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30日 星期一

如果30歲還是處男,似乎就能成為魔法師

〈如果30歲還是處男,似乎就能成為魔法師!〉這名字實在是太長了!但是,在看劇的過程中十足美好的幸福實在讓人覺得每一集都太短了!雖然是BL的劇情,可是卻讓人充滿了少女心、姨母笑,還有對愛情美好的嚮往。這樣的魔法是讓人羨慕的,也是讓人想再三回味的。

辦公室的戀情很難,暗戀一個對自己沒有自信的人很難,要假裝不經意的把自己喜歡的人和自己拉近更是困難。然而,又因為這個美妙的魔法,能夠讀懂人心的魔法,讓自己看世界的方式不同,也看到了別人的溫柔。

這部劇是漫畫改編,但是我還是喜歡日劇的拍攝手法,還有兩位演員的精采演出讓我相信這就是我能看到得最美的畫面。雖然生活有很多的麻煩、職場有很多的騷擾、世界有很多的惡意,但是,只要努力的生活著,可能總有一天也會找到能夠守護的人,也能夠感受到真正的幸福。

我一直都懂那種暗戀的感覺,也很清楚那種不小心就喜歡上別人的心情。雖然目前自己也還是在療傷的階段,但是看到別人的幸福和交往,自己遺憾的某個部分也被安慰了。我希望可以趕快看到下一集,又很希望部要那麼快完結篇。雖然我自己沒有愛情,但是很希望陷在愛裡的人都能夠幸福的相守。

正如黑澤在公車上突然的詩:

《僕の恋人》 -黒沢優一 
横を見れば君がいる     轉頭一看便是你 
恥ずかしがり屋の僕のエンジェル   我那害羞的小天使
お預けデート    暫緩的約會 
それでもハート    愛你癡心絕對 
刻むぜビート    跟隨著節奏 
安達とずっと...    我要與安達攜手... 
幸せ一生    幸福常相守

那麼美好的心動,和性別無關,只和愛上的愛情有關!


2020年11月29日 星期日

樂觀的喜劇:《最幸福的季節》

《最幸福的季節》(或翻譯為《求婚好意外》)這部影片講述了一個失去父母的女子準備在女友家一年一度的假日聚會上向女友求婚,結果發現女友還未向保守的父母出櫃,只能以閨密的身分參與別人的家庭活動。然而在女友的家庭中,她卻發現了女友和家庭的關係緊繃,而女友的姊妹們也都各自在父母的高壓統治下而有不同的心病。

人們對於整個主流的世界總是維持著又近又遠的關係,希望自己能夠在大眾中安全的成長,卻又希望自己是那個很特別、出眾能讓人看見的對象。然而若是有很多人關注自己的與眾不同,又會害怕因為鶴立雞群成為眾矢之的。在電影中的這個看似完美的家庭:成功的父母,各有所「長」的三個女兒,吸引了許多名流的目光。然而,在光環之下卻是黑暗的存在,因為在家庭關係的假裝下,讓人們始終無法得到自在的喘息。

所以這一部影片不是指純然的探討出櫃的關係,而是讓人思考幸福的定義。我最被打動的不是女女的感情,而是女主角的GAY蜜和女主角分享出櫃過程時的心痛:他被家人趕出去,而且長期不再說話。但是,也因為如此,他安慰女主角不要因為女友的隱瞞就這樣否定了彼此的感情,而是要知道這個世界有很多不同的生活方式。

其實這一對女女CP沒有讓我有感,我比較喜歡女主角和她女友的高中同學一起在酒吧的片段。可是,我知道感情與他人無關,只要兩個人願意在一起,就算別人不看好也沒有關係。但是讓人心痛的是在什麼都沒有準備好的時候,女主角就這樣被丟在一個陌生的地方,接受了不友善的對待,遭受了不白之冤,然後還一度被女友嫌棄「太黏」(但如果我知道對方和前男友深夜出門,大概會抓狂吧!)「什麼都不是」的過了一個悲慘的假期,毀掉了原本要求婚的計畫,也許我真的會審視和女友的相處。

因為電影總是為了圓滿而收尾的,所以在最後很輕易的就大團圓了。然後所有問題攤開後,所有的人都成長了:父親接受了一切、母親變得善解人意、妹妹成為暢銷作家、家庭問題都有圓滿的收束‧‧‧‧‧‧可是真實的人生不會是這樣的。因為看過太多慘烈的狀況,所以覺得這部電影果然是聖誕節才會存在的美夢。所有的人都不是真的想傷害對方,縱然已經傷害了,也都很快的懺悔而回歸到美好的幸福當中。

而真正的生活也許會是崩壞、分手和心痛,也會有猜疑、不解和毀滅。可是,說好了最幸福的季節,就讓幸福持續著整個季節吧!我也寧可相信許多人在經歷了痛苦衝擊後,能夠很快地就接受和自己不一樣的對象。畢竟,愛不是最偉大的,但是我們都希望因為愛,我們都願意成就彼此的偉大。


與我們所不同的:評張貴興《猴杯》

 張貴興的《猴杯》是關於殖民和暴力的書寫,然而在閱讀的時候,卻讓人有種很超然的「異化」感。因為那是熱帶、秘密、神奇而危險的叢林,也是語言不同、種族複雜、背景神秘的國度,不管發生什麼,都是「他國事務」,當讀者以一種獵奇的心態來看待,那樣的隔閡就是最好的安全距離。

