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9日 星期一

《很怕:張草極短篇》試讀


《很怕:張草極短篇》試讀

    得知張草有新作問世時,我的內心是非常興奮愉悅的,因為我很喜歡張草的長篇小說,由其實他帶著懸疑、科幻、解謎的風格,讓人覺得有續追的期待感。但是在看到這本極短篇的書名時,我感覺到非常「好奇」。因為連歷史、世界都可以毀滅顛覆的張草,到底還有什麼好怕的?

 

    極短篇小說,不好寫,也不好寫好。因為在極短的篇幅中,要兼顧人物的性格及氣氛的營造是相當考驗功力的事情。而且作者要能夠有文字和故事的駕馭能力,在不同的故事中轉換、穿梭,這需要相當大膽的作家才有辦法出小說集。尤其是故事很多元,但主題不統一的話,會讓讀者覺得很雜亂。然而張草沒有讓人失望,他說「很怕」,就是「很怕」,在整本書中詭異、鬼怪、暴力、還有冷漠心淡,都讓人有不同程度的驚悚感覺。

 

    張草對於科技的反思,家庭的關係,人際的互動,一直有很多的想法。我覺得閱讀這本作品,其實最不害怕的反而是那些鬼怪、靈異或者殭屍變異的部分。讓人覺得無奈卻又無力的,是家庭中、社會中的互動或者不互動:很多主角們其實是帶著贖罪的心情活著,然後在自己的地獄裡反覆。還有支解及分裂的噁心暴力,在血肉橫飛當中看到的是一種耽溺的病態。自殺或自我毀滅的放棄感,也讓讀者覺得無比淒涼。在故事中不斷出現的自私及末世感,讓人幾乎相信這就是一種即將發生的狀態。

 

    張草的文字讓人覺得很真實,因為它描繪的是生活,書寫的是日常,所以這樣平常的恐怖,淡然的面對,讓讀者不寒而慄。或許我們會是故事中的某個角色,或許我們也是在這樣恐怖的故事中,也或許我們過的生活更加恐怖。如果沒有愛的話,這個世界又剩下什麼?如果我們彼此從來沒有關注對方的話,那麼整個世界毀滅又何妨?沒有最慘慘,只有更慘,因此我們應該要懂得反思自己的生活,如果不想變成行屍走肉,如果不願意被冷淡對待,如果不甘心自己成為星辰中的廢棄物,我們就應該用多一點的關愛在這還沒毀滅的人間。

 

    我想像著張草在得知讀者的反應後,冷冷地旁觀,然後說:「會怕就好!」

 

 

《肉小說集》


《肉小說集》

    飲食可以是詩,可以是散文,可以是電影,但是把它湊成一本小說,那就相當有趣。因為我們會期待自己在翻開扉頁的時候,會想到到什麼樣的盛宴?我們也會幻想著那些出現在書中的美食,一道又一道的說出屬於食物和文化的故事。

 

    坂木司《肉小說合集》文案上寫著:「本書含有大量食物描寫,無法抗拒宵夜誘惑者,不建議在深夜閱讀。」、「請避免空腹觀看。閱讀時如有想吃肉的衝動,純屬正常反應。」其實在介紹這些肉類料理的時候,我並沒有飢腸轆轆的感覺,只是很客觀的看待所謂的美食,還有吃著這些食物的人會有的反應。如果拍成電視劇或電影的話,或許才會著重在食物的特寫。而在故事的敘述中,我想要理解的是這些人因為食物有的體認,或者在這些故事當中,充滿了激情或溫馨的感動。

 

    每一個人都可能有一些可以說的往事,每一道菜都有一些可以說的歷史,然而,如果是平凡的我們,應該要選擇什麼當作代表作呢?我們在社會上占據了不同的位置,我們面對不同的人也必須用不同的方式應對。然而這本肉小說在解構不同部位的「食材」,意圖把人生的座標也加進。雖然只有閱讀〈武鬥派的指尖〉、〈美國人的國王〉,但是覺得這兩個故事都有一種荒謬但溫暖的喜感。

 

    一個草食系的武鬥派如何在鴻門宴中斷尾求生?一個有主見但是溫柔的王子設計師如何闖過國王的關卡?故事的敘述非常有趣,而且有一種漫畫式的畫面感,讓人很清楚的知道這些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滿溢著各種不同的味道。酸甜苦辣鹹都有,並且還值得老的時候回味、回甘。

 

   很希望能夠把整本小說看完,能夠知道豬的全身部位會激發出什麼人生故事?或許這樣斷裂的敘述,就是我們所經歷的平凡又特別的人生吧!小說有肉、有菜,也有一些笑容和眼淚,值得我們在心靈空虛的時候食用。

 

 

《誰找到就是誰的》試讀


《誰找到就是誰的》試讀

    史蒂芬‧金《誰找到就是誰的》史蒂芬‧金Stephen King史蒂芬‧金Stephen King這個故事很不恐怖,反倒讓人覺得很「溫馨」。或許我所體認的溫馨不是一般辭典解釋的溫情或溫柔,而是一種所有的事好像就該那發生的方向。甚至如果把這些人名都抽離的話,套上日本名字,就會是日本社會派推理小說的型態。也就是那種兇手是誰不重要,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情?最後那些人又會怎樣?才是最想被讀者看到的狀態。

 

    作家羅斯史坦的《浪子》系列故事成為經典,但最後的結束卻意外的平淡。瘋狂書迷莫瑞斯因為入戲太深無法接受浪子成為平凡父親,在爭執當中怒而犯案殺死曾經熱愛的作家。他帶走的錢財和手稿筆記本在還來不及消化時,因為另一起犯罪而鋃鐺入獄。多年過去了,善良的男孩彼得從大樹底下挖出一個破舊的大皮箱,他利用皮箱裡多的鈔票讓一家的生活步上軌道。然而終於出獄的莫瑞斯,開始要尋找它失去的一切。

 

    在整個小說的敘述中,充滿許多的細節描寫,也有跨越時空的敘述,在整體的描述當中,其實兇手並不是絕對的可恨,雖然並不想同情他,但是卻會憐憫他的無知和偏執。雖然被捲入事情的孩子很無辜,但是又很希望他在這件事情當中得到教訓,然後成為更好的人。

 

    對於這個被害的小說家,雖然他被殺害,然而他的文字卻影響著許多人:「人生狗屁,沒啥意義!」乍看之下是一種瀟灑不負責任的拒絕,其實這背後是一種對世界的反抗。作家書寫的時候知道自己的侷限,也繼續經歷自己的人生,所以讓傳奇的浪子願意放棄自己的冒險生活歸於平淡。

 

    故事如此精彩,卻無法滿足每一個人,因此有人因此傷亡,可是有些人永遠活在自己的世界當中,只接受與自己相同的觀念,這樣的自私就是一顆不定時炸彈,會毀掉自己和別人的人生。我喜歡故事中因為時間差所引發的殺機,也很欣賞作者敘述時的冷靜。希望這部小說能夠有機會拍成影片,我想應該會很精彩。

 

2016年12月14日 星期三

《鬼影大盜02》的試讀


《鬼影大盜02》試讀

   在第一集留下許多懸念和謎團的鬼影大盜回來啦!這樣的驚嘆讓我忍不住就想要把整個故事改快看完,因為在之前的冒險中,我們雖然知道了鬼影大盜的能力和生存狀態,但是是什麼樣的環境和訓練能夠讓一個平凡人變化自如的遊走在各種角色之中?是什麼樣的訓練能讓人在智力、體力、冒險犯難(或者招惹麻煩)的能力等比提升?因此在系列第二集的鋪陳之下,我們才終於知道原來我們以為的那個鐵漢,在他的心理有一個非常溫柔而細膩的角落。

