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19日 星期三

《但我就是忍不住》試讀

「我知道不應該再做,但就是忍不住!」時常在教育現場聽到這句話,也常常在自己的家庭生活中和孩子這樣對話,有時候在忙碌的壓力之下,我也壞破壞自子的規則和原則,走向崩壞的「愉快」道路。因為最難控制的是心,實在沒有辦法那麼輕易的就奪回人生的主控權,所以只能夠在每一次的失控後後悔,然後期待自己有被拯救的一天。

    作者汐街可奈從上一本《雖然痛苦到想死,卻無法辭職的理由》就引起我的注意,因為閱讀的時候剛好是我面臨生活抉擇的當下,而在那個時間點讀到作者的看法,讓我有茅塞頓開的感覺,也讓我下定決心要完成自己想做的事情。而在這本新書《但我就是忍不住》當中,作者還是關照到了一個重要的主題「雖然工作痛苦到想死,但是維持現狀比改變容易啊!……『過勞』成癮」讓我在一邊看書的時候,一邊也反省自己是不是還沒有真正的給自己破釜沉舟,離開黑心職場的機會。

    其實在職場上的壓力非常大,尤其不只面對新課綱,還要面對一堆要求「素養」的績效呈現,在填報許多表格和把成果量化的時候,我總是會問自己,這樣到底快不快樂!然後繼續的完成上級要求的指令!「明明知道不應該再做,卻又忍不住做了──」我發現自己的奴性,也為自己的卑微而慚愧。為了在職場上生存,必須違心的做許多的妥協,但我不以為意的接受,直到翻閱最開始的老鼠實驗時,覺得特別驚悚。



    因為放任自己成癮的人,其實在行為模式上和畜生沒有什麼兩樣。孟子說人和禽獸的差異只有那麼一點,所以如果讓自己在手機、飲酒、食物和過勞中成癮,那不僅是很可悲的墮落,同時也是讓自己不能提升的牢籠。被同一塊石頭絆倒兩次是一種恥辱,然而在原地打轉也是一種羞恥。我們都知道生命如此殘酷,但是卻因為種種理由而忍受情緒和心靈的風暴,這其實是一種無法自我控制的「腦部疾病」。書中不只藉由作者來陳述她所看到的事實,也有精神科醫生監修,因此這就不只是個案的心得抒發,而是可以提升到醫學研究的層次,只是作者用淺顯易懂的方式讓我們理解腦的科學。

    隨著社會與科技的高度發展,網路、電玩、購物、戀愛、食物、性愛……等因素孳生的困擾也不再是少數人的經驗,我們或多或少都曾經陷溺在其中。例如手機的依存、因為壓力而暴食、為了證明自己的存在而過度工作、不斷的報復性消費、在情感上成為「集郵」慣犯……在這些行為產生的背後,其實是沒有被照顧的心,也是放任自己墮落的無知。

    所以如果能夠直接面對,不要因為怕丟臉而隱藏自己的懦弱,重新要回自己生活的主導權,不需要一開始就把目標畫到百分之百,但是在循序漸進的過程中應該能夠慢慢地體會自己到底應該要被物所控制,還是成為一個有靈魂的智慧人。我希望許多人在閱讀過這本書之後,能夠給自己一個機會,重新地站在想要踏出成癮圈的邊邊上,只要開始嘗試,就永遠不會嫌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