其實無論作者想要書寫些什麼,評論家總是會以隱喻來說明每一種意象出現的象徵,這就是接受美學當中的讀者接受理論。作者已死,當作者在書寫完創作時就已經和這個故事脫鉤了,只有讀者能夠賦予作品新的意義。而這本讓人讀了也不舒服的小說,讓人不適的部分不在於暴力和性,而是在於一種「理所當然」的敘述。

關於胎兒的遺棄、關於生命的蔑視、關於性別的尊卑、關於被虐的自然、關於越界的平淡‧‧‧‧‧‧那些看起來像是平靜無波的敘事,還有狂躁難馴的總督,一再出現的豬籠草和死亡,都是在故事中讓人覺得不寒而慄的恐怖。

那是一個很遙遠的世界,但是和鍾怡雯、陳大為、李永平的書寫不同,那個世界更遙遠,而更讓人想要遠離。所謂的「馬華」都只是分類,作家們真正的認同都只是那個屬於自己心中的國度。當小說閱讀完畢時,發現我自己還在書房,四周只有牆壁和陪我的也只有桌上的論文,沒有獸。我覺得很安全,很自在,沒有那些冒險和危險,很好,希望一直都能夠如此。


2020年11月28日 星期六

恐怖的真實:《看人臉色》

凌明玉的文字非常「狠戾」,這不是意義上的暴力,而是感覺上要將一些掩藏的族群都挖掘出來,然後把這些人狠狠地剝光,讓他們都攤在陽光底下。《看人臉色》這本短篇小說裡將減肥族、啃老書、妄想症、單親族、寵物族、無殼蝸牛‧‧‧‧‧‧等受主流社會與媒體標籤化的族群都一一羅列,而這些被點名的族群,就這樣以文字的模式再被「傷害」一次。

很多時候我們都無法避免社會的暴力,也沒有能力拒絕主流的框架,雖然佔在平均值以上的那群都會高高在上而「謙虛」的說著要尊重每個人不同的選擇,但那就是另外一種的歧視。我們人類很害怕和別人不同,所以很希望能夠找到方法將自己安放在安全的位置。因此,仔細地審視人我的不同,然後給那些看起來相似的族裔命名,在這樣的歸類或不歸屬當中,能夠得到一種安全感。

其實這些族類都只是世界上眾多種類中的某幾種生存方式,但是因為這些模式都有「病」,所以才能成為談資。這些病症的主要根源就是貧窮,因為在社會底層,所以沒有人躲得過指指點點,那些富豪名人就算奇行怪異的點,人們也只會說那是一種個性。但是小人物的小幸福就是一種必須被看見和關懷的現象。

我一直都還無法擁有自己想要的房子,病不是因為我不夠努力,也不是我妄想要城堡,而是我無法用現有的薪水負擔頭期款和房貸,然而我不過是想在工作地點周圍買一間二房的小公寓讓我和女兒、媽媽能夠一起居住,不用每天開將近兩小時的車上班。我一直都上網衝浪,因為我必須要藉由網路來看看這個我跨不出的世界,然後將那些他者的經驗變成自己的想法,可是我打從心裡不願意和同事加好友,因為下班時看到那些頭像和名字依然會讓人不適。

在某個意義上,我也在啃老。住著媽媽的房子,拜託媽媽幫我帶孩子,家中的事情也是媽媽幫我處理。而我只是去工作賺錢,然後把少少的生活費和孝親費交給媽媽。每天超時工作,每天筋疲力盡,每天都希望能夠發狠把工作辭掉,卻因為現實的打擊而繼續的忍耐著。只能祈求今年能夠成功介聘到離家近一點的學校教書,至少可以不用浪費體力和油錢。

而校園生活中,學生對於教師的臉蛋、身材之嚴苛,都不能稱作霸凌,因為老師「不是人」,被家長和學生欺負剛好而已。因此我一直都很焦慮的穿著每天的衣服,羨慕學生能夠穿著制服上課,畢竟就連穿什麼品牌的衣服和鞋子都會被品頭論足。看人臉色,是的不管到什麼時候都必須看人臉色。

作家實在太可怕了!那些被點名的族群都活靈活現地呈現著自己的不足和空虛,卻又無力地為自己辯白。只能夠持續的在作家書寫的空間中輾轉的被讀者評論或同情。是的,同情並不是一個好的字眼,當我們同情任何人的時候代表我們自以為自己過得比那些人還要成功。比上不足,但對下更狠一點,就是人的劣根性吧!不過,等我們到了不同的階層,我們也許就能學會看更多不同人的臉色,然後有更多不同的煩憂。

期待有一天能夠自己好好活著,不用再聽別人的碎語。


2020年11月24日 星期二

評:《 為什麼我們製造出玻璃心世代》

玻璃心或是堅強的心其實都只是一種概念上的分別,但是,當我們特意的強調我們欠缺的能力,也許到最後那就變成一種生活中的藉口。本書提到三種謬誤:

1.脆弱的謬誤:殺不死你的,讓你更脆弱

2.情緒推理的謬誤:永遠信任你的感覺

3.「我們」VS「他們」的謬誤:人生是好人與壞人的戰爭

然後利用目前美國的現況還有資訊來說明在日常中的看見,其中的一些想法值得參考。例如:「為孩子做好上路準備,而非準備好路給孩子。」因為人生中有許多挑戰,都必須由自己親去經歷,也只有自己理解那樣的過程,才能讓生命更佳的寬廣,也更清楚知道自己的極限。