 

    這次的事件緊湊程度更勝以往,元擺在這種犯罪小說當中,我們不能夠用自以為是的正義來看待這些事件。或許在各種犯行當中遊走的這些邊緣分子以及車手、鈕扣人,他們都用自己的方式來挑戰整個黑暗的世界。畢竟世界上有許多地方是沒有陽光或拒絕陽光的。在這部小說中,整個架構的東方元素,還有一種在海上隨時會滅頂的如履薄冰,讓讀者一直替鬼影及他最重要的師傅、女人、朋友──安琪拉捏把冷汗。在這個充滿黑暗的犯罪國度裡,配合的天衣無縫的「雌雄雙煞」重現江湖。

 

    藍寶石的掠奪是一種很平常的罪行,但是如果在犯罪中無意觸碰到更可怕的存在,或知道不應該被理解的事情,那麼「被消失」或許是能夠預見的發展。好在有一種概念叫做「燈下黑」,就在這種又危險又緊張的狀態下,許多的案件發生,許多的生命消逝,許多的恐怖存在,許多的殘忍如影隨形。鬼影和他的夥伴又再一次的逃出生天,其實在這整個過程當中穿插的許多回憶都讓人有種心碎的感覺。原本以為能一起忙命天涯的伴侶,原來對方始終只把自己看成工具。

 

    能讓鬼影大盜魂牽夢縈多年的到底是怎樣的女人呢?一個變化莫測又神秘的存在讓人覺得無法掌握。然而就是這一種難以捉摸的感覺,操縱著許多的「雄性動物」。與其說是安琪拉太美,不如說是幻想出來的柔情太銷魂,讓人輕易的就陷入了情感陷阱。譚詠麟有一首歌叫做〈愛情陷阱〉,其中的副歌讓我非常喜歡,它說:

「我墮入情網 妳卻在網外看 始終不釋放
妳笑笑看看我 像是望著獵物  我心已傷
我墮入情網 妳卻在網外看 始終不釋放
恨 愛 心中激盪 這陷阱 這陷阱 這陷阱  偏我遇上」

 

有時候我們不是不知道危險或緊張,而是一種飛蛾撲火的致命吸引力讓我們心甘情願地獻身。旁觀者清,當局者卻只能在迷茫中說服自己心中所認定的光即將綻放。

 

    我覺得這一集的內容比之前更好看,因為在習慣的犯罪、逃亡、變身、腳色轉換中能夠玩出新把戲,讓讀者能夠理解並喜歡是一種很難得的書寫策略。很多續集都只能說是狗尾續貂,然而,鬼影2卻能夠另闢蹊徑的一個男人的冒險,還有一些多情悲傷的遺憾。人到中年,或許想的會特別多,然而這種滄桑和回顧,讓生命更有味道。我喜歡這本書的氛圍,希望下一本也不會讓我失望。

 

2016年11月25日 星期五

《神之子》心得


《神之子》心得

    這是我第一次閱讀藥丸岳的作品,因此我決定繼續把他的其他作品《天使之刃》、《友罪》、《惡黨》……一起補齊。原來在作者構築出來的世界中,少年並不是純真善良夢幻的存在,他筆下的少年總是深沉黑暗,總是惡意的敵視、揣測整個世界,然後同時也被整個社會放棄。當他們被生活逼迫到無法喘息,就自然而然的用極端的方式解決問題,在漫長的犯罪生涯中不曾後悔!

 

    或許我們都以為等待陽光是最寂寞且痛苦的等待!然而對某些人來說,救贖是不必要的,旁人自以為是的憐憫,只是他們棄若敝屣的廢物。「神之子」就是一種很自我很孤獨的存在,只能相信自己,只能依靠自己,或許到最後也只能毀滅自己。依從神的攝理(神的心思,神的旨意),他們試圖改變些什麼,那種絕非公平的平衡:「讓幸福的人不幸,讓不幸的人幸福」讓人有些不寒而慄。因為人不是神,無法決定讓誰幸福或不幸,但是這些高智商的神子卻意圖站在裁判的位置將資源重新分配。

 
 

    為了活著,僅僅只是活著,很多人就必須傾盡全力的打拼:遊民、妓女、破落戶都在低賤的底層苟延殘喘,商人、農夫、上班族也都必須壓榨自己的體力或智力。然而有一些人含著金湯匙出生,有一些人不需要任何努力,有一些人生來就在賽道終點,這種殘忍的差異讓無論如何都游不上岸的螻蟻們情何以堪?所以主角說:「我為了生存什麼事都做。不過,只有為了我個人生存。我才不會為了其他人這麼做。」這句話乍看之下是一種無情的宣示,但是在這種孤絕的背後卻是一種無奈且無力的吶喊。我們都很幸福,縱然我們需要為了生活卑躬屈膝,然而我們還有一些自尊,還能過著人的生活。可是在黑暗罪惡的世界裡,強者才是生存的王道。

 

    我們因為工作而與人結盟,然而這些神之子卻是因為一種難以言喻的「生存黑洞」而聚集。那種不太像是反抗,而是反骨的嘲弄,就是一種對社會的冷笑。我們都以為人不是孤島,或多或少都會和這個社會體系互動,不管是主動或被動的狀況,都代表人需要其他人的協助。但是,神之子縱然和其他人站在一起,還是能清楚的呈現一種疏離,而且是一種主動將世界隔離的淡漠。或許那樣的風采是讓人迷惑的,正因為無所求,所以無所畏懼。但是那樣缺乏「情感」的生存,會讓在意、在乎的常人感到害怕。

 

    人需不需要夥伴?需不需要一種相濡以沫的關係?還是可以相忘於江湖,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喜歡上一個把別人當工具的人是一種悲哀,這種自虐的快意讓人在遍體鱗傷中感知自己的犧牲奉獻,獻身於一種接近宗教的狂熱,或許也成為神聖的修行。對方愈是陰鬱黑暗、冷漠殘忍,就愈能激發讓人憐愛珍惜的救贖感。縱然神之子不需要救贖,他們用高智商來操控人心和事件走向,然後毀滅。

 

    如果把故事中主角的改變當成一種進化的歷程,或許可以是成長小說類型的閱讀類別(只是應該放在黑暗系)。但是神之子一直以來的基調都是灰色、黑色,直到最後才有一種稍微透光的朦朧感,但是那畢竟還沒有結束。把人生當成遊戲,把人類當成旗子,那麼自我的存在又是什麼?北野武說:「快要到終點時的那眼回眸,這就是人生。」我很想知道那些犯罪在驀然回首的時候,是用什麼樣的心情看待自己一路走來的痕跡,是用什麼樣的眼光投射在自己傷害過的人身上?或許夏蟲不可以語冰,也或許我們永遠都無法走入那種缺乏情感的世界,不過,道在稊稗,在屎溺,世間的種種又有誰能斬釘截鐵的分判兩儀呢?

