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歡關於社會議題的劇情,也喜歡關於生活狀態的真實描寫,雖然有的時候真相很是殘忍,但是勇敢的面對總比逃避、龜縮、不願意解決來的好。因為關於生命我們知道的實在太少了,對於能不能夠扶養下一代我們也沒有人敢打包票。
如果能夠重新選擇,也許我會自私的不想要當媽媽,因為在我生育、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我經歷的挑戰讓我感知這份責任遠遠超出我的預期,而且這種責任沒辦法退貨,只能努力的學習和經營,期望能夠和孩子結善緣,而不會讓彼此都感覺疲憊。我是很誠實地在面對自己的感受,而且母愛、母性的大帽子其實都只是文化和社會對於照顧者的期待。
在未來媽媽裡面有很多的家庭議題,這讓人知道能夠擁有一個孩子並不容易,但這個世界總是這樣:想要的得不到,但是像那種不照顧、沒責任的N寶爸、N寶媽偏偏很容易就擁有了下一代。有計畫地想讓孩子安穩的在愛和溫柔的狀況下成長,但是孩子卻無法如人所願的降臨。看到最近有個女明星好不容易懷孕又流產了,有點心疼。因為能留住孩子的因素和留不住孩子的機率是很難預測的,只能夠盡量的照顧、保護,然後有耐心的等著孩子生下來,還提心吊膽的希望孩子不要有任何缺失和遺傳性疾病,有了孩子之後,很難事事都先想到自己,總會想著那個甜蜜的負擔是不是在等著我回家。
所以當我看到《未來媽媽》中的各種衝突,除了伴侶要不要有孩子,沒有懷孕的另一方要陪伴到什麼程度?備孕過程中需要什麼環境?家庭家族所給予的壓力有多大的影響?體質、身體狀況適不適合有小孩?真的準備好要當小孩的家長了嗎?有後援嗎?有沒有性別的期許呢?還有如果真的不孕是誰的問題,要怎麼治療?種種的因素都不愉快,討論起來一定會吵架。所以並不像政府喊口號的說著:提高生育率!
因為生只是一段過程,但是這段過程可能讓產婦面對職場上的歧視、生完的過程也會讓新手媽媽無法回到職場,等到職業婦女的身分坐實,很多時候分身乏術就是當下無言的沉默。以我自己為例:
我曾經跟高層說過:週六不方便再加班!是否可以讓我一到五把事情做完?
高層回應我:人不要那麼自私!你照顧別人的小孩,別人以後才會照顧你的小孩!
當下的我委實愣住了,因為當下都過不去了,我實在沒有想像力為未來操盤。後來我還是因為懼怕職場上的冷言冷語而任命的加班。但是,我不覺得那是加班的事情,而是一種對於假期、工作、責任制和新鮮肝的不友善。我也記得因為帶學生去畢業旅行,然後一邊聽到學生開心的打鬧、玩耍,而從電話中聽到女兒哭喊著找媽媽。那時多想要不管不顧的就自己搭車回家,然而只能夠安慰手機另一端的孩子:再等媽媽一下!媽媽明天才能回家。
所以,生孩子和養孩子比起來真的簡單多了!《未來媽媽》的立芳線其實已經是美化過的豪門樣態,比較不OK頂多只有婆婆,然而公公、小姑、丈夫都還算是及格。尤其丈夫願意對媒體承認自己不孕,那樣杜絕冷言冷語繼續向妻子澆灌,也願意讓妻子先到外面租房子不是強制要她「回家」,這樣應該是非常夢幻的處理方式啊!
不管最後這些未來媽媽有沒有成功,我都覺得這是一部很發人省思的影片。我不會鼓勵別人要生小孩,但是我會請有這個念頭的人要考慮清楚。因為那是一輩子的事情,不只關乎自己的一輩子,也關係到孩子的一輩子。不要為了任何勸告或是八婆的碎嘴而生孩子,除非自己真的很想要承擔一個有點累,但是很「值得」的歷程。希望我們的社會對於女性和婦女能更友善一點,也許想當媽媽的人才會更多一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