也許,人都是脆弱的,但因為理解或感知就壓縮了自己未來的方向,那是相當可惜的事情。因而不要有玻璃心,而是要有接受各種可能的寬容及試探。最芝加哥言論自由原則聲明就是不讓自身陷於自我保護之中,「安全主義至上」已經是一種傷害了,所以,能夠多元承受不同價值觀碰撞的人,才有更強大的可能。我希望自己有能力判斷言論的正確性,然後可以理性的和別人討論,可是遇到酸民時,也期許自己有強大的能量可以反擊或是無視。

但是對於小孩的教養我不同意他的看法,畢竟對於身為父母的我來說,我不可能讓小孩在那麼小的時候就獨自行動,但是我會陪著小孩理解依些社會案例,然後讓孩子多去思考和判斷生活中的危機。而且我會告訴孩子世界是危險的,所以我們必須要更有智慧地去讓自己堅強的活著,還有遇到事情的時候不要慌亂、鑽牛角尖,但是也不要輕易地相信人。

或許不是我們去製造了玻璃心的世代,而是我們越來越害怕那些被扣上的帽子。如果將來的世界變得越來越讓人害怕,我希望自己也能夠有勇氣去保護自己、守護生命。我是被上一代稱為草莓族的一群,但我希望自己不要那麼容易就


2020年11月23日 星期一

郎平和她的排球小夥伴:奪冠(中國女排)

其實看完這部影片的當下挺"感動"的,雖然我是分成好幾次在網路上看完的!在我之前看預告片時,內心的期待和感動是非常飽滿的,所以也很期待我心中期許的熱血排球。但是在上映之後,網路上一直都說這部電影可以可以直接拍成《郎平傳》,讓我非常好奇,所以我忍不住就在網路上看完了這部片。

果然,看完之後我內心只有一個感覺!可以改名叫做《郎平和她的排球小夥伴》,整個故事的時間線幾乎都是用文字敘述,然後描繪郎平的成長歷程最讓人感動的是黃渤和鞏俐還沒有演出的青年時期。尤其是老教練在訓練球員時和球員一起努力的架高網子,訓練到肢體受傷,意志一直被摧毀然後重建。因為,那幾個片段可以看到青年的不屈和鬥志,這是整部電影當中讓人回味的地方。然而在鞏俐演出的中年郎平出場之後,我內心只有:

哇!郎導好厲害!

郎導好霸氣!

啊!真的可以這樣嗎!

喂!你怎麼那麼容易就感動!

說真的,整個感動的幅度大為降低,知道郎導很厲害,很會帶球隊,戰術運用很強,老戰友真的非常挺她!所有人都會因為郎導而感動。但是,我不要看這個啊!我要看的是像其他正常的運動電影一樣,描繪人物的動作、性格、成長和糾結。但是,郎導好像很容易說了些什麼,或是在球場上走一走,問題就迎刃而解了。到底是在裝什麼啊!

我是要看熱血運動員在球場上揮灑汗水,不是要看郎導裝B的好嗎!整個故事雖然試圖營造過去和現在的對比和選手對排球不變的熱情和激情。但是在新一代選手說想成為郎平時,我就猜到電影一定會說什麼:不要成為我,你要成為你自己!

果然到最後,郎導傳訊息給接班人鼓舞她奮鬥,很煽情狗血的拿了純愛的劇本嗎!然後在典禮上打電話給老戰友!表示始終沒有忘記一生的情誼。嗯!但是整個剪接和畫面真的很亂,有種不能靠著畫面把事情說清楚的粗糙感。還有一種:啊!贏了!成功了!郎導好棒!

可是我關心的是那些莫名的離開國家隊的球員,還有整個故事說成這樣,青春的女孩真的只有一直在畫面中成為工具人!我寧可看10分鐘選手訓練,也不要看郎平逛美國超市還有做復健!所以,還是看預告就好!這樣或許還有更多的感情和記憶!

郎平傳!差評!我想這次網友是對的!都怪我自己鐵齒啊!


2020年11月22日 星期日

現實比小說殘忍:評《房思琪的初戀樂園》

其實我一直試圖不要看這本小說,尤其知道這本小說的真實性,還有作家最後的結局。但是,就算我不刻意的去閱讀,關於房思琪的事件也早就讓沒看過小說的讀者都知道了那些細節。在讀這本書之前對於房思琪有心疼有憐惜,也對於狼師集團、家暴男有許多的責難。可是文字的力量太可怕了,當我斷斷續續看完這本這麼真實的小說之後,我更厭惡那些現實中的原型,也痛恨法律對於這些加害者竟然沒有任何的辦法。

小說真的寫了太殘忍的細節,由於研究的關係,其實這並不是我看過最令人不適的色情文字,也不是我不知道這樣的人物經歷,而是當故事中的13歲女孩遭受到這樣的待遇時,她的周遭竟然沒有任何人可以求助,沒有任何的浮木,因為故事中唯一稍微能觸及到主角的姊姊也在經歷不同的苦難。想像和被迫的「愛」,真的好「猥褻」!而這樣的房思琪還會有成千上萬個。