 

    「痛呢……說不定得要一個人在感受到某種程度的幸福下才能體會得到。」換句話說,幸福或許也要痛過之後才有辦法得到。記得之前看《白夜行》的時候,我對於那種無法見光的悲哀感到無比的疼痛。然而,神之子的世界是一種主動將光掩蓋的狀態,毀滅式的建設到底成就了誰?還是一切都只是「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整本書的翻譯十分流暢,而且在行文中也讓人讀到每個人不同的性格。這些少男少女慢慢的成長,有好的變化也有壞的變化。直到最後,作者給予一個不那麼黑暗的句點,或許就是作者不願放棄相信人性、相信善、相信一切都會變好的隱微想法。我很喜歡這本書,雖然上下兩冊的厚度讓我的睡眠時間不斷延後,不過正是這種帶著一些疲勞和焦慮的情緒,能讓人讀懂書中人物的掙扎。我願意推薦這本書給更多的讀者,為這本神之子花時間非常值得。

 

2016年11月16日 星期三

《世界上最棒的地方就在這裡》


《世界上最棒的地方就在這裡》試讀

    「天使就是教你飛翔,不讓你墜落的人!」在閱讀這本書的同時,我深深的感謝出現在我生命中,曾經適時的拉住我的羈絆。如果沒有那些關鍵的轉折,我不知道現在的自己會是什麼樣子!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在祈求一個機會讓我們能變成自己,或著是活得比較自在的機會,可是因為生活的壓迫,或者無法輕易離開的舒適圈,因此我們選擇麼繼續忍耐,然而,看著灰濛濛的天空,做著單調的工作,想起需要支付的帳單,我們還是只能夾著尾巴做人。

 

    世界上最棒的地方在哪裡?我不知道。但是我喜歡蘇東坡說的:「此心安處是吾鄉。」我始終認為沒有所謂的完美,只有我們的心能夠讓一切有了色彩,只有我們的轉念能讓身處地獄的人找到通往人間的通道。在故事中藉由一個「中轉站」的概念,將生命和生活的哲學用簡單的型術闡述,那些曾經讓我們心動、感動、悲傷、憤怒的過程,或許應該藉由遺忘才能讓心悠遊。我喜歡作者說的:「記憶必須擺脫回憶,才能再存放新的點點滴滴。」如果拘泥於過去的狀態,或許我們就只能活在過去,只有往前走才有新的光明。

 

    故事中也提到「時機」,提到「緣分」,故事中的主角在意外中和一個溫柔睿智的守護者相遇,然後因為這樣的溫度讓她能夠走出被囚禁的牢籠。可是這樣的相遇難得,這樣的幸運也難以企望。白居易形容人的緣分是「兩葉浮萍大海中」,海洋的寬廣,人們的渺小,時間的流動,或許彼此注定錯過,然而就是在那個時間點我們有幸擦肩而過,僅僅是如此匆匆一瞥,或許就需要幾百年的修行。在人間,有誰能夠陪著同行幾步,也應該是一種福分了!

 

    「記住,沒有任何東西屬於現在。」就連現在都不屬於現在,就連未來都是過去。我們的生命總是不斷的在尋找一個安定的港灣,然而我們卻無法得知我們會在那個地方停留多久。那種人生如寄的迷茫讓我們總覺得無法真正成為生命的主人。可是我們如果能夠隨時珍惜當下的緣分,能夠體察一花一草的法門,或許我們就學會豁達。懂得回首闌珊處,開始惜取眼前人,也許世界上最棒的地方就在我們的後院!

 

 

 

2016年11月8日 星期二

《眾神的遊樂園》試讀


《眾神的遊樂園》試讀

    生活很累,每天都被工作追著跑,當習慣了被壓榨的日子,看著一些旅遊節目或者旅遊書的時候,腦海裡總會不斷迴放:「世界這麼大,好想去看看!」的跑馬燈。然而,真的要脫離舒適圈,開始一個未知的旅程,並不是每個人都有勇氣和能力挑戰的。有時候只能日復一日的抱怨,被摧折,在下班回家的路上覺得遺憾失落。

 

    但是,如果願意開始改變,一定會有不同的風景。正如作者宮下一家五口從福井搬到富村牛的冒險,就是一種將遙不可及的夢幻化為現實的正面例證。雖然當下只有一年的期限,但是在那當中的經歷,卻是人生中非常豐富的材料。我想像著一個荒涼的天地,有著充滿原力的物種:可怕的不可怕的生物,可以吃的不能碰的食物,原始的純淨的生存競爭……沒有攝影機,也不能重來,就是一種完全融入其中的生存遊戲。

 

    這不就是道家所說的「小國寡民」的生活啊!其實物質文明都讓我們存在太多的壓力,外人的閒言閒語也讓人充滿折磨,有時候選擇太多不是幸福,只是複雜的我們的生活。臉書上的朋友數量也不代表真正的友情,只是一種虛榮的膨脹罷了!所以在這個有著:「耀眼的綠、滿天星星、清澈的溪流,小小的學校與牧場」的地方,真的能讓人重新想過自己到底追求的是什麼!在每天被成績和等第綑綁的都市,或許我們得到的只是一身的疲勞和滄桑吧!在這個有挑戰的樂園裡,或許某個層面上來說,才是真正的在「生活」。

 

    我在試讀的篇章中,看到了作者一家刑前的掙扎,也看到日記式的紀錄,這種並非流水帳似的片段紀錄,讓我感受到凝結成的驚喜和震撼。其實如果讓我選擇,或許我並不會想要長時間到這麼原始的地方休息,但是,如果能夠有一個暫時脫離現狀的機會,我很願意遠離塵囂,試著短暫的忘卻自己和責任,盡情地當一個平凡的自己,而不是硬扛著已經無法負荷的責任和強顏歡笑的面具。

 

    所以這本《眾神的遊樂園》是非常讓人嚮往的書。文字流暢,情節多元豐富,還有很真實的告訴讀者困難和疲累,讓人忍不住想要完整的閱讀。所以我願意推薦這本書,給自己,也給想要喘一口氣的夥伴們!

2016年10月27日 星期四

《星光》試讀


《星光》試讀

    我很喜歡呂秋遠律師的文章,尤其是他關於家庭、人性的小說,每每都讓我惆悵不已,唏噓難禁。在網路上被笑稱為「呂麗絲」的呂律師,其實對於弱者有著發自內心的同情,而不適高高在上的批判。他的文章或著帶著七分真實三分虛構的小說,總是能夠讓人反思整個社會結構或者婚姻制度的荒謬。長期追看呂律師FB的我,也常常因為他的新文章而有許多複雜的心情。

 

    前幾本著作《噬罪人》《噬罪人2:試煉》都是用短篇的形式,在一個故事當中述說了人物的悲歡離合、生離死別。然而在這本《星光》當中用長篇來把一個很懸疑的故事說清楚,更是需要深厚的鋪陳功力,以及能夠抽絲剝繭把案件說明清楚的頭腦。其實在這個故事之中,也許不單單只是被害人、加害人、共犯結構這樣的關係,而是整個詭異的家庭以及失衡的社會福利制度,所以千萬別在心情低落的時候看這本小說,那會讓自己沉淪於悲傷的流沙,但是,如果有勇氣面對殘忍的社會真實面貌,不妨打開書本一同陷溺其中。

 

    而這本小說當中也談到媒體與網路的亂象,或許很多鍵盤俠自以為正義的化身,在虛擬的空間裡用尖刻的語言刺傷別人,或者任意的批判、噓文、酸化不同的意見,如果我們能夠分清現實和網路的差別,或許能夠一笑置之,可是如果身陷其中,更甚的成為千夫所指,還被公布資料、查IP,那樣的壓力並不是心靈不夠成熟的任何人可以承擔,就算已經是成年人,也會因為別人無知的誤解,或者不明就裡的謾罵而崩潰。所以真正的「正義」到底要怎麼定義?

