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6日 星期四

連坐

女兒告訴我學校老師總喜歡分組,然後叫組長去管教同組的同學,只是組員交不出作業,甚至是考試考不好,也要處罰組長、扣組長的分數。老實說我恨透這種不負責任的指令,如果自己做不好被罵那是情有可原,但是硬是要讓乖巧的同學承受同組的爛事,不只表示這個老師不負責任,更是呈現惡劣的權勢壓迫。

女兒告訴我她已經被扣了很多分數,就算她完成了所有作業,可是還是無法勸告不想學習的人做自己分內的事。女兒也說她不敢管其他人的行為,因為他班上的男同學很狂躁,而女同學會組成團體霸凌不聽話的同學。老師們持續的分組、連坐,事實上是讓守本分的孩子被傷害,看起來是要讓大家互相幫忙,可是國中的校園裡,只有越幫越忙。

所以我自己是反對分組報告、小組討論的,縱然很多專家都說要腦力激盪,不過更多的時候是讓整個作業裡出現完全不付出的垃圾躺分仔。不寫書面報告,不查相關資料,不會製作簡報,不願上台發表,就無恥的賴著不做事,等待別人把東西做完再來放馬後炮。在我的求學過程中看多了這種蠹蟲,所以我認為最公平的評分方式就是個人的考試和作業。

別人的錯誤不應該怪到我頭上,因為那實在與我無關。別人不想做事也不該讓同學互相監察,因為那會造成孩子被惡意針對。別人的行為不要總是要他人負責,個人造業自己擔,如果沒有能力負擔後果,就不要做出讓其他人困擾的事情。在工作上常常看到互相推諉的關係,也天天上演背鍋甩鍋秀,不過最讓人悲傷的是那些該做的事情總是被間接的忽視了。

共榮的意思是共好,但是,那也表示這些計算完成後的平均值並不準確,總有人多做了很多,也有人使勁的扯後腿。不要有事沒事就說什麼:「我們是團隊!」用包裝的話術來遮掩其實沒有任何貢獻的人,然後搶走別人辛苦研發的成果。有種就自己完成一件事情,和其他人互相尊重。施行連坐的人都沒有好的下場,或許是因為把所有人綁在一起的怨氣,讓身在其中的人發自內心的詛咒吧!


2025年11月4日 星期二

陳麗君值得

很久沒有發陳麗君作品的賞析推坑文了,並不是不再關注,而是因為每次都有很多話想說,到了落筆時反而欲言,又止。我知道君君想要推廣越劇的心,也知道她靠著孤勇闖出一片天的苦,更清楚她還是那個純粹的戲痴。不管她參加多少節目的演出,融合戲腔的她,試著在流行和傳統中找到平衡點的她,努力讓越劇被更多人看見,帶著流量又那麼尊重舞台,就讓人無比的動心動情。

她在劇團裡不是因為流量才被看重,而是因為真的優秀。在她的奮鬥歷程裡那些傷痛和隱患都在,那一堆被打壓和PUA的話術也一直在。我真的很希望她可以更紅一點,有更多話語權一點,可以被真正栽培。而不是被酸溜溜的嘲笑「場外的比場內熱鬧」,硬是扣著傳家戲不教,只是要她等待、讓位、做配、帶新人。後來我很少提那位要一直給戲迷畫餅要演蘇東坡的越劇大佬,因為我知道她早已不是那個提攜後輩的師長。希望學生優秀,但是學生不能比老師優秀,這就是人性,一旦後浪凌駕了前輩,掌聲和C位易主,就不再那麼的願意教導,既然想私藏和防爆,那就算了吧!

