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9日 星期五

《乩童警探:雙重謀殺》心得

 張國立的乩童警探》來到了第二集,和第一集不一樣的地方在於更進入探案的核心。雖然依然在乩童的路上有著若有似無的牽連,還是一直在尋找和過去和解的機會,可是,已經從作者的字裡行間中感受到靈異、玄幻的成分。例如看到飄動的煙霧?或是閃動的燈,還有書中寫的「活人放不下死的,死得又何嘗放得下活的。」試圖將陰陽的界線模糊化,然後讓彼此在因緣中共存。

比起第一集,我其實更喜歡這一集的懸疑和說故事的方式。因為作者不但越來越會埋梗,而且在這一集中加入了性別認同的議題。其實在現代的社會中還是有很多歧視,而且成人對於小孩還是有很在身體界線上不明確的地方,因此很容易讓小孩誤解那些觸碰是正常的,然後漸漸弄不懂自己的主控權。還有當一個人和別人不同的時候,心理的掙扎和壓抑會讓許多的痛苦在不斷累積後內爆,那是核彈級的危險,不只傷害自己也傷害許多受到牽連的人。

在小說的敘事中,小蟲似乎還是以一個不斷自苦的形象出現,也還是困在和弟弟過去的互動中。但是相對於親情的無解,對於案件的推測卻是更加的大膽和有衝勁。不是因為這次的敵人來自內部,而是因為在互看不順眼、性別不同、處事態度不同的死敵中,很容易碰撞出火花。雖然這樣的閃現情愫很有趣,但是卻讓讀者一路猜測作者到底會不會給小蟲一個官配?

而且在作者的描述中,小說的場景越來越貼近在地的生活,也提到了年輕人的「未來」!年輕人對未來其實沒有希望的,但是又不能完全依靠老年人。老年人辛苦了大半輩子,但是最後還是需要幫孩子繼續扛著未來。這樣的敘述是真實的,所以,在書中被描述出來的時候,那些空間的敘述,就讓人非常清楚的感受到作者對當下的悲憫。

作者引用加拿大詩人柯翰寫的:「每一件事情都有裂縫,陽光才能照射進去。」這句話不只是對兇手的形容,也是對每個生命有殘缺的人的鼓舞。雖然在當下我們都會因為傷痕而痛不欲生,但是經歷過挫折和毀滅後還能夠呼吸,就表示我們都還依然存在著信念。那些信念幫助我們更成熟,世界上的每段感情都是千瘡百孔的,不是嗎?

所以,在經過一二集的架構後,我比較好奇作者怎麼為三部曲收尾。畢竟已經越寫越嫻熟了,如果真的要解決掉那麼多年的苦痛,是否需要更多的鋪陳?我會繼續期待著下一本書的推出。然後,希望乩童的部分可以更深入一些,也希望神明可以出場來指點迷路的眾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