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11日 星期四

《倫敦河惡靈騷動》試讀


《倫敦河惡靈騷動》試讀

    第一次參加盲讀本來就是很值得紀念的事情,更何況這本書是如此的精采絕倫、毫不冷場,讓得到試讀機會的我愛不釋手。而且在閱讀的過程中,我一直回想高中時看哈利波特,大學時讀蝴蝶SEBA的感動,如果說前兩者是我年少的記憶,那麼《倫敦河惡靈騷動》可以說是成年之後的成人神話童話。

 

    故事的主角問了一句:「誰會知道這一切該死的事情是怎麼發生的?」關於冒險這件事情本身就是一種難解的機緣,對於一個不怎麼成功的小員警來說,被分配去整理資料,祈求有一天能對案情作出驚天動地的「貢獻」,不如當一個有潛力的學徒,往魔法或陰暗的世界靠攏。其實我們何嘗不希望有一天能夠遇到了解我們真實潛能的伯樂,然後洗心革面重投來過脫胎換骨一鳴驚人!所以我覺得這本書很有趣的地方不只在於有一些超現實的案情,而是在主角練習「現光」、「移動」、「變形」的失敗過程,而是開始掌握魔法的形式的進步。

 

    利用感應殘遺或殘跡來辦案,對於習慣靈異或神祕學的讀者來說早已習以為常,但是設身處地的想著一個剛接觸亡靈、吸血鬼、泰晤士之母以及眾多神祇的小菜鳥來說,應該也是非常巨大的衝擊吧!可是主角身邊的人似乎都很輕易地接受這個發現,同時也跟著進入了新世界。這讓人感覺到情節推動的平順不拖沓,或許這樣的理所當然就是能夠成為我們所說的靈媒的關鍵吧!

 

    西方的神祇體系我並不熟悉,但是我們早就在希臘神話和中國神話中得到訓練。既然相信宙斯、維納斯、河伯、山鬼、湘君,那為何英國的河流不能產生神性呢?城市不能有管理者呢?我們能夠理解神祇也有喜怒哀樂,能夠相信他們也會憐憫世人或愛上某位「同事」,與其把神祇們看的高高在上,不如很輕易的相信其實那是另一個世界的愛恨情仇。我們理解人會衝冠一怒為紅顏,或者上演王子復仇記,或者怨憤於環境的污染和不公,那麼我們就能夠知道原來神祇很具有「人性」,而且比人類還人類,像是有著特殊能力的升級版超級人類,這樣的敘述讓人覺得找回童心和相信。

 

    我很希望能夠繼續把這個系列延續下去,或者能夠再拉出更多具有特色的角色。那個站在街角的亡靈,那些寄生蟲般的吸血鬼,或者除了師傅之外,還可以有另外脫離體制的「惡靈戰警」或者更多「敗德河神」的反撲。倫敦河的惡靈其實也只是一種能量的存在,可是無論怎麼樣的魔力,最終的歸屬還是愛和憐憫。為了正義而奮鬥或許是一句空話,可是,如果我們都願意為了自己想守護的人事物戰鬥,一切就變得美好而溫柔。

 

    或許,這個世界不是突然騷動,而是我們現在才發現那些隱微的改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