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6日 星期三
台灣的「哪吒」情節
2025年2月24日 星期一
「放」
2025年2月21日 星期五
分寸
年紀漸長、心態轉變,不太想做多餘的事情,也不再自以為可以救贖誰,或者干預別人的生命。因為我們所認為的好,不一定是好的。很多時候只是自爽和一廂情願,當關係不夠好的時候,多做的那些就會變成負擔。即使關係很好的時候,也不要用自以為是的體貼讓人為難。
同事的東西壞了,易碎品放在桌上有點危險。或許這種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一定先找個膠帶貼起來,然後小心的包著報紙,再纏個幾圈膠帶才丟棄。可是同事覺得放著就好,等有時間再處理,那麼在不走到那個區域的前題下,其實都是安全的處置。不需要多餘的熱心去改變現狀,也不要擅自動別人所有誤的腦筋。
在辦公室大聲說話,把自己的事情大肆宣揚,是最沒有分寸的行為。畢竟沒有人在意不相干的人到底又遇到什麼奇葩的事,但是,那些吵鬧足以讓人覺得這個人,沒教養也沒有分寸。
生活中,千萬不要隨意安排別人的時間,尤其是親友之間。這禮拜本來說好的行程,因為家人自己想當然耳的幫我們另外預約了其他事情,就算知道對方只是習慣幫人安排和桿,還是會有些不悅和怨懟。或許每個人都站在自己的立場上考慮,可是那僅止於自己能做的事。如果所謂的「為你好」會動用到、算計到、安排到別人的時間,那不是驚喜而是驚嚇和不尊重。尤其在讓人不舒服的狀況下還理直氣壯,那著實讓人困擾。
知道某個朋友遇到了一些狀況,本來想著要給對方一杯飲料,讓她至少能夠感到溫暖。然而在衝動購買飲品之前,我還是退縮了,畢竟我不確定朋友會不會來上班,更不知道對方是否需要這種「關心」,畢竟很多堅強的人還是想要繼續維持著矜持的形象,多說一句話都會讓人潰堤。我們只是朋友,也就只是朋友,還不到可以幫別人做決定的關係,不逾越分際,只要陪伴和隨時支援就好,多餘的話和問候,只是交淺言深的打擾。
我還是那個會觀察著周遭的自己,只是少了很多一往無前的勇氣,因為被關心和干擾過,所以更清楚不要以為自己很懂得人性和世界。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不要該交的資料缺交,不要延宕別人的工作,不要麻煩他人收尾,不要多管旁人的計畫,甚至不要多問人家沒有主動說的事情。不是冷漠和冷血,而是我們都應該該在自己的軌道上和世界一起運轉。他人即地獄,別讓別人踏入自己的結界,也不要隨意的侵犯眾生的空間。
做一個知道該止步於那裡的人,別輕易的踏過那條線,願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秘密,別輕易的驚動別人的心情。
2025年2月19日 星期三
喜歡不可愛:評《迷因國文》
寒假時買了《迷因國文》的電子書, 只是一直沒有看完,依照我的閱讀速度,應該是可以幾個小時內完成的,可是因為古文15篇的桎梏,我一篇篇的慢慢的翻完,這星期才終於完食。我邊思考邊備課邊發呆邊讓思緒跑馬,在這本相對輕鬆的書裡,我相對的不那麼放鬆。很奇怪,明明看其他類似的書是能很快掃完的,可是有了迷因的加持,一切都變得合理了。
我們都知道網路上的梗是有時效性的,也知道太多人使用的梗會變成一種符號和象徵。正如切格瓦拉的頭像,還有很多莫名的地獄梗和梗圖。這些流行通俗的東西是很接地氣的,也非常的「小眾」,在某個意義上梗篩選了跟自己相似的靈魂,也限制了和自己有落差的思維。所以,能把這麼有趣和活潑的東西,和令人討厭的課本結合在一起,是非常大膽的嘗試。結合的好是幽默,如果太過冒犯就是不倫不類。
