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21日 星期六

《惡母》試讀



    對於家中有一個正當學齡的母親說,春口裕子這本《惡母》是相當真實、恐怖又充滿「惡意」的小說。不是因為故事中所發生的那些事件,或是對於孩子或家長團體的群眾暴力,而是那些看似成熟的「大人們」用盡心機的毀滅無辜之人的幸福。詭異的母親們、隱身的父親們、無知的孩子們、息事寧人的校方們……構築了一個看似充滿愛與和平,實際上卻千瘡百孔、步步泥淖的恐怖屋,母親們的心機、偽善、忌妒、憎恨、邪惡……都在作者呈現的世界裡「撒野」!
    其實對每個家庭來說孩子的未來都是重要的目標和努力的方向,贏在起跑點,就可以一路順遂的認識贏家、成為贏家,最後在頂顛睥睨群眾。縱然自己不一定是上流階級的一員,我們都渴望下一代可以圓自己的夢想。然而,在幼稚園、國小的生活中的確比成人想的還要艱辛,孩子沒有能力保護自己,也不擅長在第一時間反映問題,等到事情終於爆發後,孩子只能被動的回憶或遺忘那些已然成為事實的真相。
    所以在這本小說中,讀者可以深刻地感受到滿滿的惡意,「母愛」或是「友情」實在非常恐怖,那些都是殘酷的情緒勒索,也讓人不寒而慄,感同身受。我實在無法想像如果自己的孩子成為黑函的主角、孩子受到傷害、孩子要背負別人的人生、孩子必須活在罪疚的陰影下會如何?我只知道為了讓自己的孩子能夠順利地活下去,也許我也會變成惡魔吧!

    所以,故事中的這些母親們不全然都是善的一方,而是站在自己的孤島肆意攻擊他人的戰艦。原來用以聯絡的群組成為攻擊的平台,用來溝通資訊的網路最後變成傳播假相的騙局,原來那些通訊軟體、app的使用就只是拿來竊聽、傷害和八卦,那麼在這種環境下成長的孩子,又怎能期待他們不耳濡目染的提前知曉世界的惡意呢?
    與其說這些母親是惡母,不如說因為他們的本質是惡人,所以才會成為加強版的惡魔。善良是可以選擇的,不是必然的。但如果人們選擇成為惡人,無論是因為什麼原因,都只能說明不是環境改變了初衷,而是本質就是那麼恐怖的存在。為了孩子而變壞的邏輯就跟「我的孩子很乖都是別人帶壞的」一樣荒謬,然而,當這些鬼扯的理由成為堅定不移的鎧甲,我們都知道那只是因為我們已經墮落和沉淪。
    讀著這本小說,會有一種焦躁、不耐煩和憤怒的感受,那是作者刻意營造出來的氣氛,因為有太多類似的場景在生活中發生,所以很容易讓讀者想到了自己真實的現實。不過,希望我們能夠努力的抵抗世界的惡意,盡力的散發自身的美善,畢竟只有少一些惡母,多一些正常人,世界才能平安順利的運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