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29日 星期四

《這不是社會新聞》試讀

    我真的不應該在228的假期看菲利普.貝松 Philippe Besson的《這不是社會新聞》這本書。因為比起已經過去的歷史傷痕,作者書中呈現的案件更讓我覺得悶痛。畢竟書中由「真實故事啟發」的慘劇不只是一個家庭悲劇而已,在世界各個角落也許都有過這種讓人鼻酸的社會事件。故事裡第一人稱敘事的主角闡明在他19歲的時候和13歲的妹妹經歷了「爸爸殺了媽媽」的風暴,也從憲警的吃案到不通人情的辦案經過看到公權力不彰,又從父親的律師企圖顛倒是非的抗辯中感受到無恥,還必須經歷被留在現場而有創傷壓力的妹妹精神失常的後遺症,就連主角兒時的舞蹈夢想也被迫拋卻。因為在事發之後不只是一個「人」消失而已,許多人的生活也跟著崩壞。

    讀著這本書的時候心中充斥著兩種情緒,一種是對於受害者和家屬的心疼,另一種是關於警察和法律的憤怒。我理性的能理解政府和社會有秩序和遊戲規則,可是當我感同身受於主角一家無法進入兇案現場,不能回到自己的房屋,必須試圖回想並回答殘忍的問題,還有面對無良律師的鬼話,還有未成年的孩子甚至「被強迫」和犯罪見面,因為那是所謂的「親權」。所謂的社會安全網只是鬧劇,唱高調的包容和原諒都陳義過高。

    書中的警察和律師出現的篇幅不算長,可是卻給予讀者公事公辦、泯滅良知的不舒服感受。對於主角來說,在這件事情之後,他的眼睛裡已經不能看到太多的光,只有黑暗和更深的黯。或許一竿子打翻一船人是過於武斷了,可是當船上想要幫忙的人毫無辦法伸出援手的時候,我們不得不說這一套法律和說詞有著極大的問題。可悲的是,我們總是要等到無法解決的時候,殘猛然驚覺袖手旁觀、事不關己的態度也是低劣的「惡」。

    書裡一開始就引用西蒙波娃所說的:「醜聞之中最醜陋的就是我們已逐漸習以為常。」這句話不只是振聾發聵的開端,也是經歷這一切之後的反思。我們都知道世上苦人太多無法一一解其倒懸,可是當我們對別人的苦難習以為常之後,最讓人遺憾的是,我們在不知不覺中變的冷硬,對悲劇失去了一開始的同情,甚至會比較受害者的受傷程度。如果我們能冷血的將災難區分等級,或許一個人的死亡會被當成單一的小事件,不如在戰火或是天災中的無差別毀滅。然而,對於當事人來說,那些所謂的微不足道,就是一生難以抹滅的傷疤。

    我們都沒有準備好失去所愛的人,可是我們隨時都在面對生命的無常。主角記憶中的母親仍是那個在搭火車之前的溫柔女子,但是他必須接受母親最後冷硬的屍體和臉龐,也被迫要從追夢的少年變成面對現世險惡的大人。見到母親最後一面的妹妹更是難以走出那個綁住她的惡夢,她答應不了母親什麼,只能行屍走肉的活著,陰沉冷靜的在自己的時間裡行走,解離掉這個悲傷的遺憾。主角的外公老來喪女,一面要扛下外孫子女的情緒,也要重新調整人生最後的方向。而那個只是殺了自己妻子的犯罪者,沒有任何值得原諒之處。無論他是自戀型人格,不管他有受過什麼童年創傷,他的掌控欲、莫名易怒和冷血,親手毀掉了別人小小的幸福。他只是殺了一個人,然後逃走又被抓。他只是「一時衝動」嗎?不,他早就想要毀掉他無法控制的場面。暴力只有零次或是無數次,沒有所謂的中間值。不應該容許施暴者逍遙法外,也不要聖母的相信「下次不敢了」。

    這篇小說太過於真實,就算作者已經盡力的將血腥的場面淡化,不過在字裡行間的留白能讓讀者自行補全那些沒有被描述的瘀青、刀痕、威脅。我慶幸的是書中的這對兄妹或許還有變好的可能,雖然家庭已經破碎,但是未來還很長,外公填補的空缺、主角用書寫來淡化仇恨,以及妹妹持續接受治療,總會有撥雲見日的一天。惡人已經遠離,光明會留存下來,只要仔細的感受,縱然是被留下來的人也能夠再次得到幸福。餘生是那麼艱難,我不敢大放厥詞的說著活著就有希望,可是我願意相信只要活下去,可能就會遇見希望。

    但願我們都能夠保持良善,給冷漠的世界多一點溫暖。但願我們都還保持初心,磨難切莫習以為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