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7日 星期四

終究是無奈的:評《他們沒在寫小說的時候:戒嚴台灣小說家群像》

《他們沒在寫小說的時候:戒嚴台灣小說家群像》是在圖書館借閱電子書的,沒有花錢購買。不是因為沒有預算,只是想起了這些戒嚴時期的小說家努力的在艱困中生活,所以突然也覺得應該要感受那種依靠公共圖書館,盡可能的降低奢侈、額外花費的可能。然後又想起自己即將要交博士班一萬多元的學費,更能夠共情那種求而不得、愛莫能助、無能為力的悲傷和恥辱。

人終究是無奈的,不管在什麼樣的時代裡,總是飽含著許多的辛酸,書中介紹的這些作家,老實說我並沒有十分了解,或者換個方式說,我對於戒嚴時期的台灣作家不如對於更多翻譯作家、中國作家的熟悉。我知道這些人出現在課本裡,也真的教授過一些篇章,可是政治不正確地說,我並沒有像讀著其他翻譯文學或是經典古文的感動。以前總覺得這樣貴遠賤今的自己很可恥,可是後來我終於理解了感動就是感動,不需要因為立場而刻意的假裝自己的認同。

在這些人當中,我覺得每個作家都在面對生命的考驗:鍾肇政在作家的書寫裡看起來很偉大,葉石濤努力地呈現自己心中的台灣文壇,林海音藉著自己的力量想要提拔各類新人,陳千武的身分和奇遇讓人嘖嘖稱奇,聶華苓終於幸運地遇到了懂她的「知音」,郭松棻回不了的家鄉有著永恆的悲涼,陳映真的選擇讓他成為台灣文壇的異數,而我沒有興趣理解的七等生也有屬於自尊和心念的堅持。

每個人都在奮鬥,這些人被書寫出來也是因為他們終於成名了,無論是生前或是身後。看著他們的文字和軌跡,還有最後冗長的年表,在那些年代中我看到了熟悉的名詞、人名、氛圍,但是卻也猜想著那些因為時代而什麼都留不住就這樣被消失的人。這本書的立場很清楚,就是台灣文壇的創建者,還有屬於台派的菁英,我接受這樣的說法,也跟著進入那個世界,可是總覺得有種不真實的錯置感。跨越語言的那一代,被耽誤的那些創作者,被政治牽絆的身分,終究是文學所無法敘述的無奈。

這些人很重要嗎?是的,他們都代表著一種能量的激發,以及時代。而我在閱讀完之後,我腦海裡迴盪的卻只有葉石濤所說,搞清楚我是寫小說的,學者不寫他才填補那個空白的憤怒。在成為研究者之後,其實我不能夠接受那種抽絲剝繭、吹毛求疵的態度,我也不喜歡那些成名的學者用各種花式的標籤、名詞對於作品下斷語。我知道有人研究才有價值,但是那些因為被研究而定型的創作者,其實不一定真正的被學者理解。

沒在寫小說的時候,沒有在創作的時候,都只是平凡的人而已。是母親、父親、兒子、女兒,還有想著感情的普通人。人們怎麼定義自己?自己接受不接受他者的評價?最後都不重要了。因為終究都已經過去了。痛苦總是會過去,而美會留下嗎?正在掙扎的我,是否看的到自己堅持過後的春天呢?希望如此,希望幸運來的快一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