這次的文華獎,君君個人獲得表演獎,是實至名歸,是我心中最大的結果。畢竟一路以來風雨如晦,腹背受敵,同行相嫉,網路暴力和鋪天蓋地的熱搜要壓下她,可是她就是繼續擦乾眼淚往前。這部戲如果不是她來演出賈寶玉,任何一個演員都會是對賈寶玉這個形象的侮辱。在最好的年紀去演很多好戲不就是幸福的模樣嗎?團裡故意的拆搭檔,惡意的塞戲份、炒co,可是明眼人總是找到真正的亮點,不是那些魚目混珠的糟粕。

抱歉我必須再說一次《我的大觀園》的劇本真的很差勁,完全不是《紅樓夢》的內核,充其量只是同人文。還有為了獎項硬塞的、硬捧的、硬加的角色,可以說是內部的算計和拉踩。沒有一個圈子是乾淨的,這就是人性。可是我只認清楚自己喜歡的演員,那些附帶的「拖油瓶」無法吸引我的目光。陳麗君值得,這個劇本如果不是因為君君,實在是連被提名的資格都沒有,更不要說是扛票房了。

我心中的天選寶黛是陳麗君和李雲霄這對旗鼓相當的搭檔,結果李雲霄只能演寶釵,雖然戲份少但是依然保持水準,讓人還是能感受到演員的入戲和用心。可是夏娘娘沒辦法演出A組的林黛玉,必須給唱的很不在一個檔次的關係旦湟讓位,讓人憤怒。還有宛如背後靈又木然可以直接刪掉的老寶玉生湟,實在破壞整體畫面。

這次能夠得到文華獎的個人獎項,給上次的金桂獎一樣很值得紀錄。有些人想蹭卻蹭不到,有些領導想偷功勞卻無疾而終。獎項該給真正優秀的人,那就是為了大觀園付出心血的陳麗君。評審還是公正的啊!沒有因為分豬肉就讓大夥人人有獎,給一些演員和劇目正確的分數,選出真正的「角」。

接下來我希望在大螢幕看到電影鏢人的阿育婭,想看更多的舞台的表演,想要在春晚看到她和李雲霄真正合體搭檔演出,想要君君走的更遠一點。我不懂越劇,我不懂藝術,可是我懂得真心換真情,走心的時候,是她閃閃發光的模樣。


2025年11月3日 星期一

一兆遊戲 電影版 心得

這幾天生病,無法思考太複雜的事情,所以把之前沒看的短劇和脫口秀來墊檔。其實自己似還有想看的劇集,例如:女王審訊室,晚酌的流派,有本事換你來做啊!對於日劇,無論步調多慢,或者拍攝手法多老派,但那是我長久以來真心珍藏的情懷。

突然想起《一兆遊戲》的影集好像已經過了很久,當時只是喜歡整個故事的氛圍,還有讚嘆主角的「任性」,看著他們兩個好兄弟一步一步的走向金字塔頂端,覺得這是他們應得的美麗童話結局。只是在末尾猜測是不是還有第二季,女王是不是要和蛻變的窮小子在一起?技術宅是否能和小秘書發展關係?那個站在高位的黑龍又怎麼吞噬想要急起直追挑戰他的勇者呢?

一兆遊戲電影版的架構把國際賭場、地方發展、兄弟之間的信任,還有夥伴在事業中應該是什麼關係都說的很清楚。兩位主角陽和學一剛一柔,一個擅長電腦一個專精對外關係,一個直球對決一個深思熟慮。可是無論他們如何南轅北轍,他們都願意把自己的背面交給對方,不只是承擔責任更是保護夥伴。

電影版認真的說起來娛樂性很強,但是反派的壞還是流於形式,很難相信這種八百個心眼的魔王會這麼容易解決,魔王會完全沒留後手,這並不是用輕敵就能解釋的結果。只好說,那就是主角威能。陽為了學擋子彈,陽努力的佈局反殺,而學在內部提供了強大的資訊基礎,並且全然的支持陽的計劃。這兩個人沒有cp感,但是,他們擁有超越cp感的默契和互補,讓人覺得非常羨慕。

人的一生一世很難找到莫逆之交,能夠理解到百分之四五十的關係就已經是完美的答卷。不理解但是尊重,尊重進而變成信仰,信仰能夠成為一個真正的目的,說的浪漫一些,就是此生為你而來。陽和學是無法被分割的雙子星,可是故事裡最美的就是他們都各有獨立,在事業上緊密相連,不過也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追求。

看了他們的相處,再看電影裏拿來對照的其他合作方式,總覺得陽和學就算一個人離地,另一個人也會想辦法為對方繫上一條繩子。這樣的舒適和愛情不同,卻又比愛情更容易長久。陽和大小姐依然在拉鋸,學和小秘書卻跳過交往直奔結婚的環節。縱然這是整個商戰以外的支線,可是貫穿的是棄牌或者直面困境的抉擇。