如果想要客觀的評價這本小說,把作品和創作者分開。(實在很不忍提及作家的名字)這本小說的故事線很清楚:一條是熱愛文學和懵懂的青春少女在失身後被迫成為性奴的血腥故事,另一條是愛上家暴男後長期忍受不堪對待,為了婚姻放棄學位最後被家暴到流產而心死的無奈情事。這兩個忘年交有著共通的嚮往,但也隱藏著各自的秘密,那些被迫藏起來骯髒污穢,都是生命中無法輕易帶過的傷痛。雖然結局的房思琪用瘋狂來逃離苦難,但是那些倖存者卻因為沒有在當時成功救援而活在地獄。

故事中的反派人物是那麼的虛偽,作家寫出了猥瑣的中年利用各種機會的誘騙,還寫出了他們的下流和無恥,這樣的真實讓讀者恨不得讓這些惡人粉身碎骨,也讓人在看到他們表面的光鮮亮麗時感到噁心想吐。而那個喝醉就打人的貴公子家暴男不配擁有任何的幸福,因為他已經不只一次的糟蹋過許多女子的生命和生活。惡人是那麼的暢快、跳脫又自在,能夠擁有屬於自己的幸福生活。而女孩們的樂園就在自家的後院,但在活著的時候已經不可能找到通往後院的路。

所以書名的諷刺性真的異常的強烈,初戀如果發乎情止乎禮,那才是一種唯美。然而,被強迫的性關係讓女孩自尊的覺得自己「髒了」,被侷限的視野讓少婦覺得為了愛情可以「忍了」,最後都沒能夠跳脫出悲慘的結局。那些鄰居們茶餘飯後的談資,那些同情者永遠無法感同身受的劫難,那些批評者始終自以為義的高傲,最終的悲劇,其實都是整個社會所賦予的二次傷害。

太痛苦了!這本書讓人太痛苦了!然而,我慶幸自己仍有良知,也害怕著這個世界給下一代的惡意。如果沒能給予孩子安全的環境,寧願不要讓下一代降生。這世界沒有樂園,但希望這世界相信有樂園的女孩們能夠幸福快樂。


2020年11月19日 星期四

警世好書:《媽媽的悔過書:我是最成功的老師,卻是最失敗的母親,一位校長媽媽沉痛的真實自白。》

 其實這本書的書名已經讓讀者感受到了身為母親的懺悔,而且也在書名中展示了自己的脆弱和愧疚。的確在我還沒有看這本書之前,我以為那只是又一本在檢討自己教育歷程的作品,然後自吹自擂的說自己的教育方式讓孩子起死回生,或者讓曾經有的裂痕消弭。

然而,這本書的作者 李柳南遇到的是更棘手的事情,她引以為傲的兩個孩子都因為承受不住長期的高壓而休學,讓身為教育者的自己崩潰無力又丟臉。能夠把別人的孩子教好,但是卻對自己小孩的反抗毫無招架之力。而且看到孩子在家裡的耍廢人生,加上丈夫生意失敗,更是狠狠的把自己推到地獄。

然而在每個絕望的時刻,想死的時候,希望自己乾脆心臟麻痺就解脫的時候,偏偏還堅強的活著。因此,為了繼續之後的人生,所以才要回頭來看自己一路上的錯誤。並且試著改變,而且要和孩子和解。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當作者開始反思自己沒有讚美孩子,只會用壓迫的方式逼小孩背誦和爭取榮譽,最後孩子拒學、懼學,對人群恐慌,身為媽媽的心裡一邊痛苦的反問為什麼會是自己,但是仍然積極的找方法去解決。

不是每個大人都有面對失敗和錯誤的勇氣,尤其是面對自己的後輩和孩子。想要當一個讓孩子尊敬的媽媽真的好難,可是,如果能夠多給孩子一些鼓舞,然後不要過度的干涉孩子的人生,我想孩子縱然成就並沒有很傑出,至少還願意和親人在同一個空間。可是當彼此尖銳的武裝,然後狠狠的把對方劃傷,那麼只能夠鮮隔開適當的距離,然後等待時間的療育。

當作者願意放低身段,回憶和小孩相處的點滴,然後願意支持他們的決定。縱然那些決定並不一定是最好的、最對的或是最便捷的,可是沒有自己走過,怎麼會知道自己這一生中欠缺什麼、需要什麼呢?

所以當我看這本書的時候,真的是膽戰心驚。我害怕自己會不會過度的管教自己的孩子,會不會給她的心靈造成傷害,會不會太兇?會不會用錯的方法?但是,在我開始思考自己和女兒的相處模式,我很慶幸女兒到現在還願意讓我牽著手,也會在我去學校接她時愉快的跑向我。希望這樣的時間能夠維持的長一點。

我怕自己容易、輕易就忘掉了自己的感動,所以,我要讓自己時時地記著:孩子很重要,但是我的孩子不只是我的孩子。


2020年11月18日 星期三

《金都》:除了自由最大,還有錢

 其實看完電影《金都》已經一兩個禮拜了,但是一直找不到時間和心情來說一說當下的感覺,所以一直放到了現在,很多人在這部影片中看到了自由,看到了女主角最後終於勇敢的拋棄了那個還是事事依賴老母金援的男友,從那種被監控和緊迫盯人的狀態下解脫。然後勇敢的走向自己未來的路,在婚姻當中的確必須要有很多的妥協,而且還會有很多犧牲,可是,不結婚就真的自由了嗎?

