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日 星期三

抽菸的人

這樣說好像很武斷,但是,我厭惡抽菸的人。如果能夠選擇,我希望生活的周邊完全不要出現任何的菸草、煙蒂、煙灰、煙味,尤其是抽菸的人。

我不吸菸,卻常常因為鄰居、路人而聞到二手菸的味道。或許對於吸菸的人來說那是來自了靈魂的撫慰,可以紓解當下的痛苦。但當菸槍點燃自私的菸,就已經把壓力轉嫁到無關又無辜的人身上。他們霸道的強迫中獎,硬是要人讀懂內心的滄桑,強勢的把那些味道散發到極限,絲毫不在乎旁人的感受。他們一根菸的時間,讓我這種對菸味過敏的人不舒服,更不用說去聖母的同情他日常遭受的苦難,只會殘酷的希望,這些人早點消失,不要危害人間。

畢竟沒有人規定只有吸菸這種舒壓方式,也沒有非要到陽台還是路口抽菸。如果菸槍能鎖在自己的空間裡獨善其身,自己沈浸在快樂似神仙的小宇宙,那麼還不至於讓人反感。可菸味就飄了出來,沾染在各個地方,致癌的尼古丁,違禁的電子菸,什麼狗屁淡淡香草味道,那樣的腥味讓人不勝其擾。

菸害防制法就算死死的定了,真的能被處罰的是微乎其微。我家裡沒有人吸菸,卻要被迫接受旁人一家抽菸萬家香的饋贈,讓人憤怒。光是舉證就是麻煩,再加上老菸槍們唯我獨尊的氣勢,彷彿他的雄菸要征服宇宙,就算善意的提醒對方此地不宜吸菸,還是很難讓這些魔性難改的人放下化學武器。

我的鄰居總愛在早晨時站在路口抽上一根,老實說,一整天的心情因為這噁心的味道而有了不好的開端。你的天堂是別人的地獄,你的興趣是別人的折磨,你的樂趣是別人的憤怒!不好聞,不好看,不衛生。

如果一個人抽菸喝酒嚼檳榔,雖然不能果斷判別他是不是個好人,不過在以貌取人的大前提下,第一印象就展現讓我退避三舍的魔力。抽菸的人大多是很壞的吧!不壞,就該躲著在特定空間享受,而不是自以為帥氣的雨露均霑。癮君子或許也想爭人權、要空間,抽菸無罪,上癮有理。好吧!那抽吧!只要走遠一點!再遠一些就好!

如果非要我說一個明確的距離,那我希望抽菸的男男女女,都消失到地球以外。


2025年3月31日 星期一

工傷

我發現自己身體的不適是跟工作有關,因為必須上某個班級的課,打從心裡感到排斥和焦慮。很多人會說:別在意、放寬心。但只有在那個位置和空間的當事人,才會理解那種從骨子裡冷又寒的陰溼。

還沒大考的一群人,早已經放飛自己的狀態,囂張的氣焰彷彿宇宙的學園任自己翻牌。可是從模擬考的分數和分析,這些人的專業也不構成校系非要不可的選擇,這些人的一般科目也不是很平均,這些人的態度和品行也差。不是混道上的那種惡劣,卻有睥睨一切的趾高氣揚。不知道為什麼這麼普信?大概是沒有看過真正的強者吧!

真正看到專業人士的氣度,的確有些優秀的學者會有不自覺的優越,還有骨子裡透出來的高傲。可是他們的業務能力讓人無從置喙,只能說他們有驕傲的本錢。不過,大部分的業界強者,都盡量展現謙和的姿態,和層次相似的人有瑜亮情結,卻能良性競爭。

還記得自己在高中時看過全校太多厲害的人,因此也猛力的在自己能拿得出手的科目鑽研。大學時和外校外系交流,更明確的理解自己有太多不足。到了碩士時在教授們的帶領下開了眼界,更是看見國外的研究成果。只有越往上爬,才知道山有多高。只有知道自己的長短,才會堅持進修學習。

不過,在職場上專業並不是最重要的。過得開心與否必須看配課排課的運氣。看著討人厭的班級,希望這一切快點結束。祝福每個生命都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的路,誠摯盼望未來能夠不再見面。待會兒再繼續吃藥,胃病先用胃藥醫,心病嘛,徹底分開了就會好的。

