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13日 星期四

《背叛的幽靈》試讀


《背叛的幽靈》試讀

    約金‧桑德 Joakim Zander的犯罪小說新作《背叛的幽靈》帶給讀者關於中東世界的驚悚變化,或許因為讀者早已習慣歐美犯罪小說的敘述模式,所以也很容易在思維上有著先入為主的觀念,對主角的行為描述遠大於心靈的書寫,也比較少談到關於家庭關係的影響,或者很扁平化的說明主角人物的悲慘和苟且偷生,因此為了生存在會淪落。然而在這部小說中,這個逃跑的敘利亞女孩讓整個世界有一種女性柔情的包覆。

    正是書籍介紹的這段話打動了我:「她跟費狄的人生從來都不夠好,所以逃離是他們的唯一出路。而她之所以會哭,主要還是因為她拋下了他,背叛了他。她沒有帶著他一起走,遠離這一切。」人生有時候是很荒謬的,有時候我們以為可以永遠的一切,卻只是我們生活中的過去。而我們所背負的愧疚,卻讓我們的未來因而走向不同的道路。對於自己所重視的對象價值,應該要用盡心力生命的保護,尤其是手足這種難斷的血緣,更是需要仔細的保護。

    可是,手足畢竟不是自己的一切,為了兩個只能活一個的選擇,答案顯而易見。或許在理性的層面,我們能夠理解那種決絕,然而被拋棄的一方,是否在深夜裡如流浪動物般地發抖?是否開始否定人性的良善?是否不再相信上帝?太多的疑問存在於分離之後。然而在負面的自我否定纏繞的同時,那樣的愧疚也在另一個空間滋長。所以與其說是誰辜負了誰,不如說一開始就不應該輕易許諾。

    離開之後的空白,既是一種猜測,也是一種加入主觀意識的想像。故事的精彩就在於那樣的心理細節描寫,抽絲剝繭的還原對那些日子的疑問。一日不見,如隔三秋!在犯罪不安的環境下生活,縱然只是一刻鐘,都能恍如隔世。所以回到過去並不能解決問題,知道真相也無法改變結局。唯一能做的就是接受現在我們所見到的一切,然後勇敢的繼續活下去,以兩顆心的方式呼吸,走向1+1大於二的補償。

    美國中情局、伊斯蘭國、敘利亞、聖戰、街區幫派……這些恐怖的元素加在一起,就足以毀滅多數人的生活。與其說這是政治的都爭,不如說是價值觀的拉扯。在一個只有強者才能活著的世界,很多事情都可以被犧牲。親情、愛情、友情或許就只是一種很教科書的敘述,為了生存,許多人活的只有輸贏和自己。所以,這部犯罪小說,其實讓我感覺有點悲傷,是一種很無可奈何的心情,不是因為誰的死亡,而是因為那些活著的人,似乎早已沒了靈魂。

    也許我們都需要救贖,然而在沒有上帝、佛祖、阿拉的世界,樹叢裡的微風就是活著的意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