我無意一篇一篇的解讀本書,畢竟工作的時候已經看了太多,可是在閱讀這本書時,我感受的是心的認知,跟制式的那些教材不同,我重新認識了袁宏道、歸有光、蒲松齡,正視那個被談的太多次的阿斗,思考了項羽的處境,想像了六朝的陶淵明和宋朝的蘇東坡,理解了洪繻和張李德和,思考了大同與小康的命題,依然不喜歡勸和論,還是不那麼欣賞韓愈。這些經典作家都不「可愛」,因為這些人都是被樣板化的象徵,放在課本裡,放在神壇。
我一直知道人不可能完美,所以這些作家也有自己的地獄和天堂。我們把這些人定格在最美的時候,在最正直的一刻,成為可以被拿出來當榜樣的神主牌。但是他們在那個時代是憤青是魯蛇是會對夥伴下黑手的背骨仔,也可能做出跟我們一樣的愚蠢的但是簡單的決定。在這個意義上,他們都可愛了起來,不只可愛,也可憐,甚至可悲、可恨。
我是喜歡這本書的,儘管看完之後資訊很瑣碎和片段,或許也只有在教到某一課的時候會再想到這些人。因為看這種書其實很輕鬆,很不費力,很直接。看就對了,先接受灌輸就對了,只有先投入到情境裡,才可以超出這個課文困境。雖然我很不喜歡髒話和嗆聲,可是或許在迷因的加持下,這種次文化的才是賣點。拋開了師長的諄諄教誨,和所有ˋ人平起平坐,甚至一起飆罵這個既骯髒又奇怪的世界。
如果要用迷因回應這本書的話,我想那應該「奇怪的知識增加了」!我很喜歡。
2025年2月17日 星期一
停損點
類八點檔的純愛童話:評 童話故事下集
2025年2月15日 星期六
評陳麗君元宵新舞台大聖新章
陳麗君在元宵節的晚會上和張弛一起表演了大聖新章,老實說,第一次看我完全聽不到音樂在說什麼,忙著看君君的眼神、動作、打戲,看手眼身法步怎麼演繹大聖在面對自己和黑暗的掙扎和鬥爭。戲臺上君君和張弛這兩個演員都是我認可的強者,一個在越劇一個在京劇裡耕耘,就算有其他的表演也從不忘記自己的來時路。讓他們來演大聖和六耳獼猴,我完全支持並且讚賞。因為他們為了這個節目實打實的練習、彩排、熬夜、修改、對戲、再練,對舞台敬畏對劇本認真,完全是能一再重播的好節目,看了不下五次之後,我依然一直播放著、重複著,開始聽音樂和歌詞。值得回味,應該被看見。
希望君君再紅一點,只有紅一點才可以要練到幾點就幾點,才能夠把舞台效果調整到自己可以接受的狀態,才能夠有團隊參與製作服裝,才可以遇到志同道合的夥伴,才可以不被迫接受爛的劇本,才可以留下好的舞台。才可以真的守正又創新,打磨每一個角色和唱腔。才可以找到自己喜歡又適合的特效,才可以不被一些混蛋潑髒水亂罵。拜託再紅一點好嗎?像大聖一樣,在取經的這條路上,不只是為別人保駕護航,而是真正的找到自己,知道這一路為誰而戰,未來要怎麼走自己的征途。
或許在這個時間點選擇大聖是有意義的,因為在真實的劇團裡君君受到了嚴重的打壓。一個小國三,就算紅了成了角,就算演出都金獎,就算拿了金桂獎,就算參加了浪姐有知名度,就算有了兩次春晚的舞台,就算有了代言,就算有許多人喜歡,就算有機會出單曲,就算唱了主題曲,就算很努力的達成單位的任務,還是被體制內歪斜高層擺弄,回到單位還是得服從命令,頂級坤生,遠遠比不上邪惡浙院的愛男領導「亡餅沒」所珍惜的醜惡太子們(真的醜,外在內在都是,實錘黑料一堆,專業水平遠比不上正常演員),不給戲不給上台不給適合的搭檔。也鬥不過所謂的某某長官要百花齊放、要奶全團全院的政績工程。再加上後台超硬的湟生湟旦硬卡角色。舉步維艱、處處掣肘、行路難。說好劇場見,沒有劇怎麼見?劇本爛怎麼能見?
多希望像大聖一樣有金箍棒能夠打散妖魔鬼怪,能夠把那些把算計放在檯面的人都打得落花流水煙消雲散。接觸君君的時候知道她是小白花的越劇演員,知道小白花是全女的越劇團,知道小白花的前輩們怎麼步履蹣跚的開創全女的團,如何演出世間情感古今奇事恩怨情仇。小百花越劇的特色就是女小生,女老生,女丑,女性力量。我必須誠實的說自己還是沒能完全看懂聽懂越劇,但是我懂了美,學會體會不同聲腔和功底,學會了追星和反思自己。學會努力不懈的為自己的目標奮鬥,開始運動和飲食控制,只是想學自己的偶像一樣,想和君君一樣:「不知道自己的選擇是否正確,但是會把選擇變成正確的」。這種激勵人心的女性力量,不好嗎?