2025年3月30日 星期日

變奏的溫情:評鬼才之道

終於有時間看電影「鬼才之道」,原本擔心畫面會太血腥恐怖,畢竟我非常不願意看那種純嚇人的阿飄片,也討厭有的影片營造出的陰森和霧霧的畫面,加上突然衝出的血漿和斷肢,讓人不是被故事嚇到,而是被鏡頭語言報復。

所以我抱持著如果會怕或是噁心就馬上停止的覺悟,但是我就這樣順順的看完一整部電影,即使是在結尾高潮的兩大影后嚇人pk裡,我都穩定的接受導演要傳達的意念,沒有被那些橋段嚇到。

其實這部片很勵志,在我心中甚至是屬於抒情成分大於黑色幽默的風格。每個人(阿飄)都需要被記得和看見,彷彿可可夜總會的設定。每個人(阿飄)都需要被接受和肯定,像是一些運動電影裡會有的激勵和訓練片段。每個人(阿飄)都會找到真正能接納自己的地方,所以故事裡飯店組的羈絆,就讓人覺得這不只是被困住的地方,而是有愛的夥伴。

這樣類比不太完整,但是,當影片裡的廢柴女主奮力一躍和朋友們一起完成任務,我腦海想到海賊王裡的羅賓,終於吶喊著需要夥伴救她的主動釋放心聲。

彩蛋中「愛的視線」MV真的很鬧,但是卻又因為這麼復古又單純的樸質不紅短片,讓人知道了經紀人生前也曾經有那麼熱情的夢想。在他被放棄的時候,有人(飄)接住了他,所以他才會看到跟他一樣失落的人,然後給予一些機會和溫暖。在嚇人的訓練裡,是把人塞到被制約的框架,可是一旦脫離了規訓,真正自由發揮的空間,電梯裡讓我笑出來的「香菜」,電視裡出現的「mv」,掛在招牌上的血淋淋,穿著帶血制服的標配,讓觀眾感受到了溫暖。

不可怕,為了留在人間而申請猛鬼證的那群飄,在公園廁所飯店隧道….各自揮灑創意。加上「官方」從人間到陰間都有夠官僚和愛割稻尾的劣質行徑,就像是聊齋志異裡延續人間制度有過之而無不及的讓人厭惡。兩代鬼后的競爭和惺惺相惜,直播給飄們看績效和比拼的實錄,讓網紅的看見和挖掘置換成「被觀看」的客體,荒謬絕倫又合理合情。

其實我最喜歡的是飯店裡工程師被嚇的過程,那種一開始就生不如死的社畜感,忙到無法休息的責任制,讓人哭笑不得。可是,這就是平凡的世界,和女主平凡一生,努力的想要達標,卻連當個好女兒的做不到。社畜也曾經有夢,優秀的就成為高級打工人,低階的就淪為底層,當個小妹小弟,演出不成功的龍套,或是淪為過氣的角色,被曾經相處過的人看衰,覺得愧對家人。

還好,女主和她的好姐妹都如此善良,她們從沒想做什麼壞事,只想好好的在消失之前,存在著。她們努力不懈的追求著夢想,然後被現實毒打摩擦。是有才華才會被看見?或者是因為被看見就表示做什麼都有才華?這種無法被證實的辯證,是從活著到死亡到死亡之後都不可能找到正確答案的大哉問。

最後,主角團算是成功了嗎?我想每個人的答案都不一樣。可是如果身邊有陪伴者,有一起追尋的目標,有可以吐苦水的地方,有人寵著照顧著,偶爾還可以回到從前的原鄉看看,那麼就幸福的很平凡,也平淡的很幸運。至於別人怎麼看,鬼才知道!



