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8日 星期四

做工的人

這個社會還是辦公室白領引領潮流的,所以無論書中再怎麼多的描寫,還是無法改變現狀,正如官僚依然睥睨底層的小老百姓,而法條還是無法保護真正需要被保護的人。可是,在這樣的現實書寫中,很值得被看見的是每個認真掙扎的對象,也很感謝作者林立青願意在第一線真的不帶驕傲的寫出工人的喜怒哀樂和無力無助,為這個世代的工人留下文字和影像的紀錄。

這是社會學的考察,無論是關於8+9的工人特質、機車改車的細膩觀察、小吃部的真實情況、按摩修指甲腳皮的平淡享受、信用破產的苟延殘喘、職業傷害的實際摧殘、異國妻子落跑的非少數個案‧‧‧‧‧‧我還看到了人們相濡以沫的溫暖。

工人本來就和士農商不同,因為依靠著體力和技術而成就自己的職涯,可是台灣不是那種會尊重專業的地方,往往在看到工人時會有根深柢固的輕賤,甚至有家長會教育小孩要認真讀書,才不會淪落到做工的景況,彷彿看不到對「職人」的理解和尊重,而是把工人當工具,拋棄式的運用。

可是,我無意去同情工人的處境,因為這是每個人的選擇,或者應該說是被選擇的狀況。我們只能夠在和工人相處時,更尊重他們的技術,給予足夠的信任,理解他們的脾氣和嗓門,甚至可以體諒他們的疼痛和不耐煩。因為這應該是一個分工的社會,如果能夠互相理解,才能夠發自內心的感謝他們在技術上相應的付出。而不是覺得那些需要長期磨練才出師的技藝只是可有可無可取代的垃圾事。

在書中有許多關於外勞、外配、殘疾人士的描述,還有工人的職災讓人相當難過。雖然各行各業都有風險,然而這些人是不被保障的一群,那些所謂的福利和援助都只是少數人可以申請的東西。而檳榔西施的處境、旅店大嬸的熱情、小吃部阿姨的服務,不是獵奇的描述,而是生活的真相。

所以,我真的很希望所謂的勞動部官員應該要親自長期的深入民間,而不是吹著冷氣來決定基本工資。我也很期待人與人之間能夠互相尊重,而不是「狗眼看人低」的蔑視應該要尊重的所有對象。這世界真正該被鄙棄的不是做工的人,而是那些自命清高的有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