但是世間總有萬般醜惡,單位總有妖風和王八。這個院特別愛男,高層以討厭女小生出名,表面稱讚君君,私下教訓使絆子。甚至為了她的寶貝男太子們,傾斜壟斷資源。現在還想要男女混團,幫助那些不專業不成器又對女演員揩油的耀祖們賣票,無德也無藝,但是桃色新聞挺腥的。不用努力就能得到大戲和流量,真是欺負一步一腳印的好孩子啊!
院看團紅了就併吞,然後一步一步的蠶食鯨吞,要官配演員避嫌,要小生小旦分開奶八子,要天選cp分別和湟做配。就連外務也要強硬分開,硬是要讓小旦去和其他男演員搭配。問題是舞台效果很差,好聽的一陣一陣的。而小生還是帶不動其他的掛件,但是沒有拖後腿的舞台都紅了。全女班的越劇團小百花擁有自己的獨特和美,如果能夠讓觀眾選擇要看的,用實力說話,那才是百花齊放,不只是能讓傳統戲曲走入年輕人生活,也能讓非遺文化復興。
想起歌詞的最後幾句,很感動,也懂了。
「我要那眾生都明白我的意
我要那諸佛都煙消雲散。」
讓藝術回歸到美的層次,不是妥協不是權力鬥爭不是博弈不是分豬肉,希望那些仗著權威和背景,抱著偏見和惡意的渣滓,都煙消雲散。
2025年2月13日 星期四
無常
2025年2月9日 星期日
別人的事
最近某女星因為流感在異國猝逝,引發媒體關注,新聞的重點從流感好恐怖,很快的偏向財產、扶養權、後事、紫微斗數命理、感情八卦。其實我並不想知道他人的私事,也不想關注她的家人怎麼處理遺留的麻煩,可是為了看氣象而被迫灌輸的動向,就連在網路上都難以閃躲的得知這些與我無關的消息。
比較起來,雖然厭惡高雄殺人分屍的新聞,但是,這才是社會新聞吧!畢竟無期徒刑還能被放出來繼續傷人,才是真的社會大事件,也才值得跑馬燈來回閃現。
我對那些娛樂圈的明星無感,也很討厭通告藝人在節目上分享有的沒有的情感經驗和家庭糾紛。明星們無所不用其極的搏版面、爭代言,可是平常洩漏出來的傲慢讓人覺得不值得信賴,當然也不願意花冤枉錢購買代言商品。我不喜歡日用品上面印著明星的頭像和沙龍照,如果可以選擇的話,我寧願物品上面是卡通動漫,或是動物尋奇。
新聞裡大多數的事情都是沒有意義的大事,縱然聲嘶力竭、奮力衝刺、大鬧會場、崩潰暈眩、道德綁架、劃分敵我,過了一陣子或換個人上台,一切又回到原點,不惜打臉不久前的自己。不管預算、罷免、羈押、貪污、和談,都只是檯面上的演出,早就有私底下的妥協。能在鏡頭前的都是有表演型人格的居多,那些真的在做事的是無法得到鎂光燈的注視。
用一個新聞來掩蓋另一個新聞,操作很不重要的話題來偷渡和夾帶頭條,應該要關心的議題和真正重要的消息,很容易的就能夠被遺忘和忽略。看著新聞台裡的義憤填膺,看著現場記者的衝鋒陷陣,看著直播節目的實況,看著好像很熱情參與的蹭熱度,我選擇轉台不關注,那都是別人的事,理論上不管我一毛錢事。
希望下禮拜就能不再看到這些新聞焦點,我想知道川普的政策和關稅,想知道ncc收750的法源,想知道預算砍了之後怎麼調整,想知道寒流下雨會持續多久,想知道犯罪分子能不能被真正到處罰,想知道萬物齊漲之後蛋和蔬菜的價格,想知道水庫是否儲蓄足夠的水,想知道俄羅斯和烏克蘭何時才能停止戰火,想知道大語言模型的發展,想知道怎麼調整錯誤的教育政策,想知道哪些行業會被淘汰,想知道金價會不會再漲……
我想知道的事,都不是新聞喜歡追的事。我不想知道的事,卻是頭條拼命洗腦的别人的事。那麼不看也可以,並沒有損失些什麼。管好自己的事,少管別人的事,就不用因為別人的事而影響自己的事。
2025年2月7日 星期五