 

    我很喜歡這本小說的書名──星光,或許和很多巨大的光芒比起來,這樣小小的閃耀很微弱,可是因為這些微弱的力量,我們才能夠走出黑暗,畢竟並不適所有人都活在陽光底下。所以,我們應該珍惜當下的幸福,然後找到一個安靜的所在,也許還幸運的有人陪伴,一同看著天空,看著星光,期待明天一切都會變好。

 

 

 

 

2016年10月25日 星期二

白蜂巢試讀


白蜂巢試讀

    看完《白蜂巢》的故事,讓我回憶起小時候看過一部袁詠儀主演的香港電影──《怪談協會》,其中最令我感到毛骨悚然、不寒而慄的是〈替身〉這個故事。故事中的模特兒袁小敏將空房租給一名神秘的女子,卻發覺對方與自己愈來愈神似,竟然讓大家都認錯,而且替身逐步取代自己的位置,奪走了自己的家人、朋友、丈夫,最後因為失去了身分,因此只好開始「抓交替」,試圖取代別人的位置。這個故事給我的衝擊直到成年之後依然存在,我很害怕自己莫名其妙的被取代,所以總是讓自己在團體中很有存在感。

 

   《白蜂巢》這個故事被定位成少年驚悚小說,可是我覺得在故事中的描寫是會連成人都感覺到恐懼的形容。而且從封面的設計就可以看到出版社的用心,那種密集的、細緻的蜂巢圖案,讓人在觸摸書本的時候都能感覺的一種不可察覺的顫抖。故事內的插圖呈現著黑白的畫風,更讓人覺得故事的主角衣錠無法逃離這個恐怖的枷鎖,最後一定會是一個無限循環的悲劇。圖文結合的設計模式,可以讓讀者更輕易地進入整個故事的情境當中。

 

    其實,從一個孩子的立場來看,親人的生病或死亡都會是一種很傷痛的記憶,然而孩子不一定有辦法清楚的用語言表達,所以很多專家會認為意識無法表現的就會隱藏到夢境當中。然而,如果那些夢境真實的宛如發生過呢?如果那些夢境中預言的事件一一實現了,我們還能夠等閒視之嗎?如果那些夢境中的氛圍讓人感覺到與現實密不可分,我們會不會有「莊周夢蝶」的懷疑?或許成人也許可以做到把夢和實際生活區分,甚至可以做哲學的辦證。但是一個孩子所擔心的只會是他的決定是否會傷害自己的親人。

 

    故事中的蜂后是很冷靜又「溫柔」的存在,她的保證和提點看在一個即將溺水的孩子眼中,就是非抓不可的浮木。然而,當一切陰謀逐漸撥雲見日,往日的善良和契約,都成為一種勒索式的咒語。「好!」或許是一種印記,告訴我們曾經做過的決定,但是在條件背景不明的狀況下成行,那就是一種誘拐和欺騙。幸好,曾經受過傷害的「沒有仁先生」嘗試提醒級防護,讓最後的狀況不至於太糟。不然,當自己的親人成為某個犧牲品,知道真相的自己要如何度過漫漫的譴責?

 

    所以,這個故事真的是一個很帶有預言性質的小說,它告訴我們不要輕易接受來路不明的善意,也不要嘗試不科學的解決方法,甚至不能隨便的相信看似溫情的保證。然而,然而這樣恐怖的冷色調,或許會讓不信邪的孩子試圖尋找自己周圍的「蜂巢」,然後試圖交換些什麼。不過在那之前,孩子們要清楚地知道得到是需要付出代價的,縱然當下無法兌現,但生生世世的糾纏夢醒之間的糾結,都是無止境的煎熬。

 

 

2016年10月5日 星期三

《解剖師的秘密》試讀


    閱讀喬迪.尤布雷卡特(Jordi Llobregat)的作品是一種既刺激又驚悚的體驗,因為沒有看到最後,很難知道事情會如何發展,也無法確切地得知那些受苦的人們會有什麼下場。從封面的設計就給讀者帶來一種不像科學但帶著謎團的臆測,再從字裡行間的描述,感受到風雨欲來的寧靜,以及一觸即發的危險,所以能夠讓人一口氣的讀下去,又期待又怕受傷害的把故事了結。


    者個故事的場景設計於以一八八八年在巴塞隆納舉辦的萬國博覽會,明明應該是風光的展覽,卻因為在開幕前幾天,會場附近陸續出現了謎一般的凶殺案──殘缺不全的少女屍體,傷痕猶如野獸啃咬──,有人把城裡關於黑魔犬的古老詛咒和兇案連結一起,但是其實這一切似乎與比利時傳奇解剖師維薩留斯(Andrés Vesalio)的著作《論人體構造》有極大的關係。就在尋寶、解謎的迷霧中,客居英國牛津的年輕教授達尼阿瑪特, 一心想跑「大新聞」的記者弗雷札,以及醫術精湛但是帶著驚人秘密的醫學院學生帕瑦,因緣際會與達尼聯手,為這樁懸案抽絲剥繭者,不過,勇敢是要付出代價的,知道了些什麼,或許就必須付出些什麼……


    本小說融合了驚悚、犯罪、歷史、愛情的的元素,只是這毛骨悚然的十九世紀怪譚,讓恐怖的氛圍越發明顯。那些歷史的弔詭,解剖的場景、犯罪的意圖還有不是很溫柔的愛情都讓人感覺很黑暗。為了逃離過去的壓迫和宿命,你可以丟棄多少曾經?為了改變未來的生活和不幸,你能夠怎麼改變自己?為了轟轟烈烈的發掘重要的消息,你能夠怎麼投入?為了成為一個能隨心所欲活著的人,你又可以犧牲什麼?為了留住摯愛的軀體,你又能喪心病狂到什麼程度?在這個故事中的人們,或多或少都有些偏執,對於生活、生命、愛戀、追逐的肯定,有時候就變成緊挎咒,縱然壓力讓人頭痛欲裂,但卻只能硬著頭皮一路向前行。

 
    對小說中的人物,讀者是能夠寄予同情的。當我們得知背後的原因時,或許我們都會帶著憐憫來「原諒」。然而,錯誤就是錯誤,傷害就是傷害,死亡就是死亡,傳說就是傳說,無論多少悲傷的理由都無法掩蓋自己的自私和邪惡。我們能夠用正當的方式愛或恨,那是因為我們找到了平衡。這個世界已經太慘,我們能夠做的就是相忘於江湖,相互取暖。讓那些亡靈安息吧!相信真相大白之後,一切都會變好!

 

 

2016年9月24日 星期六

《如何愛孩子》試讀


《如何愛孩子》試讀

    閱讀波蘭兒童人權之父雅努什柯札克(Janusz Korczak1878-1942)《如何愛孩子》讓我重新開始思考教育的本質。他最有名的箴言是:「整個現代的教育方式,都在渴求孩子當一個方便的孩子。它一步步按部就班地催眠、壓制、用強硬的手段毀滅孩子內心的自由和意志,他堅毅的靈魂,以及他渴求和企圖的力量。」或許他的話不能算是振聾發聵,因為很多人很早就注意到了,但是在實際的執行面上,我們依然是以「好教」為主。

 

    這樣的當頭棒喝讓人覺得非常沉痛,的確我們是承認教育的重要及必要,但是我們在設計課程或是確立方向的過程都是非常粗糙的。就好像我們拿著滴管硬要孩子吸收,卻沒有考慮到吃這件事情的可能性及重要性。所以,在書中一直強調的孩子不屬於父母,不屬於任何人,孩子就是他自己,應該要被更多人理解和接受。

 

    這本書是用非常閒散的筆調說著非常嚴肅的事情,不只從家庭中的孩子來思考教育的方式,讓讀者可以反思自己對待孩子的行為是否合宜,也讓人感受到作者的用心良苦。書中還延伸談到收容所、夏令營、孤兒院的孩子,讓讀者除了獨善其身的照料自己的子嗣,更能兼濟天下的體會社會中的弱勢或者活動中的孩子們離家的心情。

 

    因為我的工作是高中教師,也有個學齡的孩子。所以當我閱讀這本書的時候,常常覺得冷汗直流:原來這樣是不好的!原來這會讓孩子感覺不受尊重!原來這是不好的說話方式!原來可以更細緻的處理!原來不是習慣就代表應該繼續做下去!所以我們應該要時時刻刻的反省自己的教育方式,也應該要虛心的接受專家的建議。不過,並不是每個部份都是用於台灣,所以要懂得因時因地制宜。希望可以更有智慧的處理學生和孩子的問題!

