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13日 星期五

好書:《天賦不是奇蹟》

《天賦不是奇蹟》        

    從我得之有這本書的試讀就非常期待,因為,光是書名就讓人感受到後天教育的可貴。我們常常認為天才是天生的,是萬中選一的生而知之者。然而,我們身為教育工作者,更應該相信我們能像蘇格拉底的產婆法所說的,引導學生發展他們個人的天賦。

    在這本書裡第一個讓我震撼的是這句話:「大人哦!都犯了一個大錯,他們老想把所有東西弄得一模一樣!」(p.20)在我們還是孩子的時候,往往都覺得大人不懂我的心,或者大人總是把事情複雜化,暗自發誓如果自己長大之後絕對不要成為那樣的人。然而,很可悲的等到我們成長了,看世界的高度不同了,從被壓迫者到壓迫者,我們不意外的成為當時最討厭的那種人。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小小希望,也都有「斯可忍,孰不可忍」的堅持。只是,我們在成長的過程中,被洗腦成為別人希望的個體,忘記自己「想成為」什麼樣的人,默默的變成「該成為」的人。在我青春期的時候,我曾經想要念化工、當眼科醫生、開一間書店、成為作家,然而後來的我念了中文,當了老師,很腳踏實地的過每天的生活。 如果讓我重新選擇,或許我沒有勇氣真的背離我的軌道,但是,我會花更多的時間問自己快不快樂,或者繼續做研究工作,而不是在大學畢業後,就投入現在的工作當中。

    很多人勇敢的做「自己認為重要的事」而不是「別人期待他們做的事」,縱然並不是每個故事都有完美的結局,然而曾經嘗試過就無悔了。我的一個朋友大學畢業後做過很多的工作,到過很多的地方旅遊,念了很多年的碩士,雖然每個月入不敷出,但那是生命中很可貴的經歷。相對來說,我的平順是一種習慣,早就被訓練成站在主流的一邊,然後乖乖的按表操課。所以,當我在課堂上看到一些曾經在我眼裡出現的光芒時,我都自私的縱容,希望他們真的能夠找到自己的幸福。


    而這本書裡讓我重新思考習已為常的觀念,也讓我思考要如何對待自己的孩子。我是個非常忙碌的教師,早上六點半出門,要到晚上六點才回家。生活中大半時間都在學校工作。可是,再忙再累,回家一定會陪我的寶貝女兒畫圖,睡前一定會說說童話故事,唱唱她喜歡的歌。我很希望給她足夠的愛和關懷,也能讓她了解我的疼惜。希望她最後能夠成為一個能做自己、能幸福的人,我也會認真的教她應該要學會的禮儀和體貼。所以在陪女兒長大的過程中,我也學會了不要讓自己陷入固執的境地。這是一本好書,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夠學會給別人自由,發展屬於自己的天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