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30日 星期四

《牡丹》試讀心得


《牡丹》試讀心得

    當陳乃雄寫《牡丹》的時候,鬼魅幽魂開始變得不恐怖了!不是因為作者寫得不夠好,而是因為這樣的溫柔和樂觀,貼近了蒲松齡《聊齋》體系中的花妖鬼魅比人可親可愛的敘述傳統。所以,與其說這是一個關於吸血鬼與復仇的俗濫故事,不如說是用愛和溫暖來融化異類的溫馨異語。

    小說中的牡丹是個堅強、勇敢、聰明的女孩,雖然有著爛賭的父親,卻有著記憶中溫柔母愛及現世中守護她的祖母鄰居長輩們的照料,還有一個相依為命的弟弟構成了牡丹的家庭譜系。憂鬱的男主角林春生卻是充滿故事的人,這個悲傷的故事充滿了恐懼和血,也讓原本應該要健康陽光的人變成了陰暗的同盟者。倖存者和罹難者誰比較痛苦,最後誰的靈魂能夠安息?還是彼此都在不同的地獄裡重複當時無能為力的困境?

    我們都帶著部分的傷去尋求能夠給予自己溫情的另一半,也可望生活中能夠擁有溫情的包容。我們用壞脾氣和情緒試探著情人的忍耐度,然後一方面希望對方不離不棄,一方面又渴望驗證愛的不確定。然而,這個溫馨的故事讓死亡的獻祭都成為男女主角放閃的舞台。這是意料之中的發展,也是充滿喜樂的畫面。


    故事中陳家的壞人其實也不是徹底的邪惡,因為真正的壞是不知道悔恨的,惡人的行為總是我行我素、唯我獨尊,而陳家的父親、大哥、女兒都是在資訊不對等的狀況下犯下錯誤。這樣的狀態讓人覺得非常悲哀,假如這些人都有上帝視角,或者他們願意放下心中的不平和不甘,就不會毀掉別人的生活。然而就是因為人性中的自私、偏執、武斷,所以才產生了無法補救的悲劇。

    假若異類代表的是邪魔歪道,收服異類的是正義的化身,那麼白蛇傳中的法海以及無數的騎士團、神父、師傅、道士,是否都沒有私慾呢?我們都在別人的故事中看到自己的遺憾,因此有時候自以為是的正義是因為要彌補自己錯失的時光,以及忌妒別人擁有的幸福。

    這是一個充滿美好結局的故事:王子和公主從此浪跡天涯,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可是,身為讀者我想問的是:在經歷苦難的結合後,在永生的相伴下,幸福如果變得平淡,那麼要如何度過漫長的時光呢?我很希望看到這對有緣的情人不只是遊歷四方,更想他們能夠一起在台灣各地參與更多的事件和案件。

    牡丹是夏天充滿陽光的花朵,春生是在生機盎然的天地裡重生的勁草。他們來自光明,卻隱於陰黯。不過,黑夜裡也會有美麗的花朵,雖然花期短暫,卻也是一種生命的開展方式。

 

 

 

 

 

 

 

2020年4月24日 星期五

負雷:妖怪人間

這是一部沒有愛就看不下去的劇!我不知我的愛能不能撐到結局!

原本我非常期待《妖怪人間》!真的!因為有我喜歡的黃騰浩、連俞涵,然後也帶著愛和耐心看完了6集。但是我真的不說,能夠撐到6集都是為期待看看還有沒有爆點,然後渴望有沒有可能會有黃騰浩、連俞涵之安的火花再現,但是真的如曇花一現啊!之後還好有唐振剛的墓坑鳥讓我能夠勉強的沒有關電視!

我非常理解編劇想要探討人和妖和生態的問題,但說好的「特殊住民協調處」(簡稱特民處)作為雙方的溝通橋樑,最後好像沒有什麼作用。從頭到尾說好的秘密呢?出任務的時候真的超囂張的,直接印在車子上是怕人類不知道有妖怪嗎?處長廢到不行!