2016年9月10日 星期六

《我的心和其他的黑洞》試讀


《我的心和其他的黑洞》試讀

 

    因為這本書的名字,讓我想要繼續翻閱內容。思維是一種非常特別的活動,所以如果我們願意的話就能夠超越整個宇宙,到達任何我們想要去的地方。然而,如果心成為黑洞的話,那麼它就會容納巨大的情緒,包括愛和恨,耶包括幸福和無限的悲傷。所以這樣充滿哀愁的書名,讓人猜測主角是否遇上了什麼痛苦的事情!

 

    少男少女的心是非常神秘的,尤其在自己的世界當中,常常覺得沒有人可以走進,這樣的孤島意識讓人感覺既心疼又無奈。然而每個人形成性格的背景都不同,都是有故事的人。當少男少女開始經歷愛恨的時候,心中的掙扎和無盡的畏懼會讓他們更像刺蝟。

 

    故事中的恩賽兒和羅曼因為計劃自己的死亡而認識,這樣驚悚的情節讓人感覺相當遺憾。原本應該如日中天享受生命的孩子,竟然起心動念想要死亡。這是所謂的成人應該要檢討的地方啊!為什麼我們營造了不安全和不和諧的世界讓人覺得想離開?為什麼要把犯罪者的恨加諸在犯罪者的家屬身上?為什麼因為意外就要一輩子背負罪惡感?還好,這兩個殘破的齡婚相濡以沫,能夠讓他們開始思考活著也許是一件不是完全都是傷心的事情。

 

    雖然我們的心也會因為社會和生活的摧殘而受傷,然而這些千瘡百孔的狀態是我們大部分人都能接受的配備,同時也是後來再次回首的談資。也許我們不是當事人,無法知曉對方到底承受著怎麼樣的苦難,然而我們能夠做的就是默默的在旁陪伴,不要用高高在上的態度要求別人正向積極,或者要對方走出來,那樣的絕對權威或許是讓人更痛苦的緣由。然後我們可以試著讓這個世界光明一些,或許在黑暗中的微光能夠讓人不在害怕。

 

    希望可以趕快看到整部完整版的書!

 

 

 

 

2016年9月1日 星期四

《永不回頭》試讀

       李查德(LEE CHILD)的傑克‧李奇系列叢書真是膾炙人口,不只是因為這個系列已經被改編成電影,更重要的是電影《神隱任務》主角由湯姆‧克魯斯來飾演,讓整個故事在閱讀的時候更能夠想像得出主角的樣態和風采。


故事中的浪子形象一向是小說家特別喜歡著墨的,不只是因為自身情感的投射,更重要的是這種狂放不羈、玩世不恭的灑脫正是我們所少有的特質,所以看著那些壞壞的主角一邊冒險、一邊調情、一邊破案、一邊被冤屈,總覺得有種偷窺的刺激感。李奇總是惹上麻煩,或者應該說李奇總是被麻煩賴上,正因為他的聰明和能量讓犯罪者害怕,所以總會成為對手第一個想消滅的對象。然而,主角的光環和神力告訴我們:李奇永遠逢凶化吉,繼續浪跡天涯……

    這樣停不下來的男人或許不是個相守的好對象,但是卻是值得一起經歷一些日子的情人。因為和李奇一起總有無窮盡的冒險:飛車、逃命、群毆、獨鬥、開鎖、爆炸、血腥、死亡、陰謀……等等,可以說和李奇一起結伴一個禮拜的時光足夠正常人一生回味。所以在《永不回頭》這麼霸氣的書名呼喚下,讀者只好跟著一起走這條風蕭蕭兮易水寒的「不歸路」。
 

 


    這次著墨於軍方的黑暗,讓人忍不住嘆惋蒙塵的正義之師比醜陋邪穢的江湖更可怕。因為黑道大不了黑吃黑,少一個是一個,然而白道又要臉又要錢又要權,無比貪婪。這次官方甚至編出莫須有的罪名以及捏造疑似私生女的幌子,企圖要摔住李奇。只是要擺李奇一道的人總是搞不清楚,李奇雖然暴力又多情,但是他卻不殘忍和隨便。所以在這一路的過程中,和女性「好友」的互動交往,也成為讀者相當有興趣的談資。

 
    李奇或許永遠停不下來,會一路玩到底一路惹禍上身,縱然退役卻不休兵,縱然下崗卻不停留。可是這或許就是他迷人的地方吧!一個身上傷痕無數的男人,孤獨的滄桑的狼,真的很能喚起女主角或是讀者的母性啊!希望他可以一直冒險下去,一路闖蕩大江南北,出門一步就是江湖!
 

    李奇,永不回頭!再見江湖!

李查德(LEE CHILD)

2016年8月31日 星期三

《鬼影大盜《鬼影大盜》試讀


《鬼影大盜《鬼影大盜》試讀《鬼影大盜》試讀》試讀

    閱讀羅傑霍布斯者本書的時候有一種一同參與犯罪的刺激感,同時也有一種冒險犯難抽絲剝繭的推理情緒存在。這個故事的主角並不是什麼正人君子,他所做的事情也沒有什麼為國為民俠之大者的胸襟,但是,我們既然能夠接受這個世界的光明,或許某個程度上也應該感知罪惡的存在。所以,主角不壞,讀者不愛,這種有點禁忌的「追尋」讓人感覺新鮮有勁。


    在憨案帝國裡面只有權力和能力能夠說話,誰擁有絕對的金錢資源優勢就能夠風生水起。我們習慣腳踏實地的生活,然後我們也知道了偷雞摸狗的勾當,最終的選擇其實只是在考驗我們異於禽獸的那麼一點點良知。黑吃黑又如何?用非法的手段教訓罪惡的人又如何?走在鋼索上又如何?說穿了這只是不同的生活方式,產生了不同的生命情調,最後在灰色地帶遊走。



 
    明明參與案件的人都不是身家清白的良民,但是在黑暗也有層次高低不同的比較之下,讀者很希望主角這個專業是消失的大盜能夠順利的完成任務。在這個充滿變裝、角色扮演、逃亡的生死遊戲中,我們似乎也感受到那種命懸一線的恐慌,似乎也會擔心被白道人士攔胡的失誤。在這個變幻莫測的挑戰中,有飛車追逐、火花引爆、恩怨情仇、倒數計時……等等動作大片的元素,這不啻是讓讀者想起那些曾經看過的黑幫電影,或者有港味的無間道或古惑仔系列。可是我們都清楚的知道,鬼影大盜就是鬼影大盜,他有品味有故事宛如一個現實世界的編導,只是他把才華用在見不得光的地方。


    我很喜歡書中一直提示剩下幾個小時,因為那種迫切和緊急讓亡命順理成章,也提醒讀者絞盡腦汁幫忙推理爬梳情境,這樣熱血痛快的犯罪小說讓人激賞。主角一再變化的身分名字或許也是一種象徵,因為這樣的不確定或「無我」才能顯現出鬼影的奧義。我很喜歡這本書,希望能夠繼續這個系列。

 

 

 

2016年8月11日 星期四

《倫敦河惡靈騷動》試讀


《倫敦河惡靈騷動》試讀

    第一次參加盲讀本來就是很值得紀念的事情,更何況這本書是如此的精采絕倫、毫不冷場,讓得到試讀機會的我愛不釋手。而且在閱讀的過程中,我一直回想高中時看哈利波特,大學時讀蝴蝶SEBA的感動,如果說前兩者是我年少的記憶,那麼《倫敦河惡靈騷動》可以說是成年之後的成人神話童話。

