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21日 星期三

與科學無關的無常:評《科學少女》

《科學少女》是2022年上映的台灣電影,以國內的製作來說,已經算是有誠意的製作。主配角演員努力的撐住了角色:喪妻抑鬱科學家、聰明卻有點欠的少年、思念母親的成熟少女、只有程式的機器人媽媽、心懷鬼胎的反派、可愛的萌妹。雖然這些人湊起來就是有種演戲的感覺,但是分開看著不同的人物情緒,是很能感受到他們在那當下是進入角色當中的,很值得鼓勵。

或許這個故事的時間發生在未來,仿生的技術、AI的運用已經開始進入新的階段,不過,在影片當中呈現的科技感,始終有種想像的、廣告的、平板的、樣板的模式,有點先進卻又不那麼進步,試著想要對未來加以想像,卻又有種隔靴搔癢的感覺。這也造成了影片的背景很垮,所以為了事件發生因此有了死亡,為了製造衝突所以加上思念,必須要有陰謀因此出現了臥底,想要結束這個困境必須清除母親房間的布置,為了安排結局一定要從會場跑出去‧‧‧‧‧‧艾普洛鬧的笑話和麻煩,也真心地讓我笑不出來。

看影片時偶爾會有種「無言」的鬱悶,但是,就是因為這個故事的背景建立在失去和死亡的陰影之下,因此那樣的壓抑和欲言又止的斷裂,彷彿又那樣合理。不過影片的名字是「科學」,但是這部片想探討的確不只是AI人工智慧,也不是如何寫程式得到獎項,更不是天才少女和她的父親用自己的科學知識突破了情感的羈絆,而是無論是誰不管有多少科學知識,其實都無法躲過無常的攻擊,必須依靠時間來慢慢治癒。

 不客觀的說,這個家裡最清醒的就是大家都想瞞住的妹妹。大人和小大人都以為小孩不知道真相會比較快樂,然而用一看就有問題的機器人來取代媽媽的角色,真正安撫的是還沒走出喪妻之痛的科學家。努力在開發新程式的少女,她的EQ忽高忽低,智商也是很一言難盡,感覺她似乎能克制對於家人的思念,卻又是應用理性來壓住漫天的痛苦。在親情線之外,還有兩個女孩喜歡上同一個人的友情線,也有三個人友好相處的團隊線,更有在花園裡種玫瑰的療育情懷,很多的元素加一起,最後收在了全家一起去露營,戴著小丑鼻子懷念媽媽的歡樂片段。

比賽什麼的就隨便吧!犯罪什麼的就不要思考了!工作什麼的就算了吧!不要想太多會好過一點,「輕舟已過萬重山」,艾普洛終於被關機時,我有一種得救的感受,覺得設計出這樣的AI機器人真的是一場災難,還是放在研究室裡再調整個幾年會比較好。最後的彩蛋畫面是獻給兩位女性的科學家:吳嘉麗教授林清涼教授。我要一直告訴自己這是台灣的AI教育電影,為有了教育的包裝,還要加上AI的運用,並且安排合理的劇情,已經是可以交代的過去的成果了。

只是,還是希望不一定要把AI機器人拍成真的像機器人,但是有努力的再讀取雲端的資料和自我學習。AI是無法完全取代人的,但是,人卻可以試著用AI讓生活更便利,還有留下更多的回憶。有些人永遠地離開了,可是還會被愛著的人記得。科學的盡頭或許是極致的科學,也可能是玄學。就看我們選擇相信什麼?還有堅定的往哪個地方走。



維基百科故事大綱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7%A7%91%E5%AD%B8%E5%B0%91%E5%A5%B3

高中女生劉子瑜(盧以恩飾)一直將對亡母的思念,寄託於程式研究。她的科學家爸爸(王傳一飾)帶回一個與亡妻容貌一模一樣的人工智慧機器人艾普洛(姚以緹飾),希望藉以慰解子瑜的喪母之痛,但卻令子瑜難以接受。子瑜的學校來了一名轉學生吳亦修(林暉閔飾),兩人一起參加青少年圖靈大賽(JTA),研究如何優化子瑜開發的「Happy Phoebe」APP,漸漸產生曖昧的感情。子瑜亦漸漸接受溫柔而堅定的艾普洛,卻仍未意識到危機的腳步已經默默逼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