陽曾經因為害怕而棄牌,可是這一次他的底氣來自於夥伴的陪伴。在牌桌上,荷官或許早就等著反水,暢想得到自由之後要如何飛翔。而老去的魔王以為他還是那個王者,殊不知他的存在註定是要被淘汰。恐懼是多麼真誠的感受,因為找到了自己不想面對的問題,才能真正的面對現實。過了膽怯的關卡後,或許看世界的方式都會變得不同。

我真的非常期待電視劇繼續演出,電影裏談舊地方的開發建設和衝突是極度樂觀的淺碟化。這個賭局和賭城的經營也跳脫的太過急切。可是,我還是喜歡這部電影,沒有為什麼,大概因為我也是宇宙世紀無敵的任性。以任性為榮,因為我值得到更好的賽道。




2025年11月1日 星期六

我的晚酌流派

不知不覺中《晚酌的流派》已經到了第四季,並且來到了秋冬篇,可以說經歷了在房仲業的各種奇葩要求、傻氣的搞笑擔當課長的「惹事」,加上商店街、超市、同事的種種疑難雜症之後,終於有人要來「挖角」了!

我是把這部劇當成消遣的小品來看,喜歡他們之間的互動,喜歡食物的特寫,喜歡主角的房間和浴室,當然最愛的是從冰箱裡拿出酒杯倒出冰啤酒的幸福一刻。

在秋冬篇裡,我看到了主角還是和同事之間有著深刻的羈絆,和商店街的老闆們持續的良性推薦和消費。我喜歡她為了要抽到一年份的啤酒所做的努力,認真的想辦法提升運氣。但是在第四集裡,有人來邀請主角跳槽,讓她為了晚酌嚐試各種優質食材,甚至連居住的地點、食物的費用都願意全部買單,這麼完美的條件實在讓人心動。

如果是我的話,我或許也會在要不要換跑道下掙扎,但是我可能會前往更大的地方,看更多的風景吧!畢竟有些事情是選擇的結果,可是能夠改變的契機只發生在瞬間。如果能抓住機會又能完成自己,為什麼不跳脫舒適圈呢?

因此,最重要的抉擇莫過於晚酌對主角來說到底是什麼?如果能夠毫無負擔地享受著晚酌這,讓工作和興趣合而為一,那麼新的挑戰或許會應運而生,也會發展新的替代療癒路線。

只是,如果興趣愛好很幸運的和職涯連結在一起,原本純粹的快樂還會這麼讓人開心嗎?如果把晚酌當成是生活的點綴,用心完成一天的瑣事再開獎的舒爽,或許就是人們努力追逐的本質。

當然主角選擇的結果很「日劇」,是給觀眾一碗心靈雞湯,是很必然的發展。可是這麼制式的橋段,還是讓我非常動容。因為主角說出晚酌是「為了自己」的時候,我深深的感受到其中的力量。或許在生活中有很多很糟心的爛事,讓人想離開,也讓人想要放棄。可是讓人繼續堅守的,往往不只是薪水報酬這種俗務,而是能發自內心感受的「寶藏」。

其實現在的教學現場一地雞毛,蛇鼠一窩。不要說能渡化有緣人,有的時候都快把自己的能量掏空了。可是還有很多人都在,堅持著一堆無聊但是有意義的規則,用心經營自己的業務,努力提升自我的動力和文化,仔細的調整面對新世代客群的心理素質。這些都是為愛發電,很可悲的只能悶頭向前衝,沒能得到有司的後盾。

對我來說,我的「晚酌」是回到家吃點東西洗完澡,能躺在床上和家人聊天的時間,能一起玩一會兒手機的時間。我可以為了這樣平凡的生活而奮鬥,不容許任何人破壞。我沒有那麼喜歡教書,我喜歡的是編教材、研究課程內容。我很珍惜疫情期間的線上課程經驗,遠距離不用管學生常規的時候,換新花樣出遊戲表單線上作業的那些新資訊,才是我覺得自己真的像個教師的時候。

天氣轉涼了,很適合喝一杯什麼。搭配著家裡的空氣和家人發出的聲響,我覺得這就是我的流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