重要的不是結不結婚,而是有沒有錢。因為沒錢,才會在年輕時用假結婚的方式來度過生命中的苦日子。因為沒錢,才必須一直降低標準的看自己不是那麼喜歡的房子,然後穿自己不是那麼開心的舊式嫁衣。因為沒錢,所以不能夠有底氣的做自己喜歡的事,養自己心愛的烏龜。因為沒錢,所以很多時候都選擇了忍耐。

和女主角對比的假結婚對象,他知道自己想要香港身分,他用力的存錢和工作,也試圖要打掉和女朋友的孩子。然而,最後他選擇不要到城市冒險,回歸到家庭中養育孩子,放棄了理想和夢想。雖然很可惜,不過,也許那就是一種對生活的妥協。很誠實的在沒辦法出人頭地之後用孩子來當作一個合理的藉口。

而那個媽寶易怒的男朋友,並不是全然的壞人,只是他還是沒長大的巨嬰,在工作上或許能獨當一面,但是在生活中都是依賴著別人給予他的照顧,而且有很多粗心而討厭的生活惡習,例如亂放指甲剪,例如把女朋友當作私有物,例如很沒有安全感。

結婚不代表什麼,只是一種法律上的承諾。但是,結婚卻又表示著我們願意被另一個人、另一個家庭綑綁,然後放棄自己的大部分。在實際的生活中,誰賺的錢多就有多的話語權,可是,當不愛的時候,錢似乎不在是最嚴重的問題。而是能不能夠在兩個人和兩個家庭中呼吸。

所以,這部影片的結局還是很夢幻和童話。關機和離開只是暫時的,但是,總是要面對自己的決定,還有未來的路。可是我贊成女主角想清楚之後再結婚,把婚姻當成一種選擇,那麼可以做決定的時候就是一種幸福。

自由誠可貴,愛誠可貴,不過,責任也很可貴,錢也很可貴。因此在那麼多重要的事情當中,最後的選擇,就決定了後半生的價值了。






2020年11月16日 星期一

《恣意橫行》試讀

    《恣意橫行》是一本很狂放的書,不只是書名讓讀者感受到傳主的霸氣,還有一間公司能夠為所欲為的橫著走,那必定是有著他人所不知道的底氣。《紐約時報》記者麥克.伊薩克從2014年開始關注Uber,採訪上百名現任與離職員工,試圖揭露這家公司的秘辛和內幕。因為這個快速崛起的商業奇蹟,其實靠著欺騙、灌水和衝撞制度來爭取立足的權力。然而當他們越來越食髓知味,正暴露了這家公司的邪惡本質。

    所以在我看著這本書的時候,就特別期待看到Uber從一無所有到群山之巔,也特別想知道在雲端的巨獸是如何不斷的在挑戰法律、試探道德的底限下粉身碎骨。雖然試讀本沒有提供完整的篇章,在第三部第十六章的蘋果事件後就嘎然而止,但是這是一個很好的斷點。因為正如史記裡寫著西楚霸王的年少輕狂,寫他的勝利在望後,也在鴻門宴之後寫人的性格引發的失誤和衰敗,然後成就一個崩壞但引人入勝的形象。所以,這本書不只是商業類的勵志故事,而是讓讀者看到欺騙、謊言、背叛和超速的成功所帶來的質變。

    之前看《鯨吞億萬》、《華爾街之狼》的時候,我就對這些商業的鋸子感到好奇,因為在他們的生活中充滿了數字、派對和欺騙,可是要欺騙身邊的蠢蛋很簡單,但是讓無數的聰明人都甘願被網羅到狂躁的博弈中,那不只是需要頭腦,更需要天時地利人和的配合,才能夠讓人在無數的謊言中營造和善、真誠而值得信賴的形象。說穿了,每個人都在「賭」,只是有的人更是拿著投資人的錢都做籌碼,把別人玩弄於股掌之間,營造出屬於自己的企業王國,然後徹底的過上位高權重、醉紙金迷的生活。「竊鉤者誅,竊國者侯」!只有敢於玩得夠徹底的人,才能夠真正的把別人也把自己催眠於成功的情境當中。

    挾「共享經濟」之勢,Uber大舉進攻世界各國,試圖要獨吞整個市場,甚至硬性的衝撞當地計程車生態與政府的法規制度。無奸不商,也無商不奸,在公司裡,高層希望每個人都全心奉獻,盡情投入在工作中,就連員工的供餐也從晚上八點十五分才開始。試圖讓所有的員工都以一種不認輸、向前衝,就算手段骯髒、黑暗一點也沒關係的灰色地帶來爭取勝利。

    其實大家都是為了錢在努力,沒有人會想和錢過不去。奇貨可居的呂不韋、億則屢中的子貢、富可敵國的陶朱公……甚至到了清代的紅頂商人胡雪巖,都呈現出貨殖的典範。而西方的連鎖企業和成功炒股的滲透,更讓人渴望也尋求成功的法則,然後也能夠一擲千金,為所欲為。錢雖然不是萬能,但是沒有錢萬萬不能。貧賤夫妻百事哀,即使上流社會酒池肉林的殘渣也能讓人忻羨。這些公子哥兒享受了人生的聲色極致,而uber的主導者卡蘭尼克帶領著一群狼和他一起贏,縱然過程像是流氓,但那卻也吸引許多人拼命的想要擠進那個核心當中。

