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綱上路之後,多了許多的空間想讓學生自行運用,希望學生能夠學會規劃在學校的時間,為自己安排課表,還有準備好自己想學習的歷程。最好是能夠做成學習歷程,然後能有成果發表,還可以看出真的有在成長:「好!棒!棒!」的活動。實行了之後也有很多第一現場的看見,以我自己的觀察,跟每一個政策一樣,都只是用少數人的成功來激勵多數人,也都是用個案和菁英來跟大眾說這樣的改變是對的。
也許有很多學生想要利用時間學習外文、體能訓練、運動、繪畫、小論文、找資料,那當然是非常好的,尤其是當自主學習的計畫一寫,霎時覺得整個學期應該是非常有進度的一整個學期。但是,實際執行起來,學生最喜歡的仍然是滑手機、聽音樂、寫功課。當然也有真的按表操課的孩子,不過,往往沒有辦法在一個混雜的空間中完全不受到干擾。
真正的自主學習是給有想法和知道目標的人操作的課程,也真的能讓好學生在學校給予的資源當中得到助益。但如果讓我重新回到高中,我很希望的是在那個自主學習的時間(最好是3小時以上)裡面可以讓我安靜地在圖書館查找我的資料,然後給我一台筆電讓我一邊輸入素材,一邊能夠整合所學到的資訊。我有明確的目標知道自己想要研究,也願意泡在圖書館裡把時間發揮到極致,那麼自主學習對我來說就是有用的。
可是,如果我還沒有作文我的國文、英文、數學、社會、自然科的作業和報告,老實說我根本沒有心情去做研究。如果加上還要去補習,那麼這兩節課的時間我寧可先拿來解決當下的作業繳交問題。也許很多人會說:要安排時間自主學習課外的知識啊!
但是,請每個老師都不要太學科本位了!老師都只以為只有自己這一科有作業!然後一天加下來還有教科書的配套、講義,那真的不是回家之後寫個兩三小時可以完成的。因此我認為,如果針對每個學生的需求,他想在學校寫功課,然後回家做自己的事情,並沒有不好。至少他也做了選擇規劃了自己的學習進度。
很多時候,大人都覺得「我都給你時間了!怎麼可以沒有成果!」、「好好學一些想學的啊!為什麼要偷懶!」、「按照計畫讀書很難嗎!」不,所有的問題其實都很簡單,時間對每個人的意義不同,每個人怎麼去使用或浪費也不同,框出一個時間讓學生安排的立意是好的。那麼請在這個時段裡面尊重學生的想法,不要高高在上的以為只有小論文、檔案、科展、檢定才是拿的出手的。
老師就負責做場地管理和點名就好了!(因為有的老師根本也不知道什麼叫做時間管理和準時啊!遇到太多事情因為同事的不負責任而延遲的!)千萬不要說這樣學生就會沒有競爭力!如果學習歷程檔案只是營隊、浮濫的志工時數、還有其實沒有什麼可觀的課堂筆記和作業堆砌出來的,還是一樣沒有任何意義。
我希望自己能管理好自己,每天給自己一定的研究和讀書的進度,然後盡快畢業,可是我部會去寫自主學習的計畫,因為計劃每天都在因應不同的變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