還有,真的不得不說,整個故事鬆散到不行,如果對於妖怪不理解,完全就只是會有莫名其妙的感覺。妖怪和人類的衝突、妖怪曾經的叛變、妖和人之間的糾葛、財團政經的隱微糾葛,其實都只能靠觀眾自己補足。文龜、地牛、瘧鬼‧‧‧台灣本土妖怪好像都很衝動、無腦、情緒化、憂鬱嗎?可惡!為什麼能把戲弄成這種四不像的樣子!


我到底看了什麼?
我到底看了什麼?
我到底看了什麼?

其實特效什麼的都沒有絕對必要,但是拜託一些演員加強好嗎!不要只是打著半人半妖的幌子、然後演的那麼無力蒼白又中二。編劇真的無法把故事說完整,這讓我十分的心疼我浩我涵的火花啊!可惡,到底這整部戲在幹什麼啊!

最好這個禮拜能夠好好收尾哦!我還是會為了喜歡的演員看下去。但是我真的受不了拖沓而糟糕的劇情了!還好,每次聽到片尾曲的時候,都覺得有種救贖感!因為!終於結束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Yx9lYtkUcU

妖怪人間 - 鄭宜農[歌詞字幕版]


《心中住了一隻貓》試讀


《心中住了一隻貓》試讀

    曾經,我是狗派,也一個很無法跟貓相處的人類,更無法理解為什麼許多朋友看到貓咪都一臉被融化的樣子。自從表妹們養了貓,我竟然開始會忍不住買一些小零食、手機裡專門開一個貓咪的相簿、和朋友大談「貓經」、不自覺的想著貓咪躲在箱子完的迷人模樣。所以,我看到了《心中住了一隻貓》的書名,就忍不住想著:這本書我一定要看!

    閱讀葉子的書不只是一種幸福,同時也跟著作者和他們家的一群貓一起經歷了喜怒愛樂、生老病死。養過寵物的人其實都知道,剛開始也許是寵物,但是後來牠們的定位是家人,甚至是最能夠承載自己情緒和生活的陪伴。我非常佩服作者一家能夠照顧三十多隻貓,那樣的照料和投入是非常難能可貴的付出。尤其每個貓都有自己的習性、個性、特質,如何安排居住的地點、餵食還有搬家,那都讓我覺得不可思議、瞠目結舌。

    書中標題旁的文字,都能狠狠的打到我心深處,如:「如果你養貓了,你的人生規劃不再只有自己,為了貓,你開始種種改變」、「不知道貓想什麼又何妨?你只需要理解貓是獨立的生命個體,不全由我們擺布操控。」、「不管你的貓花色如何,一旦成為你的貓就是世上唯一最好的貓。」、「每一隻貓來到我們身邊,我們都會為牠取一個專屬名字。取了名字,牠就不再只是一隻孤零零的「貓」。」……我真心覺得這些文字只有愛慘了貓的人才寫得出來,而且那是站在與貓平等的立場上來書寫,而不是有些人口中說著:愛護動物,卻高高在上的彷彿給予寵物施捨。因此,在我閱讀的時候,我實在是不得不被書中那綿密細緻的情感,還有溫柔細心的呵護,以及超超超超超超……可愛的貓照片而心動。

    對於人類的自私,尤其是人類很糟糕的掠奪資源,傷害動物的生存空間,卻美其名作為拓展生活空間、改善人類環境的自私,作者有很強烈的批判,讀起來讓人覺得痛快淋漓:

 
    在動物的世界裡, 最怕的不是鬼, 是比鬼還可怕的「人」,是會無故傷害

    動物生命的「人」;是不容許動物與人共享環境土地非要趕盡殺絕的「人」;

    是動物老了殘了就把牠們棄養到收容所的「人」;是養了動物後卻沒有盡到

    照顧責任的「人」。


我是個很膽小又固執的人,所以當我認定了一種關係,我會很小心而勇敢的保護,我回憶起生命中陪伴過的生物,無論是貓、狗、魚、蠶寶寶、寄居蟹、蠹蟲……我都心存感謝。我所能做的就是陪伴他們到生命的盡頭,迎接每一次和他們的分離。可是在這過程中,我深深的感受到是借給我的仁慈,因為我是多麼幸運能夠在他們的生活中佔有一點點的時間。也許,對於漫長的時間來說,短暫的同行只是一瞬間的事,但我感謝生命中那些緣分。尤其在讀到這本書的時候,我非常珍惜現在還在我身邊的貓啊!