    贏就是除掉任何對手、羞辱失敗者,因為不成長便成仁,只要能綁架整個市場,就算無賴一些又何妨?那些熱血、執著的信條核心,就是永遠要贏,為了贏必須拚到底。用錢滾錢,再用錢去滾更多的錢,那是多麼美好的事情啊!我實在無法責難關於金錢夢想的追求,只是令人驚訝的是在那些追尋之下有太多的不正義。孔子說:不義之富且貴,於我如浮雲。意思是說只要手段正當,有錢並不是罪惡,會賺錢也沒有道德問題。如果因為錢能夠幫助更多的人,那麼被善用的金錢一點也不邪惡。然而,人往往在享受到甜美果實之後變質,忘記了從前的初衷,而且遺忘了自己的出身,最後不幸的走向一條衰敗的道路。正如《恣意橫行》中的許多人都在金錢的迷陣中喪失了自我。

    這是一本很精采的書,文字淺顯但是引人入勝,希望可以完整的看完整本書的內容。或許到那個時候,會讓人有更多關於金錢的體悟。

 

 

2020年11月14日 星期六

《什麼都沒有》心得

《什麼都沒有》心得

    卡門‧拉弗雷特在1944年就以《什麼都沒有》得到文學獎,成為西班牙戰後小說的先驅,也被譽為西班牙版的麥田捕手。然後她一路創作,讓文字帶給新一代的青年不同的力量來源,從生活的觀者、體驗者到文字的創作者,因為文字的力量,讓人們能夠在荒謬的現世中得到自己並不孤單的救贖感。

    而這部女性的成長小說雖然以狂暴的發展帶給讀者不平靜的感覺,其實書中並沒有詳細敘述「我」的細節,不過卻從「我」的眼光來觀察這個初來乍到的新世界。雖說那並非林黛玉初進賈府的謹慎微小,卻有著比大觀園裡更複雜的人性衝突。「我」在寄人籬下的同時,不只是找不到歸屬感,甚至還讓自己產生了自我懷疑。「我用眼角餘光,在鏡子裡看見我那十八年的貧脊模樣,被困在一個修長的軀殼裡……」(99)幸福的時候不會讓人思考存在的意義,只有在遭遇苦難時,我們才會努力的尋找未來的可能。但長大本來就需要代價的,只是有的人比較容易就過了那個門檻,而有的人卻必須是在經歷過毀滅之後才重新的睜開眼睛看這個真實的世界。

    有的時候我們因為被保護得很好,所以我們不理解人生和人性,何不食肉糜的探問不只是純然因為無知,而是因為不同階層和生活環境原本就擁有不同看待世界的方式。小說中以女性的視角來看待整個外婆家的混亂和衝突,每一天所見的「精彩」是主角在一開始始料未及的。她看見的壓抑,還有整個不正常的詭異氣氛是無法改變的,而且在那樣的瘋狂狗血環境下,能夠維持本來的樣貌已經算是難能可貴。我不會把「我」經歷的狂暴當成文學的誇飾,我知道在社會的底層,有太多弱者欺負弱者的可能。而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或許就只是生殖的工具、家務的機器還有出氣的對象。縱然寄宿家庭中無所不在的暴力雖然不是發生在自己的身上,但是看著另外的家人遭受到威脅,也是一種巨大的精神折磨。

    「不需要和家裡的伙食綁在一起,我就開心多了。」(119)三餐的重要不在於只是把肚子填飽,然後讓自己有能量運作該做的事情。在餐桌上因為飲食的習慣、食物的口味還有家人的互動都會讓人有大快朵頤或是消化不良的差異。而「我」終於能夠好好的吃幾頓自己會開心的飯,那不只是一種小確幸,而是只有在這個時候才能夠感受到自己還是那個曾經的自己。畢竟如果接受了、被同化了,那麼某一個部分就已經死了。

    整個作品到後面的篇章越來越詭異而有壓力,那種暴風雨前的寧靜,或者說一直都沒有靜止過的風暴都讓人難以招架。最後死亡陰影的籠罩讓人無法喘息,可是那也是一個打破恐怖平衡的契機。也許每個人都必須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也都做了自己認為最對的選擇,不過,只有還活著的人會利用死者來情緒勒索,也只有那種無法在改變的死結會讓人更想離開那樣的壓迫。

    能夠離開是一種幸福,那並不是很無情殘忍的說法,而是人必須求生,也必須好好的走向遠方,而不是在原地哭泣。最後是誰接住了主角呢?或許遠方來的工作是讓她合理逃逸的蜘蛛之絲。或許經歷過生活的磨難,什麼都沒有改變,但是並非什麼都沒有改變!

2020年11月9日 星期一

我的同學好精彩:《厭世國文教室》

 厭世國文老師出版《厭世國文教室》,這真是讓人感到興奮的事情啊!因為我很喜歡風趣幽默的現代詮釋,而且也很重視內容的深度。對於教學現場的老師們來說,那些古人的風采時在是讓人感到無比的欣羨,而那些人物走過的、說過的、經歷過的生活,更值得我們重新用現代的眼光來看。

在這本書當中,作者用有趣的方式來寫古人的輔導紀錄,也恰如其分地展現了人物的性格和生平。加上厭世國文老師用很淺顯但是「剛剛好」的現代語彙來說明這些人物的生命情調,讓人感受到作者對於這些人物的嫻熟,以及真的思考過這些人物可能的發展。

不過,想到要和這些人在同一班,就覺得壓力山大!因為前排坐了哲學掛的魯迅、司馬光、黃宗羲、顧炎武,後面有曹丕、陳伯之,還有林黛玉、潘金蓮、杜麗娘(性別比例嚴重失衡),富二代張岱、文天祥也在,賴和、王冕、龔自珍、王羲之也占據了班上的角落‧‧‧‧‧‧隨便說一個都是響叮噹的人物啊!