2025年3月29日 星期六

罪惡平攤

這幾天的天氣實在不穩定,連帶著舊傷也跟著隱隱作痛。前幾天開始升溫到炎熱的時候,忍不住開了風扇、吹了冷氣。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現代化的追求就是方便舒適的生活,熱就空調、冷就電熱毯這是很合理的事。

可是總有些人要提起北極熊、溫室效應、碳排放,甚至無限上綱到地球毀滅的極端論述。當我還是單純的小萌新,容易被議題影響時,還會從善如登的盡量不吹冷氣,現在卻覺得先把自己照顧好再說。

以校園來說,如果氣溫炎熱到讓人暈厥,甚至影響心情和EQ,又熱又累的狀況下怎麼維持好的工作狀態?更何況一堆人被圈在一個空間裡,每個人散發的熱情就足以讓彼此煩躁不安又黏膩。好好的讓自己維持在冷靜的狀態下,那不只是開不開冷氣的問題,而是職場提供的標配。開個27度28度的調節氣溫,一點都不過分。有些處室自個腦抽的調到18度再蓋毛毯,那種有病的「雄風」,才真正對不起整個地球的環境。

退一萬步來說,我們都不像大型工廠的運作模式,大量用水用電還排放廢水廢氣。官方不去監督檢核大企業集團有沒有符合環保標準,有沒有胡亂的用資訊差欺負百姓,倒是情勒起一般家庭省水省電。真正穿著皮草、吃著鵝肝魚翅、出入搭乘直升機、在自己游泳池狂歡酒池肉林、享受高爾路球場和度假村的少數人,才是真正該被限制的族群。

我們平凡人開個冷氣不會讓世界末日馬上來臨,只會在接到帳單時知道自己必須勒緊褲腰帶,知道盡量換變頻電器,用深色螢幕,馬桶裡放罐水瓶,把洗米水拿去澆花。是的,就是這麼平常的日子,這麼樸實無華的生活,根本與宇宙的生滅無關,只有盡力讓自己別造成別人困擾的自我審查,還有當按下按鈕時還是有良知愧疚一秒的反思。

罪惡只在少數,請別把所有人都硬加到分母。倡議環保的人有幾個能耐得住高溫穿正裝、出入搭公共汽車、出差在地鐵轉運、每餐用環保餐具、只吃當季食物?如果大家都這麼說、這麼做、這麼想,世界早就和平了。權貴平攤到每個人身上的罪惡感只是方便自己擁有更多的享樂籌碼,省,是螻蟻的事;爽,是農莊裡那些豬的故事。

我知道自己在做什麼,清楚的知道我要付出多少代價,所以別對我這種市井小民指手畫腳,多數人只是沒有機會寄生上流,否則也能夠爽快的答應那些不痛不癢的協議。吹冷氣沒有多大的錯,別說那些似是而非的大道理。噓!別說!


2025年3月28日 星期五

不一樣,會怎樣

昨天偶然聽到A生在憤怒時背後罵B的性向,今天在辦公室裡又聽到同事在討論韓星的性向。其實當下的心情很複雜,微慍又無奈,沒想到平常看起來很開放的樣子,實際上卻別他人要愛哪個性別有那麼大的牴觸。不是每個人都會喜歡上某個性別,當然也不至於因為性別而已就死皮賴臉的愛上一個人。

這個社會還是存在許多偏見,如果是尋常戀愛,分分合合都可以被其他人當作談資,可是非主流的愛戀,哪怕連八字都不到一撇,就會被當成把柄和笑柄,彷彿瘟疫一般避之唯恐不及,卻又想要偷偷的在門邊挖一個洞,以獵奇的心情窺探裡面的人到底和自己有何區別。

我用打哈哈的方式阻止了話題,說出了:「同志總比戀童癖好上萬倍吧!」其實我知道自己不應該把這兩者並列,畢竟一件事是愛,另一件事是犯罪。可是我只能這樣說,以一種看起來雲淡風輕的方式掩蓋想要大吼的衝動。都已經2025年了,大家可以逐漸接受不婚不生的選擇,為什麼無法尊重別人的愛情?談戀愛而已,關其他人什麼事?

和女兒討論關於同婚的議題,女兒覺得台灣的法律另外設一個專法就是歧視。的確,如果真的發自內心一視同仁,就不會以怕被傳染的焦慮來妝點法律的框架。就是覺得,你們不一樣,千萬別把我們給污染了!