續集的魅力:略談哪吒2及封神2
今年的春節檔讓我期待的電影有兩部,剛好都是續集,剛好都是那個屬於神魔的小說改編。以期待值來說,原本我對封神2寄與厚望,主要是因為紂王和妲己實在是太精采了,加上鄧嬋玉的女將軍形象很吸睛,因此在看了預告之後,就迫不及待的想要知道封神第二部的「戰火西岐」到底要繼續說神界和人界的什麼故事。對於第一部的質子團、太子殷郊和主角姬發我並沒有特別的關注,肌肉不足以讓我記憶這部影片,我想看人物的性格、演技、大場面,所以對於第一集的印象,我腦海裡的是周文王和雷震子短短的互動,還有伯邑考幾次溫柔的眼神。
可惜的是,第二部和第一部比起來根本不在同一個基準點上,除了人物還在,主角姬發的成長線讓人看了煩躁,婆婆媽媽的性格、優柔果斷的態度、隨便脫衣服的無禮、毫無主見的愚蠢,讓人感覺這是一個非常下頭的主角。莫名和鄧嬋玉的糾葛,有種硬拉CP的不適感,河邊唱著〈有女〉,讓姬發顯得更油膩。我想看的是鄧嬋玉英姿颯爽殺敵,看著她守護自己心中的光芒,看著她堅持初心的奮戰,最後讓鄧嬋玉穿女裝頭上插花,到底是誰的蠢想法?硬是把能到拔垂楊柳的鄧嬋玉變成菟絲花,非常噁爛。
再者關於特效部分,殷郊的三頭六臂沒有很好的效果,彷彿是廉價的納美人用同一個身體打架,完全沒有美感,而且不知所云的看這個人到底在忸怩、掙扎什麼?西岐大戰的昏天暗地、術法籠罩、一網打盡的確有壓迫感,但是在色調上是不舒服又刺眼的亮,配合傀儡大軍、聞太師,或許很契合,強壓了西岐這頭的百姓和神仙,可是,這部不是封神榜嗎?西岐這裡應該多些戰將出來抵抗才是,我要看特效和神魔小說,不是紀錄片和中二的自爽英雄。
說好的封神榜,姜子牙的作用幾乎為零。若不是楊戩、雷震子、哪吒,幾乎感覺西岐這裡都是手無寸鐵的民工。這完全不對,所以在這個大失望大崩壞的封神2襯托下,哪吒2摩同鬧海,不只有誠意,還有滿滿的情懷,是真的體現神話、動漫、傳統、二次元的好影片。
2019年的魔童降世說的是:「我命由我不由天!」而2025的鬧海要進一步說著,我才能決定自己是什麼樣的人。雖然哪吒的系列有著漫畫的加持,人物設定很完整,但是當哪吒、敖丙、敖光、申公豹、申小豹、石磯娘娘、太乙真人、李靖、殷夫人動了起來,我徹底相信影片裡的世界才是封神前的那段真實。陳塘關就應該是這樣,被壓制在海底的龍王就是這樣,能踢毽子的哪吒和敖丙就是這樣,孤身一人一往無前的申公豹就是這樣,甚至,邪惡的天庭就是這樣。
好好地說一個故事不難,只看有沒有心。在哪吒裡沒有所謂的愛情線,卻有親情、友情的不同呈現,有著小人物的心路歷程,有身為異類、沒有後臺的無可奈何,有委曲求全卻無力回天的至死不渝,有叛逆固執的霸氣,有溫柔如水的包容。龍爸敖光豹著敖丙,殷夫人和哪吒的道別都讓我忍不住共情。看著故事的發展,恨不得多年後的孫悟空盡快成長起來打碎天庭、大鬧天宮。因為我們都知道,天地人神魔妖當中不是種族的差異,而是誰掌握了權力。
當兩部影片放在一起,哪吒2的含金量絕對會不斷再升高,因為觀眾知道什麼是好的,也知道什麼是應該要支持鼓勵的。我不要看那些流量明星耍花槍,我要一個好的劇本把故事呈現在大家面前。未來如果還有續集,我依然會支持哪吒系列的開展,也想購買《敖丙傳》漫畫來看。至於封神系列,嗯!先換個主角再說吧!如果只是這樣的程度,不看也罷!希望哪吒可以繼續被傳播,因為它值得,也因為它應該要自我超越。我會等著這個魔丸長大,希望我能和他一起長大。
2025年2月6日 星期四