可是,想像歸想像,我最喜歡的一篇是關於顧炎武的敘述,從聽媽媽的話來看待清初遺民的悲痛和無奈,從一種課本外的角度來詮釋,又能讓讀者為這個老人心疼。還有最後一篇寫袁枚的兄妹情,讓我紅了眼眶。因為我們都看到了這些人的偉大,但是我們不知道他們的脆弱心靈。可是細細體會著字裡行間,突然就覺得那是一個凡人,是一個和我們一樣有血有肉的存在。

我的同學好精彩,不只是因為他們的事功,而是因為他們的獨特,還有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有一些遺憾。不管事真實的人物,還是虛構的小說,當他們成為一種典型,也許那就是成功的永恆的活著。

書裡面還附贈我就廢的人生倒退嚕的遊戲,真的讓人很想要拋開羞恥的和三五知己一起玩。希望更多人可以看到這本書,可以不要把這些作家當成洪水猛獸。因為他們都認真的活過了,而我們不一定要學習他們的方式,但是要和他們一樣有走出自己路線的氣魄。

總有一天,我也會是班上的一個人物,或許存在感低,可是終究也有一個位置了!


看原文比較好: 評《老子與我:搞笑版老子教你生命哲學》

不知道為什麼,看著這本書的時候完全笑不出來。雖然書名標題是搞笑,但是刻意的用現代的語言製造氣氛,很多時候看得我尷尬不已。而且一方面是現代,一方面又是古典,呈現出來的錯置和不協調,讓人感覺到十分的突兀。雖然將現代的語彙化入文章中是很好的超譯,但是,可以更加有深度一點,而不是純粹為了貼近網友而搞笑。

因為作者對於老子還是有很多的領會,也有很多個人的心得想要和大眾分享,可是作者選擇了用過於淺顯的語言,在某個程度上也傷害了原本的文意。雖然「不笑不足以為道」,但如果只是笑,那也只是刻意為了讓整本書顯得很幽默,不過卻真的不怎麼有趣。其實我看到三分之一時就已經想放棄了,但是基於想再看看怎麼用現代的方式來搞笑,還是把整本書都看完了!

對於某些讀者來說,這樣的詮釋應該是能夠幫助對於老子的入門。但是,對於已經有基本的先備知識,或是認真的看過一些老子的解釋,哪怕只是一兩篇期刊,可能都會覺得很難進入狀況。我最不喜歡的地方就是作者和老子的虛擬對話,但是我能接受作者的建議閱讀部分。不過,了解老子還是應該要從原文來看,因為那才不會被別人的心得誤導。

每一年我都會翻一翻大學時買的老子註解,也會花時間看過一次。已經在大學和研究所聽過很精采的老子論述,因此對於太「媚俗」的解釋,無法進入狀況啊!我看老子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為工作需要,另一方面則是從這些體會中看到自己每一年的變化。對於道、自然、柔弱、無的概念,我還在起步當中,不過已經不再是新手村的雜魚了,已經該邁向新的境界了。

所以,我才敢大膽的說這本書不適合我,適合的是沒有看過老子,也不在意老子真的說些什麼,但是想了解老子可能很有現代意義的讀者吧!(好像繞口令)看了書總歸是緣分,那是從反面中看到了自己體會的價值了!


2020年11月8日 星期日

《國子監來了個女弟子(上)》心得文

《國子監來了個女弟子(上)》心得文

    「女子無才便是德!」、「女人怎麼能夠上朝堂!」、「拋頭露面、不守婦道!」……也許當女子不自意的闖入男人們立足的世界,就會引來許多撻伐,而且在眾多的反彈聲浪中,攻擊的最激烈的或許更是遵守三從四德的女子,最想置優秀女子於死地的,也正是這些被限制的女子。因為不滿別人活得自在,因此非得把別人的人生一起毀滅。當堂堂大司馬聲淚俱下,為獨女桑祈爭取進入國子監的機會,隨之而來的鄙視、惡意在意料之中發生。然而,生命的奇蹟就在於讓原本不相干的平行線有了交集。

    桑祈立志成為女將軍,但是還欠缺一個師父和歷練。而晏雲之在司業的職務下,卻又默默的守護著他的志向。在許多衝突之中兩個人不只因荷包的攻防而交戰,也在彼此的認識之後交心。然而,當兩個人身後還牽扯著家族的利益和皇家的猜忌,單純的感情線就會變成政治的糾葛和權衡。所以在這本小說的敘述下,讓人不得不期待最後下棋的手會如何擺弄這些角色。



    在花千辭設定的世界裡配角人物的性格都很「單純」:制衡天下的皇帝、寡言沉默的桑父、居心叵測的卓文遠、默默等待的顧平川、紈絝寵妹的宋落天、跋扈善妒的宋佳音……然而,男女主角在這麼多複雜的事件中,能夠從賭約中昇華為愛情的誓約,其中的峰迴路轉、暗潮洶湧讓人感受到作者的巧思。

    或許不管是誰都必須面對「成長」的壓力,也必定得從純真的眼光中看到更多真實的醜惡。在上半部的敘述之下,我最想要得到的「解答」其實是卓文遠到底隱藏了什麼秘密?還有顧平川在遠方能否成為中流砥柱?每個人都在變化,也因為旁人的改變,身分的轉換而有了更多的選擇或是被選擇的機會。倘若我們無法決定自己最後要成為怎樣的工具,是否只能夠依靠家族的安排去過被決定好的人生?而當我們能夠有選擇的時候,是否還能夠保留一點善良,不至於讓自己整個人生都崩毀?

