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日 星期二

本土與市場

台灣藝人吳慷仁簽約大陸經理人公司「壹心娛樂」,終於「不再是一個人」,引起台灣兩極評論。有人指責他忘本,也有人祝他在更大的舞台上發光發亮。前些日子也有女星說自己是成都人被出征,更早之前還有因為貧窮沒辦法吃到海鮮而被罵的女歌手,往前推還有那些在中國國慶轉發國慶賀文的明星們被酸。然而,這就是賺錢的生存之道,誰都清楚台灣的市場小,中國的人口紅利才是能夠有舞台(資源、財源)展現的地方。

對於藝人們的表態我並沒有覺得錯愕或不舒服,因為那就是生意。比起教育部三令五申不能使用中國的軟體,卻發包中國製的硬體。我覺得檯面上的明牌讓人舒服多了,至少,做到了誠實,還有不適那種讓人作噁的意識形態。如果台灣真的好,人民自然會以這個標籤為榮,可是當架上的東西就是貴又難用,只靠MIT的認同苦撐,那麼被淘汰只是自然法則。蝦皮、淘寶、京東、拚多多、愛奇藝、騰訊、中國人線上看‧‧‧‧‧‧不要說不知道或沒用過,他們就是品牌,也是成功的市場名牌。

是誰說:「沒有人需要為自己的認同道歉」?我曾經也有很本土的時候,可是等到真正知道自己的核心和初衷,我終於也理解了我這個人的構成和榮耀。其實看我的部落格就知道我對現實有很多不滿,但是我仍然努力的在做本質工作,滿足高層交代的KPI,可是,我非常不認同弱化學生程度的課綱,也不喜歡譁眾取寵的學X程X檔案,更厭惡每當出事動不動就辦研習,搞一大堆累死基層的評鑑和評量,可是我還是配合、達標、超標的完成。不是因為我奴,而是因為我知道自己想要做到什麼程度。

本土語、選修、彈性、雙語的課程無疑是「雪上加霜」,排擠最重要的學科們,用那些裝飾精美的科目名稱來營造多元的能力。可是,真正的知識是建立在不停的學習、穩固的基礎、大量的練習當中而來的,從國小跨到國中跨到高中銜接到大學,才有最基本的學科能力。現在強調要科技化、平板、線上學習和AI,造成的只是計畫做出來了,但是成績更加兩極,城鄉差距也越來越明顯,高峰現象更是來自於家長的社經地位。我能夠在覺青、部長和教授面前說出這些嗎?既然我不敢,那麼我有什麼資格去批判同樣是為了「生計」而表態的藝人呢?

台灣價值滿溢只是少部分人的顱內高潮,說出「實力低落和被超車現況」的實話被當成破壞皇城和諧的烏鴉叫和異端。當一個地區只剩下本土,妄想國際,但同時排斥源頭,讓所有人都為愛發電,那是很可悲的狀態。為什麼韓國的影視很強,不只是因為國家支持,而是國家重視的不只是量還有值,絕對比那些「計畫都給特定對象」的政府還要有競爭力。不要責怪藝人到外地工作,今天如果某明星被日本、韓國、美國發掘,還會被出征嗎?有些事情就是和政治相關,避不開也不能避。對「大我」來說,愛國很重要,但是對於「小我」來說,吃飽、睡飽更重要。

我是台灣人,根在台灣,但是,我知道自家祖先很早很早之前是從中國來的。我知道我的下一代是台灣人,希望她也能認同自己是來自台灣的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