家人給予的痛苦,也會因為不想要傷害彼此而做出妥協,更會因為家人的言語而感到心碎。但是我們能夠被傷害,是因為我們在乎對方,給予對方讓我們流淚的能力。在生命中能夠有這樣的角色其實是很美好的經歷。

    我很希望自己能夠更珍惜身邊的人,在自己忙碌於許多工作和夢想的時候,希望永遠不要忘記自己最重要的是什麼。

 

 






 

 

全台書店比照日本為綠色一般版
白色櫻花為博客來限定限量雙書衣版
紫色藤花為誠品限定限量雙書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