 

    故事的主角問了一句:「誰會知道這一切該死的事情是怎麼發生的?」關於冒險這件事情本身就是一種難解的機緣,對於一個不怎麼成功的小員警來說,被分配去整理資料,祈求有一天能對案情作出驚天動地的「貢獻」,不如當一個有潛力的學徒,往魔法或陰暗的世界靠攏。其實我們何嘗不希望有一天能夠遇到了解我們真實潛能的伯樂,然後洗心革面重投來過脫胎換骨一鳴驚人!所以我覺得這本書很有趣的地方不只在於有一些超現實的案情,而是在主角練習「現光」、「移動」、「變形」的失敗過程,而是開始掌握魔法的形式的進步。

 

    利用感應殘遺或殘跡來辦案,對於習慣靈異或神祕學的讀者來說早已習以為常,但是設身處地的想著一個剛接觸亡靈、吸血鬼、泰晤士之母以及眾多神祇的小菜鳥來說,應該也是非常巨大的衝擊吧!可是主角身邊的人似乎都很輕易地接受這個發現,同時也跟著進入了新世界。這讓人感覺到情節推動的平順不拖沓,或許這樣的理所當然就是能夠成為我們所說的靈媒的關鍵吧!

 

    西方的神祇體系我並不熟悉,但是我們早就在希臘神話和中國神話中得到訓練。既然相信宙斯、維納斯、河伯、山鬼、湘君,那為何英國的河流不能產生神性呢?城市不能有管理者呢?我們能夠理解神祇也有喜怒哀樂,能夠相信他們也會憐憫世人或愛上某位「同事」,與其把神祇們看的高高在上,不如很輕易的相信其實那是另一個世界的愛恨情仇。我們理解人會衝冠一怒為紅顏,或者上演王子復仇記,或者怨憤於環境的污染和不公,那麼我們就能夠知道原來神祇很具有「人性」,而且比人類還人類,像是有著特殊能力的升級版超級人類,這樣的敘述讓人覺得找回童心和相信。

 

    我很希望能夠繼續把這個系列延續下去,或者能夠再拉出更多具有特色的角色。那個站在街角的亡靈,那些寄生蟲般的吸血鬼,或者除了師傅之外,還可以有另外脫離體制的「惡靈戰警」或者更多「敗德河神」的反撲。倫敦河的惡靈其實也只是一種能量的存在,可是無論怎麼樣的魔力,最終的歸屬還是愛和憐憫。為了正義而奮鬥或許是一句空話,可是,如果我們都願意為了自己想守護的人事物戰鬥,一切就變得美好而溫柔。

 

    或許,這個世界不是突然騷動,而是我們現在才發現那些隱微的改變。

 

2016年8月2日 星期二

《絕對服從》試讀活動

《絕對服從》試讀活動

    在簡介上到《吸血鬼學院》製作人搶下《絕對服從》影視版權,我就非常期待這種具有文字和影像元素的作品,因為好的文字能讓讀者感覺到有強烈的視覺效果,好的影片能讓文字的立體度活躍,所以在這樣的期待之下我翻閱了這本書。然後我就在整個故事的推動中感覺到推理、懸疑、冒險、愛情、友情的劇烈交互作用。縱然沒有出版社簡介中的人物發想,還是能夠在心中架構那幾個充滿故事的少年男女。

    渴望自由是一種很卑微的生存方式,尤其當我們發現自己的人生是一場騙局。我覺得故事中讓我心痛的地方在於,女主角安娜以為凱斯、崔弗、尼克還有薩姆的記憶被消除很可憐,然而自己的人生更是一場騙局。在環環交扣的刺激之下,我們可以看到驚險的逃亡和一觸即發的陰謀。這種「絕對服從」的基因讓他們成為生命共同體,也讓他們充滿了掙扎。

        故事中最打動我的情節就在於逃亡過程中,安娜說的:「懷抱希望就是這回事──緊抓某個東西不放,就算你根本不確定它會不會屬於自己,但你還是得懷抱希望,因為如果沒有希望,人生還有什麼意義?」從故事的開頭就是一場試驗,只有真實而殘忍的試煉才會逼得人一而再再而三的出走,其實自己的過去並不是那麼重要,但是如果被強迫的洗掉記憶,那是一種痛苦的折磨,同時也是不人道的謀殺。

    所以,當我們期待著救贖時,我們最需要的還是自己努力的前進,往自己的方向努力,因為我們永遠不知道自己所相信的一切會不會是假象?然而,當我們只能選擇相信某些人的時候,那又是另一種痛苦,因為我們無法得知那些被告知的事件是否真實?在故事中這幾個人一直以一種螺旋糾纏的方式存活,在微小的線索中尋求生機,讓我想起了影集《越獄》的情節。然而,在《絕對服從》的文字描寫中,我彷彿看到皮膚上的刺青,看到紫外線,看到墓園裡他們的痛苦。


    其實我很期待故事會有個番外,告訴我們重獲自由的每個人都能夠依照自己的方式活著,因為禁錮了太久,能夠好好的自由呼吸發呆都是一種幸福。所以,我們都是幸福的,因為我們不需要聽誰的命令,只需要照自己的步調行走。這是一本很精彩的小說,希望除了書可以快點出版(希望能夠配上一些插圖),影集也能夠快些引進。






2016年7月9日 星期六

《平行世界的愛情故事》試讀

《平行世界的愛情故事》試讀
    每次我都期待東野大叔的驚奇,我總會在還沒有閱讀故事的時候猜想結局,然後在閱讀之後開心的呼喊自己某個部分成功的猜對了,或者更多時候會拍案叫絕的承認東野大叔不愧是想像力、創造力、美學力都一流的小說家啊!

    《平行世界的愛情故事》其實不是在平行世界發生的事情,真正的平行世界如果交錯替換是會引發災難的,但是,那種曾經發生卻又不確定發生的畫面讓人在閱讀的時候不斷想起一些電影、文學裡的橋段。或許是那種《解憂雜貨店》似的時空交錯,也或許是《觸不到的戀人》似的惆悵交集,或者東野大叔藉著這個看似愛情卻是在談記憶的小說來告訴我們「心動」的感覺。

    愛情故事裡有一種很複雜的關係,那就是愛上了朋友的另一半。無論最後的結局如何,在這樣「完美」的關係被打破之後,失去的也許不只是愛情、友情,還有人跟人之間的信任。被自己的好友橫刀奪愛是一件殘忍的事情,但是套用一句偶像劇裡的台詞:「在愛情中不被愛的才是第三者」。也許顯則的人和被選擇的人承受的是相同程度但是不同方式的苦難。

    故事裡的高科技實驗針對著人的記憶,但是人類在挑戰科學的同時也被造物者嘲笑,或者應該說東野大叔藉著小說來說明愛是很強大的救贖。原來無論發生什麼劇烈的改變,只要還是同一顆心,只要還是愛著那個人的靈魂,我們終究會發現被竄改的生活和記憶,也會在是情變得更糟糕之前結束。然而,真的是這樣的嗎?如果我們選擇活在騙局裡面,寧願相信自己的幻覺,那麼假到真時真亦假,最後無法醒來的夢境才是救贖的天堂。

    我想如果我是故事中的主角,當我知道了自己的「懦弱」,我或許不會放手,就算一生都在演戲,我也寧願把自己愛的人留在身邊,因為我確定我愛的那個人真的是我,這場改變只是一種讓彼此廝守順理成章的方式。然而,為什麼會發現事情不對,那必定是比愛戀更強大的執念或守護。所以,在包裝愛情的故事中的強大「友情」,更讓人覺得推翻了以往的認定。或許主角們都沒有發現,他們三個的關係無法被拆解,或許只有在那樣的折磨、猜忌、嫉妒、傷痛、狂喜中,才能見證彼此的青春吧!

