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23日 星期一

《她們的名字》試讀


《她們的名字》試讀

    在這個生育率越來越低的時代,不只是因為女人們不想要生孩子,而是因為人們越來越清楚生孩子之後要面對的困境。也許很多人總會生母愛偉大、生了就能夠養、如果沒有下一代生命不圓滿、老了之後沒有人照顧、以前的人都這樣過來了幹嘛不生……或許聽起來很合理,不過很多人其實沒有想過如果幸福是要放棄自己的一切才能得來,那麼這樣獲得的冠冕還會是真的是自己想要的一切嗎?

    艾米莫洛伊(Aimee Molloy)在《她們的名字》中說到:「我能得到想要的幸福,只要我放棄自己的名字,成為他人的女兒、妻子與母親……」整個社會對於母親的角色越來越像「工具人」。需要女性生育時就鼓吹孩子讓生命完美,但是在女性的工作上、生活上又處處充滿歧視。

    例如:看似美好的育嬰假雖然能夠讓人在家帶小孩,但是依但還要回到職場勢必要面對因為缺席而跟不上的困窘,也必須承擔孩子要找外援的壓力。孩子生病、受傷或是風吹草動,就必須放下手邊的工作去處理,同事主管是否能夠體諒那樣的慌張?在夫妻關係因為孩子的到來而重新調整時,伴侶是否能夠跟上改變的腳步,還是以各種工作或耍擺爛的手段逃避?如果想要和朋友聚會適不適合、能不能夠丟下一切的奔向友誼呢?這些問題的答案大家都心知肚明,因為我們需要的不是母親,而是一個能夠把事情解決的人。
   
小說裡的各種女人呈現的就是社會的縮影,無論是什麼原因讓人成為母親,但是生活中百事哀的不是只有貧賤的夫妻,而是因為經濟壓力所衍生的各種家庭結構。為了誕下愛情結晶必須要承擔懷孕、生產的巨大風險,然而在孩子終於出生之後又要面對教育、養育的責任。這些在布魯克林公園聚會的人們只是在小團體裏扮演一個能夠hold住生活的角色,然後在真正的生活中,關於靈感的消失、愛情的流逝、經濟的壓迫、育兒的壓抑,或者是「有目的」想綁住情人的手段,這些人都沒有那麼游刃有餘。

    與其說小說中發生的事件是一個戲劇化的狀態,不如說這只是一個讓人覺得遺憾的現代寓言。如果沒有了綁架案,也許大家都能夠繼續呈現光鮮亮麗的樣子,然而在這些只認識四個月的人身上,那種有點熟又不會太熟的關係恰好能讓表象鬆動。故事發生在七月四日晚上,「獨立」的不只是小說裡要呈現的國族、家族暗示,而是在這些個體、個案的分崩離析之下,排除社會賦予的身分,重新成為一個「自己」。

    當成員們各自用自己的方式來幫忙追查消失的孩子時,每個人的性格因此鮮明了起來:熱心的、冒險的、膽小的、細心的、隱藏的、無奈的……當一個人不只是父親或母親時,才真的讓人感受到幽暗祕密帶給每個人的影響。所以,我喜歡這本小說對於人物和事件的描寫,也喜歡作者不露痕跡的呈現生活的疲態,在字裡行間呈現的生活風貌,很容易讓讀者有畫面感,無怪乎未來可能會看到電影的上映。希望這本書能夠讓更多人看到,不只是因為它是個好的推理故事,而是因為它寫出了女性在成為母親之後的喜怒哀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