    對於男女主角的愛情雖然看得會心一笑,但是我更想看到其他人在自己的人生選擇中的掙扎,當然包括桑家長姊入宮後的抑鬱而終、蘇解語曾經的勇敢、宋佳音婚後的悲涼。這些女人和男子比起來更顯無助,但是我相信她們都只是那個時代的縮影,也只是能夠發出聲音的少數。因此國子監來了個女弟子之後才真正轉動了命運之輪,所有的恩怨在此才有收尾的可能。

    我喜歡作者用輕鬆的語言,明亮的人物設定來推動故事的發展,很希望能夠知道最終的結局,也很希望國子監裡能夠有更多玲瓏剔透的人兒啊!畢竟那應該是一個適合讀書也適合搗亂的多事之地,就讓更多人都在這個地方找到真正的歸屬吧!

 

2020年11月7日 星期六

七年級的《小城市》

當陳栢青還是葉覆鹿的時候,小說說的是一個時代的「偽」,然而這個虛假的空間和記憶,卻又那麼真實地存在著。對於讀者來說,或許整個帶著科幻和懸疑的安排,都不是那樣的真實,然而那些童謠、市景、都市傳說和生活的印象,卻都是真正發生過的樣子。

那一天正在發生,那一天已經發生,那一天是記憶和偽裝的衝突,是母親對於愛子的執念,也是真真假假的碰撞。也許很多時候我們都沒能夠清楚的知道自己是怎麼樣的人,或者不清楚自己的孩子有多麼的「垃圾」,我們固執的以為受害者的腳色才是我們應有的立場。然而,當我們真正的理解受害者的無助,才會知道原來說謊的自己只感動了自己。

我是七年級生,也是一路被罵的草莓族,然後當我長大之後,才發現原來有比草莓更爛的世代,也曾羨慕那些已然退休卻又不休的老屁股。我的時代裡被玫瑰之夜荼毒過,也經歷了紅衣小女孩的恐慌,還有那童年噩夢的綁架案,更有著聯考的壓力。可是我感謝自己就這樣長大了,一路跌跌撞撞的成長了,有點傷痛的感覺卻又沒有那麼戲劇性。我的時代有一些歌,直到現在我仍然堅持唱著,而沒能學會的,仍然是對於現實的無法妥協。

在這本小說的世界裡,我看到了許多謊言,也看到謊言崩塌後的失衡,然而,我也看到許多的混亂,那些混亂就是成長和成熟的代價。小說的真實和虛構到底在哪裡切割?整個被綁架的人生還是被消滅的時代是否真的能夠從記憶中剜除?

我的城市沒有那麼多的冒險,但是我的青春曾有許多的懷疑。不過,那都過去了,屬於七年級的輝煌早就不存在了。所以這樣的懷舊也沒有什麼回憶的力道,看到後來只剩下那些回不去的過往。小城市的小,或許就在於記憶的微不足道吧!但那些沒被些滅的思念依然在靈魂中擺盪,隨時等著被未來招喚。


2020年11月1日 星期日

那些令人不適的:評平路《黑水》

當小說中的案件和事實太相似的時候,並不識一種愉快的閱讀經驗。因為那不是純然的報導文學,也不是完全的虛構小說,而是在現實和小說之間玩弄、踩線和試探。然而,我們都不是當事人,包括作者也不是當事人,所以真實的理解也在虛和實之間,永遠得不到真相。

當作者承認作品題材是來自於現實中引發軒然大波的刑案,當作者借鑑的痕跡實在已經接近真實的大半,讀者很難不把小說中已經改名換姓的那些虛構主角配角和真實的罪犯、被害人連接一起。而且在閱讀小說時,可以明顯的感受到作者對於真實犯罪者的同情和憐憫,而那個被殺掉的亡者,在閱讀時竟讓人有種「死有餘辜」的不適感覺。然而,我們都不是法官和鑑識人員,我們也都不是當事人,因此很難很清楚理解背後的恩怨。

如得其情,哀矜勿喜!但是憤怒呢?但是如果作家能夠運用寫作權力,用全知的視角來構築小說人物的細微感受,那麼絕對的是非和清晰的價值判斷就會在字裡行間中被顯影。

我一直不願意提到新圍媒體對這個案件的代稱,也不想提到那家咖啡店和犯罪。不是因為我不清楚,而是因為我不想在評論時又一步地落入「真實」。如果這個故事是一個沒有那麼高參考程度的作品,我會認為其中的人物描寫十分細膩動人。而且在每個篇章之前,利用少數篇幅來寫不同角度的人對這件事情的看法,是一種看似客觀的巧思。但是,一旦將現實放到小說裡,只能說這是一本讓人不舒服的作品。

政治歸政治、文學歸文學、刑案歸刑案‧‧‧‧‧‧不可能的!所以讓人不適的,就是不適,沒有特別歸向哪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