大學時有個教授跟我們說:如果他是一個好人,那麼他愛誰不會阻饒地球運轉;如果他是一個壞人,他愛誰也不會讓恐龍起死回生。是的,我在那時堅定的相信,愛情就只跟感覺和人品有關,磁場相近的人互相吸引,然後他們很幸福,看他們放閃也讓空氣甜了起來。

明明那麼多桃色新聞、出軌不倫、家暴致死、始亂終棄,那麼多骯髒的奇葩性癖,可因為是主流啊!就只是事件主角的花邊和經歷而已。可是性向非主流的人,幾乎要很優秀很厲害很完美很大愛,才能勉強讓社會承認這個人的其他地方可以蓋過性向的「缺陷」。很多人嘴裡說著尊重,背景刷著彩虹,參加很多遊行,然而他們還是覺得不一樣,會怎樣。

假裝開明的態度比直接拒絕的言語傷人。那些直接了當的恐同,讓人覺得他食古不化、誤讀教義而已。可是明明那麼大聲的呼籲社會支持,卻用看笑話和高高在上的允許來面對別人的愛戀,那是更讓人失望又難過的事情啊!不一樣啊!人們可以選擇接受或者不接受別人的愛,但是請不要去評價別人該不該愛上哪個人。

這世界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問題一直都在,請少管閒事,也少看八卦,別管別人怎麼活著,自己在小圈圈裡把鬍子刮乾淨就好。別人的不一樣,其實都不會怎樣。

2025年3月26日 星期三

漫畫:《妖怪五星好評》

在圖書館借閱了謝東霖的《妖怪五星好評》,看得是欲罷不能。本來想先看一回就好,不知不覺的一回又一回的追到最後,甚至馬上上網找有沒有第二集的消息。這個系列和神明便利商店一樣,都是正宗台味,又能讓讀者在設定的反轉中找到人物和妖怪的魅力,實在是值得發展下去。

故事是從蛇郎君的兒子銀九真逃避聯姻開始,藉著開一家能安靜休息的咖啡店來帶出意外進入店裡的人類咖啡師楊石琦。在試圖擺脫家族壓力的試煉下,虎姑婆、魔神仔、竹篙鬼、地牛、金雞、城隍、黑狗精,就這樣出現在讀者面前。從咖啡廳到鬼市,從台灣到澎湖,從人的世界到妖的法則,都讓人覺得真實可信,甚至很希望有更多的顧客能加入這個有愛的咖啡廳。

漫畫裡的妖怪都太帥太美了,蛇郎君是愛妻的霸道總裁,虎姑婆是知性熟女,魔神仔是弟系少年,地牛是嚴謹的有型工程師,城隍有著黑道圍事的霸氣。這裡的妖怪比人還人,而且或多或少都用自己的方式在守護人類。

虎姑婆的故事原來是跟番膏有關,魔神仔的即時救援是為了解救迷路的無知登山客。地牛為了解決地震困境,竟然跑去當工程師,甚至也相信綠色乖乖當玄學。

地牛和金雞直男的堅定友情,鬼市裡有點恐佈又合理的販賣商品,虎姑婆疼愛小孩的溫暖笑容,竹篙鬼們強迫推敲卻是為了推廣在地竹文化的起心動念,老闆和咖啡師之間互相成全的關係,黑狗精油膩的追求方式,都讓讀者耳目一新,完全不可怕的妖怪世界,讓人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和諧溫暖的社會。尤其在被咖啡收服的設定裡,這些妖怪真是單細胞的執著。

人和妖怪都有經濟的煩惱,都會有年齡焦慮,遇上了原生家庭的衝突和矛盾,太人性了,果然所有生物都繞不過情字。咖啡師與老闆cp感很強,比起一開始的暴力軟飯借錢人類渣男,突然出現蛇頭蛇身的老闆顯得純情又單純,是個有想法的富二代,有理想還有性格。我很喜歡他的走地包,裡面可以收藏無限的東西,又有守護的能力。隨便拿出鉛筆盒和金條的橋段,是可愛的炫富。

我很想知道在鬼市惹出麻煩的兩人如何收場,城隍要怎麼被咖啡征服,這幾個生物之間又會有什麼樣的火花。我期待著下一集,希望畫家努力一點的把故事呈現出來。






2025年3月25日 星期二

選擇

有人說一間學校的辦學是否成功,就看那間學校的師長願不願意把自己的子弟放到同事的眼皮底下栽培。我覺得這個方式,簡單粗暴又實際,甚至有些陰毒的殘酷。表現上可以稱兄道弟的同事,真正到了擇師的時候,就能看清自己在別人心中的地位。