    這是很純愛的小說啊!東野大叔已經準備轉型成為耽美系的小說形態了嗎?其實我很期待,因為愛有很多種方式,有愛最大,友情萬歲。

2016年6月20日 星期一

《安娜與燕子人》試讀

《安娜與燕子人》試讀
    ·格瓦拉有一句發人深省的格言:「讓世界改變你,然後你改變世界。」我在年輕的時候把這句話當成座右銘,而且每當想起那樣的戰鬥意識就燃起一種有為者亦若是的火焰。然而,等到自己出社會之後,漸漸發現人的確一直在改變,然而不是自己去改變整個世界,而是被整個大環境推著轉,而是不得不承認自己想要改變什麼的想法只是螳臂當車。然而,在午夜夢迴時,還是會想著如果那個時候怎麼決定了結果是不是會不一樣?
                                  
    在閱讀加夫利爾‧薩維特(Gavriel Savit)的《安娜與燕子人》,無法避免的想起了《美麗人生》,想起了被保護的隱密的殘忍,想起那些人類終級的邪惡。當整個世界充滿著自我防衛的意識,我們要如何學會相信?當我們習慣的溫情成為包袱,我們要如何決定方向?當我們在意的明天不再光明,我們要用什麼樣的姿態活著?故事裡的安娜和燕子人有著相濡以沫的親密,然而這樣的切合卻存在於現世的傷痕裡。


                                                                                 
    從小到大的陪伴是時間流逝也是情感累積,一次又一次的闖關是冒險的躁進也是活著的幸運,一天一天的生存是活著的喜悅也是痛苦的延續。每一步其實都在邁向死亡,但是如果不繼續前進,就只能在黑暗中崩潰。我喜歡這本書裡將人世的殘忍盡量淡化,其實我們都知道陰影表什麼,我們都知道女孩要怎麼取得藥品,我們都知道如何讓惱人的騷擾者消失,但是在那些沒有說出來的字裡行間臆想,或許我們會覺得好過一些,對於人的邪惡和汙穢也比較能夠接受一點。只是無論結局會往什麼方向,那些不堪的過程和記憶,也許都會被塵封起來,等待入土時一起緘默。

    在小說中描述的生存法則讓人很心痛,原來只是活著就是那麼辛苦的奮鬥。原來想要活著竟然必須泯滅人性中某些相信。原來活著才是煉獄。原來活著……這個故事一點也不勵志,這個世界一點也不愉快,可是當我們翻到了最後一頁,我們還是希望那些沒有說出來的平凡未來真的會來。一如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最後幻想的不是仙境異世,而是最平凡不過的農家生活,而是沒有危險和爭執的溫柔體貼,而是杜絕欺騙和傷害的真誠接納。我們都還活著,活在這個比較好的現世,可是我們也都承認這個現世還是不夠好,還是需要變化。

    然而,我們雖然無法扭轉整個世界,但我們終究可以用一些笑容和支援帶給別人一些陽光。或許世界改變了我,而我相信我們可以改變世界。願世界和平。願我們能溫柔的對待世界。

                                                            

2016年6月16日 星期四

《沒有大學文憑的日子,我說故事》試讀

《沒有大學文憑的日子,我說故事》試讀

    身在教育界,深深理解整個社會氛圍對於學歷的重視,也能夠很真實的承認在台灣的土地上,文憑是非常重要的。所以王文靜這本《沒有大學文憑的日子,我說故事》讓我感覺非常的好奇,我想知道是誰那麼有勇氣敢挑戰現狀?也想知道作者會給學子們怎麼樣的指引?在閱讀這本書的篇章之後,我想我了解作者的意思:她並不是堅持文憑無用,而是要告訴家長和學生,這個世界上有比學力更重要的事情。

   我喜歡作者引用愛因斯坦說的:「每個人都是天才,但如果你用爬樹的能力來斷定一條魚,魚一生都會相信自己是愚蠢的。」我們的教育強調的是五育並進,多元學習,但是在失敗的教改之後,只是讓現在的孩子更加痛苦,要求每一個人都多方嘗試,然後用所謂的多元評量來評分,其實只是創造另一個地獄。我們的政策要求體適能、學科、志工和一堆能力,可是這也加強了階級的失衡,更是複製貧窮和失敗。所以,我覺得不要去逼魚學爬樹,不要逼鳥學游泳,不要逼烏龜賽跑……找到教育的核心價值才是最重要的。

    我也欣賞作者對自己「戰敗」的孩子說:「這是你人生的第一次戰役,我們該為它慶祝。因為,它讓你在十五歲,就嘗到挫折的滋味,何等寶貴的苦澀。」這是要非常堅強的父母才能有的價值,也是巨大的強心臟。我們有多少的格言和所謂的勵志故事都再告訴我們千萬不能為自己的失敗找藉口,可是我們忽略了這個競爭的世界,除了會有少數的贏家,更多的是支撐整個生活發展的魯蛇。認清自己的程度和定位是很重大的轉變,只有這樣才能重新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向,找到對的座標。

    所以,螞蟻高,還是長頸鹿高?這個看似愚蠢的問題隱含著我們對世界的判斷,也說出了我們到底想要什麼樣的前程。堅持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少批評別人,不要把自己的價值強迫灌輸在別人身上,這些基本的尊重或許就是我們應該要學習的。因為我們很習慣評價別人的生活方式,所以會有很多的衝突,然而當我們真心的相信和肯定別人的活著,我想世界中就能夠和平。「夢想,如果缺少堅持,什麼都不會發生。」所以,讓我們成為能夠堅持的終點的人。

     猶太諺語:「如果不讀書,行萬里路也不過是個郵差。」我喜歡閱讀,也希歡思考,所以我願意用自己的方式一直學習,也把這樣的態度交給下一代。所以我推薦這本書給家長和孩子,因為我們應該栽培自己,讓自己成為更好的人。






2016年6月14日 星期二

《斷指弦(上)》試讀


    這是一本讓人一開始閱讀就停不下來的書,因為迷團太多,事件太驚悚,如物血肉太豐滿,需要動腦的章節太繁複,彷彿只要一不注意,線索就會從身旁溜走,真正的兇手就無法被揪出,那些沉冤幾十年的冤案就無法重見天日。尤其封面設計的詭異又血腥,在深夜時候拜讀,總感覺那些想說話的異世界隨時會再現世顯影。

    一段30年前的女性失蹤案,還有連續幾年累積的十多件「血巾斷指案」,受害者人間蒸發,屍骨無存,並非警方怠惰,而是兇手就好像不存在一般,找不到任何痕跡。然而被囚禁精神病院30年、自稱「倉頡大師」的強姦犯米治文,竟大膽預言:「血巾斷指案,會繼續下去」,而且還把解謎的關鍵放在心理系研究生那蘭身上,聲明只有她一人能解開字迷,能夠接近真兇,阻止罪刑。但是對於許多人來說,這個「神秘」的案件,是自己無法避免的枷鎖。刑警大隊重案組組長巴渝生,經手30年前第一起案件的特警陳玉棟,解密專家楚懷山,米治文的受害者之一董佩綸……似乎沒有人能夠全身而退,解謎的同時是讓自己身陷泥淖,了解越多,離真相越遠,內心就越痛苦。

    這部小說的恐怖不在於有人死亡,也不是因為凶手在逃,而是一種如影隨形的恐怖,而是解謎的人必須要帶著傷痛回憶過往,而是每個牽扯其中的人都有自己的弱點,而是在即將接近真相的時候卻發現自己搞錯的方向。凶手把整個事件導演成一部殘忍的獻祭,讓這些無辜被選中的受害者就這樣香消玉殞,來不及和自己的至親說些什麼,甚至留給整個世界問號。可是這場表演又無法結束,只是讓被傷痕讓來越深,只是讓整個故事越來越詭異。每個人都似乎有嫌疑,或者讓讀者懷疑是否真的在這場演出中有人是「罪有應得」?倒底有什麼地方弄錯了?還是這只是心理變態的人對整個社會無理的報復?

