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2日 星期二

低能

近年來,尤其是最近一年,我都盡量避免直接看電視新聞,不管什麼顏色的媒體,我都敬而遠之。雖然父母還是很喜歡看晚間「綜藝」新聞,可是我堅持不讓女兒被那些激情又富含立場的言論洗腦,更嚴肅的強調不能夠沒有思考就被特定立場帶著走。

其實以前我認為不能和現實脫節,要關注現下的狀態,才能夠真正的理解世界。但是,看著這幾年每下愈況的意識型態和非黑即白的割裂立場,我認為追韓劇、動漫、國家地理頻道或者看羅曼史小說都遠勝被操弄的政治狂熱份子。

很抱歉,學校無法改變人的氣質,每個人的質感大部分都是家庭給予的潛移默化:有些人有禮貌,是因為他的家裡給他良好的示範。有些人高傲,是因為他看到的就是那種氛圍。有些人出口成髒,大概率是每天都生活在那樣的環境。有些人冷眼旁觀,或許是知道過多的熱情和情緒無法解決問題。在家裡能夠自在,可是出了家門就萬般艱險,與人接觸就會受到影響,哪怕那是壞的也無法避開直接了當的衝擊。

社會呈現出來他氣象是很惡劣的沈淪,當我們不談對錯和禮貌,只看立場和音量,就會陷入絕境。我非常反對那些所謂的真性情,沒有分寸的直白不是勇猛而是低能。只靠拳頭和靠山指使的小嘍囉,就會出現語氣詞、要飯、玻璃@@、@@很香的粗俗字眼,說出來爽快聽起來刺耳想起來皺眉,然而,新聞裡要捧的就是這些有流量的跳樑小丑。以往公眾人物或許還在意自己的社會影響,而現在的意見領袖只想要快撈一票。

我反對非我族類就打成異端,因此那些當下的事情都沒有做好,就操弄情緒的袞袞諸公在我眼裡是比禽獸還不如的偽裝者。能不能先好好的在自己該做的位置上想想怎麼能用心維持什麼、改變什麼?能不能不要還沒開戰就拿著底牌跪舔?能不能不要威脅百姓沒有經費所以不能如何如何?那不能別讓政治進入任何校園,哪怕只是文宣?能不能認真有文化的審議法條,而不是卡位幾年後的選舉?能不能聽懂人民最真實的態度,而不是解決提出意見的人?

好像都不行啊!人們不是不知道什麼是正確的選擇,而是在上位者選擇了更簡單粗暴的答題方式。當一個群體開始把事情簡化成政治正確,有意識的弱化下一代的思維能力,刻意營造敵我對立,那是滅亡的開始,也是不幸結局的倒數計時。或許我不能做些什麼,但至少我可以摀住耳朵不聽那些此起彼落的笛聲。我不想成為低端人口,不想變成低能的畜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