    與其說是像小王子和小狐狸般的馴服。我更覺得動物對我來說,我才是被馴服的個體,因為動物們要能和人類「建立關係」,或是從已經受過傷的心靈中再次相信人類,那是多麼勇敢的嘗試。所以,每一次當我看到自家的寵物大人,我都忍不住想要給予她最好的罐罐,最多的時間,還有最溫柔的撫觸。

    書的最後隱藏的一封催淚彈:〈二十歲的貓奶奶,您好嗎〉,讓我忍不住分了幾次才讀完。因為,我知道了最後貓和人一樣也會老、失智、死亡,也知道了這一段過程有多麼難熬。我經歷過家中狗狗的死亡,所以更清楚的知道最後那些自字帶淚的敘述是什麼意思。看著老貓的照片,其實真的很哀傷,可是如果能夠把貓貓從小女生養到老太婆,那麼也是一種非常微小而偉大的成就了。

    對於這本書的評價,說的俗一點,就是愛貓的都去看,不愛貓的也要看。因為,在翻閱書本的過程,心中會變的柔軟無比。也許我的心中也住了一隻貓,希望牠在我心裡平安健康幸福快樂!

 

 

2020年4月16日 星期四

讀《野孩子》有感


        情感上我很難接受寫生活週記、和妹妹對話的大頭春會變成「野孩子」,但在理智上卻能理解在家庭、學校都失能的時候,流浪的王子最終只能在廢車場和廢人、野狗建立王國,再也無法回到自己曾經以為擁有過的王宮。雖然許多成長小說讓少年在「逃家」後,歷經奇遇、試煉,而得以啟蒙、脫胎換骨並安然返「家」,但是對於早已棄家的少年野孩子來說,回家才是最殘酷的懲罰。

    國外學者將《頑童流浪記》視為美國對自由的嚮往,以及對歐洲舊社會的對抗和排拒,將其層次提升為「反叛寓言」。而梅家玲則將野孩子放在父子家國裂變的體系,試圖將少年台灣和古老中華做區分。但無論研究者是以什麼格局看待少年的脫軌,中外看待家庭、教育體系或社會的非主流大都認同是「孽子」、「搗蛋鬼」的角色,他們存在著「對於既定秩序不滿意的挑釁心態」,還反抗、質疑眾多乖乖牌毫不懷疑的規矩,展演不被認同的性向和職涯選擇。國外幸運的湯姆和哈克在冒險挑戰之後找到自己的生存之道,而台灣不幸的大頭春則是用傷殘和死亡結束遊蕩的日子。

 
    嚴格來說,野孩子並不是好孩子的對立面,壞孩子才是。好孩子在校園謹守升學的路線,完成傳統所賦予的成長考驗;壞孩子則逃逸到教室外,在黑幫和灰色場所學習如何不被吞噬的生存。但是野孩子和壞孩子的差別為何?其中的界線很難明確的切割。野孩子不夠好也不夠壞,所以只能釋放過多的能量,在打架、鬧事、憤怒、性交(或幻想、看A)中無限迴圈,然後不屑的看著自己隔出來的牆之外的風景。野孩子因為得不到歸屬感而逃離,野孩子對世界既嘲謔也帶著控訴。他們的生命史中甚至有種超越好孩子的哲學思維,例如大頭春說:

 
「後來我才知道:不管什麼事情,只要開始了,就再也不會結束,永遠不會」(23)

「我記得我學會了忘記;可是我不記得我忘記了什麼。」、「我不知道你忘記了什麼。」、「可是我想知道你是怎麼忘記的。」(215)


