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14日 星期三

書評 :繼承失落的人

書評 :繼承失落的人
2007-12-28 13:40:51 | 人氣(21)

生命,從有了界線開始。然而,種族的界線卻是一種殘忍的隔閡:語言隔絕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也讓人類開始有了無止境的衝突;膚色的不同斬斷了彼此間的同情,也讓族群有更多「自以為義」的聖戰。文化的不同讓我們不能夠完整的體會對方的心意,殖民者的高傲與被殖民的忍耐,成為一座未引爆的火山。

其實,人與人之間不只有理解,有時候還需要一種尊重。我們慶祝聖誕節的時候,引進了西方宗教的意象,雖然,我們不一定認同那個教義,但是我們可以服膺於何協、分享、祝福的慶祝當中。即使我們心中坐著佛教或道教的神祇,我們依然能夠以全然的快樂接納。沒有什麼是絕對的,沒有什麼是永恆的,只有不斷的調和,我們才能夠在末日之前完成人之所以為人使命。

看姬蘭‧德賽的《繼承失落的人》這本書的時候,我思考著一個問題,關於「立足點」的問題。在立足點不平等的時候,我們要如何講求公平?被殖民者,怎麼用自己的文化展現出驕傲?清朝末年,西方的船堅利炮擊垮了中國人的自尊心,中國不再是天朝,而是魚肉;黃皮膚不再是高貴,而是腐敗。「不完全」的全盤西化,讓很多人產生掙扎。我是誰?一個讓人疑惑的大哉問!

「失落」的感覺,是生命當中的酸味,代表了一點得不到的忌妒、惆悵、不滿足。富強的國家有著自然而然的優越感,受過傷的民族或國家,卻有著不甘心的無可奈何。

台灣人不只有悲情,還有一種與生俱來的孤兒意識。宰相有權能割地,孤臣無力回天!「皇民化」之後,知識份子是台灣人?日本人?還是漢奸?在很多時候,我們無法正確的回答出自己的籍貫。故鄉與原鄉不同,認同著某一個文化,但是在現在卻成為大家要避開的定位。可是,選邊站真的對嗎?選了邊之後的我們,還是像寓言裡的蝙蝠一樣,做不成鳥,也做不成獸!

找不到自己的定位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情。我站在教育的第一現場,始終逃避著這樣的問題。我不願意灌輸自己的價值觀給毫無判斷能力的孩子,可是,我害怕的是新聞媒體做了太多我們不想做、不願做、不敢做的「催眠」。新與舊之間的價值觀,不是我們用幾篇論文就能夠研究出來的問題,我們也沒有辦法逃避與生俱來的宿命,可是,我們都還活著,就要張開翅膀,用自己的聲音、羽翅劃過天際。

陳寅恪說過:「被一個文化所化的人,在這個文化隕落消亡的時候,必然感到痛苦。」我想書中的那些主角也有這樣的感覺吧!雖然以文學的角度來說,它的文辭不算優美,結構也不嚴謹,人物的敘述稍嫌支離,但是,它提出了我們沒有經歷過的那個部份,或許,那才更接近人生吧!在真實之下,美,可以先退避,這樣,就夠了!

想起了看過的《午夜之子》,想起了我所知道的不合作運動,想起了我們理解的印度種性制度的問題。我覺得很幸運,因為,雖然我們有著不同的價值,可是,我們都在為自己的未來找出路,都在為後代子孫奮鬥。生命,從有了界線開始,可是,能夠超越界線才是「文明」的力量。真正的勇氣是來追求簡單的幸福,我希望,我可以有多一點的勇氣,讓自己幸福,也給別人幸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