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問各自解讀,專業因人而異,但是文化的傳遞就是看是否能讓人感覺到受用,也就是能夠接地氣,而且能夠通變,不至於非得死守什麼道德底線,然後用巨大的帽子來扣住想要行仁的仁。因為很多人再對於自己的信念形成信仰後,就會產生莫名其妙的執念,以至於無法修己,也當然不能安人。無法打開自己的生命,最後也只是管窺蠡測的扼殺別人的生命,尤其當那些固執的教義成為說教的內容,更讓這些原本美好的德性形成巨大的天塹,阻隔著想要登堂入室的人。
作者說後來的許多大儒走的不是孔子的路子而是孟子。孟子給文化上、道統上的作用是有的,但是換個角度想壓力會更加的超額。儒原來的俠義精神,以及根本的因時制宜,都變成大丈夫和妾婦之道的選邊,如若不按照這樣的方式修身,就是背叛傳統和道統。可惜的是「嚴官府出
厚賊」(台),那些富麗堂皇、冠冕堂皇、堂而皇之的大道,越來越不受用了。
孔子的學生當年批判著管仲,而孔子站在大是大非的結果論角度來解讀管仲的功業,將人的選擇、文化國家的傳承兜起來,並非要求人非得成為完人。而後,孔子的後學們自己做不到聖人的境界,卻因為對孔子的情感,因而將他聖化、無限化,不平衡了之後,無法真正理解儒家的精神後,傳道的使命感變成惡意的宣教,讓人們最後只能選擇逃遁或是反撲。
無法把生命打開是很可怕的, 幸好後來還有些人在儒教和黃老中找到調和和平衡,所有的事情最需要的就是平常心,「有些事情不當回事,事情就不是個事」、「最好的狀態是不標榜」,適可而止的找到平衡之道,才能讓我們的生活游刃有餘,而不是像坐牢般的畫地自限。
學習是快樂的,求道是快樂的,對於道的追求是念茲在茲的。雖然我不是走南懷瑾和薛仁明這一派的道,可是我很喜歡看著不同的人說解論語和經典。最後作者評論「讀經教育」這件事情,思路是整本書中最雜蕪的,非常可惜,如果能夠更直接、不拐彎抹角,和前幾篇的自信文氣通貫,這本書會是一本非常好的心得分享。
觀千劍而後識器,操千曲而後曉聲。應該要再多看幾本作者的書籍,才能夠知道他貫徹的原則。然而,我不想看關於胡蘭成的書,所以還是把論斷停留在論語和史記就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