講真,我不願意讓自己的孩子在我工作的地方,理由不是避嫌也不是距離,是我無法接受職場上很多人做事的行為,也不想自己的寶貝被不良的風氣影響。講白了就是不信任,也不想被奇怪的價值觀帶壞。某些人只會炫耀自己週年慶花了多少錢!買賣房屋賺了多少錢!股票投資多少錢!眼睛長在頭頂上,當名師跑演講,留下一地雞毛讓別人收拾。

道不同,不相為謀。

我是個失敗的家長,對很多同事來說,我完全沒有為孩子規劃康莊大道啊!父母之愛子為之計深遠,很多同事千方百計的把孩子塞到假體育班,想要用變相資優班的名額爭取會考第一志願的好成績。有的同事努力的把小孩放到美術班,想要多一個上明星高中的管道。我像個廢物,只是讓孩子在家裡附近的學校就讀,只想讓她早點回家,希望她早點睡覺。

我不信任學校教育,所以只能盡可能的把孩子教好。別人的孩子現在不能管也不要管,但是,自己生的不好好教育和督促,我絕對看不起自己。或許這個社會都在卷,都在拼,都在奮力的往上爬。可是我自己就是不思進取也不想再往高處爬的人啊!就這樣平順平淡平凡的過日子就行了,何必又有那麼多算計和謀劃?我不想做,或許也做不來。為母雖強,但我在意的是孩子是否想要那樣強度的人生。

相看兩相厭,就是不得不的怨偶關係啊!退休後我想刪掉工作地方的聯繫方式,也完全不想再踏入那個區域。讓緣分到此為止,或許是最好的收尾。不是我無情無義,也不是都沒有愉快的事,只是我始終融不進那個封閉的地方,不強迫自己改變,才不會讓戴面具的職場更加痛苦不堪。就算讓我再回答一次開頭的問題,還是一樣的答案。我只能做對得起自己薪水的事,現實中絕不評論別人的事。



2025年3月24日 星期一

研習中,勿擾

這幾天每天都給自己報名、安排了研習,有些是因為研習主題很有趣(例如:AI、短影音、歷史文物‧‧‧‧‧‧),有些是因為工作需求(學測的國綜和國寫分析)。沒有人逼我,也沒有必須要完成的KPI,就是想學,就只是想要聽一聽別人的分享,想要知道在自己的職場和生活以外,有一些可以增加知識的東西。

老實說,滿累的!因為當研習塞滿了假期,意味著沒有休息的時間,還有沒辦法看自己突然想看的東西。在這麼多研習中,有覺得收穫滿滿的時間,也有不斷翻白眼等著簽退的不耐煩。我反省了自己的感受,或許當平常習慣了快速篩選自己想要的資訊,對於被判斷為無用和浪費時間的事情更是毫無耐心。

每一年我都會為自己尋找主題學習的資訊,因為是主動的參與,所以相對而言有比較多的動力,願意再去思考,也渴望還有下集。比起被逼迫著在上班時間參加的研習,自主的修業讓人覺得自在又幸福。我很喜歡線上的演講,在家中輕鬆的坐著,泡上一杯飲料,聽著喜歡的主題,彷彿回到學生時代的自由和恣意。

當學生是最幸福的,除了成績不需要擔心太多事情。尤其是高中三下有大學錄取的幸福時光和大學畢業前的階段,考完小考準備好期中考,不用在乎太多自己以外的事情。如果不在意朋友分組和社團,一個人可以獨立作業。讀自己喜歡的書,聽自己愛的歌,追自己喜歡的團,漫步在校園和城市。學生的餐廳、大學周邊的餐點口味合格價錢合理,有點零花錢還可以買喜歡的書。尤其到了大學,能夠旁聽許多有興趣的課程,在那些不用煩惱學分的教室裡,彷彿置身真正的學術殿堂。

我想聽一些演講,也只是想找回那樣超脫現實的感覺。縱然有的演講和課程實在是出乎意料的爛,或是沒有進步的老生常談,我都還是會開著聲音,然後拿出書本,或是翻開電子書。想像自己還坐在十幾歲二十幾歲的階梯教室,想像等一下會有教授點名的緊張感,想像下課後想吃個漢堡慰勞自己的愉悅,想像一切還沒有發生,而我還不是現在的我的樣子。

其實我必須承認現在比較多的資訊來源是對岸的播客和演講,有很值得修課的課程和滿滿的乾貨。對我的職業生涯沒有幫助,但是對於我的人生很有助益。我很開心的在學習,很努力的在進步,為了自己。就只是為了自己而已!