    這個故事中沒有英雄,只有許多接近崩潰的人在撐場面。這些關鍵人物總是離死亡如此的近,甚至可以說他們只是還會呼吸的木偶,僅僅被執念操控著所以不曾倒下。沒有人有安全感,沒有人能逃出生天,這只是沒有地域限制的大逃殺,最終還是要還的。那些腐爛的或者還沒腐爛的手指只是一種信號,一再的告知警界和心理學界的愚蠢。而小說中的愛情充滿幻滅和苦痛,不是那種能順利一輩子的相知相惜相守,而是一種被綁在一起的禁錮。與其說這些人是棋子,不如說這些人都是患者,一起死一起生一起沉淪。

    很期待謎題的解答,也很期待整個故事能夠「完滿」,或許我們都也缺少了什麼,只有手指是完整的。

2016年6月13日 星期一

《全面通緝》試讀

《全面通緝》試讀
    李查德(LEE CHILD)的《全面通緝》是一部充面畫面的小說,也是一個讓人忍不住想破解的謎團。從小說營造的氣氛中,有一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感覺,似乎在某一個路口,就會有充滿轉機的事情發生:或許是一場惡戰,或許是屍體就突然的出現,或許嫌犯和警察會產生反轉,也或許是異世界的開啟……在深夜裡很多事情都可能發生,不是嗎?

    小說主角傑克.李奇的出場就讓人對他的身分產生好奇,又在文字的敘述中感受到他有一種侵略的危險性。不過還好,其他的人也都藏著秘密,也有著不可告人的謎團,「他們來歷不明,所說的每一件事都是謊言」。在車子裡充滿一觸即發的危險,詭譎的陰謀和恐懼讓人感覺很壓抑。如果用影片的方式呈現,整個畫面的細節都會讓觀眾入戲,可是僅僅用文字敘述,還能夠充滿力量,那就是作者的功力了。



    後來我才發現《全面通緝》是「浪人神探」傑克.李奇系列之一,帶著暴力、智慧和野性的李奇,是非常美式的英雄。他不是一帆風順的奇蹟,而是充滿皺摺的歷程。這樣的生活是很刺激的,在刀鋒邊緣的掙扎,充滿力量的爆發,腦力迸發的激進,智勇雙全的贏得解決事件的機運,也改變許多人的人生。

    希望自己有時間能夠從第一集開始看起,這樣就可以知道李奇到底經歷了什麼樣的打鬥,才會在這一集以這樣的狀態出現。我也很希望能夠知道在這一場冒險當中,主角得到了什麼,改變了什麼。雖然在小說中,偶爾也有一些幽默風趣的對話,但是那種很美式的風格讓人很有興味。而且我學到了不帶著字母A的文字遊戲,那也是一種意外的快樂。



2016年5月24日 星期二

《不完美的正義》試讀

《不完美的正義》試讀       
    《史記‧張釋之馮唐列傳》當中藉著張釋之和漢文帝的對話闡明:「法者,天子所與天下公共也」的精神。我記得讀到這段話時候還是個國中小毛頭,然而這種王子庶民一視同仁的正義讓我相當感動。所以我深信法律的存在就應該是要保護好人懲罰壞人。

    然而,當我開始關心公共議題,開始理解成人的世界有多麼複雜和弔詭,我心中對法的崇敬蕩然無存,我知道法律不代表公平正義,法律只保障懂法律的人,太多玩弄法律的政客奸商都用法條來欺壓小蝦米。
                                               
    布萊恩.史蒂文森(Bryan Stevenson)畢業於哈佛法學院,現為紐約大學法學院教授在他的作品《不完美的正義》當中透過為有色人種、貧窮階級奮戰的歷程,告訴我們看似完美無缺的司法,其實只是為少數人服務的「私法」,真正應該受到保障的大眾,反而因為這些惡法而身陷囹圄,或者只能白白葬送性命。



    故事中最震撼人心的冤案不只是華特.麥可米利安的事件,而是更多作者輕描淡寫,在法庭上被漠視的非裔美國人,還有在監獄裡遭受到性暴力的可憐人。也許有人會說反正罪犯罪有應得,可是我們如何能確定所有的人都沒有在警察的威逼脅迫下屈打成招呢?

    不要說離我們有點距離的美國,其實我們所謂的正義只是一句華麗的口號,太平無事時偶爾喊喊,但是在事件發生時我們總希望用最直接粗暴的方式解決事情。雖然我反對廢死,因為我始終認為罪犯必須為自己所做的事情付出代價,尤其是那種罪證確鑿的惡人,但是我依然希望在定罪的過程能夠有更多公平和客觀的證據來說話。我也很希望法官能夠是通透人情的執法者,而不是只會用法條和判例來斷案的恐龍。

    被視為罪人的人還是應該享有基本人權,這才是不完美的正義。我們都可能犯錯,只是我們沒有錯到那麼嚴重。我願意相信未來法律能夠更加的完善,讓善惡都能夠有所依歸,讓我們能夠相信法律真的會保護所有的人。




2016年5月23日 星期一

《仙靈傳奇:詩魂》試讀

《仙靈傳奇:詩魂》試讀
    我報名陳郁如《仙靈傳奇:詩魂》這本書的試讀原因很單純,那是因為書中主角的名字叫做柳宗元。歷史上的柳宗元是我非常喜歡的詩人、政治運動革新者,雖然他只是個懷才遠貶的僇人,但是他卻是我從高中就喜歡到現在的作家。所以,我毫無懸念的閱讀這個「現代」柳宗元的奇幻故事,以為會在小說中看到不一樣的子厚,然而這是個全新的架構,以及很新穎的設計。只有「柳宗元」的名字和「江雪」是真的,然後就很自然的變成哈利波特試的少年冒險小說。


    大學時的教授說到《鏡花緣》的作者李汝珍時,他將這個人定位為一流的聲韻學家,以及三流的小說家。所以故事中的奇幻想像或有趣的奇景只是為了達成他用文學方式講述聲韻學的墊腳石。當我在看這本小說時,也有一種超現實的架空感受。所以,當我後來拋開了「成見」,輕鬆的享受整個故事的流程,就沒有對這個在雲端敘述的故事有要求。因為書中那種熱愛背誦詩詞的學生,還有詩詞背誦比賽的難度,不要說是高中生,就連現今中文系的學生也很難企及。

    意外闖入詩人筆下的「詩境」的主角,讓書上的唐詩全化成一個個真實的世界,經歷了恐懼、背叛、追尋的奇幻冒險,和夥伴一起重建被邪惡力量破壞的詩境,拯救詩魂。其實我最喜歡的是書中關於「西王母」的描寫,而且身為反派的兮行也相當具有個人魅力。反而是詩魂和喜蓮的設定讓我覺得整個詩境的毀滅只是走向比較合理的方向。如果能夠改變結局的話,我一定會加重西王母和兮行的角色力度,讓他們能夠繼續帶給主角困擾,招喚出真正的「柳宗元」來解救世界。

    不過,很高興看到作者以唐詩為敘述的主軸,讓更多人接受這個超現實的唐詩世界。希望在我的教學生涯,能夠遇到一個「柳宗元」,能夠喜歡文學,喜歡背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