好孩子忙著將自己留在軌道上向前奔馳,壞孩子徹底的毀滅那該死的框架。而野孩子在髒話滿篇或是三兩成群的集團中,思索生命的意義,還有不斷的回顧前塵往事。只是野孩子沒有所謂的更好的青春!因為他們的最好已經成為過去。

 
    作為「溫暖安全」的「家」的對立面,廢車場當是黑暗社會的象徵符號,可是在這些陰暗又容易滋事的地方讓野孩子感覺到真正的「安全」。尤其在心理上一直暗示著自己是廢物、垃圾、人渣的野孩子,就只能一路的走向沒有光明的所在。一如廢車場的公告:「這世界只剩下大哥、廢人和死人,早就沒有什麼青少年了!」苦難讓人快速成長,而老與年齡無關,墮落亦然。阿木家的雜貨店、便當只是一個換取友誼的倉庫,而敘述者我看待這個醜又懦弱的小跟班的眼光本質上凌厲而殘酷。

 
    最後大頭春最後用駕車衝向醫院的「撞」舉完成自我的生命,大約野孩子的確死了。但死亡或許是比較好的結局,因為大頭春至少保留著話語權,為自己訴說那些走向不歸路的歷程。
 
    梅家玲在「離家之後──野孩子們的廢墟意識與情色想像」提出當「家」的一切已成虛妄,還有存在記憶留戀的必要嗎?野孩子的流浪者身分並非純然不需要一個地方接納自己。廢車場、彈子房、電動玩具店、網咖都是家,而正因為原生的「家」變了,才讓家以外的空間成為承載自己生存的居所。家到底在哪裡?自己在乎的人所在的地方就是家,能夠安穩的表現自己的地方就是家。只可惜有些人也許永遠都找不到那條回家的路。

 

負雷:《陽光普照》

因為同學的介紹,所以我看了《陽光普照》的電影。在同學的訴說中,似乎文青們看到許多意象,還給予很高的評價,大力的推薦一定要看。雖然我沒有很高的期待,但是在看完之後還是忍不住失望了。最重要的原因也是最致命的原因就是沒有邏輯,一部電影就是一個故事,故事都說不好,很浪費整部片的演員。

其實整部影片的意象是美好的,包含陽光的照耀、騎腳踏車的悠閒、雨夜的驚悚、高樓躍下後的場景。演員的表現都都極好,不管是主角、配角都是一時之選,而且人物的性格和彼此之間的衝突都藉由演員詮釋得很好,很容易讓人入戲。

而且導演試圖要營造一種幽默,例如砍5刀就會死、新人簽結婚證書的禮炮,故事也帶出一些黑色的意象,就是阿豪所說的黑暗司馬光的故事,讓人印象深刻。陰森詭異的動畫搭配阿豪陽光燦爛的外表,呈現極度不合諧的張力。

如果要說陽光的公平,那麼整個故事結構的角色都公平的有病。或者就是因為要營造每個角色的特殊性,所以忽略了現實層面。整個故事中的警察完全是被黑了的狀態,明明應該要跳出來處命案的,但都沒有做出什麼處理,也沒有偵查。故事就是這樣莫名其妙的切割成片段,所以讓人感覺到非常地不舒爽。

阿豪不知道為什麼的突然自殺,在故事的行進中只有呈現他刷牙後穿完衣服就跳樓了!可以有點線索嗎?可以說出一個合理的心理轉折嗎?如果一部電影連這個都做不到,還要觀眾自己努力地去想出為什麼?寫很多影評分析為什麼?那麼這就是一個失敗的敘事。因為觀眾也可以猜測、推理阿豪可能卡到陰,那麼這不就是荒謬中的荒謬嗎?