下班後,工作的事請別找我。研習中,勿擾。

2025年3月21日 星期五

《謎題盒》心得文

   丹妮莉‧楚索妮在《謎題師》裡的鋪陳讓讀者驚豔,可是那只是她的小試身手,看完《謎題盒》之後,我才真正地進入了這個充滿謎團的世界,並且彷彿身歷其境的跟著主角團一起冒險。上一部的主角布林克一行人破解由13 世紀猶太神秘主義者亞伯拉罕・阿布拉菲亞創建的上帝之謎,西方元素為主軸的描述畢竟隔了一層。然而這次挑戰的是日本神道傳統,牽涉到天皇、國家機密、武士道,持續的燒腦,卻讓人有著更想破解和走到最後的執著。

    在這個故事裡,日本的帝國寶藏──只能在龍年開啟的「龍盒」,是最神祕及致命的機關謎題。機械謎題的天才小川在十九世紀創造出謎題,要解開它卻需要七十二個步驟,然而要成為命定的解謎人,真的是要用命來賭,機關裡的詭計與陷阱,包含毒物、活板門、剃刀、毒液、尖釘……都能了結人的一生。當時明治天皇將帝國祕寶放入龍盒,唯二能解謎的人都已死去,寶藏能夠再次重見天日,不只是要天時地利人和的配合,更要有願意為了「真理」奉獻生命的大勇。而在皇室努力的布局時,隱藏的黑暗勢力也虎視眈眈的想坐收漁翁之利。不到最後不知道誰是人、誰是狼的生死遊戲,更讓讀者感受到反轉再反轉的刺激感。

    這個案件的梗鋪了這麼久,不是由日本人來解套,而是由一個外人來破局,讓人感受到作者試圖將這些謎團的文化世界化的野心。在閱讀這個故事時,最有趣的地方是能夠一起參與解謎,一起看到那些關卡,一起按下木板,或是一起選擇一個圖形。或許主角靠的是奇蹟式的天賦,但是讀者跟著一路走來的心情卻是獨一無二的「孤注一擲」。我多麼害怕那無孔不入的人工智能(詹姆森‧賽吉)會摧毀這場冒險,我多麼擔心一路跟在主角團身邊的人會是大魔王,甚至我多麼怕可愛的狗狗康妮會在混亂中被殃及,就跟多年前的櫻與梅一般,從此走上了孤獨又陰暗的道路。我其實很喜歡書中書寫關於女孩們接受訓練的過程,因為在那的時刻,在那個不知道要生或是死的渾沌,她們都還是自己。

    「如果不知道自己該活還是該死,那最好去死!」這種感情非常的決絕且偏執,像兇猛的火會將一切吞噬殆盡。可是到了最後我終於理解這種精神是一種一往無前、置之死地而後生的超脫。一輩子只專注著做一件事,唯一的渴望、永恆的追逐,沒有別的事物能夠左右。成功者需要這樣的氣場,練武的人、求道的人同時也要有這種認知。在這個故事裡的事主都是固執的,天皇、秘書、養父、醫生,在他們身邊的人也跟著圍繞著目標而奮戰。主角一路從異域來到京都,最後找到了答案,給予現世的人安慰,讓這個及時出現的「象徵」給予皇室力量。然而,我們都知道真正的答案不需要藉著打開這個盒子才知道,但是,我們都要從打開寶藏的路線當中學到一些什麼。

    對我來說這部小說不單是續作,可以當成新的故事來看,因為在第一集裡主角努力的和成為「學者」的自己和平相處,到了《謎題盒》已經將內在的掙扎降低,著重在面對美一個謎題和挑戰。或許上天給予這個複雜的認知就是為了讓布林克找到自己生命的意義,雖然到了最後,看似沒有解決,可是作者已經暗示了「知足常樂」的理解。只有接受它、使用它、融入它,才能夠讓自己的未來看到的是無盡,而不是缺憾。

    故事還沒有結束,我相信還會有其他的謎題讓主角團們煩惱。我希望,下一站會是中國,那些書中點到為止的易經八卦、河圖洛書是該和奇門遁甲一起被寫進這精采的續集裡。我等著謎題再次出世,希望更熟悉解謎和各國文化的主角團們能夠更強大的縱橫在謎團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