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16日 星期二

《呼喚奇蹟的光》試讀


《呼喚奇蹟的光》試讀

    「戰爭對滿懷夢想的人做出什麼好事!」在閱讀安東尼.杜爾的作品後,我的腦海裡一直縈繞著這個疑問。也許在承平時我們每個人都具備溫良恭儉讓的美德,但是在面臨生死關頭的考驗時,我們性格中的缺陷就會被毫無隱藏的暴露出來。也或許是那些沒有機會展現的邪惡,都會藉著危險和恐慌而膨脹傷害!所以,在我的閱讀經驗裡,那些在傷痕中倖存的人物不管是否是主角,都是強大或者偉大的存在。

    其實在《呼喚奇蹟的光》當中,對於「真實的惡」描寫的相當淺薄,那些我們想像的到的燒殺姦淫擄掠,幾乎都用「淡出」的方式呈現。或許是因為顧慮到讀者的心情,也或許是溫柔的把人性生活,這一切都彷彿在一種夢幻當中產生,正好呼應了書名的「奇蹟」二字。在那麼悽慘的環境裡,其實很難有光,只有無盡的黑暗和傷痛,不管肉體和靈魂都千瘡百孔。然而,這個故事裡的男孩勇敢的完成自己,女孩認真地克服磨難,老人努力的面對折磨,婦人堅強的撐住世界……似乎因為這些溫柔的力量,那些灰暗的反派也無法真的毀天滅地,也因為這樣的「信仰」,讓許多的美善能夠更直接的發光發熱。

    失明的法國女孩瑪莉蘿兒在戰爭中能夠毫髮無傷的成長就是一種奇蹟,被強行徵召加入納粹軍隊的孤兒韋納沒有變成冷血的偵查機器也是一種奇蹟。因為他們都沒有那麼幸運能夠避免戰爭,所以他們的生活軌跡注定扭曲變形,然而在被安排的不由自主下,他們短暫的相遇,相濡以沫,正如白居易所說:「兩葉浮萍大海中」那樣的機率微乎其微,但是,正因為這樣的溫暖,讓人可以繼續的心跳呼吸。



    故事安排讓女孩失明,可是這個看不見的狀況反而讓更多的真相和人際互動暴露出來。其實我們不只是永眼睛去看,而是用我們的心去感覺這個世界,如果整個社會充滿了灰暗,我們又無法等到陽光,也許就只能流沙似的沉淪,也許終其一生就只能夠螻蟻般苟延殘喘,永遠封存曾經有過的愛和幸福。可是瑪莉蘿兒一直都被保護的很好,一直也因為這樣讓她可以理解比生命更重要的價值。保管著鎖的爸爸雖然只能陪她一段,但是她的叔公、姨婆、孩子始終接續著溫柔的任務。她從《海底兩萬里》的冒險中開始認知這個世界,然後成為有智慧的人。後來那些解鎖的過程,我把它當成人生的隱喻,只有身在此山中,才能看透此山中!

    堅強的孤兒為了生活掙扎,還好他的智力能夠讓他免於進入人吃人的第一線。然而在戰爭中能夠擁有的幸福太少,能夠連結的親人緣分太薄,能夠犯錯的機會太多。有時候為了活著,我們只能成為我們不想要成為的那個人。因為他的室友夥伴戰友如此溫和脆弱,所以被霸凌,還好在故事中的男孩沒有扭曲,他依照著一個人的方式對待整個不公平的場域。也知道那個近視的男孩「看到了其他人沒有看到的風景」在危險中還能夠有這種覺察,讓我非常的感動。

    文案裡說:「一對渴望探索世界的孩子,看見改變命運的光。」不如說是整個世界的善成全了這個奇蹟。雖然有很多狗屁倒灶的事情,有很多不可理喻的折磨,有很多無言以對的時刻,可是我們都還願意相信一切都會變好。也願意理解這個世界不只有光明存在。因為這樣的近似童話的美好讓人有種昇華的感動。

    這個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或許這個世界的美被發現之後,就連灰暗的迷濛也能夠有自己的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