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某女星因為流感在異國猝逝,引發媒體關注,新聞的重點從流感好恐怖,很快的偏向財產、扶養權、後事、紫微斗數命理、感情八卦。其實我並不想知道他人的私事,也不想關注她的家人怎麼處理遺留的麻煩,可是為了看氣象而被迫灌輸的動向,就連在網路上都難以閃躲的得知這些與我無關的消息。
比較起來,雖然厭惡高雄殺人分屍的新聞,但是,這才是社會新聞吧!畢竟無期徒刑還能被放出來繼續傷人,才是真的社會大事件,也才值得跑馬燈來回閃現。
我對那些娛樂圈的明星無感,也很討厭通告藝人在節目上分享有的沒有的情感經驗和家庭糾紛。明星們無所不用其極的搏版面、爭代言,可是平常洩漏出來的傲慢讓人覺得不值得信賴,當然也不願意花冤枉錢購買代言商品。我不喜歡日用品上面印著明星的頭像和沙龍照,如果可以選擇的話,我寧願物品上面是卡通動漫,或是動物尋奇。
新聞裡大多數的事情都是沒有意義的大事,縱然聲嘶力竭、奮力衝刺、大鬧會場、崩潰暈眩、道德綁架、劃分敵我,過了一陣子或換個人上台,一切又回到原點,不惜打臉不久前的自己。不管預算、罷免、羈押、貪污、和談,都只是檯面上的演出,早就有私底下的妥協。能在鏡頭前的都是有表演型人格的居多,那些真的在做事的是無法得到鎂光燈的注視。
用一個新聞來掩蓋另一個新聞,操作很不重要的話題來偷渡和夾帶頭條,應該要關心的議題和真正重要的消息,很容易的就能夠被遺忘和忽略。看著新聞台裡的義憤填膺,看著現場記者的衝鋒陷陣,看著直播節目的實況,看著好像很熱情參與的蹭熱度,我選擇轉台不關注,那都是別人的事,理論上不管我一毛錢事。
希望下禮拜就能不再看到這些新聞焦點,我想知道川普的政策和關稅,想知道ncc收750的法源,想知道預算砍了之後怎麼調整,想知道寒流下雨會持續多久,想知道犯罪分子能不能被真正到處罰,想知道萬物齊漲之後蛋和蔬菜的價格,想知道水庫是否儲蓄足夠的水,想知道俄羅斯和烏克蘭何時才能停止戰火,想知道大語言模型的發展,想知道怎麼調整錯誤的教育政策,想知道哪些行業會被淘汰,想知道金價會不會再漲……
我想知道的事,都不是新聞喜歡追的事。我不想知道的事,卻是頭條拼命洗腦的别人的事。那麼不看也可以,並沒有損失些什麼。管好自己的事,少管別人的事,就不用因為別人的事而影響自己的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