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19日 星期六

《歐陸最瘋狂金融風暴:威卡騙局》試讀

《歐陸最瘋狂金融風暴:威卡騙局》試讀

    對於市井小民來說,生活中影響最鉅的無非是油價、蛋價、菜價這些零頭的升降,雖然只是不到1元的起伏,卻能讓每個月捉襟見肘的日子更顯得難堪,勉強繳貸款、付房租、繳帳單、刷學費之後,剩下的那些零頭只是越發感覺「明天不會更好」。但是對於那些敢玩金融遊戲的商業鋸子來說,他們在意的單位始終都不是元而已,他們談判的籌碼和思考的基礎至少是千萬美元或是億。階級的、經濟的、文化的落差不只讓整個世界越來越不公平,在那些有錢人玩的遊戲裡,小老百姓不得不被大局所牽動。

    特立獨行的商人,賣弄技術的程式鬼才,借殼上市的新創公司是德國DAX指數明星,金融時報眼中的詐騙集團,但「性、點閱、電子支付」形成的鐵三角,卻縱橫風靡了整個金融圈。我沒有金融相關的背景,也不懂那些股票、買空、併購,但是我知道所謂的騙局就是某些大企業利用看起來賺錢的模式和財報,實際上卻把錢放到私人的口袋裡。當那些大名鼎鼎的老闆們在上流的派對醉紙金迷,和政府官員你兄我弟的分贓,幾億幾千萬不翼而飛?沒有人敢「質疑」其中的正當性!或許當所有的事情看起來都像真的,無人關注的「燈下黑」最後變成可怕的掠奪,不只讓看來豐厚的財庫蒸發,甚至傷害了更多跟著一起起舞的團夥。

    威卡詐欺案造成幾百億的損失,威卡的成功讓金管監督者、調查員、審計師被狠狠打臉,也讓德國這個號稱嚴謹的強國顏面盡失。集團前執行長布朗被拘留,前董事馬薩雷克戲劇性逃脫。但就算抓到了人,錢早就在不知名的地方流通、消逝了。

    威卡從一個色情服務的小公司起家,利用撥接詐騙的方式賺取費用,再來胃口越來越大的找到合作的對象,擁有自己的銀行,利用國際信用卡交易的資訊落差用「花店」當成中間公司,和杜拜、新加坡、菲律賓、印度……等商業詐騙夥伴一起洗劫金融界,大膽的下一盤如此巨大的棋,從一開始的起心動念就讓人覺得匪夷所思。一切都是鏡花水月,有如夢幻跑影,不過不知那些曾經參與過或是被傷害過的、被踢出局外的人,是該慶幸沒有泥足深陷?還是懊悔沒能跟著躬逢其盛直到最後?

    我沒有辦法用道德來批判這些獲利的方式,因為一切都踩在合法的邊緣上,既然連政府當局都沒有在一開始識破並抓獲,放縱威卡集團整個公司持續的吸收能量和資金,在這個過程當中的冒險和手段,要說瞞天過海也好,或是魔高一尺也好,都讓人感覺到某種「邪惡」、「貪婪」、「腐化」的氣味。很多廣告都炫耀著自己能夠短期獲利,很多直銷都不斷的吸收下線讓自己成為藍鑽,很多公司不斷的利用錢滾錢再滾錢借錢但是在損益表上卻是虧損。這都是假的帳,假的錢,假的賺,假道真時真亦假。

    騙術的奧義就在於真誠的讓人相信,所有虛幻的事情都像是真的,詐欺的遊戲不是每個人都玩得起的,但是我不知道當自己身陷其中的時候,是否還是能夠保持清醒而不被腐化、同化?與其說這是一個瘋狂的騙局,不如說是一場有時效的驚喜派對。時間到了、面具該摘下了,回復到原來空無一物的現實裡,或許我們會知道原來真實是那麼的蒼白,也會懷念那些似乎遙遠的冒險記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