最後母親和阿和一起在陽光下騎腳踏車,看似溫馨美好,但是,為什麼又要去「偷」腳踏車啊!雖然說是用借的,但是能不能有點正常的邏輯,媽媽雖然愛孩子,但是孩子出獄後又因為偷竊犯罪,這樣真的好嗎!而且父親幫忙解決事情的方式太極端了,也不符合實際的狀況。最後似乎沒有得到什麼處理,這讓人很反感。似乎就是父愛最偉大,爸爸犯了罪,但是很鄭定的解決了困境。

電影中刻意的特寫演員的表情和狀態,但是不知道為什麼,該呈現的孤獨、寂寞、遺憾,總是有種強大的表演感。整部影片被切割成許多細小的片段,可以獨立地看待但是卻不能作為一個完整的作品。最後無論演員、場景、舞台有多美好,都因為爛故事而有了瑕疵。

我很希望電影中可以呈現多一點的細節,也能夠有多一點的邏輯。我心中的陽光普照是從黑暗中走出來之後的公平,而不是虎頭蛇尾、私刑正義的公平。

2020年4月2日 星期四

讀〈寂寞的十七歲〉、〈命運的迹線〉、〈在室男〉有感



   In the becoming」在少年小說中是一種特殊的狀態,但是正因為這種難以定義的狀態,讓讀者也能夠看到自己「當下」的生命歷程。生物總是會改變成長,無法在某一個時期定格,都會經歷不同的刺激、反應,然後成為現在的自己。正如兒童時喜歡天線寶寶,如若長大,人就不可能只滿足於天線寶寶。結局美好的少年們的追尋認同的過程就像《冰雪奇緣》裡〈in to the unknown〉所展現的神秘迷茫卻又堅定,但是很多時候少年們會在不同的關卡中當機。

    張愛玲《半生緣》的開頭說說:「對於中年以後的人,十年八年都好像是指顧間的事。可是對於年輕人,三年五載就可以是一生一世。」因此在少年時期發生的小事總是「驚天動地」,或許回頭來看這段歷程只是一個不起眼的追尋,然而白先勇〈寂寞的十七歲〉、王文興〈命運的迹線〉、楊青矗〈在室男〉這三篇中的少男心事,就是尋求「認同」的歷程。如果沒有外界的肯定,似乎就喪失了大聲向他人宣告的自信。

    當少年面對生理和心理的衝擊,對自我的質疑(能力及自我性別認同)、異()性的渴求、情愛的試探、成績的壓力、同儕的認同,青春期的躁動不安就是因為急著想要證明自己的存在,或者至少是試圖讓自己不要和別人「不一樣」。主流的框架或是社會的要求讓男孩必須要呈現陽剛的樣子,要求學生成為乖孩子,要求人們往「溫良恭儉讓」的君子境界邁進,要求絕情禁慾,要求金榜題名光宗耀祖。《琅琊榜》裡當時「金陵城最亮眼的少年」──少年將軍林殊,十三歲起與父親披甲上戰場,英勇善戰,足智多謀。林殊得到了眾人的認同,所以他亮眼。而楊雲峰、高小明、有酒窩的在外表、健康、金錢、成績、家世……等等狀態下的缺陷,讓他們自卑而又敏感。

    陳勝說出:「燕雀安知鴻鵠之志?」王安石說出:「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而〈寂寞的十七歲〉裡楊雲峰:「我不曉得要當什麼才好,我說什麼也不想當。」的怯懦和茫然沒出息觸犯了禁忌,在不被認同的狀態下,最後只能「把被窩蒙住頭,摟緊了枕頭」的單方背離家庭和社會。高小明「左手巴掌上留下一條永恆不滅的疤痕」驗證他為了得到認同的決心和努力。有酒窩的的忌妒和最後油嘴滑舌說起「得戀」的質變,或許在同事們的眼中才是正港的男子漢。寂寞和年紀無關,不被理解的淒清讓少男們都活在等待溫暖的冰冷中。寂寞的人脆弱而容易動心,容易陷入幻想中的希望、友情和愛情。

    向日葵永遠無法和太陽平起平坐,追尋的歷程是一條布滿猜疑、質疑、自我否定和傷痕的道路,然而走過之後,也許少年們終究會知道自己最後得到了什麼?失去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