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22日 星期五

生之艱難:評《診間裡的女人》

 林靜儀的《診間裡的女人》已經出了兩本了,但是我想如果許多女人和家庭的問題仍然推陳出新、層出不窮的存在著,這套系列可以持續的推進,不會停止。醫療的科普或是醫學的散文幫助了普羅大眾理解醫生們的專業還有困境,但是,最需要讓人知道的是在這個社會中有許多沒有辦法醫治,或是只有外表治好了,內心卻沒有辦法痊癒的狀態。因此再看著這個系列的時候,我深深的感謝這些辛苦又有人心的醫護人員。

在婦產科中可能會有許多的新生和喜悅,但是在那個過程中並非每一個個案都是幸福和幸運的。整本書中最讓我感到印象深刻的是「肩難產」的描述,因為產婦太胖因為胎兒危險,所以大家努力的幫忙,希望能讓母子均安,縱然在過程中動用很多人力,但是沒有人因為自己已經休假就拒絕參與救治,還好最後有一個好結局,我在閱讀的時候也跟著捏一把冷汗。

再來看到了許多不小心或是不願意的懷孕的女孩或女人,有時候真的非常的為難,到底是要生下這個孩子然後讓大家一起受苦,還是長痛不如短痛的結束孕期?每一次的抉擇都會因為不同的困境而有不一樣的觀照,可是很遺憾的有時候法律和實際的狀況不符合,有時候命運決定了小生命是否要來到這個世界,有時候我們都期待著的會消逝,然而那些不受到期待的孩子卻這樣有韌性的活著。

因此,從這本書的名字來看,雖然是在說女人,但是這些女人的背後是一個家庭或是好幾個家庭。有重男輕女的,有只在意孩子的,有觸景傷情而淚灑診間的,也有不知道為什麼要來到醫院進行診治的‧‧‧‧‧‧這個世界很多元,可是我們知道的仍然太少了。學會麻醉、學會剖腹、學會開藥、學會照超音波,可是我們還是不知道怎麼避免遺傳的疾病,還是不知道為什麼才能決定誰是健康的而誰有缺陷,我們無法每一次都讓產婦平安的下手術台,也無法避免早產兒因為身體機能不足就死去。但是因為重男輕女的偏差性別遺毒,女人活著不重要,胎兒是不是男生才是很多舊式思維的低能古板腦袋所注意的。

所以在我閱讀這本書的時候,我看到的也許不只是單純的醫療行為,而是在這特別的醫生遇到了許多有困難的人,在性向的選擇上,很多人也許不需要特別困擾,但是對於某些人來說,身在女性身體中的男性,或是被困在男性身體的女性都是煎熬。這不是錯也不能改變,只能夠期待醫療給予協助,然後最需要的是家人的陪伴和理解。在書中的描述中不是只有病人一個人的狀態,很多時候牽涉到社經地位、家庭背景、工作環境、夫妻相處還有「愛」。不是所有孩子都是被期待的,可是如果能夠讓整個社會的支援團體更加健全,那麼我們或許會有更多的人能夠好好的撫育下一代。

我很希望多一些讀者能看到這本書,無論從一或是二看起都可以,因為那都是我們身邊的人的故事,因為那都是溫暖、悲傷、奇特、值得分享的故事。讓診間的女人有勇氣走出來,讓他們能夠走向有光的所在。讓更多願意解決問題的女人走進去,這樣才能夠知道自己並不孤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