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2日 星期二

《顯微紀》試讀

 《顯微紀》是一本好看的小說,是值得把每個故事都好好推敲的醫事小說,因為作者楊凱丞本身的醫學背景,讓他在書寫一些醫學場景的時候特別的真實又深刻,從寄生蟲的鑑定、醫檢考試的情境、血庫的調度、變性的歷程、人工生殖的工作氛圍、燙傷護理、抽血、醫院值班……等,甚至在故事裡被提及的超自然現象,都好像來自第一手資料。小說裡看似各自獨立的短篇,卻又在白色巨塔的背景下,一一顯微。

    縱然教育政策一再強調每個學科都有其存在價值,名校的光環不足以掩蓋每個學子的獨特。然而在台灣的真實狀況則是:文組無用、拼命把孩子送到私校、榜單上仔細列出幾個國立大學醫學系的人次、技職教育無法吸引優秀人才就讀。所以當人們擠不進窄門的時候,在醫療體系中被邊緣化的「醫事技術人員」與「非臨床工作者」成為仿冒品或平替,不只是藉著一個「醫」字給家人交代,也彷彿給自己沒能跨進真正醫科一點自我欺騙的安慰。

    本書的八則短篇都是關於夢想和幻滅的故事:想考醫科的人、想當導演的人、想變性的人、想要有自己孩子的人、想要變成別人的人、想要和自己及家人和解的人,這不只是關於想要做什麼故事,更是作者藉著小人物掏心掏肺的讓讀者知道每個人生命中的貪嗔痴怨苦,還有永遠無法揮別的殘缺。少了一張醫學系的證書,沒有那個因為愛而成就的家庭,與所親之人無法再多一點相處時間,性別錯置的靈魂需要一件可以自由穿脫的外衣,懷揣著愧疚的保全需要某個人的原諒,無法演出的各種腳本都被丟棄在資源回收桶當中。人們是那麼的認真活著,又那麼殘酷的面對命運的打臉,可是我們依然屢敗屢戰、屢戰屢敗,屢屢在崩潰後又跪著撿起破碎的夢。

    《顯微紀》要說的不是宏大的敘事,沒有關於國仇家恨的論述。但是在這些微小的經驗裡,在生活的夾縫中,那些隨機掉落的片段讓讀者揪心,只有懂得那種妥協,才知道「選擇」只是讓自己能暫時過下去的止痛劑。例如:導演手機收到的52351元的入帳,明信片裡Non Plus Ultra的意義,明知道無法再完整接回的義肢,小孩童言童語的安慰……生活的確像河流,推著所有人向前走,只是有的人幸運的到達彼岸,有的人在水上載浮載沉,有的人最終還是遭遇滅頂,也有的人根本無法來到河的這邊。我們沒有辦法責怪自己或別人為何變成這樣的人,我們只知道痛到了極限,可能會自溶,應該會扭曲,必須要遺忘,我們遇見一些人,然後寫了關於彼此的故事,最後還是回到自己的位置,把想說的都藏在影子裡面。

    我最喜歡的一篇是關於性別的〈石蠟塊〉,一個溫柔的法醫研究生是一個應該要被溫柔包圍的「男孩」,她有一些兄弟,她還有愛著的人,但是在她終於決定要成為「他」的時候,不只要面對家人的不甚理解,也要面對情人的離去。小說的最後有著強烈的後勁:「如果身體真的是一塊石蠟,無論它凝固、融化或捏塑成任何形狀,還能是你鍾愛的同一塊嗎?不再?不再什麼?不再是一個女人。不再是一樣的氣味。不再記得。」石蠟能夠變成任何東西的外殼,還有一種並不明顯的氣味,正如性別,也恰如愛情。用一種政治不正確的方式來說,也許這個世界上沒有真正的同性戀,只是剛好自己愛上的那個人與自己有著同樣的性別。只是某個品管出錯了,讓男孩的心住進了女性的身體。只是我們只為了某個對象心動。只是不小心的把自己變成對方喜歡的樣子。石蠟是身體,那麼換一個身體之後,你還能繼續愛我嗎?還是只能在天涯海角想像著過去的樣子?這篇小說是開放式的結局,而我私心希望最後溫柔的人們都能找到他們自己的幸福。

    或許作者是個很有同理心的人,才能夠用悲憫的方式呈現各種不同的生命難題,沒有批判沒有教化,只是安安穩穩的接著這些受過傷的人,給他們一個會越來越好的、可能的未來。我相信努力不一定有用,但是不去試一定會後悔。在生命隱微之處才是真的能看到人品的試鍊,或許我們都不特別也不完美,可是我們還是盡量的把日子一天一天地過下去。日日復日日,歲歲又年年,年年復此生,等到最終的審判時,我們看著那些曾經被遺忘或深深記得的片段,或許能夠笑著站在天秤之前,然後無論到天堂或地獄,都能無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