微小的光:評電影《誤判》
終於看了《誤判》這部影片,很值得,很能勾起觀眾心中的火光。當甄子丹不再是葉問,只是一個從前線警察轉職成為檢察官的小人物霍子豪,他呈現出來的韌性和真實,比所謂的民族大義還讓人感動,他經歷的失敗和失去,也更貼近一般民眾的日常。其實我們都知道生活沒有那麼簡單,故事不一定會是完美結局,可是我們還是希望有些事情能夠圓滿。例如總是遲到的正義,或是那些早就該付出代價的惡人。
影片一開始就說出了英雄老去的無奈,當一線的警官膝蓋不好追不上賊,只能換一個地方守護他心中的淨土。影片的世界很「純真」,好人和壞蛋的分野不算明顯,尤其在官場上的角力,就是那種熟悉的不願承擔事情、怕麻煩,基層的多數人卻都還存有良知的亮面。在劇情安排上從多年前的案件到當下的事件,都讓觀眾感覺到那個人還是一樣的在燃燒自己,用自己的方式照亮這個世界。
我很喜歡影片裡藉著主角口中說出法律是:「一盞永遠燦爛的明燈,將公平正義的光輝照入民眾心裡的每一寸陰暗的角落。」雖然我知道法律並沒有那麼萬能、全能,可是因為很多人都願意點亮心裡的那團火,讓我感受這個世界依然還會有很多美好的小確幸,也讓那些應該受到保護的人能好好的活著。從武戲上來說,這部影片的武打乾淨俐落,演員的身手矯健,從一堆黑幫雜魚到最後的大魔王都各有亮點。最讓人感動的是影片裡的主角會受傷,不是那種金手指全開聖光照耀的橋段,看著英雄變弱、變老,不全然靠力量壓制壞蛋,最後還知道用玻璃刺痛傷口,很實際也很真實。
關於影片裡的毒販,我沒什麼想說的,就是該關的關,該殺的殺。而玩弄法律的律師和老闆,該千刀萬剮,因為他們玩弄法律、不把別人的尊嚴當回事。看不到應該被於原諒的任何片段,只希望這些邪惡勢力被消滅殆盡。警察會累、人力不足、不被重視,可是有著「堅守初心」的鼓舞,還是打起精神的奮戰,用小小的身軀守住防線。而司法機構的小螺絲釘們,被放在了不起眼的角落,影片開始主角和同事打賭案件的啤酒發揮了作用,當大夥一起幫忙看完那幾車的卷宗,讓人感覺世界一定會好起來。
楊鐵立和霍子豪本來就是相似的人,只是楊鐵立藏的更深、更油條,也更知道要改變環境要付出什麼代價。他知道該怎麼做,也知道自己選擇要怎麼做。在兩人打成一片之後,終於給了楊鐵立一個做好人的契機,他可以油腔滑調,他也會耍滑頭,他更會拉拉雜雜的拖時間,直到他的夥伴帶著證人前來,直到柳暗花明,直到讓誤判的法官也承認錯誤。把背後交出去的信任是困難的,不只是信念還要能力,更需要一起墮落和被冷凍的覺悟。可是很多人都想要當一次英雄,不是意義上的出頭鳥,而是很多的微光匯聚而成的出路,而是想讓一個無罪的可憐人能夠在家破人亡之後還願意相信這個世界。
官司贏了,罪人伏法了,一切彷彿又回到平靜的某一天。最後,主角寫給男孩的卡片裡說著:「任何東西都不會黯淡你內心的火光。」律政司的良心不在法官或陪審團或某一個職位之上,而在我們都願意把正義交托給那些審判者,把微弱的念想傳達給無名小卒。微小的光或許不夠照亮這個時代,也看不清前方的路。可是,總有一天我們匯聚起來,就可以看到腳下的地,頭上的天,未來的路。我希望我們都能夠相信,還願意相信這個世界不只有黑暗的顏色。
誤判維基百科電影介紹:
https://zh.m.wikipedia.org/zh-tw/%E8%AA%A4%E5%88%A4_(%E9%9B%BB%E5%BD%B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